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乌夜啼∙春思

赵令畤

楼上萦帘弱絮,墙头碍月低花。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1)上篇开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请从表现手法及其效果角度,简要赏析下片结尾两句。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知识点:其他南宋作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

吕渭老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①吕渭老,南宋词人。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②赤栏桥:在安徽合肥。③南楼:词人在南方的住处。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开首二句写实,点明渡江时的季节、气候和到达地点。雪花飞扬之时,正值寒冬季节,而此时冒雪渡江,可见当时情况比较紧急,这反映了靖康之乱后的动荡局面。
B.三、四句“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即到达后立刻写封简短信札,向友人报告平安,以免他们挂念。“布帆”,布制的船帆。“布帆无恙”,旅途平安,没出事故。
C.三、四句紧承第二句句意:这样已平安抵达江南,就赶紧写信报平安。“两行”,表示信极短,不及谈及别事。词作上片语虽平实简洁,感情却深沉真诚。
D.下片首句“从今日日在南楼”中“从今”二字,带有期盼、希望的意味,与上片首句遥相呼应。中原沦于敌手,何日能再回去?用“日日”加以强调,从今以后,天天都要栖息在南方。
E.“一咏一觞谁共”,“一咏一觞”,指赋诗饮酒,运用比喻的手法。“谁”,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句是说自己来到江南,与友人天各一方,而目前战乱频仍,何日能相聚互诉衷肠呢?
【小题2】联系全词,分析作者“鬓自此时白”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的战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窗”两句,以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
B.一个“恨”字笔落沉重,倾注着诗人满腔的郁愤,成为笼罩全篇的情感基调。
C.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肠之美。
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实应属于“豪放词”。
E.“拼却鬓双华”一句,意为诗人要通过毕生的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小题2】本词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你认为本词与《归去来兮辞》中这两处字面相似的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为什么?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整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②。

【注】①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1138年再次知建康府,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此词大约作于这个时期。②云中:云中郡,汉代名将魏尚、李广都曾做过云中太守,并于此地奋勇抗击匈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本句为倒装句式,西风渐紧,催促人们做好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
B.“叠鼓”两句,写出破晓时分,军鼓震地,武士手持雕弓,走马飞驰的豪壮场面,视听结合,振奋人心。
C.“争”字写座中宾客正当盛年,习射武场得胜,嘲笑衰翁年事已高,还想与客走马比武,使人顿生衰病之叹。
D.“何似”三句,虚写词人自己年少力壮时,骑射技艺高超,回答了客人“豪气安在”“为谁雄”的疑问。
E.词的上片言“回望”千里江山,结句说“回首”云中郡发出许多感慨。前后呼应,使词作结构浑然一体。
【小题2】作品表现了词人的哪几种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