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6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送宗伯乔白岩序

王守仁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予少而好弈,食忘味,寝忘寐,目无改观,耳无改听,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阳明子曰:“学贵精”。先生曰:“然。予长而好文词,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研众史,核百氏,盖始而希迹于宋唐,终焉浸入于汉魏,学贵精战!”

阳明子曰:“学贵正”。先生曰:“然。予中年而好圣贤之道,弈吾悔焉,文词吾愧焉,吾无所容心矣,子以为奚若?”

阳明子曰:“可哉!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是故专于道,斯谓之专;精于道,斯谓之精。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是故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唯精唯一’。精,精也;专,一也。精则明矣,明则诚矣,是故明,精之为也;诚,一之基也。一,天下之大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知天地之化育,而况于文词技能之末乎?”先生曰:“然哉!予将终身焉,而悔其晚也。”

阳明子曰:“岂易哉?公卿之不讲学也久矣。昔者卫武公年九十而犹诏于国人曰:‘毋以老而弃予。’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某也敢忘国士之交警?”

(选自《四部丛刊》本《王文成公全书》,有删改)

【注】①交警:以交情之深而给予忠告。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
B.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
C.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
D.学弈/则谓之学/学文/则谓之学/学道/则谓之学/然而其归/远也道/大路也外/是荆棘之蹊/鲜克达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宗伯,同宗的大伯,是王守仁对乔白岩的敬称,将其视为同宗的前辈,以表达内心的敬仰。
B.南都,明朝初年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南京作为陪都,亦被称为南都。
C.耄,古时指八九十岁的年纪,形容年老,有时引申为昏乱之义,常和“耋”组成“耄耋”一词。
D.四部,一般指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赠序。王守仁在阐述自己的为学主张的同时,也勉励朋友做学问要坚持不懈。
B.王守仁认为不管学习什么都是学习,只要真正做到“专”和“精”,“正”也就在其中了,距离“大道”也就不远了。
C.文章引用卫武公的话意在说明,研究学问就要终身学习,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
D.王守仁认为为学的根本在于求道,如果不明大道,只在如辞章、下棋这类技艺上用功学习,哪怕你学得再好也不能算是一个聪明且具有良知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一年而诎乡之人,三年而国中莫有予当者,学贵专哉!
(2)先生之年半于武公,而功可倍之也,先生其不愧于武公哉!
【小题5】综观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学问?请简要概括。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知识点:其他明代作家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应用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琅嬛福地记

(明)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鹞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       乘:车。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茂先坐论说       而世又不能死节者比
B.二十年外书       望仆不相师
C.多未闻       较秦之得与战胜而得者
D.望石再拜     毕礼归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石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大夫传

焦竑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童稚入乡塾,雅知自重,不与群儿嬉。家贫不能购书,手写诵读,日夜不少休。弱冠游胶庠①,每试辄出其曹。嘉靖甲午,举乡试。一再上礼闱,不第,叹曰:“母老矣,椎牛不如鸡豚之逮存,何言诎乎!”乃就屯留学谕。

屯留远在山中,人不知学。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束脩问馈却不纳。一时诸生俯首听命,无敢喧哗者。素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之为文。庚子,之浙江典试,留币为贺,已而三生皆得隽。自是登进士者,项背相望,非曩时比矣。

壬寅,晋岢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至忻,严立科条,婚丧不时者禁,赌博奉左道者禁,诸惰窳②颓废为之一新。土风善讼,税粮不时入,又藩封阑夺民田,岁额为损,至此狱讼衰减,逋赋日完,民间去田复还。上嘉之,赐金币,加四俸。寻晋郡丞。职清军,立保甲,增墩台③,令剽掠者不得骋;摄郡事,入手辄办。邻郡狱不能决者,卒归大夫。廉干之声最畿辅。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先是大夫念母老,屡乞终养,不能得。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晚年喜客弥甚,张筵谈笑,意气霞举。人皆谓为寿征,乃仅六十而卒,惜哉!

(选自《澹园集》,有删改)


【注释】①胶庠:这里指学校。②窳(yǔ);懒。惰窳:懒惰。③墩台:这里指报警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B.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C.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D.至是欣然曰/吾志遂矣/岩居筑别墅/课农训子/或坐茂树/或登所作望山楼/纵饮啸傲/时制新声自娱/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嘉靖:明世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礼闱:文中指科举考试中的会试。会试一般由礼部主持,故称“礼闱”。礼闱还可以指尚书省。
C.品:封建时代官吏的等级,从一品到七品,一品级别最高,七品级别最低,如“七品芝麻官”。
D.保甲:古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户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合称保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友少志于学,勤读不辍。他小时候进到乡塾学习,向来知道自重,不和其他孩子嬉闹。家中贫穷买不起书,他抄下来诵读,夜以继日,不稍作休息。
B.冯友尽职尽责,慧眼识才。担任屯留学谕时,一向赞许李尚智、李之茂、冯典三人的文章,不久这三个人都考中了进士。从此,屯留考中进士的人,接连不断。
C.冯友心怀百姓,体恤民情。担任岢岚州知州期间,面对岢岚州遭受外族侵袭、闹饥荒的现实,他减轻刑罚、减少赋税,当地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D.冯友宽严有法,深受信任。任岢岚州知州时用宽容的政策处理州中之事;到了忻州却制定严苛的法规来清理州中陋习,收效明显,得到了皇帝的赞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夫日为指授经义与作文法度,束脩问馈却不纳。
(2)顾以事忤元宰,御史希宰意,中以萋菲之言。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