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吾民所系,吾土所宗。文化就是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五色土。正如月饼的馅料不局限于五仁、百果、火腿、双黄一样,我国地域辽阔,风俗多样,各地的中秋文化①      ,在同一轮明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应该深入发掘不同地域的中秋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树立起爱国爱乡的意识。

正如月饼花样不断翻新一样,文化也在不断演进,②      ,就像大家互发的中秋主题微信表情包,每一款都在烘托团圆这一主线。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趣味的形式与内容,滋养文化的根系,这样的节日文化自然会持久而有生命力。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进步,单纯地把经典美食与传统节日挂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胃口”。而用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节日大餐,让文化这一最大公约数来涵育国人的家国情怀,必会培育更为深厚、坚定的文化自信。

【小题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夸张B.比喻、排比
C.借代、对偶D.借代、夸张
【小题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予以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让文化丰富群众的节日生活,以培养家国情怀”,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1高一上·河北·阶段练习
知识点:修辞手法情境补写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________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________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地________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这是________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是柳永得以生长和萌发的肥沃的土壤。

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孤独、迷茫                    情种                           天涯沦落人                    寻找美、享受美
B.情种                           寻找美、享受美             孤独、迷茫                    天涯沦落人
C.孤独、迷茫                    天涯沦落人                    寻找美、享受美             情种
D.情种                           孤独、迷茫                    寻找美、享受美             天涯沦落人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得以生长和萌发的肥沃的土壤。
B.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
C.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生长和萌发的肥沃的土壤。
D.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松陵镇向西南,在泥泞小路上走七八里,便看见了太湖。初冬的太湖,是一首读不完的诗。寒水,远山,暮云,全都溶成瓦蓝色。白皑皑的芦苇,层层散去,与无数出没其间的鸟翅一起摇曳。一阵阵凉风卷来,把埋藏心底的所有太湖诗,一起卷出。那年月,人人都忘了山水;一站到湖边,人人都身不由己地为遗忘忏悔。满脸惶恐,满眼水色,满身洁净。我终于来了,不管来干什么,终于来到了太湖身边。一种本该属于自己的生命重新萌动起来,这生命来自遥远的历史,来自深厚的故土,唤醒它,只需要一个闪电般掠过的轻微信息。

我们的任务,是立即跳下水去,掏泥筑堤,把太湖割去一块,再在上面种点粮食。有人说了:出产多少粮食是不足挂齿的,不要紧的;要紧的是用劳役和汗水,洗去身上的污浊。

水寒彻骨,浑身颤抖。先砍去那些芦苇,那些世上最美的芦苇,那些离不开太湖、太湖也离不开它们的芦苇。留在湖底的芦苇根利如刀戟,大多数人的脚被扎出血来。浑浊的殷红一股股地回旋在湖水间,就像太湖在流血。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围堤终于筑起来了。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成语使用不当,请改为恰当的词语、成语。
【小题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顶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