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7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满井游记

袁宏道

①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鸽。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磺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③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叩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域居者未之知也。

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小题1】文中第④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A.也B.尔C.焉D.矣
【小题2】文中第③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满井早春的景色。
【小题3】下列表述对本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先写北国早春没有春天的气息,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暗示出渴望出游的心情。
B.第②段在写景时多处使用比喻,形神兼备,写景中融入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情怀。
C.第③段写满井的早春景色,其中写人有动有静,声色兼备,突出春色洋溢于城中。
D.这篇游记通过对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
【小题4】本文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20-21高一上·上海·期中
知识点:袁宏道(1568-1610)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概括中心意思一般文言虚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叙梅子马王程稿

(明)袁宏道

余论诗多异时轨,世未有好之者,独宣城梅子与余论合。凡余所摈斥诋毁,俱一时之名公巨匠,或梅子旧时友也,梅子的然以为是。而其赞叹不容口者,皆近时墨客所不曾齿及之人,梅子读其诗,又切切然痛恨知名之晚也。

梅子尝语余曰:“诗道之曹秽,未有如今日者。其高者为格套所缚,如杀翮之鸟,欲飞不得;而其卑者,剽窃影响,若老妪之傅粉;其能独抒己见,信心而言,寄口于腕者,余所见盖无几也。往余为诗,一时骚士争推毂余,今则皆戟手詈余□。余思非公莫能评者,今所著稿具在,其有以箴。”

余曰:“是公诗进。昔余至吴,乡人有偕来者,饮以天池、虎丘,怒发投诸地曰‘此何异水!’适家人有携安化茶者,出而饮之,其人大喜,立啜四五盏。何也?人情安于所习,故虽至美,亦以至恶掩也。今公出诗以示人,其怒不必诘,其喜大为可戒。惩其所誉而劝其所嗔,公之于诗也几矣。”

【注】①杀翮(hé):翅上羽毛凋落。②影响:模拟效仿。③戟手:用食指与中指指点,其形如戟,是一种粗鲁无礼的行为。④天池、虎丘:指天池、虎丘所产之茶。

【小题1】可填入第二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也
B.耶
C.矣
D.乎
【小题2】对第一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出我与妹子合作评论诗歌,互相认可摈斥诋毁和赞叹的态度。
B.指出我与梅子合作评论诗歌,共同摈斥诋毁和赞叹近时墨客。
C.指出我与梅子论诗的观点吻合,我认为梅子摈斥和赞叹的态度。
D.指出我与梅子论诗的观点吻合,梅子认可我摈斥和赞叹的态度。
【小题3】第二段连用两个比喻,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4】简析第三段中乡人由“怒”到“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麴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皆达之于诗。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沈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改)

【注释】①校(jiào):考核,考查。薛蕙曾任绍兴府乡试官,故称“校越”。②数奇(jī):指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③不偶:不得志,指屡试不中。偶,际遇。④麴(qū)蘖:亦作曲蘖,即酒母,酿酒的发酵物,后常用来代指酒。⑤石公:作者袁宏道的号。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其体格A时有卑者B然C匠心独出D有王者E气F非彼巾帼G而事人者H所敢望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书生,称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名目,统称诸生。
B.永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这里用来代指嘉靖皇帝本人。用皇帝的陵墓名来指称该皇帝,是一种敬称。
C.被:意为覆盖、遮盖;与《屈原列传》中“被发行吟泽畔”的“被”意义相同。
D.间世:间隔几世,形容不常有的。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章有独到见解,不愿模仿别人,袁宏道认为就连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曾巩都比不上他。
B.徐文长颇有才略,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让他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连他得的病都很奇怪。
D.徐文长是个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是一篇奇文。全文既保留了人物传记的基本框架,又不拘泥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介绍,而是通过写徐文长的“奇”来突出其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2)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小题5】作者说“文长自负才略,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文中写了哪些具体的事情来表现这一点?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遇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节选自袁宏道的《徐文长传》)


【注】①永陵:此指明世宗朱厚熜。②曲蘖:酒曲,这里指酒。③石公:作者的号。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遇
B.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竞不遇
C.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遇
D.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阴:地名,今天的浙江绍兴,因会稽山而得名。古人将山北水南叫做阳,将山南水北叫做阴。我国许多地名也与此有关,如“江阴”“汉阳”“衡阳”等。
B.有司:“司”即管理,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
C.巾帼:本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发饰,后来引申女子的代称。现在称女子中的英雄为巾帼英雄。
D.骚坛:诗坛,引申为文坛。伟大诗人屈原作《离骚》,后人因称诗人为骚人,诗坛为骚坛。此外,还有骚体、骚人、骚客、风骚之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文长政治上不得志,便纵情山水。他游历北方,以诗作记游抒怀,内容丰富,构思巧妙,气派不凡,见解卓越,章法谨严,有王者之气。
B.徐文长为人狂傲不羁,因自己的文章不与时兴的格调吻合,竟然对当时那些所谓文坛盟主的人都加以斥责,致使自己的名声没有超出越地范围。
C.徐文长才华横溢,诗文俱佳,一扫近世文坛芜杂污浊之气,却始终不得志,最终心怀怨愤而死,是因为他未遇到英明的君主。
D.本文结尾一段为议论,作者深深感慨传主传奇的一生,流露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纵观全文,文笔疏荡,形神兼备,实为传记中的名篇。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2)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