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0 组卷60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节,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即便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小题1】选出下列对第1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小题2】选出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一观点的一项(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小题3】选出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第2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异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庭院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10-11高二·河南商丘·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生态美学并不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但正如蒙培元先生提出的观点:中国哲学是深层次的生态哲学。我国生态美学贯穿于古典哲学中,与儒释道三家思想相生相伴,始终影响着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生态美学观在哲学上主要体现在对的探究与重视上。儒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应远离对虚妄无形的神灵鬼怪的探索,而将重点放在之事上。孔子也曾言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都体现了儒家重生、贵生的态度。儒家不违农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观点便展现出在人之生的基础上对自然之生的爱护和尊重,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道家则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明万物生于天道的过程,同时道家的道法自然”“道为天下母万物齐一等观点也表现出尊重自然、爱护众生的理念。佛家的轮回转世”“众生平等等观点则体现出对生的无限渴望以及对自然万物生存状态的尊重。

中西方生态美学发展侧重点不同,有着生态环境之辨。西方偏重于发展环境美学,将环境作为区别于人的一种背景、围绕物看待,这便有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我国则重点发展生态美学,生态一词本身便将人包含于自然之中,人与万物在自然生态中和谐共生,消解了主客二分,也符合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根本精神。此外,西方的生态美学在阐释我国传统艺术时存在理论不适用的情况。我国传统生态美学观在绘画、音乐、诗学以及建筑领域均有体现,而其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很难用西方理论进行阐发。例如在音乐理论方面,中西方音乐理论都强调音乐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便提出音乐的和谐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本原。由于我国的音乐理论与古典哲学联系密切,《乐论》中往往涉及”“”“等概念,例如《礼记·乐记》中提出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天地之和;《乐论》认为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这些理论体现了我国古典音乐观中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态观念,但其中的特有概念和深层内涵很难用西方环境美学理论加以解读,因此需要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话语体系,对传统哲学中的生态美学观点进行阐释。

我国古典哲学中丰厚的生态美学观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为当前构建中国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这是我国发展生态美学的一个特有优势,生生美学的成功阐发便体现了这一点。生生美学作为一种生命美学是我国传统的生态存在论美学,与当前西方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具有相通之处。生生美学关注生命的创生、保育、流变,包含着天人合一、天人共生的理念。此外,传统生生美学向人提出了爱护自然、保持仁爱之心的要求,从德的角度展现了贵生的思想。

建设反映新时代生态文明需求的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我们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的同时,还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其持续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实现中华传统生态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摘编自胡友峰《生态美学立论的深厚渊源》)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轮回转世”“众生平等”等观点体现出佛家对生的渴望以及生命高于一切的观点。
B.西方的环境美学将环境区别于人看待,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
C.我国古典哲学为构建中国生态美学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这是我国发展生态美学的一大优势。
D.“生生美学”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故而在道德层面展现出贵生的思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首先引用蒙培元对于中国哲学的论断,然后肯定了中国生态美学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B.文章以《乐论》蕴含了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态观念为例,旨在论证我国音乐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的特点。
C.文章将中西方生态美学发展的侧重点进行了比较,指出它们主要的差异点在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D.文章通过对中国生态美学的哲学思想与发展的阐述,论证当下研究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不违农时”“钓而不纲”等观点与道家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等观点,虽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也有同一性,即体现了“重生”的思想。
B.西方生态美学偏重于发展环境美学,将环境看作区别于人的背景、围绕物,且难以适用于我国传统艺术理论的阐释,尤其是传统生态美学。
C.“生生美学”是我国传统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同时又与当前西方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具有相通之处,实现了中西方生态美学的完美融合。
D.我国当前的生态美学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生态美学之中,但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生态美学的发展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表现和探索,这较好地体现在诗和词这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中。在宋代诗词中,一方面有围绕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细致描写,另一方面还贯穿着一些具有强烈人文意识的独到理念。宋代诗词细致描写了对待野生动物的各种场景和操作环节。其中以和善仁爱的方式对待野生动物的活动也有不少记载,由于场合和条件不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尽量以善心慈念对待野生动物。王安石的《放鱼》说:“捉鱼浅水中,投置最深处。当暑脱煎熬,翛然泳而去。岂无良庖者,可使供七箸。物我皆畏苦,舍之宁啖茹。”这是荆公所记自己救鱼食素的一次生活经历。苏东坡《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说:“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能碰到的事,举手之劳可以为动物放一条生路。虽然东坡的说法有一定宗教背景,但对普通人也有启示意义。

二是尽量人道地对待捕获的野生动物。人类在和野生动物的“交往”中肯定会捉取大量野生动物。除大部分被杀掉之外,人类还有较为“友善”地对待它们的方式方法。宋代有大量的放生活动,这在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欧阳修《驯鹿》讲到自己想放掉一只被网捉住的鹿,“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后山前射生户”,他不仅希望这头驯鹿回到适宜自己生存的山野之中,而且规劝它避开猎户。不过,当时诗人们关于放生产生了意见分歧。杨备《长命洲》写道:“狐狸口腹应潜饱,就死多于日放生。”放生的动物大多被狐狸吃掉了。马之纯《长命洲》写道:“不杀自然能不放,却将实祸博虚声”他认为放生实际上是一种导致动物灾祸的方式,但放生者却得到了好的名声。这里杨、马二位是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反对放生这种形式。还有一种方式是把捕获的野生动物饲养起来。赵有诗写道:“马寻旧路如归去,龟放长淮不再来。”

三是在渔猎活动中尽量给野生动物留一条生路。渔猎是人类的一种十分残酷的实践活动,在传统社会中它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这种活动中更有保留“一念之善”的必要性。范仲淹写有《观猎》一诗,讲到对野生动物的残杀,但同时也强调“惟开三面者,盛德播弦匏”。他借助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强调要给野生动物留下一线生机,实际上是在保留动物的族类。苏辙《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讲道:“吾兄善射久无敌,是日敛手称不能。凭鞍纵马聊自适,酒后醉语谁能应?”苏轼在这种烧猎中不愿射野兽,应该和他对这种猎杀野兽的方式不满有关。秦观《和裴仲谟放兔行》郑伯英《放龟》写了诗人从猎人、渔夫手中买下兔、龟放入山林、水泽的事。从先秦时代起,我国就有渔猎而不斩尽杀绝的传统,在宋代这一传统仍有较多表现。

可以说,宋代诗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类和野生动物关系的真实状态。从思想资源来看,这些善待动物的理念主要来自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佛教的慈悲观念,在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可以从宋人的思想和实践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摘编自刘东超《宋代诗词中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诗词中,宋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念,仅是通过细致描写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方式和方法来表达。
B.从宋代诗词作品的细致描写中可以看出,以和善仁爱的方式对待野生动物的行为是当时宋人的共识。
C.对待捕获的野生动物,人类较为“人道”的方式有放生和饲养,但杀掉仍然是主要的处理方式。
D.苏轼不愿在烧猎中射野兽,体现出他的“一念之善”,也反映出他对渔猎活动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质疑。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先总说再分说的结构,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宋代诗词中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
B.文章第二段引用苏轼的诗句,旨在论证在宋人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以善心善念对待野生动物的理念。
C.文章第三段采用举例论证,阐述了宋代诗人们对待放生活动的不同态度,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文章第四段举秦观和郑伯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渔猎而不斩尽杀绝”的传统在宋代有较好传承。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少宋代诗词内容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待野生动物的善心慈念,这有助于现代人较大程度地了解宋代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B.正是宋人有大量的放生活动,宋代的野生动物得以大量存活,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非常和谐。
C.范仲淹在诗作中引用了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表明“渔猎而不斩尽杀绝”的传统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
D.宋人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可以为当下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这一举措的落实提供借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意识到自然,表示人已经把自然作为对象和客体来观照。人对任何自然物体产生美的感觉,都需要摆脱对实际利害的考虑。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说,能够对一个物体不带任何利益考虑地喜爱或憎恶,那才是审美的判断。自然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在人的意识中产生,尤其要能摆脱对功利实用的考虑。从艺术史上看,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单独的一个画种出现,在中国和西方都晚于人物画。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虽有山水,但也只是将山水作为人物的陪衬;唐吴道子往往于佛寺画壁,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可见山水也是作为佛像的陪衬或背景。直至唐朝李思训开创了青绿山水画后,山水画才发展成中国画的一种独立体裁。西方绘画在历史上长期以宗教和神话题材为主,也就是以描绘人物为主,自然风景最多只是作为人物的陪衬出现。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丢勒画的他出生城市纽伦堡附近的风景画,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早的独立风景画作品。这样看来,西方风景画成为一种独立体裁,比中国晚了好几百年。

中国山水画的布局,自然风景占画面极大部分,即便画中有人物,也往往是山大而人小。李昭道《明皇幸蜀图》、范宽《溪山行旅图》等作品,都可以做典型的例子。相比之下,西方风景画更多的是画里有人,有人居住的房屋建筑,而且在画面布局上,这些普遍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勃鲁盖尔的《雪中归猎图》、康斯特布尔的《干草车》都可以做典型例证。有人认为,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观念,人和自然完全融合,所以山水画表现纯粹的自然,人并不占据中心位置;而西方传统观念一直是以人为中心,所以西方风景画以人为主,不能摆脱人的自我而纯粹地表现自然。

中国的山水画是否完全表现自然,而西方的风景画则总是以人为中心呢?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著名的境界说,认为文艺作品的境界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分别: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人曾以此来区分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认为中国山水画无我,西方风景画有我。如果说有我是主观,是把人的意念、理想投射到自然上面,以人的想象来虚构外在世界,使物皆著我之色彩;而无我是客观,完全消除自我来以物观物,那么有我无我的区别,也就可以理解成理想写实的区别。那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绘画远比中国画写实,更注重形体的准确,也更追求色彩和质地的真实感。如果说真实表现自然意味着无我的客观主义,那么西方风景画逼真再现自然,岂非更近于无我之境?中国画很早就强调意、气、神,也就是人的主观意念,而不注重形似。谢赫《古画品录》论画之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而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则次之。如果画家用笔不是描摹山水自然,而是抒写画家的胸臆,把心中已有的山水之意象表现出来,那岂不全是自我的表现,还能说中国山水画无我吗?

东西方就艺术作品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其实并未截然对立。西方的风景画虽然强调写实,但人的活动却占据重要位置,明显表现出人的感受和情绪,可以说在写实逼真的无我之境中有我。中国山水画虽然看似在表现自然,但其实以抒写画家的感受意念为主,把人的意念思绪投射到自然山川之上,想象虚构,在看似无我之境中有我。东西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确有重大而明显的区别,但就山水画和风景画都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我们可以说两者表现的都是人化的自然,都是自我在艺术中的表现。

(摘编自张隆溪《从中西文学艺术看人与自然之关系》)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吴道子在佛寺画壁上的怪石崩滩具有艺术价值,但作者认为它并非独立的山水画。
B.作者认为西方风景画重写实,强调画作形体的准确,比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对自我的表达。
C.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山水画家对人关注较少,其作品都呈现出山大而人小的特点。
D.“无我”强调的是以人的想象来虚构外在世界,在作品中消除自我,让外物为自己代言。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探讨山水画和风景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破立结合,在否定他人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人间词话》中的相关内容,是后文对“有我”与“无我”的内容进行阐述的重要依据。
C.本文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起源、画作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将二者进行了比较。
D.文章运用道理论证,通过说理使论证更加深入;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中西方具体画作让文章更具说服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宗教的影响,山水画和风景画最初都是作为人物的陪衬,在画家摆脱宗教束缚后,它们才成为独立的体裁。
B.中国山水画早于西方风景画出现,这可能和中国画家先摆脱对功利实用的考虑,和自然产生了审美距离有关。
C.在作者看来,中国山水画是“有我”的,其依据是中国山水画强调人的主观意念,画家画的是心中的山水。
D.西方风景画能够表现出人的情绪和感受,中国山水画可以体现出画家的意念,这说明二者都是人化的自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