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中国文字起源甚早,就书法看,早期文字甲骨文(特别是象形字)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当然,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书法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书法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资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源泉、性质、美学特征、独特的表现手法诸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摘编自张志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材料二:

中国书法作为象形文字的艺术表现,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基础。

第一,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的内在要求。

方块字是一种倾向于视觉艺术的直接符号,它以直观视像为基础,将表形、表音、表意三者同步传输。中国人习惯在书写中思考,书写就是思考。中国书法艺术更是将文字的书写由符号表达提升为艺术创作,在文词美的基础上,追求结构、线条、水墨等造型美,双向同步地在文辞美、造型美中倾诉书者的内心世界。这种表意文字导致中国人形象、悟象、灵象思维的异常发达,并构成了整个思维的东方色彩。

拼音文字则更倾向于听觉,这使西方社会更看重听觉艺术,如音乐。文字和口语的同音,使两者难以分离,难以像我们那样产生与生活口语相分离的、只用于书写的书面语言或文言文。由于它不表形只表音,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是一种间接的转译符号。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逻辑的、实证的思维更为发达。

今天,世界文化已经进入当代的综合发展阶段。世界和中国,都有强烈的双向交流需求,都希望在交流中互适互惠。这种愿望,不只表现在世界市场和社会一体化进程所激发的人才、知识、经济和资本的交流共进,更表现在文化和思维对交流共进的迫切渴望。随着世界正在出现的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初热期的持续,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地营养和影响人类,完全可以预期。也许这才是“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

第二,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变异性,在世界华语地区和一些周边国家扩散出两个泛汉语、泛汉文、泛书法圈,为中国文字和书法走向世界架了桥,提供了经验。

由域外上亿人构成的世界华人和华裔的汉语社区,是中国文字和书法向世界播扬的桥头堡,早就存在了几百年。华人华裔圈的汉语、汉文和汉字书法,为了适应各自的文化环境,都程度不同有所变异,这种变异了的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形成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走向世界的第一个泛汉语、泛书法圈。

另外,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内,汉字及其书写曾经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在东亚汉文化圈内,汉字和记录日本语、朝鲜语等的准汉字和非汉字,以及契丹文、西夏文、方块苗字、日本假名等20多个借源汉字创造出来的多民族文字,形成了“一文多语”“一母多文”的文字传播圈。在这个传播圈内,中国书法艺术一直程度不同的以变异形态存在着、发展着。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存得较好,中国书法在那里至今仍极有活力。这种以汉语、汉文为基础、为核心的“一文多语”文化圈,是汉文、汉语和汉字书法走向世界的第二个泛汉语、泛书法圈。

(摘编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材料三:

近代以降,特别是进入当下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中国书法受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知识大爆炸、风尚大迁移的深刻影响,发展业绩显著,但发展瓶颈也明显,挑战与机遇同在。西学的进入,书写工具的变化,一度文化无用论特别是国学无用论、传统文化无用论及浮华、浮躁、肤浅学风书风的盛行,商品化和市场机制的风行,加之对中国书法中以文人书法为主体的文化书法这一主线疏于研究、认知缺失,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法发展。而后者格外突出,因而也格外重要。其重要性在于,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优秀的符号,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因此,文化书法的复兴,就成为书法界、文化界不得不直面的时代课题。

(摘编自孙月沐《中国文化书法的复兴之价值意义》)

【小题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和精神,反映了人的气质、学识和修养。
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名满天下传诵至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绝妙的书法艺术,其中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异。
C.中国的汉字、汉语以及书法艺术,不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在向世界扩散、传播的过程中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变异。
D.当今世界交流共进,各国兴起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的热潮,由汉字形成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思维将会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小题2】下列说法可以加入材料三文段,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不曾中断是一个线性过程,中国书法艺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B.汉字作为记录符号,表音表意表形,始终多重功能结合,这也便于将画趣融于书法本体之中。
C.书法者对自己创作定位、对作品结体关系以及气韵脉势的把握,常常考验他书法认知的水平。
D.当下网络语对白话文规范化的影响和汉字书写键盘化,种种冲击让人不能不为书法未来担忧。
【小题3】对于中国书法未来的发展,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高二上·黑龙江双鸭山·阶段练习
知识点: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究内容,提出见解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脸识别,已是人工智能浪潮中最火热的技术之一。目前,它正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也因此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如今,从考勤、购物,到坐飞机、住酒店,乃至领养老金……靠“脸”吃饭办事不再是玩笑。这背后是已有几十年历史的人脸识别技术,目前正在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进入日常生活。靠“脸”能办事的领域越来越多。

当下人工智能大潮中,人脸识别技术是最早走向应用的技术之一。其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并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带来对生产力的提升。”沈徽解释说,这种提升,一方面是对传统行业中对跟视觉相关的人工部分的增强或替代,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带来新的交互体验和应用,形成新的应用场景。专家表示,这些对行业而言,是效率提升和行业重塑,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机遇和更有想象力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张意轩、尚丹《解码人脸识别技术:“刷脸”正走入你我生活》,《人民日报》2018年8月15日)

材料二:

在商业领域,因为人脸识别能带来更多直接的经济效益,中国在商业化上走在前列。最新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支付平台的巨头们正在激烈竞逐中的“刷脸支付”。时下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中国已处于人脸识别技术开发前沿,这一看法或许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说到底,人脸识别并不是一种多么尖端的技术,大型科技公司——从亚马逊、谷歌到Facebook——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它。即便发展到了今天,就人脸识别技术背后的人工智能基础性研究来说,中国的水平仍不如美国。

人脸识别面临滥用危机。欧美国家的这种担忧无疑是有充分理由的。说到人脸识别的功能,如今它已是执法机关追踪嫌犯时最强有力的武器;还有些医疗机构正通过分析人的脸部特征,来诊断某些罕见遗传疾病......但它对公民隐私权构成的威胁,也前所未有。

相较指纹等其他生物特征,人脸识别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能远距离发生作用,而无需直接接触。这意味着,政府、公司等机构和个人可能未经当事人同意、甚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读取并搜集其数据,进而非法使用。事实上,人脸不仅仅能表明身份,让人觉得美或丑,还泄露许多其他信息。因此,一旦这种技术被不恰当地使用,就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保险公司或可更精确判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包赚不赔的保单价格;雇主可能会雇佣或拒绝一些特定的雇员,以满足其偏见;一些政府则可能更加主动有效地对某些特定人群进行追踪、监控甚至迫害.....

技术是中性的,这句话永远都是正确的。在人脸识别技术和市场领域,未来中国和欧美国家或许应该“反向而行”:欧美需要适当放松管制,使之有机会得到更多商业应用的机会;而中国则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和监管,让这项技术更加规范恰当地得到应用,使之造福于人。

(摘编自陈季冰《“钱景”灿烂,前景暗淡?》,《新京报》2019年7月17日)

材料三:

人脸识别作为新兴生物信息技术,尚无专门立法规定,也尚未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与监管制度。面对面部信息的收集主体多、安全保障弱的现状,监管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建立分级应对精细化管理机制。人脸识别等类似大规模隐私技术切身涉及公民基本权利,需要引入“正当程序”。在公共政策的出台过程中,要广泛进行话题辩论,鼓励公众讨论,甚至在争议较大的核心问题上听取公众意见,充分保障民众在公共话题上的参与权与知情权。

面对面部识别可能侵犯公民隐私的现状,欧盟2019年6月份最先成立了人工智能高级别专家组(HLEG),考虑面部识别需要何种方式的监管。专家组此后发布报告,提议欧洲应该禁止AI进行大规模监视和社会信用评分。报告写道,政府应承诺只部署和采购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其设计宗旨是尊重法律和基本权利,符合伦理原则,保障技术对全社会的向善品质。

在专家组不断评估的同时,立法也不断跟进。今年8月22日,欧盟委员会拟通过新立法以全面改革面部识别法规,限制公司和公共机构不加选择地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技术进步的大势不可逆转,但是如何趋利避害,在用好新技术的同时防范内险的方法却值得深思。

(摘编自蔡雄山、袁俊《如何应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隐忧》,《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6日)

【小题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人工智能大潮中,人脸识别是最早走向应用的技术之一,也是最火热的技术之一。
B.当前有一种普遍的看法,中国已处于人脸识别技术开发前沿,这一看法可能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C.人脸识别与指纹等其他生物特征相比,它能远距离发生作用且无需直接接触。
D.面对面部识别可能侵犯公民隐私的现状,欧盟成立的人工智能高级别专家组(HLEG)发布报告,提议欧洲必须禁止AI进行大规模监视和社会信用评分。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脸识别技术,让靠“脸”吃饭办事不再是玩笑: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日益丰富,让靠“脸”能办事的领域越来越多成为可能。
B.即便时至今日,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很快,但美国人工智能基础性研究水平仍不低于中国。
C.在未来,欧美应该放松管制人脸识别技术在市场领域的应用,使之有机会得到更多商业应用的机会;而中国则需要“反向而行”,以之造福于人。
D.人脸识别技术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中对跟视觉相关的人工部分的增强或替代,和凭借带来新的交互体验和应用形成新的应用场景两个方面带来对生产力的提升。
【小题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我们应该如何防范人脸识别技术在运用中的潜在风险呢?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320个中央单位均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健全牵头联系机制,明确中央9个单位为定点扶贫牵头部门。具体 落实68家中央企业在定点扶贫的108个革命老区贫困县开展的“百县万村”活动,帮助解决1万多个贫困村的水、电、路问题。“十二五”期间,中央单位共向592个重点县选派挂职干部1670人次,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款)11(2)6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695.8亿元,组织劳务输出31万人次。

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更低,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材料二:

为了加强生态脆弱地区精准扶贫的力度,改善其生态状况,《中国扶贫开发报告》给出了有效的办法。“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和标准,增加受影响贫困人群的收入。”报告建议,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确定受生态保护政策影响范围内扶贫对象生态补偿和社会保障等干预工具组合使用的方向。一方面提高生态补偿的标准;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生态现金补偿、提供生态公益岗位和社会保障等办法,帮助受生态保护影响的扶贫对象脱贫。对包括生态保护区在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保护性利用,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这些区域在严格和合理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科学考察、观光旅游和生态产品的生产与采集,既可以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收入,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研究与保护。

国家要求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和解决整体贫困问题,任务艰巨,也要稳步推进。首先,要根据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需要,优化和加强其扶贫资源的投入和分配。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需要同步解决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区域整体脱贫和贫困村摘帽三个层次的问题。要根据这三个层次上的综合缺口评估扶贫资源需求,制定可支撑和保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的整体计划。其次,要探索并实行有利于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扶贫方式。兼顾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等方面。再次,创新和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需要从更高的层级来进行规划和管理,仅仅依靠贫困县的努力恐怕难以如期完成任务。最后,要建立和完善适合深度贫困地区特点和脱贫需要的考核评估制度,防犯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需要未雨绸缪,探索和总结出应对的有效政策和方法,以保证实现预期的脱真贫、真脱贫。

(《经济日报》2018年1月10日,记者苏琳,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

【小题1】下列对国家扶贫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国家扶贫政策逐步落实的情况下,自1978年到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7亿人以上降至了1亿人以下。
B.从1980年到2015年,按5年一个阶段计算,农村贫困率下降的幅度一直在增大,意味着其数据越来越小。
C.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了70%,这一成绩在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中得到肯定。
D.政府扶贫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深度贫困地区特点和脱贫需要的考核评估制度,防犯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到2015年,我国的贫困人口规模已经低于6000万人,依照中国的减贫速度,再过三年,我国就再也没有贫 困人口了。
B.中国的扶贫措施十分具体,如一些中央企业在定点扶贫革命老区贫困县,帮助解决众多贫困村的水、电、路问题。
C.为了帮助受生态保护影响的扶贫对象脱贫,政府明确了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确定运用现金补偿的办 法,受到群众欢迎。
D.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要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而重点则是解决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问题。
【小题3】根据上面所有材料,概括说明中国政府在扶贫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2019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巴黎落幕,来自中国大陆赛区的FPX战队获得冠军,国内再次掀起一阵电竞热潮。但“网瘾少年”们若有志于此,只会打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以EDG电子竞技俱乐部为例,该俱乐部此前通过自媒体招募,投简历的几千人中,最终能够达到要求的一个都没有。EDG电子竞技俱乐部总经理潘逸斌介绍:“我们希望来做运营工作的同事起码是本科学历,然后在大学里有一定专业基础技能。”他说:“这个行业没有太多的参考案例,因为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在做运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们需要同事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腾竞体育品牌及市场总负责人冯骁介绍:“现在电竞行业的门槛其实是蛮高的,我们校招的一些学生基本都是211、985学校的。其实,我们每个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电子竞技运营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5%的电子竞技岗位处于人力饱和状态,预计未来5年,我国电子竞技员人才需求量近200万人,电子竞技运营师人才需求量近150O万人。

(摘编自王吴《闷头打游戏?别以为这就能搞电竞!》,中国新闻网2019年11月18日)

材料二: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对认知层面的需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对科技智能化还是相当重视的,谁抓住了科学技术,谁就可以站在时代的前沿,掌握科技话语权;在此过程中,对于电子竞技,国家所提携的一定是对社会有正向推动作用的,毕竟它所希望看到的是国家美丽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是大众终日沉迷于浮躁的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其次,从大众认知层面来讲,大多数的家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本该学习的年龄学有所成,而不是日日沉溺于所谓“电子竞技”中。家长的这一认知现状,并不是因为他们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更主要的是基于生活中孩子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的事例太多。最后,从个人认知层面来讲,人工智能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它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电子竞技的客观判断,现如今形形色色的电子游戏产品、各色各样的诱惑给人们带来了近视、内心浮躁、素质差等一系列问题。当娱乐消遣越过了“边际条件”时,电子竞技就会成为一种“负”属品,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进一步侵蚀人的心理健康,进而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由此看来,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在各自的认知层面上不约而同地呈现出认知一致性,对电子竞技,一致保持怀疑和审视的态度。

(摘编自郭小沅《新的时代背景下:体育运动与电子竞技关系探析》,《武术研究》2019年第8期)

材料三:

文化堕距是指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因落后于其他部分,进而呈现呆滞的现象。我国电竞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堕距问题表现为电竞产业物质文化迅速发展与相对落后的电竞产业制度文化、严重滞后的电竞产业精神文化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后者使得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首先是社会认可度低。尽管在2003年电子竞技就被列为正式体育竞赛项,尽管目前电子竞技在我国已经拥有超过5亿用户。但电竞概念与电竞产业范围的界定一直没有在全社会得到很好的明确与宣传。在一般大众看来,电子竞技和网络游戏并没有明显区分,他们把对网络游戏“精神鸦片”“荒废学业”等固有印象很自然地转移到电子竞技身上。对一些成功的电竞职业选手,社会主流态度是“不务正业”,甚至在电竞选手参加世界大赛获得高额奖金后,还要批判他们给青少年树立了不良榜样,导致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想法。

其次是电子竞技产品缺乏精神内涵。电子竞技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应该能够在竞技过程中体现出昂扬向上的竞技精神,这离不开作为电子竞技载体的电子竞技游戏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有关专家指出电子竞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长远的发展前途源于这一项目有着能够让所有参与者兴奋的内涵。然而目前很多电子竞技游戏缺乏足够的精神内涵,虽然拥有宏大的叙事背景和精彩的故事设置,但在游戏中却没有充分体现出良好的精神文化风貌,女性人物衣着暴露、随意篡改历史、台词设计血腥等问题在一次次的电子竞技赛事、玩家对抗和直播解说中暴露出来。这不仅令电子竞技对人们脑力、反应能力和竞技精神的培养作用大打折扣,更让社会大众对电子竞技的误解与偏见进一步加深。

最后是电子竞技媒体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电子竞技媒体主要集中于网络平台,缺乏监管,很多信息虚假、不负责,反而给电竞产业带来不良影响。而电竞产业的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建设却因为各种原因严重受阻。特别是国家在2004年出台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后,风头正劲的电竞电视媒体受到致命打击,从此销声匿迹。由于缺乏这一重要渠道,电子竞技在当时主流媒体中关注度极低,难以展现自身真实面貌,优秀的形象和例子在我国得不到较为广泛的关注。

我国电竞产业发展的文化堕距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必然会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得以解决,当然,这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解决。

(摘编自李大伟、鞠增平《我国电竞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堕距”问题探讨》,《中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竞技并非简单的网络游戏,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电竞选手的准入门槛也很高。
B.大学本科学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是所有电竞从业人员必备的条件。
C.国家注重科学技术,因而对于具有科技智能化特点的电子竞技一定都会予以提携。
D.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涉足电子竞技,主要是因为他们思想落后,对电子竞技存在偏见。
【小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新职业——电子竞技运营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可以看出我国电竞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B.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一些“网瘾少年”或许能在提高自身知识与修养的基础上加入专业电竞团队。
C.人们对电子竞技的客观判断不会受到人工智能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影响。
D.只要不越过“边际条件”,电子竞技的“负”作用就会消除,国家、社会和个人就会完全接受它。
【小题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社会上不少人认为,打游戏的主播进行电竞解说的行为只是一种“网络乞讨”。
B.国内MOBA手游《王者荣耀》在游戏中将著名历史人物“荆轲”设定为女性角色。
C.200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的以电子竞技游戏为主要内容的《电子竞技世界》栏目停播。
D.“快手”等自媒体软件平台对2019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进行了全程直播。
【小题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小题5】结合三则材料,思考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这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解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