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7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

一团美玉似的敦煌

阿来

对我来说,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地方,那样反复阅读在心,又从未身临其境。不是没有机会,而总是觉得要再做准备,再做些准备。这个地方,就是敦煌。这次因为不能推辞的活动,不得不上路了。

今年又重读唐代的边塞诗与凉州词,读斯坦因和伯希和的考古记录,读林则徐和谢彬的西行日记。其间敦煌这个地名,是最吸引我的字眼。当然,还有那些传法和求法路上中西僧人的行迹。

还有那么多不同民族的身影在这条曾经的国际大通道上出现过,那么多不同的语言在这个时空中响起过。他们彼此刀兵相向,用那些语言嘶喊;他们交易,用那些语言讨价还价;他们和亲通婚,用那些语言歌唱。他们传播并接纳彼此的文化……

有记载说,张骞通西域发现中亚的汗血宝马时,发现一种马嗜食的草料,就是中国没有的苜蓿。于是,他从大宛国带回苜蓿种子,还有如今广泛种植的葡萄。这些植物已然改变了中国大地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飞机下降,敦煌在望。我从舷窗俯瞰,看见过去称为南山的祁连,积雪的山峰,绵延的山脉。雪水顺着清晰的沟岔流下,有些流进了绿洲。这时,我想到的不是敦煌那些著名景点,只是专注地眺望着雪山水浇灌的绿洲。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要亲手触摸到融雪水滋润的绿色,要到绿树环绕、田畴整饬的绿洲上走走看看。

一下飞机,我就走向绿洲。我看到了田野里的葡萄园,看到了刚过花期的苜蓿草。两千年过去,它们已经从汉代皇家宫苑中种植的西方异草,逸生为寻常的野生植物。

敦煌此地,即便不从复杂的历史、文化、语言寻找入口,就是从一株野草闲花、一种看似寻常的植物入手,其蕴含也是如此丰富。我走过一些麦地、一些瓜田、一些果园,灌溉这片绿洲的渠水在白杨树阴凉下哗哗流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西域的植物经过敦煌东来中国。中国的植物也借由丝绸之路,经过敦煌去了世界。美国人劳费尔著的《伊朗中国编》就说道,中国的桃和杏就是借由这个通道传到了外国。劳费尔说:尽管出产野杏树的地带从突厥斯坦一直延伸到逊加里亚,蒙古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但中国人从古代起就最先种植这种果树,这却是一件历史事实。

晚上,在酒店吃着醒酒的瓜,又想起这些汁液甘甜的果实的来历,想起它们对不同自然条件与文化习惯的适应,想起因此而起的品种改良与增加。更想起它们的流布,敦煌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中转站,是一个国际性的文明集散地、文化中转站。

这里发生的故事,不止有不同族群间的流血冲突,不只是不同文化在生存竞争中一较高下,还有交往、交流、交融。交融是最终的结果。

第一个敦煌之夜,我把一些涌入脑海的零碎想法记在纸上。

马可·波罗曾经写下他在中国见到的造纸方法:取下某一种树的皮,其实就是桑树,叶子是喂蚕用的。这种树非常多,到处都是,所取下来的是树里面的木质与外面厚皮之间的白色薄皮,把这薄皮制成很像纸张的东西,但却是黑色的。纸张造好了时,便裁成大小不同的块。马可·波罗记载的纸,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用于制造纸币的纸。

其实在更早的唐代,敦煌这个地方就开始造纸了。敦煌文书里就有多则涉及到造纸匠人的记载。特别是从唐末到宋初的归义军统治时期,敦煌地区大部分时候与内地隔绝,但此地因为佛教的昌盛而对纸张有大量的需求。归义军时期,敦煌有很多造纸作坊,由以经商才能闻名于世的粟特人开办经营。如此看来,粟特人不仅全民族投入古丝绸之路的商贸流通,也在从事着节节转递先进技术的工作。

1907年,斯坦因就在敦煌地区的汉长城遗址中发掘出了汉代的纸——八封干干净净用古窣利文字体写在纸上的书函。他把这些纸带回欧洲请造纸史权威进行了研究,证明这些书函的材料是现在所知道的最古的纸。

造纸术在敦煌繁盛的时期,纺织业也在这一地区得到发展。除了传统中国麻的纺织、丝的纺织,更有意味的是棉纺织业在敦煌的出现与发展。

短暂的两天多时间,我要离开敦煌了。下午四点,飞机起飞。这一回,我只看着那片绿洲,那些蓬勃生长的树;那些围绕着村庄的田畴,水渠和道路将田野擘划出规则的图案。飞机向东飞去,而太阳正在沉向西方的地平线,终于,地面的绿色消失了,消失在西斜的太阳放出的万道金光中。

如此,敦煌在我心中已是一个绿意葱茏的具体存在。

在与中原隔绝的归义军时期,为表达对故国的忠心与向化,敦煌常遣人向唐,向五代诸国,向宋进献美玉。那时用的一个关于玉的计量单位是团。公元924年,沙州曹议金进玉三团。932年沙州进玉三十六团。965年,甘州回鹘可汗,于阗国王及瓜州皆遣使朝宋,献玉五百团

当敦煌渐渐从视线中消失时,我依然注视着绿洲上的绿,任凭那绿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遥远。这时的敦煌,在我眼前幻化成一块美玉,绿意漾动,悬挂在黝黑、赤红、金黄的色块相互交织的大戈壁胸前。敦煌就是那些东来西去的植物染绿的最美的美玉一团!

再见,敦煌!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敦煌早有所闻,因对其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唯恐对敦煌文化的认识有所遗漏,故迟迟没有成行。
B.在前往敦煌的飞机上,作者驰骋想象,勾勒出一幅幅中西文化交流的具体场景,丰富了文章的历史内容和画面形象。
C.张骞出使西域将中国的物产带了出去,也带回了西域的苜蓿草、葡萄等,这些植物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D.作者出于对绿色植物、特别是沙漠绿洲的喜爱,所以在飞机上关注的是沙漠绿洲,一下飞机,最想触摸的也是绿洲。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洋洋洒洒,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材料翔实,作者又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描写生动形象。
B.作者调用多种表达方式,特别是在叙述之后,加以恰当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突出主旨的作用。
C.文章语言或质朴流畅,既给人清新自然、耳目一新之感;或繁丽华美、炫人眼目,给人历史厚重感。
D.文章最后两段写与敦煌告别,将逐渐消失的绿洲幻化成一块绿意漾动的美玉,照应了标题,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小题3】文章多次引用外国学者的有关记载,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一团美玉”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简析。
20-21高三下·湖北荆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阿来其他散文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狩猎

阿来

军分区的侦察参谋,银巴;农牧局的小车司机,秦克明;我呢,专业给文工团歌手填写歌词。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大家的身份脾气极不相同。

我们沿着小径向深山里进发。四周一片静谧,在树林变得稀疏的地方,出现了黑色圆润的新鲜獐子粪便。再后来,就看到了那个棚寮,那个以前许多猎手相继过夜,相继修缮过的棚寮。

我们坐下来歇气,突然,一只獐子从棚子里飞蹿而出,连银巴也来不及举枪就蹿下山坡了。它站在对面一座孤立的小山冈上向我们瞭望,距离太远了,超过了枪的射程。

天很快就黑了。还有只獐子在周围逡巡不去,一直弄出许多声响。银巴说:“要出来你就出来吧。”不久,那獐子果然就从一团灌木后探出了脑袋,双眼十分明亮。我端起小口径运动步枪,瞄准致命的额头的中央。扣动枪机,一声枪响,獐子纵身一跃,黑暗中传来一串树枝摇动的声音。

“是只母獐。”秦克明很有把握地说,“算了,睡吧。”

我躺上了吊床,秦克明裹件大衣半倚在底下藏过獐子的松枝上,银巴钻进了睡袋。

睡着一阵,醒来。天上的星光消失了,下雨了,只听到树叶在雨声中沙沙作响。恍惚中,我还看到了雾气从谷底慢慢升向我们过夜的这个地方。

轰然一声枪响,把我从似梦似醒的状态中彻底震醒了。“麝香!”银巴端起枪大叫,显出一副极不平静的样子:“我都看到它的獠牙了!”

“公獐子都有獠牙,它们的肚脐眼就是价比黄金的麝香。”我觉得他大惊小怪。

而经常为一点小事神经过敏的秦克明这时倒过分平静了。

他们两人重新拨燃火,默无声响地喝起酒来了。

我的吊床在轻轻地左右摇晃。他们好像有心事。而我能深入他们的内心吗?我们只是在狩猎时建立起一种短暂的伙伴关系……

终于,那些松鸡嘎嘎地叫开了,天就要亮了。雨仍然下着,雨水渐渐被天色照亮,被雨水淋湿的树叶也被渐渐照亮了,那是一种柔和、纯粹、圣洁的光亮,竟然令人产生置身于仙境的感觉。

我们附近的潮湿的泥地里,一夜之间长出了蘑菇!银巴说:“我打个赌,你吃不完这些蘑菇。”说完,他就提枪钻进了树林。果然,周围地上,那些被松针覆盖的土正被一点点拱起,开裂,最多半个来小时,一群蘑菇又破土而出了。

我们背后突然传来羊子似的哀叫声。

一声,两声,焦灼、悲哀、凄凉。那羊子似的叫声渐渐近了。终于一只母獐子从雨水中走了出来,它被雨水完全淋湿了,丰满的乳房里奶水自己渗漏出来。看来,它很久没有给幼獐喂奶了。

棚寮深处的干枯松枝底下传出了一个幼獐的声音,它和我们悄然过了一夜而我们竟然毫无知觉。我们两人同时跃起扑向那堆松枝,底下传来一声惨叫。我们抱出那只哆嗦不已的幼獐,它的一只腿在我们的扑击下折断了。那只母獐仍然在前后左右奔窜跳跃,用越来越凄凉的叫声搅得我们心烦意乱。秦克明端起了他的大口径双筒猎枪,子弹射到獐子的脚下,掀翻了一大片泥土,獐子也被翻了个肚子朝天,滚下了山坡。

我们两个一人削好一个桦木片,再把这木片当成夹板固定到幼獐的断腿上,用不久就会腐烂的棉布条扎好。棉布条用去了我内衣上的两个袖口。

也就是这个时候,雨水渐渐停了。一抹阳光终于钻破了云层,照亮了我们,照亮了周围的景物。

银巴回来了。他遇见一只狼,它吃掉了昨晚那头麝香,他又打死了那头狼。他把那只麝香捣出来,放在我们面前,他想我们会吃惊的。后来倒是他吃惊地看到我们把饼干泡软一点点喂那只小獐,呆立一阵,从我手中接过茶缸细心地喂了起来。

小獐子像小羊一样叫了一声,真像是小小羔羊的声音。我禁不住也学叫了两声。“不要叫了,”秦克明说,“母獐子就要来了。”我和银巴大笑起来。说话间,母獐真就来了,我们听见它穿过树林时一路碰掉露水的声音,很快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一伸手摸枪,它就跳开了。

秦克明说:“叫它来吧,没听说过哪个真正的猎手要杀喂奶的东西。”我和银巴又笑,听从他的吩咐放下了枪。

我们躲到低处的一个山洼里,并肩在温煦的阳光中坐了下来,等那只母獐来领走它的孩子。突然,秦克明说:“看呐!”我们抬头仰望,先看到山包上棚寮的剪影,继而看到那头母獐正在给受伤的小獐子哺乳。此情此景确实有些令人胸口发紧发热。

银巴对獐子挥挥手,说:“回你家里去吧。我们也要走了。”

一路上,我们不断回头,望到的都只是满眼夕阳下熠熠生辉的绿树的不可思议的光芒。

(选自《阿来作品集》,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伏笔、照应。如开头交代“我们是偶然凑在一起的狩猎伙伴”,后文写发现公獐时三人分别“极不平静”“觉得他大惊小怪”“过分平静”,具有逻辑合理性。
B.小说语言自然而不求绚丽,简约、朴素而充满艺术魅力。如写蘑菇雨后生长,“那些被松针覆盖的土正被一点点拱起,开裂”,描写细微、妥帖,富有动作性。
C.银巴是军分区的侦察参谋,打死了吃掉公獐的狼;“我”是文艺工作者,秦克明是小车司机,枪法都不够好,不能命中,母獐两次逃生。这样写,切合人物的身份。
D.小说详略得当。略写公獐,详写母獐。写母獐,略写天黑时在棚子周围逡巡不去的情形,详写天亮后在雨中哀叫着接近幼獐的样貌。这样处理,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小题2】从三次开枪射击獐子到放下枪,狩猎者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结尾句中的“光芒”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蘑菇圈(节选)

阿来

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炯拿起手机,她想要给做州长的儿子胆巴打个电话。

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老了,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

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

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炯,我替胆巴哥哥看望您老人家来了。胆巴哥哥让我把您送到他那里去。

阿妈斯炯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

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

阿妈斯炯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你不会!

丹雅说,我会!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来,就是耐心地看着它们慢慢现身吗?

阿妈斯炯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

阿妈斯炯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阿妈斯炯说,你不可能知道。

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

阿妈斯炯没有言语。

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炯跟前。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出一片幽蓝。然后,阿妈斯炯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阿妈斯炯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那块紧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个石头空着。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又赶紧啄食几口。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半。

丹雅说,阿妈斯炯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她指着画面,这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

阿妈斯炯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

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炯出现了。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风吹过,树叶上的水滴簌簌落下。阿妈斯炯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雨后刚出土的松茸。镜头中,阿妈斯炯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话。她说了许久的话。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临走,还用树叶和苔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

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炯出声了,她说,可爱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西,这些小精灵。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炯不能再上山去看你们了。

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你。

阿妈斯炯回过神来,问,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炯随身的东西上装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

阿妈斯炯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

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炯,我们找到了。

阿妈斯炯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接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她不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

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用处。

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蘑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

阿妈斯炯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是为什么?

丹雅说,阿妈斯炯,为了钱。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多钱。

阿妈斯炯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

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炯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

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炯,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

阿妈斯炯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

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炯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

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她。

胆巴直到冬天,最早的雪下来的时候,才回到机村来接她。离开村子的时候,汽车缓缓开动,车轮压得路上的雪咕咕作响。阿妈斯炯突然开口,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胆巴搂住母亲的肩头,阿妈斯炯,你不要伤心。

阿妈斯炯说,儿子啊,我老了我不伤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文学的叙写

阿来

过去我们听说小说,首先是一个叙事性的文学,叙事性的文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为什么不是叙述而是叙写?

在“述”的状态下,我们写作小说,就容易把对于小说丰富文本的关注只放在事件上。今天看到的小说,大部分都是设计人物关系,构建故事框架,然后,推进情节。这种推进没有延宕,小说进入一个故事的时候缺少节奏感,没有快慢,没有回旋。这种小说就像农村人工渠道里的水,流得很快也不会浪费,用于生产很有效率。但人工渠道,一样的宽度深度,也规定它是一样的速度,一渠水这样一泻往前奔流,没有什么观赏性。

而叙事文学是有美学效应的,它永远相伴于审美活动。如果叙述是一条人工渠道,那么叙写就是一条山溪,蜿蜒曲折,快的时候比所有快都要快,慢的时候比所有慢还要慢,它要回旋。叙写和叙述相比,当然一样关注情节的进展,但不仅仅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味地推进情节,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进行延宕。

如果说我们承认是写,写一篇有意味的小说,充满语感的、想象力的小说,它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写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所以小说一定要有旁枝斜出,一定要有言外之意。

(选自《当我们读论文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阿来文学演讲录》,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阿妈斯炯接连四次说丹雅不知道怎么照顾蘑菇圈,写出了阿妈斯炯肯定、惊讶,到最后怀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起伏变化。
B.小说细腻地描绘了阿妈斯炯雨后采蘑菇的场景,通过动作、神情、心理描写传神地表达了她对蘑菇的珍视和对大自然馈赠的敬畏。
C.小说采用有限视角叙事,讲述了阿妈斯炯守护的蘑菇圈被丹雅的公司追踪拍摄,丹雅准备利用拍摄的影像欺骗大众以此挣钱的故事。
D.小说两次写到阿妈斯炯给儿子打电话,可儿子都没有回来,这表明阿妈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蘑菇圈,但儿子对阿妈的蘑菇圈并不在意。
【小题2】阿来的《蘑菇圈》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中评价其“意深旨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赞扬了阿妈斯炯对自然认识的纯朴,对资源的珍视敬畏。阿妈斯炯对待野生蘑菇细心有爱,懂得要和鸟儿分享,表明她感恩、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B.小说批判了以丹雅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中为了利益、金钱而漠视情感,欺骗大众,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
C.阿妈斯炯面对时代变化显得茫然失措,作者同情她的失落和无助。但作者以冷峻的目光,留给我们反思: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心应怎样面对时代的变化。
D.阿妈斯炯喜爱蘑菇,但年纪大了,无法再照顾蘑菇,希望儿子能接替自己,儿子却不在意,最后蘑菇圈被人利用了。这引发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事业的传承中如何培养继承人。
【小题3】阿来认为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叙事不是“叙述”而是“叙写”,请结合相关链接中相关的观点,赏析《蘑菇圈》中体现的“叙写”特点。
【小题4】作者认为小说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蘑菇圈》具有“诗”的语言风格,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阿来

①马!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可是有着酒一样效力的动物。

②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风,这一切就是马。

③然而当马们一匹匹从山上下来,我看到的可是什么样的一群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

④我们上了马,马队主人在一旁走着。我问刚才他把马叫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感到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另一种东西。马和牲口,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马”,低沉,庄重,有尊敬的意味;“牲口”,天哪!你念念看,是多么轻描淡写,从一种可以忽略的存在上一掠而过。

⑤马所以是马,就是因为在食物方面有着自己特别的讲究。在这一点上,马和鹿一样,总是要寻找最鲜嫩的草和最洁净的水,所以它们总是在黎明时出现在牧场上,寻食带露的青草。故乡一个高僧在诗中把这两者并称为“星空下洁净的动物”。我们在一块草地上下了马,吃干粮。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伸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我的那一匹,就从我手上,伸出舌头来,把一包方便面、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吃进肚子里去了。

⑥半夜里醒来,先是看见星星,然后是高崖上突然断裂的一道冰川,齐齐的断口在那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那些简陋的鞍具也卸下来了。月光不论多么明亮,都是一种夜晚的光芒,恰好掩去了眼前物体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细节,剩下一个粗略的轮廓。这样的因造成了一个果:牲口重新成了法国人布封在书中赞誉过的、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

⑦布封说:“它们只是豪迈而狂野。”

⑧在这样的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响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了过来,鼻子喷着热气。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渴望和自己的骑手建立情感。它舔我左手,又去舔右手。我空着的那只手并没有缩回来,而是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

⑨我们的谚语说: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

⑩第二天骑涉过一个海子,同行的朋友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拍了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从监视器里看那个长长的镜头。一到电视画面里,那匹马在外形上就成一匹真的马了。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越来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来,慢慢地到了对岸。然后扬起前蹄,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它驮着我,在一个大雪的下午,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从一段枯木上跃过,那么轻捷、灵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

⑪顶着刺眼的阳光,给马备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我们带来的所有东西。这一来,它们又不像是马,而像是牲口了。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了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马的主人说,以前,有人从别的地方买来过名马,但在崎岖的山路上,在这样的大雪里,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那些神气十足的名马在我们这里没有用处,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

⑫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驮着我们上路了。这时,有人发现,骑这些马根本不必要用手去提着缰绳,它们自会顺着熟悉的道路往前走,不需要人来告诉它行走的方向。我禁不住想这些马确实该有另一个名字,就叫牲口。这些牲口这样走着,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几头牦牛就可以了。

⑬在我的美感中,马是风暴,是闪电,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人总是这样的: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认为,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我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的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

(有删改)

文本二:在藏族作家阿来的散文中,言说主体的身份影响着他散文的述说视角。不同的社会身份让阿来看到不同的社会、自然景现。整体来看,阿来的散文大致有这样三重述说视角:藏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

藏族人视角,就是他作为藏族人在看待有关藏地的人、情、事、物时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介绍,又有他对这一片生养于兹的土地的深爱。

知识分子视角,让我们看到了阿来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由自然到人文,由历史到现实,对时代巨变下的宗教、族群和生态等问题,他给予了深刻反思。

阿来的人类视角,即通过对人类文明的回顾展现出他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阿来散文中的这三种视角之间,并非互相孤立的,而是随着作者叙述的需要,不断切换,交互重叠。

(摘编自冯茂桐《阿来散文的艺术特色》)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牲口’,天哪!你念念看,是多么轻描淡写”,以第二人称引发关注,提醒读者体味“牲口”称谓中蕴含的淡漠态度。
B.夜里宿营时,“我”的马过来亲近“我”,“我”也给予积极的回应,很好地诠释了“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的谚语。
C.文本第段描写山地马以胸膛推开积雪的细节,与后文那些神气十足的名马形成对比,为后文马主人对其表达关爱之情埋下伏笔。
D.文本将生动的描写、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浓郁的人文情怀,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文风。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中作者对山地马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小题3】文本二提到了阿来散文的“三重述说视角:藏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在文本一中,作者是如何运用三重述说视角来体现他对马的观察与思考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