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在果园里忙碌地剪枝除草,全是为明年的春天做准备。看到那些在冬天也顽强抽芽的小草,又似乎感到春天就在深深的土地里,随时等候着涌冒出来。

果然,让我们等到了春天。

其实说是春天还嫌早,因为天气依然冰冷如前。我到园子去的时候,发现果树像约定好的一样,几乎都抽出绒毛一般的绿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出来,初面人世,每一片都像透明的绿水晶,抖颤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也特别鲜明,仿佛是在补偿着母亲的阵痛。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我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那是一种春天的心情,只有在最深的土地中才能探知。

我无法抑制心中的兴奋与感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并且有的还长出嫩绿的枝桠,逐渐在野风中转成褐色。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是借着树上的叶、草上的花,我们竟能真切地触摸到春天——冬天与春天不是天上的两颗星那样遥远,而是同一株树上的两片叶子,那样密结地跨着步。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李叔叹气道。
B.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我们农民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C.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D.“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我能抽支烟吗?
【小题2】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一句中,“喧哗”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我们有时也能真切地触摸到春天——冬天与春天不是天上的两颗星那样遥远。”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知识点:修辞手法标点符号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前,老家门前是一坝稻田。春末时分,随处可见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人,他们绾起裤,弓起背,耕田、铺田坎、扯秧苗、插秧苗,然后抽水、除草、施肥……承载着农民的希望,秧苗儿拔节生长,整个夏天,田野________________。

秋风送爽,田里翻滚起金色的稻浪。人们收拾好农具,朝着田野出发。田野里顿时热闹起来。女人们割稻,抱稻把,男人们打稻,背稻,拴草。呼,呼,一人割一道,刀起稻把堆,排成端直的两行;呼,呼,打稻声有节奏地响起,此起彼伏,好似古老的歌谣。

大人们忙起来,孩子们也没闲着,忙着逮自己的美味——油蚱母。随着镰刀的挥舞,田里的生物都惊惶起来,一股脑儿乱飞,什么蚂蚱、纺棉花……当然还有孩子们最爱的油蚱母。孩子们站在田坎上,全神贯注地盯着稻叶面,一有油蚱母现身,忙屏息凝神,手轻轻伸过去,猛然加速,一把抓住。逮住了!逮住了!________________,赶紧放进衣兜里;没逮住,遗憾无比,唉!好可惜哦,心里不断责怪自己,咋不小心呢?咋没逮住呢?

回家后,孩子们总会清理一下自己的“战果”,然后就开始烹饪“战果”。从灶间里铲出一铲子热炭火灰放地下,然后把油蚱母放上面,再铲一铲子热炭火灰盖上。等上几分钟,用火钳扒开热炭火灰,油蚱母被烧成了金黄色,检起来在手中拍几下,就________________地放入口中。哇,简直就是天下最美味的东西了!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小题2】下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一人割一道,割好后的稻把被排成整齐的两行;此起彼伏的打稻声砰砰地响起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小题3】“战果”是指战斗中获得的胜利成果,在具体运用中常常会产生新的含义。请指出上文中“战果”的含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