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畋,字台文。畋举进士,时年甚少,有司上第籍,武宗疑,索所试自省,乃可奏。为宣武推官,以书判拔萃擢渭南尉。李德裕高其才,辟署幕府。宣宗时,白敏中、令狐绹继当国,皆怨德裕,其宾客并废斥,故畋不调几十年。刘瞻为宰相,荐授户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俄知制诰。会讨徐州贼庞勋,书诏纷委,畋思不淹晷,成文粲然,无不切机要,当时推之。勋平,以户部侍郎进学士承旨。瞻以谏迕懿宗,赐罢,畋草制书多褒言,韦保衡等怨之,以为附下罔上,贬梧州刺史。交、广、邕南兵,旧取岭北五道米往饷之,船多败没。畋岁煮海取盐直四十万缗,市虔、吉米以赡安南,罢荆、洪等漕役,军食遂饶。中和元年,贼将王璠率众三万来攻,畋使弘夫设伏以待。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煎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日暮,军四合,鏖战龙尾坡,杀贼二万级,多获铠仗,威动京师。时诸镇兵在寰内尚数万,无所归,畋招来之,厚加慰结。弘夫取咸阳,以桴济兵渭水。贼伏甲伪走,弘夫与宗楚乘胜入都门,为贼所覆。畋数敕无轻进,二人不听,果败。时田令孜恃权,有所干请,畋不应。陈敬煊欲以官品居宰相上,畋曰:“外宰相安得论品乎?”卒不肯处其下,令孜、敬煊内常衔之。贼平,帝将还,而李昌言自以袭畋而夺之镇,今畋当国,内不喜。故三人相结,而遣客上畋过咎。帝得其情,不许。畋乃引疾去位曰:“乘舆东还,供张顿峙,一委昌言,乃可安。臣若以宰相从,彼且猜阻,非所以靖反侧也。”帝以其诚,乃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罢政事。徙龙州,后卒,年六十三,太尉。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B.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器
C.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D.璠内轻畋儒柔/纵步骑鼓而前/畋以锐卒数千当贼/疏阵而多旗帜/乘高伐鼓/贼不测众寡/阵未整/伏发/众皆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判拔萃,唐宋时对资格未至者加试的铨选考试,合格者特予放选授官或超资授官。
B.学士,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文中指对在国学里读书的士子授予的学位的名称。
C.乘舆,旧指皇帝或诸侯所用的车舆,也泛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以“乘舆”代指皇帝。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父祖加封的官爵或荣誉称号,有赠谥、赠官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畋富有文学才能。他应试进士科中第,因过于年轻,甚至引起了皇帝的怀疑;他起草讨伐徐州叛贼的诏书片刻便成,内容切合机要,为时人推重。
B.郑畋处理事情机智。当供给交、广、邕南军队的运粮船只经常损毁沉没时,他用以海水煮盐的收入从虔州、吉州购买大量粮食来供给军队,解决了难题。
C.郑畋军事才能突出。他指挥军队鏖战龙尾坡,多获铠仗,威震京师;弘夫攻取咸阳,郑畋多次告诫他们不要轻率进军,但二人不听从命令而全军覆没。
D.郑畋具有大局观念。面对李昌言等大臣对自己的积怨,他以称病辞职的方式来让李昌言负责事务,避免激发朝廷的矛盾,皇上却根据实情没有同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畋曰:“外宰相安得论品乎?”卒不肯处其下,令孜、敬瑁内常衔之。
(2)臣若以宰相从,彼且猜阻,非所以靖反侧也。
【小题5】郑畋才华横溢,文武兼备,为何仍在朝廷中不得志?请结合文本简析原因。
20-21高三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第进士,中博学宏辞。调郑尉,罢归。以书判拔萃补渭南尉。帝在东宫,已闻其名矣,召为翰林学士。

泾师急变帝播迁府藏委弃卫兵无褚衣天下贡奉稍至乃于行在夹庑署琼林大盈二库别藏贡物贽谏,以为:今师旅方殷,疮痛吨吟之声未息,遽以珍贡私别库,恐群下有所觖塑,请悉出以赐有功。帝悟,即撤其署。帝欲以内外从官普号定难元从功臣。贽曰:宫官具察,格居奔走,劳则有之,何功之云?难则尝之,何定之云?今与奋命者齿,恐沮战士之心,结勋臣之愤。帝乃止。

李怀光有异志,欲怒其军使叛。李晟密言其变,因请移屯。不阅旬,怀光果夺两节度兵。行在震惊,遂徙幸梁。俄以劳迁谏议大夫,仍为学士。

京师已平,帝欲召浑城访奔亡内人,给装使赴行在。贽谏曰:大难始平,而百役玻擦之民、重伤残废之卒,皆忍死扶疾,想闻德音。盖事有先后,义有轻重,重者宜先,轻者宜后。茸宫室,治服玩,耳目之娱,巾栉之侍,是皆宜后不可先也。且内人当离溃之后,或为将士所私。天下固多亵人(1),何必独此?帝不复下诏,犹遣使谕瑊资遣。

俄以丧解官,客东都。服除,以权知兵部侍郎,复召为学士。贞元七年,罢学士,以兵部待郎知贡举。明年,以中书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班宏度支,卒官,资荐李巽,帝漫许之,而自用裴延龄。俄而延龄奸佞得君,天下仇恶,无敢言。贽上书苦谏,帝不怿,竟以太子宾客罢。延龄揣帝意薄,谗短百绪,帝遂发怒,欲诛贽,赖阳城等交章论辨,乃贬忠州别驾。顺宗立,召还。诏未至,卒,年五十二。兵部尚书,谥曰宣。

(选自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


【注】(1)亵人,受宠幸的人。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泾师急变/帝播迁/府藏委弃/卫兵无褚衣天下贡奉稍至/乃于行在夹庑署/琼林大盈二库别藏贡物/
B.泾师急变/帝播迁府藏/委弃卫兵/无褚衣/天下贡奉稍至/乃于行在夹庑署琼林大盈二库别藏贡物/
C.泾师急变/帝播迁/府藏委弃/卫兵无褚衣/天下贡奉稍至/乃于行在夹庑署琼林大盈二库别藏贡物/
D.泾师急变/帝播迁府藏/委弃卫兵/无褚衣/天下贡奉稍至/乃于行在夹庑署/琼林大盈二库别藏贡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在,天子巡行所到之处,本文唐德宗流亡所居之处也称行在是避讳的说法。
B.东都,京师以东的都城,历代地点不一,其中唐代京都在长安,东都在洛阳。
C.判,古代官员以较高官职兼任较低官职,或者在中央任职的官员兼任地方官。
D.赠,古代官员死后朝廷将官爵或荣誉赐予死者的家人,是对功臣的奖励方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贽十八岁考中进士,又在吏部考中博学宏辞科,调任郑县尉。早在德宗皇帝还在当太子时,就已经听闻陆贽的名声,任命他为翰林学士。
B.德宗皇帝流亡梁州,想把随他一起逃难的官员加上“定难元从功臣”的封号。陆贽认为这些官员吃了一些苦,但并没有功劳,也没有平定祸难。
C.京城收复后,德宗皇帝派浑碱查访逃散的宫人,供给盘缠让这些人回到宫中。经过陆贽进谏,德宗皇帝表面收回成命,但还是派人把宫人送到行宫。
D.陆贽推荐李巽担任度支,皇帝先是很认同,后又改用裴延龄。裴延龄依靠花言巧语献媚钻营,得到皇帝宠信,引起了天下人的憎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与奋命者齿,恐沮战士之心,结勋臣之愤。
(2)贽上书苦谏,帝不怿,竟以太子宾客罢。
【小题5】陆贽劝谏皇帝不要查访在战争中逃散的宫人,请简要概括他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愈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初,宪宗将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诸军按视。及还,且言贼可灭,与宰相议不合。愈亦奏言:百姓习战斗,知贼深浅,若募以内军,教不三月,一切可用。执政不喜。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众皆危之。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转吏部侍郎。时宰相李逢吉恶李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御史中丞。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愈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不袭蹈前人者。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注]①韩愈曾与柳涧有旧交,欲为其翻案。②台参:指京兆尹在上任之初,应该到御史台参见御史中丞。然此时韩愈同时担任着御史大夫,是御史台的名义长官,不可能参见御史中丞。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B.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C.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D.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
B.执政,指的是掌管国家大事,或掌管国家大事之人。文中应指后者,即前文提到的宰相。
C.“既行,众皆危之”中的“行”与“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中的“行”含义相同。
D.谥,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极力谈论宫市问题触怒皇帝被贬;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相勾结针对柳涧,上疏请求审理案件,并因此升任了博士。
B.宪宗打算平定蔡州,裴度出使各军视察后,认为贼人可以消灭,韩愈也上奏建议招募训练百姓充实军队,二人均与宰相意见相左。
C.镇州动乱,皇上下诏韩愈前往招扰,后又叮嘱韩愈不一定非要进入城中,韩愈到后召集军民,慷慨陈词,晓之以理,赢得王廷凑的敬畏。
D.李逢吉憎恨李绅,于是任用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下诏韩愈不用台参,这引发了李绅的弹劾,然后李逢吉寻找机会将二人都调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
(2)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执政览之,奇其才。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若不即加禁遏,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乃贬潮州刺史。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自是潮无鳄鱼患。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愈至廷凑严兵迓之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廷凑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愈归奏其语,帝大悦。长庆四年卒,谥曰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愈至廷凑/严兵迓之/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B.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愈至廷凑/严兵迓之/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C.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愈至/廷凑严兵迓之/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D.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愈至/廷凑严兵迓之/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本道家尊奉的文化典籍。
B.宫市,中唐之后,宫中派宦官到dian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民财。
C.佛骨,即佛舍利,佛教的高僧死后火化留下的遗骨,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
D.神策,唐禁军名之一,亦称“神策军”。负责维持统治、保卫京师和戍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直言无忌,不信神佛。韩愈品行端正耿直,敢于进言,对皇帝迎接佛骨入宫一事,大胆提出反对意见,旨在表现他一贯不迷信鬼怪的唯物主义思想。
B.韩愈关心民生,关爱百姓。韩愈被贬潮州后,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解除了潮州的鳄鱼之患;为袁人七百多奴仆赎身,将他们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C.韩愈勇敢无畏,安抚叛军。韩愈冒着危险,奉命宣抚叛乱的王廷凑,震慑并说服王廷凑,解除了其对神策六军将领牛元翼的围困,皇帝对此非常高兴。
D.韩愈文采卓著,成一家言。韩愈从小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因写作《进学解》被执政视为奇才;他深入探究文章写作的根本,成就卓著,独树一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2)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