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3 组卷49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美】欧亨利

证券事务所的机要秘书皮彻,在上午九点半的时候,看到他的老板经纪人哈维·麦克斯韦尔和那个年轻的女速记员一起匆匆进来,他那毫无表情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诧异和惊奇。麦克斯韦尔飞快地说了声早上好,皮彻,就朝他的办公桌冲去,仿佛要跳过它似的。接着,他就埋头在一大堆等着他处理的信件和电报里。

那个年轻姑娘已经替麦克斯韦尔当了一年速记员。她的美丽是一般速记员所没有的。她并不采用那种华丽诱人的庞巴杜式的发型,也不戴什么项链、手镯、鸡心之类的东西。今天上午,她身上有一种温柔而羞怯的光辉。她的眼睛梦也似的晶莹,她的脸颊桃花般地娇艳,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神色和追怀的情调。

皮彻仍旧有点好奇,注意到她今天早晨的举止有些异样。有一次,她挨近麦克斯韦尔的办公桌,近得仿佛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场。

哦——怎么?有事吗?麦克斯韦尔粗声粗气地问道。他那些拆开了的信件堆在那张杂乱的办公桌上,好象舞台上的假雪。他那锐利的灰色眼睛唐突而不近人情,有点不耐烦地扫了她一下。

没事。速记员回答道,微笑着走开了。

皮彻先生,她对机要秘书说,麦克斯韦尔先生昨天有没有对你说起另请一个速记员?

说过。皮彻回道,他吩咐我另找一位。昨天下午我就通知了介绍所,让他们今早送几个来看看。

那么,在有人顶替之前,那年轻女人说,我照常工作好啦。她说罢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对经纪人来说,不但时辰是忙碌的,他的每一分每一秒也都忙碌不堪,仿佛挤满了乘客的车厢,前后站台都没有立足的余地。今天正是哈维·麦克斯韦尔的忙日。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开始痉挛地吐出一卷卷的纸条,电话机犯了不断营营发响的毛病。送信的小厮捧着信件和电报奔进奔出。事务所里的办事员跳来跳去,活像风暴发作时船上的水手。连皮彻那不露声色的脸上也泛起了近似有生气的神态。

麦克斯韦尔把椅子往墙边一推,腾出身子来处理业务,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他从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跳到电话机旁,从办公桌边跳到门口,灵活得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小丑。

正在忙得不可开交,愈来愈紧张的当口,经纪人忽然瞥见一个从容不迫的年轻姑娘,皮彻正准备介绍。

速记员介绍所派来的小姐,来应聘的。皮彻说。

麦克斯韦尔打了半个转身,双手还捧着一堆纸张和股票行情的纸条。

应什么聘?他皱皱眉头说。

应聘当速记员。皮彻说。昨天你吩咐我打电话,叫他们今早晨派一个来。

你头脑搞糊涂了,皮彻。麦克斯韦尔说。我干吗要这样吩咐你?莱斯利小姐在这儿的一年里工作令人十分满意。只要她愿意继续干下去,这个职位永远是她的。皮彻,赶快向介绍所取消要人的话,别再引谁进来啦。

那个姑娘愤愤离去。皮彻在百忙中对速记员说,老板近来好像越发心不在焉,越发容易忘事了。

将近午餐时间,喧嚣暂时平静下来。

麦克斯韦尔站在办公桌边,手里满是电报和备忘便条,右耳上夹着一支自来水笔,一绺绺的头发凌乱地垂在前额上。他的窗子是打开的,因为可爱的女门房,春天姑娘,已经在大地的暖气管里添了一些热气。

窗口飘进了一股迷惘的气息——或许是失落了的气息——一股紫丁香优雅的甜香,刹那间使经纪人动弹不得。因为这种气息是属于莱斯利小姐的;是她的,只是她一个人的。

天哪,我现在就去。麦克斯韦尔脱口说了出来。我现在就去要求她。我不明白为什么早不去做。

他一股劲儿冲进里面的办公室,像一个做空头的人急于补进一样。他向速记员的办公桌冲过去。

莱斯利小姐,他匆匆开口说,我只有一点空闲。我利用它来说几句话。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我实在没有时间用普通的方式跟你谈情说爱,但是我确实爱你。请你快回答吧——那帮人正在抢购太平洋铁路的股票呢。

喔,你说什么?年轻女人嚷道。她站了起来,眼睛睁得大大地盯着他。

你不明白吗?麦克斯韦尔着急地说,我要求你跟我结婚。我爱你,莱斯利小姐。我早就想对你说了。所以事情稍微少一点时就抽空跑来。他们又打电话找我了。皮彻,让他们等一会儿。你肯不肯,莱斯利小姐?

速记员的举动非常蹊跷。起先她似乎诧异得愣住了;接着,泪水从她惊讶的眼睛里流下来;之后,她泪花晶莹地愉快地笑了,一条胳臂温柔地勾住经纪人的脖子。

我现在懂得啦,她柔声说,这种生意已经使你把什么都忘了。起初我吓了一跳。难道你不记得了吗,哈维?我们昨晚八点钟在街角的小教堂里举行过婚礼啦。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麦克斯韦尔精力充沛,行动迅速忘我地工作状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结尾的求婚也体现出爱情上对莱斯利小姐感情专一。
B.莱斯利小姐温柔、多情、善良、通情达理的形象美,与麦克斯韦尔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产生悬念,有利于引导读者进一步探究两人非同寻常的关系。
C.办事员“跳来跳去,活像风暴发作时船上的水手”,经纪人“忙得仿佛在跳脚尖舞”,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勾勒出证券交易所里“机械人”的形象。
D.小说一共有两条情节主线,分别是“浪漫”和“忙碌”,证券经纪人的忙碌生活,为后面故事结局中的“浪漫”情节的描写作了铺垫,埋下了伏笔。
【小题2】请结合文本分析“皮彻”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小题3】有人说欧·亨利的小说常以“诙谐的笔墨写尽荒诞的悲凉”,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荒诞的悲凉”这一特点的。
2021·江西南昌·一模
知识点:欧·亨利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外国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
欧·亨利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顺势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你知不知道,”他语带轻佻地说,“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昨天就看见你了。”
“不管你是谁,”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请原谅,”这个年轻人说,“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我跑来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可以接近普通群众。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要跟一个未受金钱玷污的人说话。哦,你不知道我多么讨厌它--钱,钱,钱!还有那些包围我的男人。我讨厌享受,讨厌珠宝,讨厌旅行。”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吞吞吐吐地试探说,“金钱一定是一样很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兜风、宴会、戏院、舞会、晚餐!我讨厌这一切。有时候,我的香槟酒杯里的冰块的叮当声几乎要使我发疯。”这位年轻姑娘说。
小伙子颇有兴趣地看着她。“我一直喜欢,”他说,“读到或是听到有关富人的生活情况。而且我一向认为,香槟酒是连瓶冰镇,而不是把冰搁在酒杯里的。”
“哦……是的,我们闲着无聊有时就靠标新立异来找消遣。目前流行的花样是把冰块搁在香槟酒里。”女孩子岔开话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有一天爱上一个人,我要爱一个普通的人。--你的职业是什么?”
“很低微,但是我希望出人头地。当你说你能够爱一个普通人,是当真的吗?”“当然。”她说。
“我在一家餐厅工作。”他说。女子缩了回来。
“不是当跑堂吧?”女子略微带着央求的口气说。
“我在那家餐厅里当出纳员,也就是那家你现在看得到的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
女子看看表,站了起来,“你怎么不上班呢?”她问。
“我上夜班,”小伙子说,“我得一个钟头之后才开始工作,我还有希望再见到你吗?”
“我不知道,也许。我必须快走。哦,今晚还有一个宴会和一个音乐会呢。也许你来的时候注意到一辆停在公园拐角上的白色汽车吧?”
“红色轮子的那辆吗?”年轻人说。
“哦?……对,我总是坐辆车来的。司机在那里等我,晚安。”
“现在天色挺暗了,”年轻人说,“公园里人杂。我能陪你走到汽车那边吗?”
“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你得在我走后再在这条登子上坐10分钟。”她去了。年轻人看着她那优雅的身姿,然后站起来,悄悄跟着她。当她走到公园门口时,她扭过头来看看那辆汽车,在它边上走过,穿过喧闹的大街,走进那有着耀眼的电灯招牌的餐厅。一位红发女郎离开出纳员的桌子,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接替了她。
年轻人把手插到口袋里,慢慢地沿大街走去。迟疑地逗留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舒舒服服地往座垫上一靠,吩咐司机说:“亨利,俱乐部。”
(取材于《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
B.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小题2】【小题2】小说中多次提到一辆汽车,“汽车”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小题3】“穿灰色衣服的女子”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中具体描写分点说明。
【小题4】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两块面包     

欧·亨利

玛莎小姐的面包小店开在街角儿。

玛莎小姐四十岁,她心地善良,银行里有二千美元的存款。她还是独身一人。

有一位顾客每周都要光顾她的小店两三次,玛莎开始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褐色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他穿着一身旧衣服。有几处还打着补丁,虽然不修边幅,看上去却干净利索,彬彬有礼。他每次来总是买两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只,陈面包是五分钱两只——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

有一次,玛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红褐色的色块。据此,她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的猜想,她把一幅油画挂在柜台后面货架上一个显眼的地方。这是一幅威尼斯风景画,任何艺术家都不会忽略它。

那位顾客又来了。果然,他看到了这幅画。“小姐,您的这幅画挺不错嘛!”

“真的吗?您觉得这是幅好画吗?”她为自己的成功暗喜。

“可它的构图不够均衡,透视也不太准。再见吧,小姐!”

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是多么柔和,多么亲切啊!他一眼就能看出透视画得不准,可却不得不靠陈面包过活!但玛莎明白,虽则不幸,可一个天才在成名之前,常常是不得不如此艰苦奋斗一番。

从此之后,这位彬彬有礼的艺术家,她现在是这样认为的,每次来都要和玛莎聊一会儿。但他仍旧只买陈面包,从未要过柜台上任何一种美味糕点。他渐渐地消瘦了,而且神情沮丧。玛莎开始担心起来,见他每次只买那么点儿可怜的东西,她很心痛,想给他加点儿好吃的可又怕冒犯了他,因为她知道艺术家往往是自尊心极强的。

玛莎开始注意打扮自己。她穿上了那件蓝点丝绸背心。一天,这位顾客又来了,仍要他的陈面包。正当玛莎取面包时,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一辆车喧嚣而过。这位可爱顾客赶快跑到门口去观望——任何别人此刻也会这样的。玛莎灵机一动,立刻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她迅速地在每个陈面包上深深地切了一刀,分别塞进一大块黄油,然后又将面包紧紧夹好。当这位先生返回柜台时,玛莎已像往常那样在用纸包着陈面包了。

玛莎暗自微笑,对自己的大胆及慷慨的冲动感到高兴。但又不禁焦虑不安。是不是太冒失了?他会生气吗?肯定不会,吃的东西是不会说话的,而黄油也绝非女性冒失的象征。


  那天玛莎久久想象着当这位可爱的顾客发现她的小把戏时的情景。大概会放下画笔和调色板,站在画架旁,那上面摆着他正在画的那幅画,然后,他开始准备那只有干面包和白开水的午餐,他把面包切开——啊,想到这儿,玛莎脸红了。当他吃面包时会想到那只把黄油放进去的手吗?他会……

门铃刺耳地、恶狠狠地响了起来,打断了这令人愉快的遐想。玛莎快步来到店堂,两个男人已经站到柜台前,一个是她从未见过的年轻人,另一个就是她那可亲的贫困不堪的艺术家。今天早上她那颗善良的心还曾为他动过恻隐之情。

可他却一反常态,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了后脑勺,头发乱蓬蓬的。他紧握拳头,凶狠地向玛莎挥舞着,要知道,是向玛莎小姐啊!

“蠢东西!”他声嘶力竭地吼着,像敲鼓一样擂着玛莎的柜台。“你毁了我!”他叫喊着,眼镜后面那双蓝眼睛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我要你知道,你是个多管闲事的混帐女人!”

玛莎要站不住了,她虚弱地靠着柜台,一只手放在她穿的那件最好的背心上。这时,陌生人抓住了那位正在喊叫的顾客的衣领。

他把那愤怒的家伙拽到了门口,转过身来对玛莎说:“我们在同一办公室工作。他为市政厅一个新的设计图已经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了。为的是用它参加一次有奖竞赛。昨天他用墨水笔描出了底线,你知道,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稿,再用墨水笔去描,然后用陈面包屑擦去铅笔线。马姆勃格一直在您这儿买陈面包,可是今天……马姆勃格的设计图,全毁了……”

玛莎走进内室,脱下蓝点丝绸背心,又换上那件烟色斜纹哔叽的,然后回到柜台,坐下了……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构思独特,以两块黄油面包为线索,使小说的结构非常严谨。
B.“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叫声”是这篇小说的重要情节,它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小说在刻画玛莎小姐这一形象时,多次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D.画横线的内容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姆勃格一反常态的样子。
E.小说的结尾写马姆勃格是一位制图员,这在前面已有多处伏笔,因此结尾让人有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之感。
【小题2】小说中玛莎小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小题3】小说结尾写玛莎脱下蓝点丝绸背心,有什么作用?请分析。
【小题4】莱辛在《拉奥孔》中说:“艺术家的创作,不是让人一看就了事,还要人玩索。”请结合全文,探究“玩索”的内涵,并从写作的角度谈谈对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窗室

【美】欧·亨利

帕克太太领着丽森小姐去一楼看双开间客厅。“这壁柜里,可以放骨骼标本,麻醉剂,或者——”

“我不是大夫。”丽森小姐打了个寒战说。

帕克太太用冰冷的眼色瞪了一眼,领她去看二楼。

“八块钱吗?”丽森小姐说,“啊呀!我只是一个穷苦的做工小姑娘。”

帕克太太露出鄙夷的神情,领她到三楼去看斯基德先生的大房间。斯基德先生整天待在里面写剧本。每个找房子的人总被引到他房里去欣赏门窗垂饰。每次参观后,斯基德先生害怕被勒令搬家,总会对帕克太太说:“很高兴您的租房生意这么好,欢迎您常带租客来。”没过多久,他就会付一部分欠租。

“这太美啦。”丽森小姐看着门窗垂饰,嫣然一笑,笑容跟天使一般美。

她们走后,斯基德先生忙把他剧本里黑发、高挑的女主角抹去,换上一个头发浓密光泽,荣貌秀丽活泼,娇小顽皮的姑娘。

不久便响起了一声:“克拉拉!”警钟似的向全世界宣布丽森小姐的经济情况。一个黑皮肤小鬼带她爬上阴森森的梯子,把她推进一间顶上透着微光的拱形屋,吐出带有威胁意味的字眼:“两块钱!”

“我租下!”丽森小姐嘘了一口气。

丽森小姐每天出去工作。晚上她带一些有字的纸张回家,用打字机誊清。没有工作的晚上,她就跟房客们一起坐在门口台阶上。每逢此时,男房客们都乐开了,马上围拢过来。尤其是斯基德先生,他心里早把丽森小姐派做他私人浪漫剧的女主角。还有血气旺盛的大胖子胡佛先生和年轻的埃文斯先生。

一个夏天傍晚,房客们闲坐着,丽森小姐忽然抬头看看天空,爽朗地笑起来,嚷道:“哟,那不是比利·杰克逊吗!”丽森小姐用纤细的指头指着,“每天晚上我都可以从天窗里望到它。我管它叫比利·杰克逊。”

“可不是吗!”在公立学校教天文的朗纳克小姐说,“我倒不知道你是个天文学家呢,丽森小姐。”

“是啊,我跟任何一个天文学家一样,知道火星居民的秋季服装会是什么新式样。”

“可不是吗!”朗纳克小姐说,“你指的那颗星是仙后座里的伽马。”

“哦,”埃文斯先生说,“我认为比利·杰克逊这个名字好得多。”

“我也同意。”胡佛先生呼噜呼噜喘着气,反对朗纳克小姐。

“从这儿望去还不是顶清楚。”丽森小姐说,“一到晚上,我的屋子就像煤矿的竖井,比利·杰克逊就像是夜晚女神用来扣睡衣的大钻石别针了。”

之后有一段时期,丽森小姐没有带那些纸张回来打字。她早晨出门挨家挨户地跑事务所,受尽了冷落和拒绝。

有一晚,丽森小姐精疲力竭地爬上了帕克太太的石阶。她没有吃晚饭。在她踏进门厅的当儿,胡佛先生遇到她,看准机会向她求婚,一身肥肉颤巍巍地挡在她面前。丽森小姐闪开了,他想去抓她的手,她却举起手来,有气无力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她倒在床上,在那个地府般的屋子里,慢慢地抬起沉重的眼皮,微微笑了一下。因为比利·杰克逊正透过天窗,安详、明亮地照耀着她。她想抬起胳臂,抬了两次都没有成功。第三次,她总算把两只瘦削的手举到了嘴唇上,从黑暗的深渊中朝比利·杰克逊飞了一吻。

“再见啦,比利。”她咕哝着,“你在几百万英里外,甚至不肯眨一眨眼。可是,当四周漆黑一片时,你多半还待在我能看见的地方,是吗?……几百万英里……再见啦,比利·杰克逊。”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克拉拉发觉丽森小姐的房门还锁着,喊人把门撞开。有人便跑去打电话叫救护车。

没多久,救护车开到。一位穿白亚麻布罩衣的年轻医生跳上石阶,他举止沉着、灵活,光洁的脸上显得又潇洒,又严肃。

“四十九号叫的救护车来了。”他简洁地说,“出了什么事?”

帕克太太没好气地说:“用尽了各种办法,还是救不醒她。是个年轻的女人,叫埃尔西·丽森小姐。”

“什么房间?”医生暴喊起来,帕克太太生平没有听到过这种询问房间的口气。

“天窗室,就在——”

医生显然很熟悉天窗室的位置,四级一跨,已经上了楼。

不一会儿,就看见医生抱着那个天文学家下来了,那神情像是抱着一个死去的亲人。

他们注意到,医生并没有把他抱着的人安顿在担架上,他只是对司机说:“拼命快开吧,威尔逊。”

第三天早晨报纸上有消息说,贝尔维尤医院收了一个住在东区某街四十九号,因饥饿而虚脱的年轻女人。负责治疗的医生比利·杰克逊声称,病人定能复原。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帕克太太带领丽森小姐逐层看房的过程,是为了将天窗室与其他房间进行对比,突出天窗室的适宜居住的特性。
B.文中夏夜房客们闲聊场景的设置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初步展现了丽森小姐痴情于恋人的形象。
C.由丽森因饥饿昏迷前对着星星咕哝的句子“甚至不肯眨一眨眼”可知,其对于星星的无动于衷感到遗憾和绝望。
D.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总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负责治疗的医生比利·杰克逊”这一句揭开了他是丽森心上人的谜底。
【小题2】小说以“天窗室”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小题3】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对话者的心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