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乙】

武德使史彦琼者,以伶官得幸,帝待以腹心之任,由是政无统摄,奸人得以窥。军士皇甫晖等因夜聚蒱博不胜,遂作乱,劫都将杨仁晸曰:“我辈十有余年为国家效命,甲不离体,已至吞并天下,主上未垂恩泽,翻有猜嫌。防戍边远,经年离阻乡国,及得代归,去家咫尺,不令与家属相见。今闻皇后弑逆,京邑已乱,将士各欲归府亲,请公同行。”仁晸曰:“汝等何谋之过耶!今英主在上,天下一家,从驾精兵不下百万,西平巴蜀,威振华夷,公等各有家族,何事如此!”军人乃抽戈露刃环仁晸曰:“三军怨怒,咸欲谋反,苟不听从,须至无礼。”仁晸曰:“吾非不知此,但丈夫举事,当计万全。”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白刃环之曰:“公能为帅否?否则头随刃落!”在礼惧,即曰:“吾能为之。”众遂呼噪,中夜燔劫贝郡。

五日晚,有自贝州来者,言乱兵将犯都城,都巡检使孙铎等急趋史彦琼之第,告曰:“贼将至矣,请给铠,登陴拒守。”彦琼曰:“今日贼至临清,计程六日方至,为备未晚。”孙铎曰:“贼来寇我,必倍道兼行,一朝失机,悔将何及!”彦琼曰:“但训士守城,何须即战。”时彦琼疑孙铎等有他志,故拒之。是夜三更,贼果攻北门,彦琼时以部众在北门楼,闻贼呼噪,即时惊溃。彦琼单骑奔京师。迟明,乱军入城。

(节选自《旧五代史》)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B.奸人得以窥       图:地图
C.将士各欲归府       宁:探望
D.请给铠       仗:兵器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
B.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
C.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
D.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迷恋优伶,身死国灭,欧阳修以史为鉴,劝诫警示不图进取的北宋统治阶级。
B.皇甫晖等因赌博不胜而聚众叛乱,理由是将士们有功未赏,有家难归,且京城已乱。
C.杨仁晸面对胁迫质问叛贼,并从天下大势和家族安危两方面晓之以理,意图劝止。
D.被庄宗宠信的伶人史彦琼,未听从孙铎的建议,贻误军机,在天亮之后单骑脱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贼来寇我,必倍道兼行,一朝失机,悔将何及!
20-21高二上·江苏南京·期中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薛居正《新五代史》《旧五代史》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准诏言事上书

(宋)欧阳修

臣闻自古王者之治天下,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虽有纳谏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而听愈惑。故为人君者,以细务而责人,专大事而独断,此致治之要术也;纳一言而可用,虽众说不得以之,此力行之果断也。知此二者,天下无难治矣。

伏见国家自大兵一动,中外骚然,陛下思社稷之安危,念兵民之疲弊,四五年来,圣心忧劳,可谓至矣。然而兵日益老,贼日益强,并九州之力讨一西戎小者,尚无一人敢前,今又北戎大者违盟而动,其将何以御之?从来所患者夷狄,今夷狄叛矣;所恶者盗贼,今盗贼起矣;所忧者水旱,今水旱作矣;所赖者民力,今民力困矣;所须者财用,今财用乏矣。陛下之心,日忧于一日;天下之势,岁危一岁。此臣所谓用心虽劳,不知求致治之要者也。近年朝廷开发言路,献计之士不下数千,然而事绪转多,枝梧不暇。从前所采,众议纷纭,至于临事,谁策可用?此臣所谓听言虽多,不如力行之果断者也。

伏思圣心所甚忧而当今所尚阙者,不过曰无兵也,无将也,无财用也,无御戎之策也,无可任之臣也。此五者,陛下忧其未有,臣谓今皆有之,然陛下求得而用者,未思其术也。国家创业之初,四方割据,中国地狭,兵民不多,然尚能南取荆楚,收伪唐,定闽岭,西平两蜀,东下并、潞,北窥幽、燕。当时所用兵财将吏其数几何惟善用之故不觉其少何况今日承百年祖宗之业尽有天下之富强人众物盛十倍国初。故臣敢言有兵、有将、有财用、有御戎之策、有可任之臣。然陛下皆不得而用者,其故何哉?由朝廷有三大弊故也。

何谓三大弊?一曰不慎号令,二曰不明赏罚,三曰不责功实。此三弊因循于上,则万事弛慢废坏于下。臣闻号令者,天子之威也;赏罚者,天子之权。若号令不信,赏罚不当,则天下不服;故又须责臣下以功实,然后号令不虚出而赏罚不滥行。是以慎号令、明赏罚、责功实,三者帝王之奇术也。自古人君,英雄如汉武帝,聪明如唐太宗,皆知用此三术而自执威权之柄,故所求无不得,所欲皆如意。

伏惟陛下以圣明之姿,超出二帝,以尽有汉、唐之天下。然而欲御边则常患无兵,欲破贼则常患无将,欲军则常患无财用,欲威服四夷则常患无策,欲任使贤材则常患无人。是所求皆不得,欲皆不如意。其故无他,由不用威权之术也。自古帝王,或为强臣所制,或为小人所惑,则威权不出于己。今朝无强臣之患,旁无小人偏任之溺,内外臣庶,尊陛下如天,爱陛下如父,倾耳延首,愿听陛下之所为,然何所惮而不为乎?若一日赫然执威权以临之,则万事皆办,何患五者之无?

(有删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心愈劳而事愈       乖:违背。
B.虽众说不得以       沮:诋毁。
C.中外骚然                    骚然:混乱的样子。
D.欲军则常患无财用   赡:供养,供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岁危一岁                 赵尝五战
B.臣谓今皆有之          简能任之
C.赏罚者,天子之权   古人之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
D.欲皆不如意             而吾与子之共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帝王治理天下光有忧勤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懂得治理的关键,现今国家出现内忧外患,与皇帝不知这一点是有关的。
B.作者指出国家创业之初虽地狭兵少却屡战屡胜,现在国家富强、人多物丰却不得而用,是因为有不慎号令、不明赏罚、不责功实等弊病。
C.作者看到当朝皇帝被强臣所制、小人所惑,因此举汉武帝、唐太宗成功的例子,告诫他即便拥有圣明之姿和天下之大,也应自执威权。
D.本文言辞恳切犀利,分析有理有据,多采用对比、排比等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体现出作者的忧国之心及政治、文学才能。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当 时 所 用 兵 财 将 吏 其 数 几 何 惟 善 用 之 故 不 觉 其 少 何 况 今 日 承百 年 祖 宗 之 业 尽 有 天 下 之 富 强 人 众 物 盛 十 倍 国 初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人君者,以细务而责人,专大事而独断,此致治之要术也。
(2)若一日赫然执威权以临之,则万事皆办,何患五者之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传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有功于时,赐田韩城,子孙家焉。又徙下邦。父季庚,为彭城令,李正已之叛,说刺史李浦自归,累擢襄州别驾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迁,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媒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B.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C.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D.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驾”,古代职官名。因随刺史巡行视察时另乘车驾,故称为“别驾”。
B.“名器”,原指指名号与车服仪制。文中“假以名器”的意思是“授予重任”。
C.“未冠”,指未成年。古代男子十五岁行加冠礼,称“加冠”,也称“弱冠”。
D.“赞”,是纪传体史书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诗,他将自己的诗分成讽喻、闲适、感伤、杂律等几类,其中杂律诗并不为他所重。
B.白居易为政局的安危多次进谏,宪宗皇帝也时常接受他的建议。但他论执强鲠,有时也会触怒皇帝。
C.白居易后来被王涯弹劾,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后,他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心志于佛家生死之说。
D.白居易在当时与元稹都很有名,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杜牧赞扬他的诗风格纤艳,能深入人心。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诊。
(2)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3)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小题5】作者为什么认为“居易其贤哉”?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父述,为隋右卫大将军。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诏尚炀帝女南阳公主,为尚辇奉御,从幸江都,以父丧免,起为鸿胪少卿。其兄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帝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我父子,尚肯相假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以此赎罪。”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仪同三司。

从秦王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从讨王世充等,进爵郢国公。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以疾改蒲州刺史。政尚宽简,人皆宜之。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佞人为谁,乃今信然。”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帝意解。又尝割肉,以饼拭手,帝屡,阳若不省,徐啖之。其机悟率类此。久之,复为殿中监。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

【注】①尚:娶公主为妻。②高祖:指唐高祖李渊。③假:宽恕,饶恕。④秦王:与后文的“太宗”均指李世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B.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C.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D.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及谢曰:“……,顷又奉所献,以此赎罪。”                 冀,希望
B.今臣幸在左右,不有将顺                                             少,稍稍
C.帝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             让,劝说
D.帝屡,阳若不省,徐啖之。                                           目,用眼睛示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士及深得皇帝信任。隋炀帝曾将女儿嫁给他,让他随从巡视江都;后太宗又把宗室之女许嫁给他。
B.宇文士及深有远虑。他没有参与谋逆弑杀隋炀帝;宇文化及兵败之时,曾劝其归附唐朝,但未被采纳。
C.宇文士及卓有战功。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了宋金刚;后随同秦王消灭了王世充等叛军,多次得到提拔。
D.宇文士及通变谨密。常被太宗征召入阁,却终不曾向妻子解释;面对太宗的故意为难,常能从容应对。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