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远古文明,经过了早期满天星斗式的多元发展后,至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向中原聚集,龙山文化时期进一步向城市汇聚,再到夏商周时代以黄河中游为中心,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在对国家自然地理缺乏科学认知的远古时代,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的形成,既是政治和文化问题,也是美学问题。

早期人类对地理空间的认知是客观性与诗性的合一。经验的现实性与想象的浪漫性,依据从身边到远方的顺序不断递减或递增。同时,中国人这种纯由感知和想象所构建的审美世界,比西方更具系统性,也更具历史延续性。比如,早期华夏民族不仅根据自己的空间经验设定了东、南、西、北、中五方,而且将五色、五音、五味、四季等共同纳入到了这个稳定的地理系统中,从而使包括四方在内的诸种审美要素都形成对天下中央的环绕。超越这一经验范围之外的区域,在文化优劣论的主使下被认为荒蛮,但在美学层面,则往往被想象为仙人的居地。从美学角度理解中国人这种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天下观,可以看到的就是这种从经验到想象、从现实到浪漫逐步过渡的审美系统。

远古时代,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不仅规定着空间地理观念,而且也规划着时间。就农耕民族来讲,如果说时间意识的诞生主要源于对自然界物候变化的感知,那么,这种物候变化的规律性就成为中国早期历法产生的依据,像黄帝历、颛顼历、夏历等中国上古时期的历法,都是根据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变易规律制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的中国作为一个起于中原、疆域不断向外拓展的国家,它由历法规定的时间秩序并不具有普适性。像政治层面的中原中心论一样,中国古代的历法,也是以黄河中游的暖温带气候为标准,这种农业性的历法对游牧、渔猎民族的生活缺乏针对性,对非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也同样缺乏指导意义,但是,自远古以降,中国的农历却从来没有因为地域差异而变得多元,它恒久不变的标准就是中原时间这种历法借助政治权力得强制性统一,使时间具有了意识形态性,也为理解中国美学中的时间感知增加了制度主义的内容。

除了审美化的时空经验外,农耕文明对中国美学最根本的影响还在于对民性的塑造。中国社会自文明早期就奠定的重农传统,不仅涉及个人财富积累和国家富强的问题,而且涉及对人民心性的正面养成。农耕生产能使人心性素朴尚质,远离商业的好智多诈,因此,中国美学由质而文或先质后文的传统、对人性素朴之美的肯定以及在哲学上的实用理性,均无法忽视农耕生产方式的塑造,后世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思乡主题、家国之恋,则同样源于这种生产方式培育出的人对故土的天然情感。

总之,农耕文明对中国美学的孕育是全方位的,其直观的形式就是由空间、时间和人共同组成的天下观念。关于这种由人、时、空复合共铸的农事生活的美,宗白华曾讲: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的世界,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对于他来说,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割的,东南西北配合着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音乐化了!据此可见,发端于远古时期的中国农耕文明,不但建构了中国人的时空经验,而且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为人的生存注入了本质性的审美内容。

(摘编自《中国美学史·天下观的审美生成》,高等教育出版社,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天下观经历了从多元发展到向中原汇聚的演化过程,它的形成不但是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同时也是美学问题。
B.正是对国家自然地理缺乏科学认知,远古的先民们在空间审美上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中心清晰边缘模糊的天下观。
C.先民们基于黄河流域的自然物候变易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只对农业人口有作用对游牧、渔猎民族则缺乏针对性。
D.农耕文明除了建构中国人的时空经验外,还对民性的塑造以及后世中国文艺作品中的乡愁等美学主题产生过影响。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入手,谈天下观的形成与美学的关系,从而引出论题。
B.文章采用了对比、类比、举例、假设、因果等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述空间审美经验。
C.文章认为,天下观的审美生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政治、文化、人的经验与想象。
D.文章主体部分呈并列式结构,从审美空间、时间和主体的角度论述,层次清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早期的空间审美经验中,人们把自己毫无所知的地方想象为仙境,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就体现了这种审美想象。
B.理解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对中国美学时间感知的影响,既要考虑中国早期农耕民族对物候变化规律的认知,也要考虑政治权力的作用。
C.农耕生产能使人心性素朴尚质,远离商业的好智多诈,而现代社会人心浮躁、耽于名利、尔虞我诈,这与不重视农耕生产有极大的关系。
D.在中国天下观中,时空不可分割,比如春天、秋天、冬天分别与东风、西风,北风关联,使得空间感觉随时间感觉而节奏化、音乐化了。
2021·贵州·一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一国人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让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当年苏曼殊曾为他的汉译英诗集取了个名字叫“文学因缘”,不禁让人想到一句俗话“千里姻缘一线牵”,翻译充当的角色就仿佛文学因缘的月下老人罢?

古文今译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据说,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曾把殷周时代古奥的档案文册改写成明白流畅的汉代语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有人开始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时光流逝,语言变易,阅读中的语言障碍造成理解的困难,这在中外都一样。《尚书》到了唐代,人们已觉得“佶屈聱牙”;就是十六七世纪的莎翁剧作在三四百年之后的观众看来,也有些古怪拗口。所以,如果不加注释或翻译,大概会有不少读者被语言障碍拒之门外,不能进入古代人的心灵世界,就好像面对粮仓却没有钥匙的人一样,空守着粮食却饿肚皮。

毫无疑问翻译是必要的,可是,翻译并不容易。译文很难达到逼肖原作的水平,虽然翻译者都很想使译文成为原文的镜子,“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除了左右相反之外纤毫不差,但翻译者打造的这面镜子总不可能没有一点走形,更不消说在拙劣的匠人手里还有成为“哈哈镜”的危险。唐代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一诗里曾好心地替翻译者抱不平,他说:“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不过翻译毕竟不是自由写作,原文对于译者总是一重束缚又是一把验尺,所以即使是最好的翻译者面对原文,也不敢拍胸口打包票,保证译文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精神,恢复了原文的旧貌;更不消说面对的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篇佳作,译者就更不能保证译文如同原文一样有神韵妙味了。这里原因很多,撇开翻译者水平的差异不说,大概首先是古今文化的时代差异。古人生活在业已消逝的历史之中,时间已经带走了他们的精神、情感、习俗。虽然翻译者可以通过阅读去体验这种历史氛围,通过译文来重现这种历史风貌,但毕竟逝者如斯夫,再好的译者也不能重构历史的真实,而只能部分地还原与逼近真实的历史。即使加上说明,加上注释,也难以完全凸现原文中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情趣。其次是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古人用那个时代的语言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文学范本,而我们却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去追踪和复述它的用意与内容。仅仅是语言构成的差异就使我们为难,因为精密严整的白话和自由灵动的文言毕竟不大一样;更何况还有一些原文中典章、器物、习俗、礼仪的术语早已消失,翻译者不得不花很多话语去解释;还有文言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在白话中无法复现,翻译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去模仿。所以,在原文和译文的“转运”过程中,难免颠簸磕碰得失真或走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翻译者在原文面前总是一事无成,好的翻译有可能使原作“投胎转世”到译文中来,尽管同样有些“失真”或“走样”,但臻于化境的译文可以“补偿”这些损失。不过,这需要翻译者对古文有透辟的理解,对白话有娴熟的技巧。

(选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译如同月下老人,它帮助读者和作者进行对话,在两者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B.面对前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少了翻译的牵线搭桥,后代读者必然会感到难以理解。
C.对译者而言,原文一方面制约并限定翻译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检验翻译优劣的标准。
D.只有对文言有精深的理解且能熟练地运用白话文,才有可能较好地传达原文的精神。
【小题2】下列有关古文今译的表述与文章不符的一项是(     
A.翻译者掌握运用古文与今文的水平有差异,个人能力有局限,这会影响到翻译的水平。
B.古今文化具有时代差异性,翻译者可以间接地体验历史,却没法完全重构历史的真实。
C.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使我们不易去追踪和复述古人创造的文学范本的用意与内容。
D.文言文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这在白话文中只能通过模仿的手段加以复现。
【小题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将古文翻译与外文翻译相联系,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其不同的特点,强调古文翻译可以穿越时间,拉近古人今人距离。
B.文章第二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司马迁改写殷周档案和20世纪前期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等例,说明古文今译的现象早已有之。
C.文章第三段使用比喻论证,将翻译者的译文喻为镜子,说明翻译没法达到和原文严丝合缝的效果,拙劣的翻译甚至可能发生变形。
D.文章第三段引用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两句,为翻译工作者辩护,译经之僧也可兼为文章高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香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于是有顾天石的《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作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

更进一层说:团圆快乐的文字,读完了,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一种满意的观念,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例如《石头记》写林黛玉与贾宝玉一个死了,一个出家做和尚去了,这种不满意的结果方才可以使人伤心感叹,使人觉悟家庭专制的罪恶,使人对于人生问题和家族社会问题发生一种反省。若是这一对有情男女竟能成就“木石姻缘”团圆完聚,事事如意,那么曹雪芹又何必作这一部大书呢?这一部书还有什么“余味”可说呢?故这种“团圆”的小说戏剧,根本说来,只是脑筋简单,思力薄弱的文学,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

(摘编自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曲改良》)

材料二:

中国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不在今生,就在来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认为是前世作了孽,应当受谴责的总是遭难者自己,而不是命运。

中国人既然有这样的伦理信念,自然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就感受不深。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性。此外,中国人的文学受到道德感的束缚,对他们来说,文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纯想象和虚构的文学作品那么少,戏剧发展得那么晚。

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戏剧情境当然常常穿插着不幸事件,但结尾总是大团圆。中国戏剧的关键往往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突变”的地方,很少在最后的结尾。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的。

(摘编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材料三:

“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这种强大的文化习性也走进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转化为中华美学观念中的重要审美心理定势,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审美接受主体的剧作家,在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指导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即使是创作悲剧,结尾也要安排一个光明的尾巴,因为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观众在戏曲的开头看到好人蒙冤、有情人离散,内心就会不和谐。观众追求“中和之美”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压抑苦闷的感觉。只有安排一个大团圆结局,才能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效果,用充满喜乐情绪的大团圆结局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伦理型社会,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戏剧作家往往以强烈的伦理责任感切入艺术领域,倡导在戏剧作品中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故而在叙述悲惨凄凉的情节时也不忘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

在这种观念教导下,下层民众也形成了一种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而且,观众会始终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中国悲剧主要是赞颂美好和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它反映了中国人美好的伦理信念,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善的才是美的。

中国古代社会专制势力过于强大,百姓在现实社会中地位低下。他们亲身体验了地痞流氓的专横作恶、高利贷者的贪无度、贪官污吏的草菅人命等,本已是备尝艰辛。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一直充满着对公平与正义的殷切期盼,但低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只能通过欣赏文艺作品获得想象的满足。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也就是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

(摘编自李志琴《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缺乏悲剧观念,一些文人之所以会强行帮一些悲剧故事续写上“大团圆”的结局,是因为这些悲剧都没有结局。
B.独特的伦理信念使中国人不能感受人类命运的不公,导致悲剧的缺失和戏剧发展落后。
C.中国古代戏剧作品在叙述凄惨情节时不忘惩恶扬善,这实质上对下层百姓起教化作用。
D.大团圆结局哀而不伤,用喜乐情绪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这样的作品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喜欢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尾,这使得古代的戏剧和喜剧几乎没有差别,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的。
B.中国过去某些写书的人只图一个纸上的痛快,不肯看现实中存在着悲惨和痛苦,于是便形成了说谎的文学。
C.中国古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公,身份低微的百姓无力改变现状,用大团圆的戏剧可以弥补现实人生的不足。
D.中国式大团圆戏剧“突变”的地方很少在结尾,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主要人物怎样转危为安。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不符合中国式“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A.《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经历一系列的坎坷磨难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
B.《祝福》中,祥林嫂死去后,鲁镇的爆竹声“联绵不断”,祝福的空气把疑虑一扫而空,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C.《窦娥冤》中,窦娥含冤而死后,窦天章得官归来,重审女儿冤案,窦娥得以沉冤昭雪,观众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得到了心理的补偿。
D.《牡丹亭》的结局是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还魂团聚。
【小题4】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小题5】对于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你持何态度?赞成还是反对?请表明立场并结合材料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论语》中孔子的正义观主要是通过”“”“等词表现出来的。与柏拉图相似,孔子在讨论”“等有关正义的问题时,也既包括君子个人道德方面的正义,又涵盖诸侯国政权合法性方面的正义。他认为,当君子都以作为做人行事的原则,处处不违背时,有的社会才能够建成。这与柏拉图从个人正义能够推广到城邦正义的观点是一致的。

个人伦理方面,孔子认为,人是有等级的,而有道者和无道者、君子和小人、士和鄙夫等是最简单最明显的等级划分。阶级之间并非不能流动,而是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之人那里可以匡正自己。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根基,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然后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如果做到了,那么就遵从了人之本体的正当性,便实现了个人的正义了,正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同时,君子要注意去遵从的要求,以作为修身立世的信仰,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到了国家层面,孔子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也就是,符合正义的国家,其制礼作乐、兴兵攻伐都由天子来定夺,而不符合正义的国家则由诸侯来定夺。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正义是基于秩序之上的,符合的要求才具有合法性。孔子对于政权正义性和合法性的思考尤其体现在他对圣人德政的肯定与赞扬中。而这种有道需要通过因袭三代之精华来达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卫灵公》)有道的统治者为政以德,不仅以德得天下,更是以德治天下。在《论语·泰伯》篇中,孔子盛赞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盛赞舜、禹: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可以看出,统治者是否具有足够的德性也是孔子判断国家是否符合正义的重要指标。

(摘编自王菁菁《柏拉图与孔子的正义观: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提出均、和、安的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我们认为,根据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论语·季氏》原文可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和,不患倾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意为财富贫乏意为各得其分意为人口稀少意为社会和谐意为政权倾覆意为民安邦宁。孔子认为相比担心财富贫乏、人口稀少、政权倾覆,更应担心财富分配的不均衡、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以及人民生活的不安定。无论《论语·季氏》是否具有错漏补缀存疑的问题,结合孔子对冉求说教的背景,其体现出的正是孔子深谙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要求财富分配各得其分,以此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之。但孔子认为此时所达到的之深度仍然不够,进而提出的问题,即人口数量的问题。但孔子并不担心人口多寡而威胁到,相比人口数量,他更担心人口质量,确切地说,是人的内在道德问题。所以,的要求不能只停留于等级分配正义的经济社会之,要从经济社会之上升到道德社会之,即进一步深化到内生道德正义层面。在这个意义上,之高度在于中庸之根基在于仁性,以界定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以肯定固有人性的平等性。但是,孔子认为具有高尚德行的人民还未达到的程度,想要达到真正的还需要从内生道德需求之落实到外在物质需求之,所以,必须坚持藏富于民的民本经济正义,鼓励人民自由生产,保障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民富则国富,国富则民安,本固则邦宁。

可见,从孔子均、和、安的思想中提炼出各得其分的等级分配正义、崇仁尚中的内生道德正义和藏富于民的民本经济正义,均内含公平正义的思想意蕴,均是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因此,对孔子均、和、安的思想可作进一步解读:以为基,为贵,为重,将经济、道德、政治统一起来,形成从各得其分的等级分配正义层面,到崇仁尚中的内生道德正义层面,再到藏富于民的民本经济正义层面的理论逻辑,建构出一套有机联系的传统公平正义思想体系。

(摘编自杨洁《论孔子均、和、安的公平正义思想》)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与柏拉图的相似点在于,他们谈论的正义既包括君子个人道德方面,又涵盖诸侯国政权合法性方面。
B.孔子认为在个人伦理方面,“义”是君子立身处世的根基,“礼”是行为的规范,“道”是修身立世的信仰。
C.作者根据“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有机联系,将《论语·季氏》原文重新组合,把“均”放在了首位。
D.孔子在“和”的基础上提出人口数量问题,并认为人口多寡不会威胁到“和”,但人口质量会威胁到“和”。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可知,孔子认为如果诸侯带兵出去打仗,是不符合正义的,因为这种行为打破了秩序。
B.统治者是否具有足够的德性是孔子判断国家是否符合正义的重要指标,因此获得孔子赞扬的统治者很可能在德政方面比较突出。
C.“均”要求财富分配“各得其分”,以此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但“各得其分”不意味着照顾懒惰之人,否则也不公平。
D.作者认为孔子“均、和、安”思想中,“均”为基、“和”为贵、“安”为重,如果没有“均”这个基础,“和”与“安”都无从谈起。
【小题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C.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D.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小题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和”指的不是经济社会之“和”,而是道德社会之“和”,要求深化到内生道德正义层面。
B.只有从内生道德需求之“安”落实到外在物质需求之“安”,才能达到真正的“安”。
C.国家要想安定,不仅要使人民具有高尚德行,还要坚持“藏富于民”的民本经济正义。
D.孔子“均、和、安”的思想中蕴含着等级分配正义、内生道德正义和民本经济正义。
【小题5】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