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前面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拂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者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

【小题1】下列句子中引号与文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
B.“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
C.那时我们将看到,“自然选择”怎样几乎不可避免地使改进较少的生物类型大量“绝灭”,并且由此引出我所谓的“性状的分歧”。
D.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小题2】文本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含义?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鼓声有时候很绵密,接下来有点儿和缓,仔细听,有时高亢有时轻柔”,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1高二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知识点:修辞手法标点符号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桐油由于附着力强、容易干燥、光泽度好,因此用途广泛,可作为防水涂料用来刷制油纸伞、木盆、木桶甚至是木船。据史料记载,明代郑和在修整宝船时,每年秋天都要上一次桐油,可见桐油为郑和下西洋立下了

然而,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现代文明。很快,由化工纺织面料制成的遮雨伞和防晒伞涌入市场,它们款式新颖、折叠自如、携带方便,不需要刷桐油;同时,各式各样经济轻便的塑料桶、塑料盆取代了木桶、木盆,它们也不用上桐油……与桐油相关的营生渐渐不被重视。

近些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原生态的东西越来越受到青睐,纯天然的物品也越来越珍贵。桐油因为具有耐酸、耐碱、耐热等,所以被广泛地用于车船、渔具、电器、日用品等的制作工艺中。此外,由于纯天然且气味芳香,用桐油替代油漆的绿色家装时尚正悄然兴起。

油桐花/油桐花/满山遍野是你家/春风吹来哗啦啦/飘飘洒洒像雪花……此刻,家乡的儿歌又在耳畔响起,那样好听,那样亲切。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和叠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