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3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981年6月于长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女峰》通过抒情主人公在江轮上初见风雨千年的神女峰时内心的体验,把神女还原成人,从而注入人的性灵和应有的情感。
B.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首先就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调皮可爱、长袖善舞的女性。
C.“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抒情的最高峰。
D.作者呼吁女性们大胆地去追求俗世的幸福,为爱而哭,为爱而笑,而不要为了什么“贞女节妇”的虚名牺牲自己的幸福。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意象化的抒情方式,凭借神女浪漫柔美的意象与诗人优雅温婉的灵性,把这份千古之爱言说得蕴藉而有分寸。
B.“挥舞”“收回”“捂住”这三个动作是连续性的,也是对照性的,它生动地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C.衣裙在风中飘动,以动衬静,既凸显思索者雕塑一般的伫立,又暗示她心灵的激烈颤抖。
D.本诗没有采取诗人经常使用的第一人称表白方式。如在第一节中,“我”化为不确定称谓的第三人称“谁”。
【小题3】如何理解“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小题4】怎样理解诗中神女的意象?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舒婷把握意象体会情感分析技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始祖鸟

舒婷

从亘古

俯瞰我们

天空   他无痕

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

鸣禽中他哑口

众岛只是复杂地   模仿

他单纯的沉默

丑陋   迟钝   孤单

屡遭强敌和饥寒

毁灭于洪荒

传奇于洪荒

他倒下的姿势一片模糊

因之渐渐明亮的

是背景

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

用王冕似的名字

将他

铐在进化史上   据说这是

永生

没有自传   

不再感想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第一幅画面的主体是始祖鸟的翅膀,诗人主要选用冷色调的“阴影”,将“丛林莽原”都置放在阴影中。
B.诗中第二幅画面是始祖鸟的倒下,这时背景有了“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画面的主色调由冷变暖。
C.诗中第三幅画面是始祖鸟生命最后的情景,此刻始祖鸟不会复活,不会衰老,也“不再感想”。
D.诗歌先肯定一种沉默,这种沉默在鸣禽中与众不同,接着,肯定一种永生,这种永生不求留下传记。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凌空展翅、走向永生、永生这三幅画面烘托出一种凝重、冷峻的氛围,传达出诗人赞美的情感倾向。
B.诗人用“俯瞰”“沉默”“迟钝”“孤单”“倒下”“感想”等词语将始祖鸟充分人格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始祖鸟的情感态度。
C.诗人将始祖鸟与“众鸟”进行对比,用众鸟的“复杂”衬托始祖鸟的“单纯”,重点表达了对众鸟肤浅的贬斥之情。
D.诗歌前两行运用了时空倒置的手法,“从亘古”是时间颠倒,“被俯瞰的我们”和“俯瞰我们的始祖鸟”是空间颠倒。
【小题3】运用第三人称描写和抒情是此诗的重要特征,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注】神女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以东,是巫山十二峰之一,传说神女是一个忠贞于爱情的贫家渔女,盼夫未成化成石人。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女峰引得人们驻足瞻望,诗人选取了向神女峰挥舞花手帕的游客,将镜头对准他们。
B.“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说明诗人被神女峰的神奇秀美震撼而非常激动。
C.“江涛/高一声/低一声”指江水的澎湃,其实指的也是诗人内心的澎湃,引出了下文的反思。
D.诗歌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对女性生命价值的思考,批判了约束女性的旧道德。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写景与抒情完美融合,基本不着标点,形式自由,“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展现了十足的韵律感。
B.“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中,对衣裙这个意象的描写凸显了诗人独处时环境的安静、冷清。
C.“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一疑问发人深省,正表达了诗人对神女峰传说中蕴含的价值的批判。
D.“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中的“金光菊”和“女贞子”既指长江两岸的植物,又象征着新时代女性新思想的觉醒。
【小题3】请简要分析“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鱼在天上飞

舒婷

①清晨还在做梦,听见长廊上阿姨锐叫不迭,以为打劫,匆匆披衣倒屣开门营救。不料,见青花鱼缸旁,一地扑扑乱跳的鱼儿,大多已鳞伤鳍残肚破,惨不忍睹。

②肇事的流窜犯们是西墙废墟里一帮自由猫,早已翻栏越垣,凯旋而去。

③两年来的惨淡经营,我饲养金鱼初见成效,强盗猫就来洗劫,它们经常团团围坐缸沿,开作品讨论会似的逐条点拨。并不是见鱼就下嘴,而是疾挑出一批,满地蹦跳,然后戏弄扑跃。最后还挺奢侈,留下一个个死不瞑目的大鱼头,让人恨得牙痒痒。

④前年春节,看到菜市场有缤纷大金鱼便宜出售,心血来潮买了四条,养在脸盆里。不料过几天,忽然连续产下许多卵。生怕它们自食其籽,遂专门买了一个酒瓶式玻璃鱼缸,赶紧把父母亲鱼捞走另过。一周后,孵出了不计其数的发丝一样纤细的鱼苗。

⑤这些计划外的超生鱼苗,顿时成了我们一家的援救中心。丈夫当天过海到厦门新华书店,买《金鱼养殖》《中国金鱼》等好几本杂志,好像不久将要开个水族馆。儿子根据书中指南,到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商讨螺旋藻,据说把鱼苗养在这种绿泱泱的水里,就像把羊羔放在草场上一样。可是藻汤有限,母本仅一小杯,即使投进小苏打加紧晒太阳生产,仍然僧多粥少。依书上教案,煮蛋黄,纱布捏洗,很快发现沉淀成渣,恐怕水质腐坏又频频换水。鱼苗太小,搬迁不易,每天总要连水倒掉一批,不知余将剩勇能否在下水道里茁壮成长?除了四处送人之外,留存尚有几百条,居然比它们的父母亲们活得更长。

⑥第三天热点过后,丈夫已不闻不问。儿子偶尔探访,不见其逐日斑斓,兴致萧瑟。我劳心劳力独立抚养,折腾一个多月,不见鱼长大。狠心悉数倒进天台上的大水缸,任它自生自灭。到后来,水缸里鱼苗都不见,代之活泼弓伸的孑孓。奇怪,究竟该谁把谁吃了?

⑦小时候,父亲在天台的废蓄水池里(旧时鼓浪屿无自来水,每户人家均有水井和水泵,天台上筑蓄水池)随意投了几条小金鱼,再无关照。来年发现绿油油的水中,有半尺长的彩鱼出没。接着大旱,池水干涸,不见鱼的踪影,似乎水遁了。幼小的我,曾经闹着要跟堂兄弟到海边钓鱼,他们为了安抚我,在井边设几根饵线让我揪着。忽然饵线大动,我在狂喜与惊骇之下,几乎翻落井中。大人们闻声而来,联手拉上一条大鲫鱼,肥硕无比,头尾都露在了脸盆外。原来是哥哥,淘气时把几条小鲫鱼扔到井水里,他自己都忘了。

⑧因此以为,养鱼我应该有家族遗传。既然鱼缸、捞网、饲料都现成,还有几本教科书辅佐,我决定重开旗鼓。

⑨人都以为金鱼生活简朴,只需清水和颗粒饲料;性格温良恭俭让,不扰民不缠人,也不传染狂鱼病什么的。等到登门入户,才知道金鱼的娇慵,委实一样难伺候。

⑩开始那一年,我见鱼贩子比见朋友还勤。每进新货,我都要蹲在那里挑几条新品。一边不惜血本狂买,一边前仆后继夭折,几本经典都快翻烂了。仅鱼药就集一小篮。各类抗生素、高锰酸钾、甲基蓝、小苏打和盐。春秋季节,隔离住院的病鱼分放好几个小盆,常规药液泡洗20分钟左右,有时一忙,怕把鱼腌坏了,只差捏个秒表守在边上。死鱼捐躯在花盆里,芍药、海棠与荷氏凤仙,遂开得风花雪月,宛若金鱼浮上枝头。

⑪等到鱼们逐渐安家乐业(它们有什么“业”?整日游手好闲!),我上朋友家去做客,所带礼品都是精品金鱼。一再骄傲地宣称,是驯服(不必输氧)并且消毒过的。附送冰冻红虫与鱼病防治复印件。时时打电话探问并遥控,骚扰得人家既收养不起,又弃之有愧。后来听到我提起金鱼,都掩耳而逃。

⑫早起喂鱼是我的必修课,龙睛、水泡、珍珠鳞,摇头摆尾点名报到。那鱼又傻,只要有影子映在水面,即以为亲人来了,都浮上水面来嗷嗷待哺,遂被群猫利用。为抵挡猫嘴日夜觊觎,缸口交叉架了几根木棍。

⑬那天和鱼相亲相爱后,忘了把木棍一一架回去,转身就听见“泼喇喇”一声,一只大鸟从我头顶掠过,长长的喙正叼着我最心爱的鹤顶红。都说鱼有苦难言,那一瞬间,我却深信我听见了它无助的哭喊。

⑭请工匠设计铁丝网盖以后,我平心静气,邀猫、邀鸟,一起隔网观鱼。

【小题1】第7段中作者回忆了一段与鱼相关的幼年往事,请简析其作用。
【小题2】这篇散文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语言颇具幽默感。试找两处语句,请简析其作用。
【小题3】作者在其他作品中曾经引用美国作家纳塔莉·安吉尔的一句话:“人类之所以生存得如此美好,是因为地球上还有许多鸟兽虫鱼始终伴随着我们。”请结合这句话,探究这篇散文的主题意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