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商隐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宗闵党大薄商隐,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为背恩者,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椽曹,令典笺奏,明年,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壤终身。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
B.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
C.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
D.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府/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解褐”、“解巾”、“下车”、“释巾”等都是此意。
B.“会昌”为皇帝年号。帝王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文中的“开成二年”“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
C.“左迁”即降官,也称“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迁”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D.“诔”和“奠”都属于祭文,但是“诔”用于上对下或尊对卑,是韵文,相当于悼辞;“奠”可不讲上下尊卑,且也可以是散文,祭祀时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在天平、汴州曾提携李商隐,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郁郁不得志。李商隐陷党争之中而受排挤,如跟随郑亚去岭南,做卢弘正的椽曹和掌书记等。
C.李商隐恃才偏激。李商隐无操守,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名臣不予推举,坎坷终身。
D.李商隐才华卓异。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也擅长写诔文和奠文,但文思清丽方面却不及温庭筠。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隐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2)宗闵党大薄商隐,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为背恩者,尤恶其无行。
20-21高二上·四川眉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旧唐书》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断句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开元初,累迁考功员外郎。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三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阴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开元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以丘为怀州刺史,又以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固辞,且盛推尚书右丞韩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寻以疾拜礼部尚书,仍听致仕。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仕之后,药饵殆将不给。上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闻其家道屡空,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其俸禄一事已上,并宜全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赠荆州大都督。

(节选自《旧唐书·王丘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B.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C.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D.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在本文中指年号,不指地名。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时始建。
B.尚书,该句中指官名,为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长官,副职为侍郎。
C.服阕,指守丧期满脱除丧服,又称服竟、服除。服,指丧礼规定应穿戴的丧服。
D.致仕,指交还官职,亦即辞官之意。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与它的意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丘进贤任能,为国选拔真才。任考功员外郎时,他一改前任的做法,不徇私情,从严甄拔,登第者仅百人。之后任吏部侍郎,处理公务公平妥当。
B.王丘尽职尽责,善于治理地方。山东大旱,朝廷十分重视,派大臣数人外任刺史。王丘在任清廉严正,政绩显著,当地官吏和百姓都尊敬仰慕他。
C.王丘淡泊名利,极力推荐他人。中书令萧嵩与他有老交情,向皇帝推荐他任宰相,他知道后坚决推辞,并极力推荐韩休。韩休后来果然担任宰相。
D.王丘为官清廉,受到皇帝赞誉。他虽然历任要职,但清廉俭朴,退休后连药物也不足。皇帝闻知此事,大为赞叹,特地下诏褒奖,改善他的待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
(2)俄又分知吏部选事,人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
【小题5】中书侍郎崔沔等人到山东任职,“至任,皆无可称”。此句在刻画王丘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本临淮人。图咸通十年登进士第,主司王凝于进士中尤奇之。凝左授商州刺史,图请从之,凝加器重。洎廉问宣歙,辟为上客。召拜殿中侍御史,以赴阙迟留,责授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乾符六年,宰相卢携罢免,以宾客分司,图与之游,携嘉其高节,厚礼之。尝过图舍,手题于壁曰:“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念屯奇。”明年,携复入朝,路由陕虢,谓陕帅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公其厚之。”渥即日奏为宾佐。其年,携复知政事,召图为礼部员外郎,赐绯鱼袋,迁本司郎中。

其年冬,巢贼犯京师,天子出幸,图从之不及,乃退还河中。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其年僖宗出幸宝鸡,复从之不及,退还河中。

龙纪初,复召拜舍人,未几又以疾辞。河北乱,乃寓居华阴。景福中,又以谏议大夫征。时朝廷微弱,纪纲大坏,图自深惟出不如处,移疾不起。乾宁中,又以户部侍郎征,一至阙廷致谢,数日乞还山,许之。昭宗迁洛,欲归梁,柳璨希贼旨,陷害旧族,诏图入朝。图惧见诛,力疾至洛阳,谒见之日,堕笏失仪,旨趣极野。璨知不可屈,诏放还山。

图有先人别墅在中条山之王官谷,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自考槃高卧,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尝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图既脱柳璨之祸还山,乃预为寿藏终制。故人来者,引之圹中,赋诗对酌。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王重荣父子兄弟尤重之,伏腊馈遗,不绝于途。唐祚亡之明年,闻辉王遇弑于济阴,不怿而疾,数日卒,时年七十二。

(选自《旧唐书·司空图传》,有删改)


【注】①屯奇:艰难,不顺利。②考槃:避世隐居。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风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B.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C.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D.时故相王徽亦在/蒲待图颇厚/数年/徽受诏镇潞/乃表图为副使/徽不赴镇/而止僖宗/自蜀还次凤翔/召图知制诰/寻正拜中书舍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出幸,原指皇帝出外所至,后也讳指帝王外逃避难。
C.鼎,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为传国的重器。后以鼎代指国家政权和帝位。
D.伏腊,指伏祭和腊祭之日,“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十二月,也称冬月,泛指节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品行高洁,懂得知恩图报。他受王凝赏识,在王凝贬官任商州刺史时,请求跟从,因此更受器重;等到王凝任宣歙观察使时,他又被征召为上等门客。
B.司空图明哲保身,政治敏锐力强。他看到朝廷微弱,纪纲大坏,便“移疾不起”;柳璨陷害旧族,司空图惧怕被诛杀,故意失礼将手中笏板掉落在地,柳璨只好放他还山。
C.司空图性情放达,醉心山水文章。他归隐中条山别墅后,每天和名僧高土游赏赋诗,曾经模拟白居易的《醉吟传》作《休休亭记》。
D.司空图平易近人,不居功自傲。退隐之后,司空图并未因为自己曾在朝中任职为官而自傲,他乐于参加民间活动,和村野老人同席而坐,从来没有表现出骄傲的神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拜殿中侍御史,以赴阙迟留,责授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2)唐祚亡之明年,闻辉王遇弑于济阴,不怿而疾,数日卒,时年七十二。
【小题5】司空图隐居于中条山别墅后,自致于绳检之外。请找出文中的具体表现。他为何如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维传

①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兄友弟悌,多士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

②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注】,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③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如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所及也。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人有得《按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④维弟兄俱奉佛,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装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白、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乾元二年七月卒。

(选自《旧唐书》,有删减)


【注】痢:中医学病名。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士       推:推重
B.维从不及     扈:制止
C.即有所       缺:不足
D.常蔬食       居:平时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赎兄罪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非绘者所及也                              兴怀
C.辋水周舍下                                 会稽山阴之兰亭
D.创意经图                                     泉涓涓始流
【小题3】文中划波浪线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
B.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
C.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
D.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维与其弟王缙关系融洽,且都是博学多才之人,尤其是王维以孝闻名,为母亲守丧,形销骨立。
B.王维被安禄山挟持,但因受到可怜并没有遭受虐待,最终被迫接受官职,并作《凝碧诗》以求自保。
C.王维在诗书画方面的成就都很高,特别是所绘山水云石的独到境界,一般绘画的人都不能企及。
D.文章写王维在辋川的所作所为,以及其对佛教的虔诚和生活的简朴,充分体现了王维的淡泊性情。
【小题5】将下面文中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小题6】安史之乱结束后,唐肃宗宽恕并重新任用王维。请根据本文内容,探究唐肃宗这样对待王维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