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3 组卷2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花园

许钦文

父亲的花园在这一年可算是最茂盛的了,那时蕊姊还未出嫁,芳姊也没有死。

红的,白的,牡丹,芍药,先先后后地都开了泛勃勃的美丽的花。我跟着父亲每天到花园去看,给它们灌水;有时一天去看两三次。花园门一打开,我觉着园中只有它们的花,其余的似乎不是自生自灭的野草,就是四围的园墙。它们本来都生着许多花蕊,有一盆芍药简直有十个以上,父亲要它们开的大,格外美丽,早早地把小的都摘去了,选留较大的,每盆只让开两朵。记得有一天,它们初次盛开的时候,全家的人都去看。母亲抱着槐弟;蕊姊,芳姊和娟妹相互手挽着手;梅弟跟着乳母。“这是小姐,那是丫头,”乳母用手指点了点牡丹又点了点芍药向梅弟说。梅弟就拍一拍他肥胖的小手,点一点一朵红的牡丹花,又拍一拍手嚷着说,“我要那朵小姐,我,我,要,那朵小姐!”父亲起初不允许,说是折去太可惜,我极力反对梅弟。后来梅弟因为折不到花似乎要哭了,父亲连忙把他指点过的一朵折去给他。跟着娟妹说是也要折一朵,父亲也就给了她一朵。“还有谁要呢?”父亲笑着凭空问道。这时槐弟尚小,不知道要花,只是看见父亲笑了,张着小嘴巴,露着两颗小牙,闭着眼睛地也笑,同时两个小拳头在母亲的头上只乱敲。蕊姊,芳姊和我都说还是生在盆里好;只有母亲说也要,她说:“我到花园里来不容易,让我到房里去插几朵!”父亲就为她折了一朵白的牡丹,一朵红的芍药。——母亲在家里事情最多,又因裹足的缘故,一到晚上,往往叫脚痛,到花园的时候很少。

这时还只阴历的七月二十三四,靠门口花坛里的银桂就放出阵阵的香气来了。过了四五天,靠河沿墙边的一株也就放开许多金晃晃的花瓣。二次花都特别地开得多。盆里的火桂先后开了三次。

去年掉下种在玉荷花的花坛缝里的秋海棠的种子,自行发芽,自行长成,淡红的对称的斜四边形的开了不下三十朵。蕊姊、芳姊天天早上去采摘,把它晒成花蜜,送了好多给姨母。这花坛里的玉荷花是母亲种的,父亲曾这样对我说,“这种玉荷花重在门口实在是不好看,应该迁栽到别处,不过你娘爱它,让它不动就是了。”

菊花中“玉带”和“金丝”都开放得很早,父亲最爱的紫色的“蟹爪”开得很多,“银钩”开得很大。它们盛开的时候,父亲把花架上的扁柏,刺柏,盆竹和罗汉松等暂时拿下,统统摆上菊花盆。许多朋友都来观赏,父亲亲自引导,花园里往往一天连去四五次。

素草兰开得三朵,素建兰开得五盆,还结了一支小三角柱形的青光光的兰参。父亲极爱兰花。凡种素草兰的盆上都种蜈蚣草,冬季搬进书房。并且喜欢画兰花,这一年特别高兴,兰花也画得特别多。做了许多枕头,也都画上兰花,又题上字,由蕊姊,芳姊绣做成功。他说绣兰花蕊姊不如芳姊好,芳姊绣字也不差。给我的一个,一端有两朵花,题着“清品”两个字。另一端只一朵,题的字有四个:“王者之香”,是芳姊绣的。

我能知道的,父亲在这一年可算最为高兴,家里的人也都很快乐,可是那时何尝明白,这是最快乐的时候了!

我去秋回家省亲,父亲往外谋事去了,未曾晤面。走到阔别的花园,只有从前不注意的西湖柳和白石榴还是枝叶癞稀稀地存着,地上满是青草,盆中无非是枯枝。父亲最爱的素建兰,“反背荷花”等等,因为盆较讲究,母亲已把它们的盆收集在一起,连盆中的泥土也不见了。在门口的母亲所爱的玉荷花也只剩下几支枯枝。西湖柳和白石榴因不时有人来索去做药引,母亲特意保护,才得苟延残喘。断砖破盆,却成了六妹、八妹捕蟋蟀的特别场所。

父亲的花园最盛的一年距今已有几时,已难确切地计算。当时的盛况虽曾照下一像,如今挂在父亲的房里,无奈为时已久,那时乡间的摄影又很幼稚,现已模糊莫辨了。挂在它旁边的芳姊的遗像也已不大清楚,惟有父亲题在像上的字句却很明白:“性既执拗,遇复可怜,一朝痛割,我独何堪!”

日前梅弟由禾寄给我信:“我们兄弟三人都不能请父亲休养……父子四人的奔走,仍不能使母亲无忧于衣食!”这种痛语竟出于那时惟“小姐花”是要的梅弟,当时谁能料得到!

我想父亲的花园就是能够重行种起种种花来,那时的盛况总是不能恢复的了,因为已经没有了芳姊。

我不能再看见像那时的父亲的花园了!

(有删改)


【注】①许钦文:我国现代作家,本文作于1923年11月11日。②蜈蚣草:是能大量富集土壤中砷、铅等重金属的植物,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用“最茂盛”引出父亲花园曾经的胜景,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与结尾“不能再看见”形成呼应,生出让人无法排解的感伤
B.小说多用细节描写,如“梅弟要花”“母亲做糖”“芳姊绣字”等,这些细节既是作者对父亲花园的记忆,也是小说感人的地方。
C.小说写父亲对花园精心打理,“亲自引导”许多朋友来花园里观赏,“往往一天连去四五次”,表明父亲以花园为媒介广交朋友。
D.小说从“我”的视角叙述父亲花园的过去和现在,两个时期的花园景象形成强烈对比,委婉地表达出社会动荡对家庭生活造成的影响。
【小题2】“这种痛语竟出于那时惟‘小姐花'是要的梅弟,当时谁能料得到!”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句话中包含了怎样的心情。
【小题3】“父亲的花园”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21·山西·一模
知识点:理解重要句子含意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语言艺术记叙性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原西河对岸的山湾里,桃花又一次红艳艳地盛开了。河两岸的缓坡上,刚出地皮的青草芽子和枯草夹杂在一起,黄黄绿绿,显出了一派盎然的生机。柳丝如同少女的秀发,在春风中摇曳。燕子还不见踪影,它们此时大概还在北返的路上,过一两天就能飞回来。原西河早已解除了坚冰的禁锢,欢腾地唱着歌流向远方……

可是,田润叶坐在原西河边的草坡上,心里依然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完了!她和自己心爱的人一块生活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他已经结婚,和一位山西姑娘一块过光景了。

此刻,田润叶的内心正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翻腾着。少安的突然结婚,向前对她的没命追求,她二妈徐爱云和向前妈刘志英的轮番围困,现在又加了一个老将徐国强出马……如果少安没有结婚,不论有多少人进攻,她感情的阵地仍然会固若金汤。想不到,她在前方的战壕里拼命抵挡。但她为之而战的后方却自己烧成了一片火海……

田润叶坐在这河岸上,望着春日里东去的流水,忍不住又勾起往日的情思来。她想起去年的现在,她和少安两个人坐在这地方。

她耳边依稀又听见了那缠绵的信天游从远山飘来——

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

二月里鱼儿水上飘,

水呀上飘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两行泪水再一次从她的眼睛里涌出来了。此时没有人唱这歌,但是她听见了。哥哥,亲爱的少安哥!你为什么不等一等我……

她最后一次和少安分手后,尽管少安在她的追求面前畏怯地向后退缩,但她自己并没有死心。她理解少安的难处。尽管她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总还在县城呆了几年,相对而言,她并不认为爱情就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有意。可少安哥和她不一样,他一直在农村,家里光景也不好,因此看来没勇气答应和她一块生活。她想,也许过一段时间,他就会想通的。她知道他心里也是爱她的。再说两个人一块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坚信他最终一定会响应她爱情的呼唤的。因此在村里的偷水事件发生后,她借回去看望生病的父亲,想再和少安哥好好拉谈一次——上次本来是个好机会,但让她父亲无端地冲散了!

当她又一次兴致勃勃地回到村里后,才知道少安哥出了远门,到山西给他们队换小麦良种去了。她不知少安哥什么时间才能回来,没时间等他,于是就又失望地返回县城。她想,以后机会有的是,等少安哥从山西回来再说!

回到县城不久后,她弟润生从家里回来对她说,少安竟然把一个山西姑娘带到了双水村,并说他和这姑娘春节就要结婚呀!

当头一棒,顿时打得田润叶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天啊!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少安到山西不是换良种,而是看媳妇去了!

在一刹那间,她真想抛开一切,奋不顾身地返回双水村,去找少安,让他把那姑娘打发走!哪怕寻死上吊闹腾一番也要让少安和她结婚!

但她毕竟还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她很快知道不能这样,不能!就是一个字也不识的农村妇女,也不会这样做,更何况她还是个教师!

她一下子绝望了,甚至想找几包老鼠药一口吞下去,了却此生。

但这也不能!她不是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她还有许许多多的亲人。她活着,自己一个人痛苦;她要是死了,会给众多的亲人都带来痛苦……

润叶想着这一切,泪如泉涌。她最近以来,已很少再回二妈家,通常都一个人呆在学校她自己的宿舍里。除了上课和非参加不行的集体活动,其余时间她一概闭门不出,关在这个小房子里,一个人流泪,叹息,自言自语——有些话对少安说,有些话对那个山西姑娘说,有些话是对她自己说的。她的精神已濒临崩溃的边缘!

她就这样一天天从秋天熬到冬天,又从冬天熬到春天……

马上就是清明节了,外面的世界已经到了阳光灿烂,桃红柳绿的好时光。她在自己阴暗的房子里,突然记起了去年这个时候,她和少安一同在原西河畔的情景。她于是忍不住想再到那个地方走一走。这是一次怀旧而伤感的出游,也是对那已被埋葬的爱情梦想的祭奠。

于是,她就一个人悄然地离开学校,来到了这个地方……

现在,她手里拿着那朵鲜艳的马兰花,已经在这里坐好长时间了。手里这朵花正是从去年那丛马兰草中摘下来的。那时候,她手里也拿着这样一朵花,正害羞地望着坐在旁边抽烟的少安哥。她现在忍不住又扭过脸,看了一眼去年少安坐过的地方——那里现在只有空荡荡一片枯草!

润叶在原西河畔一直坐了一上午,腿都有点发麻了,才站起来慢慢往回走。走了一段路以后,她又回过头来,怀着无限的感情,向河岸上的那个草坡投去最后的一瞥。

别了,我的青草坡,我的马兰花,我洒过欢乐和伤心泪水的地方。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即使有一天我要远走他乡,但愿我还能在梦中再回到这里来……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叶与少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润叶坚信少安最终一定会响应她爱情的呼唤,却没料到少安因种种原因先行退缩了,去山西带回了一个媳妇。
B.在河岸上,润叶又一次听到了缠绵的“信天游”。这既契合她思念少安的心境,又承接上文人物内心感受,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对往事的追忆。
C.“这是一次怀旧而伤感的出游”一句中,“怀旧”是指去年此时她在原西河畔与少安相处的愉悦;“伤感”是指他们之间的感情只能以悲剧收场。
D.润叶“从秋天熬到冬天,又从冬天熬到春天”,一个“熬”字,让我们读出了她失去少安后度日如年的煎熬与悲戚,她的生活没有了寄托与盼头。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充满生机的春景的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又与润叶的心境形成反差,流露出作者对润叶美好爱情的祝愿。
B.文中引用“信天游”,使小说表达多样化,既体现陕北地区鲜明的地域特色,又衬托出润叶对少安美好的情感,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
C.马兰花是润叶情感的寄托。去年,马兰花见证了润叶和少安一起坐在河边的情景,现在,润叶看到马兰花,感到物是人非,无限伤感。
D.小说结尾部分使用第一人称,让读者觉得似乎自己就是润叶,有利于读者设身处地地体验润叶此时的心情,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小题3】请根据润叶对往事回忆的内容,简要分析润叶的心理变化过程。
【小题4】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段中蕴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东藏记(节选)

宗璞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漱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十多架。”“我听说二十多架!”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4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不如守着。

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

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

“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很快有学生认出,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异地望乡之鬼!

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选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警报时,大学的师生提着马扎,到城外继续上课;没有警报时,市民在菜市上说点“废话”,说明民众信任抗敌空军的实力。
B.庄卣辰不愿意参加跑警报,总是留在实验室看书思考问题,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因为他喜欢清静,乱世中依然坚持学术研究。
C.小说以明仑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背景,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孟樾、梁明时、庄卣辰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D.两个学生在空袭中不幸遇难,“做了异地望乡之鬼”,故事曲折离奇,情节跌宕起伏,写出了炮火硝烟中的冷酷与残忍。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蓝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宗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奔腾

张炜

原野上,一匹奔腾的骏马……

刚开始它迎向太阳,沐浴霞光。白云和漫漫长路衬托得它更为俊美。

当它的鬃毛和长尾蒙上一层灰尘、全身汗水淋漓的时候,太阳正好移到了当空。烈日将一切灼焦。滚烫的风里摇动的植物、龟裂的大地……

暮色里仍在踏踏狂奔的,是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它用力催动自己的步伐,昂起头颅。夜风欲息,鬃毛再不能在光色中像火焰一样燎动了。苍茫中,四周的绿色全部融解、隐去。只有星星闪现空中。

人们只凭这踏踏的马蹄声,判断有一匹马在野地里奔跑。

是什么让你无休止地奔波,不能停息?你仰天发出嘶呜,那是你的回答吗?可是这长啸也无法诠释,你留给自然的那些回响也令人费解。它大概是你不停奔腾中伴随的声息,如同留给自己的歌唱。

奔腾的骏马!由缓缓而行到飞驰而去的、踏踏不止的奔波之旅啊,永远向前,直到一切消失……

为什么要奔腾?设问那滚滚流动的长河:为什么要奔涌?为什么要无休无止地汇向海洋?设问那个喷薄而出的朝阳:为什么总要升上高空,穿过层层雾霭,普照大地?设问这潮起潮落的海洋:为什么这样滔滔无际,泛起一片银光,或是咆哮,耸荡起一片如山的波涌——不停地扑向海边,又不断地碎成雪白的、丈把高的浪花?

没有回答。它们都不能够停止,只是继续着,只是按照上帝所赋予它们的动力和节奏,无休止地运动下去。

万物有灵,有自己的命数。这是生命之谜,是潜在底层的灵魂的焦灼。这一切迫使它们运动和磨损,永无休止地变幻和造化。时光可以剥蚀山脉,让其化为浮尘和土壤,时光可以改变一切。时光在运动和旋转中改变生命。这绚丽的悲剧,伟大的毁灭,整个过程弥散出无与伦比的美。

骏马必要奔腾。它不会在污浊的泥潭里匍匐、咀嚼。骏马应该倒在原野之上,或者是洁白的雪崖之上、裸露的岩石之上。当它倒下的时刻,它的头颅也仍然指向前方——成为原野上行进的一个伟大标记。

那个秋天,寒风乍一吹起,田野流转着沉甸甸的香气。一匹浑身挂带着伤痕的马踏踏而去,迎着秋风、向着南方——那是一片黛色的山峦。它冲破层层罗网,身上留下割伤,淌着鲜血。可这一场挣脱和奔突令其何等愉快。它不倦而无畏,掠过的尽是诅咒与惊恐。

有人断言它不久即会因干渴倒在泥沟,因莽撞冲上断崖。它将摔得皮开肉绽,最后被山里的食肉动物啃成一堆白骨。

骏马嘶鸣着,往前驰骋。许久以前,还是它身陷罗网的时刻,它就遥望南方那一片黛蓝色的山了。那是何等美丽的一片。它期待那里遍布山花,阵阵鸟语使人迷醉。那是无限的幻想之梦。

那时它还被绞索缚住,四周栽满铁藜。它不知这正是一个鲜活强悍的生命所要经历的磨难,只是一味企盼遥想。那必定离去的一念在鼓励它,冲撞心扉。它甚至想象山阳坡上,有一片灿烂的卷丹花、河谷上有英武的钢松、无边的嫩草、丰美的食物,还有在阳光下泛亮的活泉……

一场永不停歇的挣脱开始了。百折不挠,直至成功。

向南的高地越来越陡,山势险峻。它浑身淌满了汗水,每一根毛发都在欣悦和激愤中浸湿,四蹄扬起的尘埃又将其糊住。它周身发痒,寒风吹起瑟瑟发抖。可是那片闪着光泽的卷丹花、美丽的钢松,都在诱惑鼓舞。它看到了命运的微笑。

午夜,月亮和它一起飞奔;饥渴了,喝一口混浊的泥浆,啃一点草叶。一刻不停地往前。踏踏马蹄伴着高空的雁鸣——那是另一些奔波不息的生命。视野里有什么鬼火在闪烁,一些发蓝的眼睛……那是狼,以及其他食肉动物。它们甚至发出了阴笑,咯咯的笑声使夜晚变得更为可怖。

整整花费了一个季节,它才走穿这片大山。

它站在山阳坡上,看到了河谷,但没有看到红色的卷丹花和一排排的钢松。在苦涩的水潭旁,它勉强地饮用了一点水。它的毛发因为被越来越冷的山风吹扫,脱落了很多。它甚至有点倦怠。每天,当东方的太阳喷薄而出的那一刻,它的神情就为之一震;看到那一天繁星,它就感到一丝莫名的温情暖意。泪水涟涟,它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跑啊跑啊,更南方,一片雾霭下闪烁的蔚蓝,化为它梦寐以求之所、潜伏和生长之地。

力量像汩汩流泉,又一次冲腾奔涌。

涉过河水时,汹涌的水流险些把它冲走。它奋力挥动四蹄,胜了。登上彼岸,全身的污垢也被洗涤了——此时太阳升上半空,周身给照得灿亮。那新鲜的毛色证明了它青春勃发的生力,那甩动的长鬃显示着它永未丧失的希望。它昂首长啸,声震河谷……

两岸的植物、动物,所有的生灵,都惊奇注视。它们呼出的惊叹与它的嘶鸣混在一起,激荡四野。一排落叶松在行注目礼,美丽的叶片垂下,给奔波的精灵以宝贵馈赠。

只有希冀,没有终点;只有远途,没有退路。它奔着,永无休息。一片又一片土地飞跃了,跨越了。那个美丽的传说,那个奇异的梦幻,那个落在童心里的种子,这一切所催生的那片绚丽终未出现。它渐渐明白只有奔腾——这奔腾本身就是一片绚丽,一个希冀,一个未知,那才是终点的终点。

它走过了一个季节,又穿越了另一个季节,仰天长啸,美鬃冉冉燎动……

为什么不能停歇?为什么不愿止步?它只记住了内心里最纯美最准确的判断。它只为了终点的终点、一切的一切——奔腾……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骏马在奔跑中变成了满身伤痕的老马,这可以看成是为了生活而奔波的现代人的缩影。
B.文章中骏马在奔腾中遭遇了各种磨难,揭示了环境的黑暗,暗示了骏马的悲剧命运。
C.文章以骏马的行踪为线索,将它所见到的环境想象的美景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D.文章作者善于描写,多用修辞,语言生动形象而又极富哲理,常能激发读者深思。
【小题2】结合文本内容,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力量像汩汩流泉,又一次冲腾奔涌。
(2)两岸的植物、动物,所有的生灵,都惊奇注视。它们呼出的惊叹与它的嘶鸣混在一起,激荡四野。一排落叶松在行注目礼,美丽的叶片垂下,给奔波的精灵以宝贵馈赠。
【小题3】骏马为什么要奔腾?作者做出了三个层次的回答,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