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8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长城之限:界限
B.半山雾若带然 居:占据
C.磴不可登 几:几乎
D.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
【小题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师是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
B.知府,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统治一府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明清两代为府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名称。
C.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所以叫五更或五鼓。从晚上六时开始起更,每更就是一个时辰。
D.行宫,古代帝王出行时临时居住的地方,可能由其它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小题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介绍泰山的位置,勾勒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描摹出泰山的概貌,为下文介绍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
B.文章第2段写登泰山的经过,重点写的是登山的艰难和登上山顶之后所见的雄浑开阔,目的是突出泰山的高峻。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由远景拉成近景。高耸的山峰竟然小得像樗蒲,以比喻的手法,反衬作者站得高。
D.文章善于取舍,叙事简洁明快。全文不足600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题4】第3段描写观日出情景,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日出前后的景象特征。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选自《师说》)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选自《赤壁赋》)
20-21高一上·湖南郴州·期末
知识点:姚鼐(1732-1815)文言文翻译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泰山记

泰山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风雪,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风雪     乘:冒着B.齐河、长清     历:经过
C.而半山雾若带然     居:居住D.其远古刻尽     漫:模糊
【小题2】下列各项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泰山             越长城
B.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余始循
C.余所不至             此东海
D.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子颍坐日观亭
【小题3】对下列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处在南北分界地方的,是古长城。
B.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只见苍老的高山上覆盖着白雪,烛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D.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小题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之阳”:“阳”指的是泰山的南面。
B.“乾隆三十九年”:“乾隆”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
C.“戊申晦”:“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D.“桐城姚鼐记”:“桐城”是明朝学者姚鼐的籍贯。
【小题5】下列对《登泰山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姚鼐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他此行是与朱孝纯之子朱颍一同从京城出发。
B.作者开篇从地理环境落笔,山南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景色分外壮观。
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的日出景观,山水、风雪、日光,勾画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D.本篇游记写景角度灵活,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运用比喻手法,泰山的景色形象生动。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②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小题7】请简要概述作者登泰山途中经历了哪些困难。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

(节选自姚鼐《复鲁絮非书》)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暗幽,则必无与于至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伸刚而绌柔,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得之难也。

(节选自姚鼐《海愚诗钞序》)

【小题1】下列语句的空缺处选用的虚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应选用“者”。
B.“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应选用“焉”。
C.“□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应选用“然”。
D.“甚矣,□得之难也”应选用“其”。
【小题2】请结合文本,赏析甲文两处画线句的语言特点。
【小题3】甲乙两文都围绕“阳刚阴柔文风”展开论述,而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者(区分)/余乾隆三十九年(在)/道皆砌石为(台阶)/余始以入(沿着)
B.道少半(不到一半)/遂至其(山顶)/苍山雪(背,覆盖)/明天南(照亮)
C.半山雾若带然(停留)/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渐渐)/皓驳色(黑色)/多平方(平坦方正的石头)
D.而皆若(引申为“鞠躬”)/僻不道者(阻挡)/多平方,少(通“圆”)/生石(缝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就是所     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
B.阴,山北水南为阴;阳,与“阴”相反。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
C.乾隆,清高宗皇帝的年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鼐所写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姚鼐此行是与知府朱孝纯之子朱颖一同登上泰山之顶的。
B.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他从中谷登山,但是没有到古人所说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
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的日出景观,通过对山水、风雪、日光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同时介绍了此处的历史遗迹。
D.本篇游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小题5】第四段写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