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及奉宣帝时所赐公主博具,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

②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③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会显宗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④明年,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袍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熏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恭传》)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凉部,指西州。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B.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C.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D.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迁,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C.论曰,如《史记》中“太史公曰”,《聊斋志异》的“异史氏曰”,这种手法,叫“论赞”,用于引出作者的议论。
D.《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西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恭为人慷慨,多有谋略,担任戊校尉时,一到任就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宣扬汉室威德,使得乌孙国王非常高兴,派使者向朝廷献名马,并愿派王子入侍皇帝。
B.耿恭率军与匈奴打了几个月的仗,粮食吃光了,他们煮铠甲和弓弩,吃皮革牛筋,衣服鞋子都穿破撕裂了,身体瘦弱面色憔悴。
C.匈奴攻打疏勒城时,北单于夫人因为其祖辈是汉人,因而常悄悄地给耿恭通报军情,并私下供给汉军粮饷。
D.耿恭为人正直,不怕得罪人。当初他出陇西时,曾上书朝廷建议让窦固担任大使,坐镇安抚凉州,建议马防驻防汉阳,他这个建议得罪了马防。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
(2)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
【小题5】结合文本,说说为什么作者评价耿恭“义重于生”。
20-21高三上·江苏盐城·期末
知识点:《后汉书》编撰古代文化常识分析信息,归纳要点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胡仁。少雄健,有胆决,膂力过人。魏永安中,万俟丑奴等寇乱关陇,勇占募随军讨之,以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数从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功每居多,拜别将。及太祖为丞相,引为帐内直荡都督,加后将军、太中大夫。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太祖叹其勇敢,赏赐特隆。进爵为公,拜镇南将军。从讨赵青雀,平之,论功居最,卫大将军、殷州刺史。邙山之战,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执短兵,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无敢当者。是役也,大军不利,唯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皆有殊功。太祖于是赏帛二千匹,令自分之。军还,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授勇等,然州颇有优劣,又令探筹取之。勇遂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魏恭帝元年,从柱国赵贵征茹茹,破之。勇追击,获杂畜数千头。进爵新阳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六官建,拜稍伯中大夫。又讨茹茹功,别封永固县伯。时有别封者,例授次子,勇独请封兄子,时人义之。

勇性雄猛,为当时骁将。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柱国侯莫陈崇,勋高望重,与诸将同谒晋公护,闻勇数论人之短,乃于众中折辱之。勇遂惭恚,疽发背而卒。

(节选自《周书·王勇传》)

材料二: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B.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C.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D.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卫大将军”与“扶辇下除”(《苏武传》)两句中的“除”字含义不同。
B.“拟授勇等”与“衡乃拟班固《两都》”(《张衡传》)两句中的“拟”字含义不同。
C.“又论讨茹茹功”与“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两句中的“论”字含义相同。
D.“因疽发背而卒”与“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王勇本名王胡仁,他勇武强壮,有胆略能决断,战场上所向披靡,屠坚覆锐,多次获得嘉奖。
B.材料一邙山之战,大军战局不利,王勇及王文达、耿令贵力战而皆有殊功,班师回朝后都被授为刺史。
C.材料一王勇生性刚猛,不能包容他人缺点,后因当面非议侯莫陈崇被当众羞辱,他羞惭愤怒,患病离世。
D.材料二记述了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他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小题4】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
(2)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超有三子。长子雄,累迁屯骑校尉。超少子勇。

勇字宜僚,少有父风。永初元年,西域反叛,以勇为军司马。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因罢都护。后西域绝无汉史十余年。

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遣长史索班将千余人屯伊吾,车师前王及鄯善王皆来降班。后数月,北单于与车师后部遂共攻没班,进击走前王,略有北道。鄯善王急,求救于曹宗,宗因此请出兵五千人击匈奴,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邓太后召勇诣朝堂会议。先是公卿多以为宜闭玉门关,遂弃西域,勇上议曰“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阗心胆,北扞匈奴,东近敦煌。如此诚便。”

尚书问勇曰:“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史屯楼兰,利害云何?”勇对曰:“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中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尉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故外夷归心,匈奴畏威。今部善王尤还,汉人外孙,若匈奴得志,则尤还必死。若出屯楼兰,足以招附其心,愚以为便。”

于是从勇议,复敦煌郡营兵三百人,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虽复羁縻西域,然亦未能出屯。其后匈奴果数与车师共入寇抄,河西大被其害。

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明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绶。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蠹王于伊和谷,收得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始复开通。还,屯田柳中。

四年秋,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大破之。首虏八千余人,马畜五万余头。

(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今府藏/末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
B.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
C.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
D.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汉朝时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
B.西域,汉代后称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就是西域的一个古国。
C.匈奴,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曾建立国家,其首领被称为单于。如《苏武传》中“且鞮侯单于初立”。
D.河西,指塔里木河以西地区。西汉武帝时,它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铁马金戈的古战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勇是班超的小儿子,年轻时就有大将风范,而且在朝堂能言善辩,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
B.班勇的兄长班雄多次贬官后担任屯骑校尉。永元初年,班勇与班雄一同出兵敦煌,迎接都护和西域甲兵回朝。
C.班勇处事有勇有谋,恩威和信义并用。龟兹王白英在他的感召下自缚投降,匈奴伊蠡王被他打败赶跑。
D.班勇有战略眼光,敢于维护西域地区的安定。在他的建议下,朝廷恢复设置了敦煌郡营兵和西域副校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数月,北单于与车师后部遂共攻没班,进击走前王,略有北道。
(2)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林宗闻而               让:责备B.请功曹                         署:代理
C.滂后事                         释:释放D.犹以利刃齿腐朽               齿:割除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二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鄙弃的外甥李颂。
D.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⑵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小题4】请根据文章二三两段内容,概括范滂为官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