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知识和信息不断汇聚交融,中西方话语交流日益频繁。互动交往已经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表达,语言修辞渗透程度逐渐增强,表现出强大的话语力量,对中西修辞进行比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中西修辞进行比较,可以早日实现中西修辞学的相接交融,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古希腊的雄辩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异曲同工。传说西方的修辞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当时的先贤们奔走于各个城邦社会,通过说服他人、弭平歧见而追求平等、自由。西方古典修辞的精华是演说、论辩,核心功能就是说服。而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战国,也涌现了一批流浪圣人、游说者。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将这些人分为”“”“辩者”“方士”“法术之士隐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说者,悦也;兑为口舌,故言资悦怿。游说者为了使他的建议被接受,必须用言语打动他人。游说本质上和西方的说服相同。在轴心时代,中国与古希腊的论辩风气同样盛行。孟子言仲尼之教,必广为论辩,以折百家,正是儒墨之辩,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百家争鸣、争芳斗艳的序幕。墨辩理论不输同时期的西方思想,中国古代名家学派的逻辑和西方思辨形而上学方面的思想一样具有价值。

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先贤都是辞而优则仕。无论是古希腊依靠演说而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英雄的哲辩师,还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合纵之术说动六国,联合抗秦而挂上六国相印的苏秦,或是劝说秦王、离间六国而被封仪五邑的张仪,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各种社会互动中获得成功、求取功名。

中西古典修辞在修辞的作用方面高度契合。鬼谷子和古希腊高尔吉亚都认为修辞的作用是影响灵魂。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鬼谷子》)鬼谷子认为那些懂得修辞术的人,可以控制心气的活动规律,成为精神的主人。所以鼓舞人心的语言事实上能够激发人们的美德,比如诗歌、散文、演讲等。高尔吉亚则在其论述的修辞理论框架中指出,修辞作为一门劝说的艺术,犹如大权在握的王公,可以通过言说操控情感、态度和行为。

此外,中西古典修辞的社会功能可谓大同小异。从因能言善辩而被授予最优秀希腊人称号的阿喀琉斯到即兴演讲的发明者高尔吉亚,从吕相绝秦、子产献捷、屈完面折齐师、王孙止楚问鼎到触龙说赵太后等历史故事,我们看到了修辞在解决冲突和争端时的作用。在战乱迭起的时代,说服、论辩作为治国之术和战争同样重要,掌握修辞技巧,可以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综上所述,中西古典修辞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诸子百家的争芳斗艳铸造了中华文明光辉的一页,与同期的古希腊交相辉映,共同惠泽人类的世世代代。修辞在人类社会具备共同性质:以非暴力手段处理人类冲突、协调人类行动,更新人类观念和思想。

当今世界表现出空前的激荡和分化。有的国家企图阻止全球化进程,各国利益和价值分歧越发尖锐,世界权力格局发生变动。何去何从,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重要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提高说服他人、以理服人的修辞能力,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摘编自郑珺《融合中西修辞长处提升国家话语力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喜欢辩论,儒墨之辩在春秋战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墨辩理论、名家的逻辑不逊于同时代的西方,这表明轴心时代的中国论辩风盛行。
B.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流分为儒、侠、辩者、方士等六等,他们是当时穿梭 在各国的流浪圣人、游说者。
C.西方古典修辞的精华是演说、论辩,核心功能就是说服,所以古希腊的先贤们奔走于各个城邦,通过说服他人、弭平歧见而追求平等、自由。
D.中国春秋战国时的苏秦和张仪因互相争辩而被封官,古希腊的哲辩师依靠演说成为文化英雄,这说明论辩术是中西方那个时代成功的要素之一。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中西方修辞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了关键作用的结论。
B.文章末段提到全球化进程中的阻碍力量以及国家话语权的问题,有其现实的指向和意义。
C.文章引用刘勰著作里的语句,论证中国古代的“游说”和西方的“说服”本质相同的观点。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主要从修辞的功用的角度进行论证,几个角度层层递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辞在人类社会具有用非暴力手段处理人类冲突、协调人类行动等共同性质,而当今世界表现出空前的激荡和分化,修辞可以发挥其作用。
B.从吕相绝秦、子产献捷等历史故事中,可以看出修辞具有解决冲突和争端的作用,在战乱时代掌握修辞技巧,或许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C.中国古代的鬼谷子和古希腊高尔吉亚都重视修辞的作用,鬼谷子认为懂得修辞的人同时也具有美德,高尔吉亚认为掌握修辞的人可以控制情感、态度和行为。
D.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说服他人、以理服人的修辞能力密切相关。
20-21高三上·安徽六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对立,曾是现代隐私权制度的理论基石。但只要回顾社会史或者思想史即可发现,“公”与“私”并不必然互为反题:它们的内涵和彼此关系,在不同时空中也会有不同表现。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公私概念并不总是成对出现,而且“公”字出现得更早。例如《诗经》中的“公”,可以指诸侯(“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庙堂(“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政治事务(“夙夜在公,在公明明”);“私”则可以指家人(“诸父兄弟,备言燕私”)、平民的田产(“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以及贴身穿的内衣(“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而且无论“公”“私”,都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在民间的村庄、宗族和家庭内部,也存在着具体的公私关系。例如《诗经》中的“公田”,就未必就属于国家或者周天子,而可能是由村民集体共享的“公地”(commons)。

公私关系的对立倾向,是社会关系复杂化以及国家能力增强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纷纷加强对人口、土地以及其他资源的控制。在这一背景下,韩非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公私对立论述:“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之矣。”

而古代西方城邦国家(polis)的公私关系则是另一番情形。受地理环境、地缘政治、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因素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从一开始就处于小国寡民状态,而且很早就从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过渡到以公民为基本单位的政治共同体。古罗马人所谓的“共和”(respublica),最早是指人民(populus)的公有物,后来被用来表述国家。古希腊人的“公共”,主要是指政治生活,让公民享受自由,实现卓越;“私人”则更多是指家庭生活(oikos),旨在满足人的动物本能和自然需求。公私之间的紧张对立,也由此清晰可见。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别对应“公开”和“隐蔽”两项活动原则。在公共领域,公民之间应当坦诚相见,展示真正的自我;只有把人的善恶美丑都充分暴露在城邦之中,才能促使公民互相竞争,追求美德。在私人领域,由于家庭生活遵守伦理禁忌,以及家长对家庭成员包括奴隶进行专断统治,所以家事并不需要公开。

但是,像广场、市场、剧场、竞技场这类公共场所,其公共性并不是绝对的。人们聚集在这里,相互交谈,交换商品,欣赏艺术或者比赛,主要还是为了满足私人性质的欲望。古罗马人用“社会”(societas)这一词汇,来指称这类中间地带,从而与“国家”“城邦”“政体”等政治性概念相区别。

在现代,“社会”作为“私人”与“政治”之间的中间地带,逐渐成为西方政治、社会和哲学理论的核心。不过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19世纪以来,这三个领域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古人往往会把教育、劳动、经商、娱乐和社交这类活动放在家庭环境中,而现代人则习惯于走出家庭,进入学校、工厂、写字楼和商场来从事这些活动。

因此,只要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不是绝对意义的“公共”和“私人”,以及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那么,在公共空间中发现隐私关系,也就不再具有理论上的障碍了。只不过,现代隐私权理论花了很长时间才逐渐认识到这一点。

(摘编自岳林《论公共空间的隐私》)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隐私权制度的理论基石,曾经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对立关系。
B.韩非子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公私关系论述。
C.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从部落过渡到政治共同体,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D.要想促使公民互相竞争,追求美德,就得把人的善恶美丑都充分暴露在城邦之中。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论述了“公”“私”在不同时空中内涵和彼此关系的不同。
B.文章分析《诗经》中“公田”之所属,是为了论证“公”“私”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
C.文章在论述公私关系时,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代西方城邦国家进行了对比。
D.文章分析论证“公”“私”概念及彼此关系,旨在指出公共空间中也存在隐私关系。
【小题3】下列能作为公私是相对概念的论据的是(     
A.春秋时期,诸侯面对周王室为“私”,面对自家卿大夫则为“公”。
B.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公,平分也”“厶(私),奸邪也。”
C.索福克勒斯有一句台词:“只属于一个人的城邦不算城邦。”
D.斯巴达人和雅典人崇尚在竞技场等公共场所裸露身体,他们认为这是更文明的象征,野蛮人才会遮蔽自己的私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林立,互相攻伐,西周时建立起的社会、政治统治结构与思想、文化观念体系,一方面不断被新兴诸侯霸主打破,另一方面也面临着重组的契机。天下学术由原本统一于王室贵族的王官之学走下神坛,流播四海。这一大变局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促使这一社会阶层脱颖而出。

走上历史舞台的士人,有感于现实之弊,希望凭借其学,以救乱世。于是诸子为推行其政治学说而周游列国,遂在春秋战国时代蔚为大观。他们的学说与见解,也往往通过周游列国的方式得以传播,并不断扩大影响,从而使得周游这一相对具体的个体行为,也逐渐具备了抽象的政治文化内涵。

笔者所要论述的诸子周游列国,不是指因出使、为质等公务,或为逃避政治变乱的出游他国,而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图的出行,即诸子士人为推行其学派的政治学说,主动行至他国,通过游说论辩以博取君主的采纳或任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其学说得以展示并扩大影响,因而使其周游的行为,也就相应具有了政治文化的意义。

我们最为熟知的诸子周游,即是儒学学派之祖——孔子,其在晚年率大批弟子先后赴郑、卫、陈、蔡诸国,力求将儒家政治学说推用于世。这次著名的周游列国,从结果来看并不成功;孔子不仅未能获得任何一个国君的青睐任用,而且他与弟子还一度受困于陈、蔡。到战国时代,继承儒学衣钵的孟子、荀子也长期周游各国之间。

因此不妨认为,先秦士人周游列国的本质,其实体现出一种交换关系,即诸子学者首先对君主大加宣传本家学派之政治学说,获得后者的亲信任用;进而凭借君主所握有的政治、军事强力,以推行己之主张。在此过程中,诸子士人亦因此收获政治地位与经济报偿,遂可从周游无依之游士,转变为接受国君奉养的禄士。特别是到了列国兼并发展至愈演愈烈之际,国君与重臣养士已成为普遍行为。正是由于诸子士人所掌握的知识与见解,能够为列国国君富国强兵的战略,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因此在战国时代的历史记载中,往往能够看到列国君主大多能礼贤下士、主动求学,如商鞅、李斯,以及吴起、李悝、范睢等士人,皆能得到任用并发挥聪明才智;并且诸子学者地位极高,即便未得以直接的重用,也深为国君所尊崇,如著名的齐国稷下学宫,就一度成为战国学术的中心所在。

笔者认为,对于先秦诸子周游的认识,其实应回归到其所具备的政治文化属性来看。

首先是作为狭义的知识人,即以知识为业,通过向国君(即政权)推销知识,以换取俸禄等经济回报。这一功能也为士人安身于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先决条件。国君所看重的,乃士人治国用兵之技艺才能。一个极好的例子即是秦国统一。秦之所以最终能够突破偏处西陲的不利局面,强势东出而统一六国,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先后依赖商鞅、范睢、张仪、李斯等外来士人的聪明才智。

但是,如果仅仅沉溺于贩卖知识而获取利润的实用层面,诸子士人周游列国的行为,也就只会停留在经济交换的基本层面,而不会产生丰富的文化内涵。士人逐渐产生的另一个属性,使得诸子周游具有更加深刻的价值,即士人的自觉。在此精神的激发下,士人逐渐超越其客观的社会身份,而开始明确其以道自任的精神。在获得这种自觉之后,士人也就不再只是满足于简单地占有和运用知识,还要将知识加以创新,不断拓展认识范围,为世间万物提供解释。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士人对个体的独立意识也愈发加强。与前论士人之安身的功能特征相比,这一因自觉而产生的新的内在职能,亦可被归纳为立命

进而,在实现安身之本,并坚定立命之志后,渐有知识分子之基本特征的诸子士人,其职责也就不仅限于为国君的富国强兵出谋划策,而是试图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规范天地万物的运行模式。

然而,诸子士人所秉持的,与君主所掌握的,虽曾彼此依赖,但并不是始终和谐。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帝国建立之后,周游列国之举,失去了可行动的空间;日益强调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要求士人须与帝国在意识形态上保持一致,而游士论辩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帝国政治权威的构建,更冒犯了日益强化的皇权,因而不会再为君主所许可。

(摘编自把梦阳《先秦诸子周游列国的政治文化意义》)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周游列国人数最多的学派,不仅有孔子,还有孟子和荀子。
B.周游列国的政治文化意义体现在士人游说诸侯的过程中,其学说得以展示并扩大影响。
C.周游的“游士”都是无所依靠的,只有获得诸侯的奉养,才能在春秋战国中生存下来。
D.士人周游列国的风气和国君与重臣“养士”之风相互配合,共同造成了诸侯混战的局面。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阶层形成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相互攻伐,“王官之学”,流播四海。
B.诸子周游列国,推行其政治学说,既是为了个人谋取富贵,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
C.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力求将儒家政治学说推用于世,但是失败了,且途中曾一度被困。
D.士人试图站在更高的视角,去规范天地万物的运行模式,这是士人的“安身”之本。
【小题3】下列选项,不属于作者所指的“周游列国”的一项是(     
A.孔子为避鲁国三桓之祸,曾逃至齐国避难。
B.苏秦游说列国,组建六国合纵联盟以抗秦。
C.李斯认识到在六国不能施展抱负,于是西游秦国。
D.荀子到齐国游学,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
【小题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小题5】士人周游列国的行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与历史发展有何关系?请根据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飞花令”本是中国古代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不过,它比“五魁首,六六六”之类的民间酒令高难多了,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

追根溯源,“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字是花;落花人独立,第二字是花;感时花溅泪,第三字是花...…以此类推。这些诗人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现场吟作。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

酒令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就有所谓的“当是歌诗”“即席作歌”。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就是一种酒令。由此形成的“投壶令”,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到了秦汉之间,承袭前人遗风,文人们亦在席间联句,名之日“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酒令”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贾遵)尝作诗,颂、诔、连珠、酒令凡九篇。”这里提到的酒令,即是行令的令辞。魏晋时,文人雅士整日间饮酒作乐,清谈老庄,游心翰墨,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有如阳春白雪的高雅酒令,已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更因作诗这种高逸雅事的参与而不同凡响。最著名的一次“流觞曲水”,当数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当时,王羲之与众人所作诗篇荟萃成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唐宋时,酒令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诗人如孟浩然、王维、元稹、李商隐、杜牧、皇甫松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描写饮酒行令的诗篇,为酒令文化增添了浪漫色彩。

中国历史上的酒令虽五花八门,品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雅令和通令两大类,其中又以雅令最受欢迎。行雅令时,必须能引经据典,当场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令者既要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例如,宋人《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唐朝使臣出使高丽,宴饮当中,高丽有一人行酒令曰:“张良与项羽争一伞,良日‘凉伞’,羽日‘雨伞’。”唐使即席应对曰:“许由与晁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醋葫芦’”。此令中名对名,物对物,唐朝使臣应对得体,同时也可以看出高丽人对中国文化之熟识。

雅令中最文的还要算诗酒令,这是文人墨客把酒令与诗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好的酒今不但令人赏心说目,也能道出行令人的心境。明朝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同僚为他送行,酒至微醺,行令是必不可少的游戏。陈询说:“轟字三个车,余斗字成钟,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朋友对:“品字三个口,水面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陈询又答:“矗字三个直,黑出学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人生失意莫不酸楚,但能和同道之人借酒切磋,也算是苦中作乐,有所安慰吧!

毋庸讳言,酒令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酒文化中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可称为酒席间的“笔会”。自然,为健康计,饮酒还是不醉为佳,不过这就是另外的主旨了。

(选自张梦泽(“飞花令”与中国古代酒令文化》,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飞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始于唐代,比民间酒令高难,属于雅令。
B.行飞花令的时候可以选用诗、词、曲。行令规则不尽相同,只要有“花”就行。
C.雅令最能展示才思,参与者既要当场构思,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力和机敏的反应能力。
D.中国历史上的酒令五花八门,品类多,可将其分为雅令和通令两类,而雅令最受欢迎。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飞花令”对行令者的诗词基础有要求,可以体现行令者的高雅品质,所以这种酒令深受文人墨客们喜爱。
B.“花开堪折直须折,第一字是花;落花人独立,第二字是花;感时花溅泪,第三字是花……”体现了行“飞花令”的要求严格。
C.《兰亭集序》说明高雅的酒令不是一种罚酒手段,而是一种不同凡响的高逸雅事。
D.诗酒令是文人墨客把酒令与诗结合在一起玩的文字游戏,表现了文人墨客喝酒时的快乐心情。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令是宴席上助兴取乐的游戏,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射礼,到唐宋时得到长足的发展,延续到明清时代。
B.《红楼梦》中第四十回写到鸳鸯做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写了清代上层社会喝酒行令的风貌,他们行的是雅令。
C.唐朝使臣与高丽人行酒令一事,表明高丽人对中国酒令文化很了解,也表明了两国文化的一致性。
D.酒令使中华文化入于酒,是文明化和艺术化了的劝酒行为,可称得上酒席间的“笔会”。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