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79
阅读《登高》,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含蓄蕴藉。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小题2】诗歌颈联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20-21高一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知识点:杜甫(712-770)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二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杜甫

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注】①“杜拾遗”,即杜甫。“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至758年初,职责相近,同仕于朝,本诗写于这段时期。②分曹,分部门而列。③限紫微,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④禁闼:朝堂,宫廷。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诗首联、颔联描摹出了朝廷官员们上朝时恭敬谨慎、秩序井然的样态以及庄严、肃穆的朝堂景象。
B.岑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句委婉表达了作为谏官无所事事的无奈,隐晦地讽刺统治者昏聩。
C.杜诗“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描写散朝后诗人和岑参不同的路径,暗含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
D.杜诗以“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做结,表明了杜甫对于岑参寄诗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心领神会。
【小题2】宋人洪迈言“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请结合两首诗歌内容,谈一谈杜甫诗“奉答”了岑参诗中哪些内容和情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