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同年光子英之任真定序

[明]归有光

余读史,观项羽救赵,诸侯兵军巨鹿下十馀壁,莫敢纵兵,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韩信以兵数万东下井陉,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与赵大战,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楚威振天下。及汉破楚垓下,以得淮阴侯,而淮阴之功始此,皆在今真定之境。尝欲一至观其战处不可得。

真定本古中山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北地,其事固已伟矣。典午之南,刘、石、慕容、苻秦继起燕、赵,而慕容道明建国都此,固亦一代之雄也。唐自大历、贞元以后,强藩不制,而成德一军,尤为骁悍,天下视河北若回鹘、吐蕃然,盖不为王土者百年。宋因石晋,失山后诸州,则真定遂与契丹为境。其后金人陷两河,二路亦不守,而国事不可为矣。

国家今为畿辅重地,而太平二百年,议者以为其悲歌慷慨之习已大变于古,而不知燕、赵之人出于其性然者。独以朝廷威灵,有所俯首畏伏,而终不能以帖然也。盖古所谓骁悍不可制者,平时未尝不俯首畏伏,及其一旦激于其所不可忍,而骁悍之性乃得而见耳。

夫以中山之地,为古豪杰力战之区,而奸雄窃据之所都。唐失河北,势日夷。宋没两路,国遂南渡。况今翼卫神京,为万世帝王之业,比古京兆、冯翊、扶风之地,非得良有司拊循教化,无以使之安土乐业而壮国家之藩卫也。今使驿之所出,兵调之所加,坐派日增,民生蹙耗甚矣。而议者徒思重三关之戍守,烦边徽之供亿,谓燕、赵之民荏弱屏息而可怵者,亦木之思也。栾城韩山童之事可以鉴矣今制推府佐郡治狱然常为监御史之所委寄而监御史实能制一方之命余以是为光君告焉。君与余同年进士,今选为真定府推官者也。奥学通才,为人聪明仁恕,犴狱之事,余无足以为君赘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


[注]①典午之南:指晋朝南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北                                略:夺取
B.二路亦不守                         寻:不久
C.势日                                陵:超过
D.非得良有司拊循教化               拊循:安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诸侯兵军巨鹿下十馀壁                  先王以为东蒙主
B.尝欲一至观其战处不可得               夫列子御风
C.而慕容道明建国都                      缙绅、大夫、士萃左丞相府
D.平时未尝不俯首畏伏                      皆出于此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首段中,作者叙写了项羽和韩信的事迹,借此来引出真定。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未能前往真定的遗憾之情。
B.在作者生活的时代,真定被设为保卫京城的重要地域,虽然仍然偶有战事发生,但不像以前那样频繁。
C.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发生在古真定的历史事件,并发表了评论,意在使上任者——作者的同年光子英有所借鉴。
D.本文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语言朴实平易,以散句为主,较好地体现了“唐宋派”散文家归有光一贯的散文风格。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栾城韩山童之事可以鉴矣今制推府佐郡治狱然常为监御史之所委寄而监御史实能制一方之命余以是为光君告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一旦激于其所不可忍,而骁悍之性乃得而见耳。
(2)谓燕、赵之民荏弱屏息而可怵者,亦未之思也。
20-21高二下·浙江·开学考试
知识点:归有光(1506-1571)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先妣事略

[明]归有光

先妣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孺人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垆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①若不谋夕:好像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指好像形势危急,难以预料。②洒然:整洁的样子。③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B.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C.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D.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妣,文中指已经去世的母亲。也可以称为先母、先慈。“先妣”也有先祖之母的意思。
B.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于对妇人的尊称。
C.从兄,即跟着兄弟,古时的一种说法。指跟着那些年纪比自己大的人。
D.归,这里指女子出嫁。和《项脊轩志》中的“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一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的母亲十六岁出嫁,然后连着生了七个孩子,后来不想再生孩子,用了女佣的偏方,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B.归有光和大姐淑静长得最像母亲。所以母亲去世后找画师画像,家人把他们两个带出来,让画师照着他俩画。
C.归有光的母亲生前勤劳、节俭,但是对待仆人都很好,从来不会打骂仆人,而且娘家送来好吃好喝的,人人都可以分到。
D.虽然归有光的母亲早早去世了,但是大女儿和大儿子的嫁娶都是她生前订下的。归有光有了孩子之后更加想念自己的母亲。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人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2)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古代诗文阅读
家谱记 归有光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俎豆壶觞,鲜或静嘉。诸子诸妇,班行少缀。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祖宗,父母之本也。族人,兄弟之分也。不可以不思也。思则饥寒而相娱,不思则富贵而相攘这;思则万叶而同室,不思则同母而化为胡、越:思不思之间而已矣。人之生子,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
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素节翁:归有光高祖的祖父归度,字彥则,号素节。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百人而聚 率:大抵
B.出门而诳其父兄 诳:欺骗
C.以易新荐之品者 易:替换
D.通于《六经》之大指 指:指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死者恐不得知 其身也,则耻师焉
B.归氏至于有光生 不知东方既白
C.岁时荐祭,则计杪忽 战败亡,诚不得已
D.长而有室,其情已不类矣 王如知此,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幼年丧母,内心不能宽解,所以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常拉着长辈的衣服要他们讲自己的旧事。
B.归氏家族长期没有分家,家族人口众多,里面有一些贪鄙诈戾之徒,他们的行为甚至和禽兽无异。
C.归有光读了归氏家族留下的故籍后,为一些族人的种种劣行感到羞耻,认为他们不配做素节翁的后人。
D.归有光有志于学习圣人之道,生活清贫,未能取得一官半职,但他考察天下治乱、百姓优劣,内心常感到忧患。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
(2)人之生子,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
【小题5】用“/”给文中画线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解惑

[明]归有光

嘉靖己未,会闱事毕,予至是凡七试,复不第。或言:翰林诸学士素怜之,方入试,欲得之甚,索卷不得,皆缺然失望。盖卷格于帘外,不入也。或又言:君名在天下,虽岭海穷徼,语及君,莫不敛衽。独其乡人必加诋毁:自未入试已有毁之者矣;既不第,帘外之人又摘其文毁之。闻者皆为不平。

予曰:不然。有举之而吾得焉,是举之者胜也,而之者不胜也;有挤之而吾失焉,是挤之者胜也,而举之者不胜也;有誉之而吾得焉,是誉之者是也,而毁之者非也;有毁之而吾失焉,是毁之者是也,誉之者非也。彼其人若非且不胜矣,而又何足与辨乎?彼其人既是且胜矣,而又何可与较乎?夫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人不得而举与挤也,不得而誉与毁也,是有天命焉。实未尝举也,未尝挤也,未尝誉也,未尝毁也。

昔年张文隐公为学士主考。是时内江赵孟静考《易》房,赵又为公门生,相戒欲得予甚,而不得。后文隐公自内阁复出主考,吏部主事长洲章楙实云:“君为其乡人,必能识其文。”而章亦自必得,然又不得。当是时,帘外谁挤之耶?子路被于公伯寮。孔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孟子沮于臧仓而曰吾之不遇鲁侯天也。故曰有天命焉。

晋乐广尝客饮酒,客见杯中有蛇,恶之,归疾作。时河南听事壁上有画漆角弓,作蛇形,广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问客所见如前。广因告所以,而客疾遂愈。今或者之言,皆杯中之蛇类也。作解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之者不胜也                       挤:排挤
B.吏部主事长洲章楙实云          属:通“嘱”,嘱托
C.子路被于公伯寮                    愬:诋毁
D.而章亦自必得                       诡:狡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闻者皆为不平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晋乐广尝客饮酒       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归疾作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广杯中蛇即角影也   美于徐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在本文中回忆了自己七次科举没有成功的经历,这多次的失败给了归有光巨大的打击,他也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郁闷和无奈。
B.文章借用“杯弓蛇影”这一典故,说明了人的疑心往往是庸人自扰,这份疑神疑鬼会在人们发现真相之后消失,借此来传达创作此文的意图。
C.当孔子知道了公伯寮在季孙氏面前肆意诋毁子路时候,并没有过多地埋怨公伯寮,而是阐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这也是归有光的自我劝诫和安慰。
D.张文隐和赵孟静作为考官,对归有光的才华大为欣赏,表露无疑,认为他有名声,并且期待归有光能够中第。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孔 子 曰 道 之 将 行 也 与 命 也 道 之 将 废 也 与 命 也 孟 子 沮 于 臧 仓 而 曰 吾 之 不 遇 鲁 侯 天 也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名在天下,虽岭海穷徼,语及君,莫不敛衽。
②夫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