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77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

昌耀

白色沙漠

白色死光。

西域道

汉史张骞凿空

似坎坎伐檀。

晋高僧求法西行,困进在小雪山的暴寒,

悲抚同伴冻毙的躯体长呼——命也奈何!

大漠落日,不乏的仅有

焦虑。枕席是登陆的

码头。

心源有火,肉体不燃自焚,

留下一颗不化的颅骨。

红尘落地,大漠深处纵驰一匹白马。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两次使用“白色”,突显了沙漠的沉寂荒凉,奠定全诗阴郁消极的情感基调。
B.诗人借跋涉西域的张骞、风雪中呼号的高僧,表达了对在困境中执着奋进的精神的崇敬。
C.“沙漠”这一意象具有象征意味,“焦虑”一词折射出沙漠中跋涉的艰难、身心的疲惫。
D.诗歌以“回忆”作为抒情的切入口,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也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
【小题2】诗歌以“大漠深处纵驰一匹白马”结尾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
20-21高一上·四川·期末
知识点:体会情感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始祖鸟

舒婷

从亘古

俯瞰我们

天空   他无痕

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

鸣禽中他哑口

众岛只是复杂地   模仿

他单纯的沉默

丑陋   迟钝   孤单

屡遭强敌和饥寒

毁灭于洪荒

传奇于洪荒

他倒下的姿势一片模糊

因之渐渐明亮的

是背景

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

用王冕似的名字

将他

铐在进化史上   据说这是

永生

没有自传   

不再感想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第一幅画面的主体是始祖鸟的翅膀,诗人主要选用冷色调的“阴影”,将“丛林莽原”都置放在阴影中。
B.诗中第二幅画面是始祖鸟的倒下,这时背景有了“那一幕混沌的黎明原始的曙光”,画面的主色调由冷变暖。
C.诗中第三幅画面是始祖鸟生命最后的情景,此刻始祖鸟不会复活,不会衰老,也“不再感想”。
D.诗歌先肯定一种沉默,这种沉默在鸣禽中与众不同,接着,肯定一种永生,这种永生不求留下传记。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凌空展翅、走向永生、永生这三幅画面烘托出一种凝重、冷峻的氛围,传达出诗人赞美的情感倾向。
B.诗人用“俯瞰”“沉默”“迟钝”“孤单”“倒下”“感想”等词语将始祖鸟充分人格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始祖鸟的情感态度。
C.诗人将始祖鸟与“众鸟”进行对比,用众鸟的“复杂”衬托始祖鸟的“单纯”,重点表达了对众鸟肤浅的贬斥之情。
D.诗歌前两行运用了时空倒置的手法,“从亘古”是时间颠倒,“被俯瞰的我们”和“俯瞰我们的始祖鸟”是空间颠倒。
【小题3】运用第三人称描写和抒情是此诗的重要特征,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925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一见钟情。
B.“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此诗句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
C.“小河”流过“森林”,流过“花丛”,最终归于“大海”,“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
D.“风又厉,浪又狂”暗示社会的险恶,它造成了“我”与恋人情爱的悲剧。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借小河流动和映入河水的岸边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空间的变化,从而反衬“我”的感情不变。
B.岸景幻化成的恋人的“裙裳”“花冠”与最后“吹折”“击碎”等词相照应,体现了诗人的用心。
C.本诗以自由体的形式写爱情诗,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形式的约束。
D.本诗的语言特点为:注重遣词用字,如“荡荡”“粼粼”等叠词,形成轻柔的旋律;爱用对比,显得韵味悠长。
【小题3】简述诗作的抒情线索。
【小题4】简析诗作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