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30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称南方为南服。②乾坤万事:指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第二次登临岳阳楼,依然被岳阳楼的景象吸引,于是触景生情,赋诗抒怀。
B.在岳阳楼上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江堤蜿蜒,草木葱茏,江湖异态,风壮浪涌。
C.“风壮浪涌”既写出水势的湍急汹涌,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汹涌的波涛。
D.同是登高题材的作品,这首诗和杜甫《登高》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
【小题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1高二上·湖南邵阳·期中
知识点:分析、理解古诗内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思南郑军中

陆 游

五丈原头习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

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

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

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


【注】①此诗作于开禧元年(1205),诗人已八十多岁高龄,致仕家居,无所事事。当时朝中大将韩侂胄正积极准备北伐。南郑:陕西汉中。②五丈原:陕西岐山南斜谷口西侧,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曾屯兵于此。③亚夫营:即细柳营,在长安不远处,汉将周亚夫曾驻兵细柳,军令整肃,汉文帝称之为“真将军”④西平:即唐将军李晟,曾因征服朱讹叛乱,收复长安,被封为西平郡王。⑤陈编:古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秋风”点“秋夜”,用“五丈原”“亚夫营”点“南郑军中”。一开始便强烈显示了作者同南郑的特殊关系。
B.颔联作者由昔时回到现实。在南郑军中,不失为“埋剑”,仍有破土而出的机会;今天却似“闲云”。“闲云”二字含有对朝廷的失望之意。
C.诗中多处使用典故,用“埋剑”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用西平郡王的典故,表达自己想继西平王之后,出师北伐为国效力的愿望。
D.尾联以年老反衬南郑生活可思不可得,流露悲凉之意。“不奈”二字,更表现诗人壮心难耐之状。
【小题2】这首诗如何围绕题目中的“思”这个字展开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