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建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诉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B.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C.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D.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称自己往往称字。为了表示尊敬,称别人往往称名。
B.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此外,南方的部族称蛮,西方的部族称戎。
D.诸子:众儿。比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这与“先秦诸子”的“诸子”意思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天资聪颖。他九岁时就能著文诵诗。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B.班固勤于钻研。他对诸子百家的著作深入研究,成年后发现父亲先前继前史所写的史书还不够详尽时,想成就父亲的事业。
C.班固眼光长远。当北单于要求与汉和亲时,有官员认为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用汉建立以来与匈奴的战与和为例,来说明接受和亲为上策。
D.班固命途多舛。他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窦宪派遣班固迎接北单于的使臣,班固因未到达迎接地点完成任务而被免职,最终死在狱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2)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小题5】班固认为可以与匈奴和亲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概括。
20-21高二上·辽宁营口·期末
知识点:《后汉书》编撰古代文化常识分析信息,归纳要点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六年,护乌桓校尉,黎阳故人乐随训徒边。鲜卑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时迷吾子迷唐,别与武威种羌合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县丝发。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悉驱群胡妻子内之。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训因发湟中秦、胡兵,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永元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傿。傿叹息曰:此义也。乃释之。

(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改)


[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与后文的“武威种羌”均为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迷吾,部族首领。②小月氏胡:西北少数民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
B.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
C.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
D.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沿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在古文中,还“拜”“举”“擢”“谪”“陟”等词语都是表示升职。
C.章和,是东汉皇帝汉章帝刘炟的年号。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纪年,除此以外,常用的纪年法还有干支纪年等。
D.出塞,即出边塞。在中国古代,塞外泛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包括今内蒙古及甘肃、宁夏、河北等地的北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训少有大志,乐善好施。汉显宗时他被任用为郎中,因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很多士大夫归附他。
B.邓训精于军事,威震边塞。他使狐奴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乌桓、鲜卑都不敢南下接近边塞。
C.邓训关心百姓,破除陋习。他安抚边境百姓,破除胡人以病死为耻、重病后宁愿选择自杀的陋习。
D.邓训病死任上,吏民哀悼。他死后百姓非常伤心,他先前管辖下的官民奔走于吊丧之途,以致空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
(2)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
【小题5】邓训用哪些措施赢得了胡人对他的信任?请根据文章内容归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均字叔库,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者,而遽罚,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时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下令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曰:“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于廷。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后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B.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C.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D.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沐,中国古代官员例行的休假制度。汉朝律令规定,吏五日得一休沐,唐宋则规定十天一休沐,称为“旬假”或“旬休”。
B.博士,中国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汉武帝时,于《诗》《书》《礼》《易》《春秋》五经,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
C.学校,在中国古代有不同称呼,“校、庠、序、辟雍、成均、国子监”皆指学校,而“庠序”最早也是古人用以祭祀的场所。
D.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初为执掌文书奏章的官员,故又称掌书,因其在皇帝的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为“六部”长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均勤奋好学,喜欢读经书。早年常利用休沐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
B.宋均宽厚温和,不喜用苛法。他不遽罚逾越丧葬礼制的不义之民,曾想向皇帝陈述苛法弊端。
C.宋均为官有方,为百姓爱戴。他任地方官颇有治绩;因故免官,百姓作歌颂扬他,并诣阙乞还。
D.宋均正直敢言,能执义不屈。他曾遭到众疑,但毫不畏惧,在朝堂上厉声斥责官员,守志不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2)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后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后汉书·党锢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B.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C.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D.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禄四行:考试从官,以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四项品行作为选拔任用的标准。
B.辟:指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
C.举谣言:指朝臣向朝廷列举民间诋毁官员的流言,以此来判别官员好坏的一种制度。
D.北寺狱:东汉黄门署属下的监狱。主要用来拘禁将相大臣。因官署在宫省北,故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品行高洁,志向远大。从小就磨砺出高洁的节操,被推荐为孝廉和光禄四行,冀州赴任时,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之志。
B.范滂为人清高,不媚上司。升迁为光禄勋主事时,去参见陈蕃,陈蕃接受了跪拜之礼。范滂心中觉得很生气,打算弃官而去。
C.范滂不畏权贵,敢做敢当。劾奏刺史,尽管备受尚书的怀疑,也不屈从,甘愿以死谢罪。
D.范滂做事公正,立场坚定,认为外甥不适合作官,宗资虽然生气,也只能无奈作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②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