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13 组卷89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景况。“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摘编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小题1】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
A.拟人、想象、夸张、反问B.拟人、引用、反问、想象
C.排比、反问、想象、引用D.引用、排比、夸张、反问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A.①③④②B.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
【小题3】文中画线句子可改写成:“冬日的农村,这时如果再下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1高三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知识点:修辞手法衔接与排序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经验表明,每逢党和国家面临盛事,国内外敌对势力总会借机         ,有意制造和传播谣言,目的就是          ,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           。 越是形势复杂,越需要我们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我们            、旗帜鲜明。

“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把猜测翻转成“存在”,借机混淆视听,扰乱人心。有人说:“谣言是一支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固然不光彩,传谣者也可耻。有的出于好奇心,捕风捉影;有的以“消息灵通人士”为自居,人云亦云。传谣者也许并无恶意,但正是在跟帖热议、跟风转发中,客观上起到了“二次传播”的效果,有助纣为虐之嫌。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兴风作浪            火上浇油            血肉联系            明察秋毫
B.兴风作浪            挑拨离间            血肉联系            明辨是非
C.推波助澜            挑拨离间            休戚与共            明察秋毫
D.推波助澜            火上浇油            休戚与共            明辨是非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固然可耻,传谣者也不光彩。有的出于好奇心,人云亦云;有的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捕风捉影
B.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固然不光彩,传谣者也可耻。有的出于好奇心,人云亦云;有的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捕风捉影
C.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固然可耻,传谣者也不光彩。有的出于好奇心,捕风捉影;有的以“消息灵通人士”为自居,人云亦云
D.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固然不光彩,传谣者也可耻。有的出于好奇心,捕风捉影;有的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人云亦云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和合”理念由来已久、 ,“开放”“合作”等词汇高频出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世界各国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深刻揭示,守望相助、 、合作共赢是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的唯一途径、最优选择。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际安全形势持续动荡,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团结合作是推动全球“共同复苏”的“最优解”。从构建中印尼、中泰等双边命运共同体,到打造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合作的强音、节拍、旋律愈加动听、奏响、响亮。激荡世界经济“一池春水”,扩大合作范围的“横轴”,推进合作内容的“纵轴”,让合作更有实效。新的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启新的篇章,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同行,开辟迈向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繁荣美好世界带来希望与力量,让“地球村”的明天更加绚丽多彩。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它是闽北深林中的一条山溪。它的眼睛像向日葵那么明亮,它会唱歌。

它的歌声里,有夏季降落在森林中的骤雨的音韵,有马尾松在风中吹动的音韵,有山苍子的种子和杉果被风吹着,落在坡上的声音,在整座森林呼唤太阳的哗响。

呵,它是闽北深林中的一条山溪。沿着它的溪岸,一条傍着山腰,向闽北森林深处伸展而去的森林铁路兴建起来了。工程测量人员,掮着水平仪和标杆来了,四乡的民工来了,铁道兵来了,接着钢轨运来了。湍急的山溪,我们闽北深林中的山溪,我知道,这时候,你的心多么激动。你倾听着。又倾听着。你的眼睛像太阳那么明亮。你歌唱。

呵!它是闽北深林中的一条山溪。那森林铁路的小火车,第一次运载着一节一节堆迭得高高的木材,运载着林中的丰收,轰轰然地开来了。这时候,你唱着一支怎样激越的歌呢?你的眼睛比开花时的枇杷园还明亮。呵,我闽北深林中的一条山溪,当你歌唱的时候。

【小题1】文中对山溪交替使用“它”和“你”两种称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为“掮着水平仪和标杆的工程测量人员、四乡的民工、铁道兵来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你觉得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除了比喻之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