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0 组卷13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国文教员

金克木[注]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文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自己也不知道。

文本二:

评曰: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证了。

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随笔集,并附自评。文本一《国文教员》为化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
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的独到见解,而且含有指点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
C.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移默化的影响。
D.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
【小题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
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
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
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
【小题3】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
【小题4】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2021·湖北·一模
知识点:其他散文分析结构,概括主题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荫下的默想

何其芳

我和我的朋友坐在树荫下。六月的黄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在我们眼前,在苍翠的山岩和一片有灰瓦屋顶的屋舍之间,流着浩浩荡荡的东去的扬子江。

我将怎样称呼我这位别了四五年的朋友呢?就他自己而言,他虽不怎样写诗却是一个诗人。当我和他同在一个北方古城中的会馆里度着许多寂寞的日子,我们是十分亲近;当我们分别后,各自在一边受着苦难,他和肺病斗争而我和孤独,和人间的寒冷,最后开始和不合理的社会斗争,我仍是常常想念他。

我们说了很多的话,随后是一片刻沉默。就在这片刻沉默里,许多记忆,许多感想在我心里浮了起来。

北方的冬天。已经飘飞过雪了。一种奇异的悒郁的渴望,我写信给我的同乡,说想搬到他们所住的那个会馆里去。回信来了:等几天再搬来吧,我们现在正过着贫穷的日子。那会馆里几乎全是一些到北方来上学的年青人,常常因家里的钱寄到得太迟而受窘迫。搬到会馆后我的屋子里没有生炉火,冷得像冰窖。每天餐桌上是一大盆粗菜豆腐,一碗咸菜,和一锅米饭。然而我感到一种新鲜的欢欣,因为我们过着一种和谐的生活。

迟晚的北方的春天终于来了,或者说已是初夏,因为在那古城里这两个季节是分不清的。每个院子里的槐树都已张开了它的伞,他的窗前已牵满了爬山虎的绿叶,我常常坐在他的屋子里闲谈,或者谛视着在那窗纱上抽动着灰色的腿的壁虎。他呢,他望着屋檐下的去年的旧蜂窝想念他的昔日,我们都感到最好以工作来排遣寂寞了。于是我们自己印一种小刊物来督促我们写作。这小刊物印行了三期便没有继续,因为我被折磨于一种生活上的纠纷,一种燃烧着自己的热情,再也不能安静地提起笔来写一点什么。

那郁热的多雨的夏季呵,我常以我那位朋友的屋子为我的烦忧的托庇所,因为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平静,友谊,和莫逆于心的谈话。有时我们一同缓步在那些曲折的多尘土的小胡同里,或者在那开着马樱花的长街上。

一晚上我们又走进了一个常去的荒凉的园子里。隔着暗暗的湖水,我们停下来遥望对岸的树林。我突然想起了家乡。而他也谈起他将来愿意回到乡下住着,常常坐在屋侧的池塘边的树荫下钓鱼,并且希望那时乡下的交通比较方便,邮差从池塘边走过时常把远方的信亲交在他手里。

不久他就凄凉地离开了那个古城,回到混乱的文化落后的家乡去寻找职业。我想起了他瘦弱的身体,困难的家庭状况,和家乡的那种折磨人的社会环境。全靠他自己,他和那可怕的疾病斗争了四五年还是坚强的站立着。在这中间他还断续地以劳力去换取一种极简单的生活。在一封信里他写着:我宁愿挑葱卖蒜,不和那些人往来。那些人是什么人呢?不待推测,我就想到那是充满各地的闭着眼向社会的上层爬的人们。

现在我们见面了。他更加瘦弱而我则带着风尘之色。让我们为着想起了那些已经消逝的岁月再沉默一会儿吧:那些寂寞的使人老的岁月。

我已经开始走入衰老的季节了,却又怀抱着一种很年轻的感觉。对于明天我又将离开的乡土,这有着我的家,我的朋友,和我的童年的乡土,我真是冷淡得如一个路人吗?我责问着自己。我不自禁地想起了一片可哀的景象:干旱的土地;焦枯得像被火烧过的稻禾;默默地弯着腰,流着汗,在田野里劳作的农夫农妇。

这在地理书上被称为土壤肥沃的山之国,很久很久以来便已为饥饿、贫穷、暴力和死亡所统治了。无声的统治,无声的倾向灭亡。

或许这就是驱使我甘愿在外面流离的原因吧。

是呵,在树荫下,在望着那浩浩荡荡的东去的扬子江的时候,我幻想它是渴望的愤怒的奔向自由的国土,又幻想它在呜咽。

注:作者25岁时,于19376月离开天津,回四川故乡度假时写了此文。次年作者即奔赴延安。

【小题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一句话“我和我的朋友坐在树荫下”,暗示文章的主旨是歌颂友情的。
B.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扑入了作者的眼帘,却使作者忧郁的心灵渐渐变得坚强起来。
C.作品前半部分回忆往日聚首古城时的友谊,后面又重点写与友人分隔两地的情景。
D.作者最终一扫沉郁,由朋友而及大众,由故乡而至于广阔的“山之国”,视野开阔。
【小题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离乡多年,返乡应该给他带来很大的精神慰藉,可是此篇的基调却是悒郁、寂寥,间或闪发出一星半点愤激的火花。
B.作者用蘸满感情的笔触,详细地交代了朋友是个“高洁”的人,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影响了自己感情和生活方式的人。
C.作者不写朋友的衣着打扮、外貌模样,而是专从精神世界上落笔;不铺叙交往的详细经过,而是挑选了几个生活片段。
D.作者的叙述体现了简洁洗练的特点,最后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询问自己、朋友情况以及自己以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
【小题3】结合原文,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①我已经开始走入衰老的季节了,却又怀抱着一种很年轻的感觉。
②我幻想它是渴望的愤怒的奔向自由的国土,又幻想它在呜咽。
【小题4】蒙太奇手法将电影在不同地点、距离拍摄的镜头组合起来,叙述事件,表达情感,凸显艺术感染力。作者在记录“与朋友往日生活记忆”时借用了这种手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暮影笼罩了一切

郑振铎

“四行孤军”的最后枪声停止了。临风飘荡的国旗,在群众的黯然神伤的凄视里,落了下来。有低低的饮泣声。

但不是绝望,不是降伏,不是灰心,而是更坚定地抵抗与牺牲的开始。苏州河畔的人渐渐地散去。灰红色的火焰还可瞭望得到。

血似的太阳向西方沉下去。

暮色开始笼罩了一切。

没有月,没有星,天上没有一点儿的光亮。

黑暗渐渐地统治了一切。

我带着异样的心,铅似的重,钢似的硬,急忙忙地赶回家,整理着必要的行装,焚毁了有关的友人们的地址簿,把铅笔纵横写在电话机旁墙上的电话号码,用水和抹布洗去。也许会有什么事要发生。准备着随时离开家。

夜里,我手提着一个小提箱,到章民表叔家里去借住。温情的招待,使我感到人世间的暖热可爱。在这样彷徨若无所归的一个时间,格外地觉到“人”的同情的伟大与“人间”的可爱可恋。各个人都是可亲地,无机心地,兄弟般地友爱着,互助着,照顾着。他们忘记了将临的危险与恐怖,只是热忱地容留着,招待着,只有比平时更亲切,更关心。

白天,依然到学校里授课,没有一分钟停顿过讲授。学生们在炸弹落在附近时,都镇定着坐着听讲;教授们在炸声轰隆,门窗格格作响时,曾因听不见语声而暂时停讲半分数秒,但炸声一息,便又开讲下去。这时,师生们也格外地亲近了;互相关心着安全。他们谈说着我们的“马其诺防线”的可靠,信任着我们的军官与士兵。种种的谣传都像冰在火上似的消融无踪。可爱的青年们是坚定的。没有凄婉,没有悲伤;只是坚定地走着应走的路。有的,走了:从军或随军做着宣传的工作。不走的,更热心地在做着功课,或做着地下的工作。他们不知恐怖,不怕艰苦,虽然恐怖与艰苦正在前面等待着他们。

后来,“马其诺防线”的防守,证明不可靠了;南京被攻下,大屠杀在进行。“马当”的防线也被冲破了。但一般人都还没有悲观。“信仰”维持着“最后胜利”的希望,“民族意识”坚定着抵抗与牺牲的决心。

同时,狐兔与魍魉们却更横行着。“大道市政府”成立,“维新政府”成立。暗杀与逮捕,时时发生。“苏州河北”成了恐怖的恶魔的世界。“过桥”是一个最耻辱的名词。汉奸们渐渐地在“孤岛”似的桥南活动着,被杀与杀人。有一个记者,被杀了之后,头颅公开地挂在电杆上示众。有许多人不知怎样地失了踪。

极小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动摇了。

有一个早上,与董修甲相遇,我在骂汉奸,他也附和着。但第二天,他便不来上课了。再过了几天,在报上知道他已做了伪官。

还有张某和陈柱,同受伪方的津贴,这事,我也不相信。但到了陈柱(这个满嘴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东西)“走马上任”,张某被友人且劝且迫地到了香港发表“自首文”时,我也才觉得自己是被骗受欺了。

可怕的“天真”与对于知识分子的过分看重啊!

虽然是两迁三迁的,校址天天地缩小,但精神却很好;很亲切,很温暖,很愉快。

青年们还在举行“座谈会”什么的,也出版了些文艺刊物;还做着民众文艺的运动,办着平民夜校。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多带着些警觉性。可爱与骄傲,信仰与决心,交织成了这一时期的青年们活动的趋向。

有一天到了中国书店,那乱糟糟的情形依样如旧。但伙计们告诉我:日本人来过了,要搜查《救亡日报》的人;但一无所得。《救亡日报》的若干合订本放在阴暗的后房里,所以他们没有觉察到。搜查时,汪馥泉恰好在那里。日本人问他是谁。他穿着一件蓝布长衫,头发长长的,长久不剪了,答道:“是伙计。”也真像一个古书店的伙计,才得幸免。以后,那一批“合订本”便由汪馥泉运到香港去。敌人的密探也不曾再到中国书店过。亏得那一天我没有在那里。

还有一天,我坐在中国书店,一个日本人和伙计们在闲谈,说要见见我和潘博山先生。这人是清水董三,管文化工作的。一个伙计偷偷地问我道:“要见他么?”我连忙摇摇头。一面站起来,在书架上乱翻着,装作一个购书的人。这人走了后,我向伙计们说道:“以后要有人问起我或问我地址的,一概回答不知道,或长久没有来了一类的话。”

我很感谢他们,在这悠久的八年里,他们没有替我泄露过一句话,虽然不时地有人去问他们。

夜一刻刻地黑下去。

有人在黑夜里坚定地守着岗位,做着地下的工作;多数的人则守着信仰在等待天亮。

极少数的人在做着丧心病狂地为虎作伥的事。

这战争打醒了久久埋伏在地的“民族意识”;也使民族败类毕现其原形。

(有删改)

【注】①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原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1937年日军入侵淞沪,我军在上海抵御。10月26日大场陷落,师团长谢晋元率领闸北孤军八百人在此死守。31日终因敌众我寡,不得已奉命退守,后遂以“四行孤军”见称于世。②大道市政府、维新政府都是当时日本人扶植的伪政权。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带着异样的心”指对中国军人的战败不甘心又不得不接受现状的无奈心理。“我”已经做好了预备逃难的打算。
B.在作者看来,那些学生无论是从军或是随军搞宣传,无论是更热心地学习或是做地下工作,都是值得肯定的选择。
C.之所以说“过桥”是一个最耻辱的名词,是因为有人害怕战乱危机,躲进英法租界苟且偷生,这是很让人瞧不起的。
D.虽然战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可有些青年学生仍然跟和平时期一样热衷文艺活动,作者认为这种“天真”是可怕的。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的环境描写,有着浓重的悲壮氛围,呼应了题目。“血似的太阳向西方沉下去”象征日本侵略者终将走向灭亡。
B.文章将国军的节节败退与日寇的步步紧逼、爱国青年的英勇表现与叛徒汉奸的卑劣行为对比来写,使主题更加鲜明。
C.文中在写董修甲、张某和陈柱等人卖身投靠的事实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讽刺意味。
D.文章多处采用一句话独立成段的形式,这既能突出语意,强化表达效果,也使得文章的节奏富于变化,张弛有致。
【小题3】郑振铎先生认为文学是国民性格的写真,本文通过“我”的形象展现了哪些国民性格?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4】有人评价,郑振铎的散文随笔体现了一种更为理性客观的审视态度和视野,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尘封与独处

张立勤

某学者在一座图书馆书库中,终于看到了他早年听说过的一本书,书上面落满了灰尘,几乎看不清书脊上的文字,他是凭着直觉,朝它伸出了手臂的。当他的手碰到这本书时,不如说碰触到了那厚厚的灰尘,那个时刻,他分明感到了什么,什么呢?尘埃飞起,土腥气,内心的酸楚,或如歌的岁月在远方已消失殆尽。一本书的独处,尘土无情地将其覆盖得十分严实和均匀,时光或许永远都是这样从尘埃之上踏过去的,也从来都是隐蔽而小心谨慎地靠近着你,消磨着你,不管你有无生命。书籍的独处是悲凉的,它无事可做,它要靠别人的翻阅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它只能跟阅读它的那个人一起呼吸,否则,它就只能任时光如蠹虫一样啃噬着它的肌体,一天天地变黄,衰败下去。

独处的人,却是尘封不住的。那个写出著名的《瓦尔登湖》的美国人梭罗,他认为没有比独处更好的事了,就一个人,十分简单,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山林,那片美丽的湖水。梭罗逝去已一百多年了,仍有那么多的人感动于他的独处。译者说“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那本绿色封面的《瓦尔登湖》,从我几年前读完它就一直摆放在写字台上,我不忍心将它塞回书柜,我一次次地翻开它,翻开它就闻到了那片树林的青涩气,偶尔,那只猫头鹰的叫声会被我想起,其实是想起了那一段“有猫头鹰是可喜”的思考。我不由得抬起头望窗外,就觉得我家窗外的这棵树是梭罗看到的那棵树,树枝上也应该有鸟类什么的栖息。

还有卡夫卡,他认为为了写作,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他比梭罗走得更远,而他却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布拉格。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卡夫卡到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去世。卡夫卡的独处更趋于内心,独处的内心与生存环境的对立,使得他的独处实际上不可能是梭罗式的。卡夫卡说:“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听也不必……保持完全的安静和孤独好了。”

卡夫卡、梭罗、蒙田、凡·高、贝克特等太多的逝去的喜欢独处的人,我爱他们!就其独处而言,对于任何深刻的思考和深邃品质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独处于一个夜晚也好,一个冬季也好,有意的,而不是无意的,自己跟自己在一起,跟墙壁在一起,跟高山流水在一起……空白之页向天空展开,我走向某个时分,独处的某个时分,这是灵魂所必需的。

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这时,我后悔我打开晚了。也许我擦干净书上面的尘土之后,回想起一段早已忘记的往事,于是,我的眼睛就湿了。尘封的不管是什么,都是要靠心灵去打开的。打开的瞬间,我肯定生出十分亲切的感情。

许多东西是必须被尘封的,比如,历史遗迹、岁月或记忆。许多东西是不得不被尘封的,比如,被忽视、忘却的或群体失忆症的结果。许多东西是无法尘封的,比如,尊严、爱与恨……尘封是自然规律,唯有独处的思想者或生命的独处时刻,方能开启历史与岁月的尘封,创造出尘封不住的不可磨灭的人类神话。

我忽然觉得,独处与尘封在某种感觉的情形下,是在形容事物的同一种存在状态,不是吗?

(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描写书籍的独处,因被尘封而显得悲凉,情思细腻,意味深长,这与下文人的独处不会被尘封形成对比,突出人应学会独处的主题。
B.梭罗远离尘嚣,寻求独处,这种简单和孤独馥郁芬芳,恰恰成就了其作品和精神的独特魅力,让人喜爱他的作品,感动于他的独处。
C.“他比梭罗走得更远”侧重说明卡夫卡虽在物理空间上几乎没离开过布拉格,但去过维也纳,也意味着卡夫卡与梭罗的独处有深远的区别。
D.文中写“我”打开尘封已久的书籍的情形,抒情和议论相结合,融人独特的主观感受使情感真实自然,议论点睛使文章富有理趣。
【小题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独处”的妙处。
【小题3】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