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小阅读-课内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14
阅读下面《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文段,概括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⑪“这位是米考伯先生。”昆宁先生对我介绍道。
⑫“啊哈!”陌生人说,“这是我的姓。”
⑬“米考伯先生,”昆宁先生说,“认识谋得斯通先生。他能找到顾客时,就给我们介绍生意我们付他佣金。谋得斯通先生已给他写了信,谈了你的住宿问题,现在他愿意接受你做他的房客。”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知识点:分析结构,概括主题外国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港口和大海

【芬兰】托伊沃·佩卡宁

港口总是港口,它吞噬了许多人的性命,每年,每周,几乎每天那里都发生悲剧,我们有时从报上看到港口的新闻,惨绝人寰的受伤事故、自杀和死亡,但这一切并非最糟糕的。那最可怕的是看不见的,尤其那些被港口活活吞没,终身被禁锢在樊笼里的则更可怕。但这也许不能归咎于人,因为他们之中好人毕竟多于坏人。

港口只是港口,肮脏,阴暗,不可思议……然而港口也有吸引人的有趣东西。那儿有从南美来的游艇,有在希腊船上跳舞的孟加拉黑小子,有满嘴镶金牙的中国厨师,他们给人带来了冒险精神和异国风情,给陆地带来了浩瀚的海洋气息和友好的问候。缆索在风中呼叫,蒸气噗噗喷出白气,卷扬机和吊车发出轰隆隆的吼鸣,火车和卡车穿梭来往不息。这就是港口,它给人带来面包,也夺走许多人的人性。

五月初的一天,海伦•卢斯号驶进了港口。从船舷走下一个名叫里斯托•朗达拉的人,他准备同轮船和海洋永远告别了。他出生在这个城市,但已没有活着的亲人。他离开这儿已八年了。正如人们常说的,海洋曾经“燃烧”过他,然而尚未把他“烧透”。他见过海上能见到的一切,经历了海上能经历的一切,但在他的心灵深处还有一点纯洁的地方——还留有一个美好的记忆。当大海猛地松开大手,一个徙居异域的人心里自然会勾起许多奇异的联想,陷入回忆的漩涡。他感到一切犹如发生在昨天,漫长的八年和大海恍如黎明前的一场噩梦,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家乡留的那个记忆是真实的。不过生活是不允许人们忘却的,何况八年的海洋生活将惩罚,报复……

现在,里斯托•朗达拉踏上了故乡城市的码头,心想今天自己终于回来了,可以见到埃伦啦!

他很高兴,往事又从记忆中涌现出来。埃伦只是个一般姑娘,他们之间没有山盟海誓,彼此都没承担什么义务。但里斯托感到,仿佛有个人在等待他。

八年前的一天早晨,一艘挪威轮船把他带走了……三小时以前,他拉着一位姑娘的手,这个姑娘就是埃伦。“有一天你会回来吗?”姑娘问道。“我就跑这一次,”小伙子回答说……就这样,他们谁也没有作出许诺,谁也没有承担什么义务。

他现在不知埃伦在哪里,也不知她现在怎样了。他印象中的姑娘还是八年前的,但一切恍惚就在昨天,今天还能继续下去。

里斯托遇上并认出老邻居罗登贝格老人,两人十分兴奋……

有两个女人,两个被港口吞噬了的女人,两个涂脂抹粉、红颜已衰的女人打他们前面走了过去。这种女人是社会为码头工人和水手寻欢作乐而制造的。里斯托没有注意,但老头注意到了:“方才走过去的就是埃伊诺拉家的那个埃伦。”

里斯托转过身去,一眼就看见了她,并认出了她。上帝!他看到的埃伦竟和他在各个港口遇见的女人一模一样。他蓦地感到自己还在大海上,他是属于大海的,埃伦只是个幻象。

里斯托心中惟一的希望破灭了,他感到自己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这里的亲人都死了,一个美好的记忆,他心灵中唯一纯洁的、曾经促使他来到这里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他的行囊还在轮船上,现在已没有取下来的必要了。

“港口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老头继续说,“简直没有办法!姑娘的父亲过世后,她开始到这儿来找点活干,她说她在等你。活儿挺累,而你的船始终不见影子,而许多别的船来了,许多别的人来了,来了又走了……”

来了又走了。大海把里斯托又带走了,就像带走许多其他人一样,终有一天,大海将把他扔在某个港口——充斥着污泥浊水的港口,不再理睬他。

(选自《经典外国小小说》,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港口之所以肮脏,阴暗,不可思议,主要是因为这里每年每周几乎每天都发生受伤、自杀、死亡等悲剧,它吞噬了许多人的性命。
B.“大海把里斯托又带走了,就像带走许多其他人一样”,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含蓄道出了里斯托这一形象的普遍的社会意义。
C.倒数第二段借罗登贝格之口叙述了埃伦的命运,既承上交代了埃伦堕落的原因,突出主题内涵,同时推动情节发展,强化悲剧感。
D.小说对里斯托的塑造主要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完成,细腻地写出了他由充满希望到幻灭而被无情抛弃与吞噬的过程。
E.这篇小说文字简洁,寓意深刻,情节简单集中,结构自然紧凑,罗登贝格老人既是整个故事的见证人,又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猫会数数

秦俑

寒假回家,刚放下碗筷,冬生就到大伯家去看望祖母。

几月不见,老人家自然欢喜得不得了。冬生嘘寒问暖一番,讲起他在奥运会做志愿者的事,眼见祖母身形消瘦,说话都没了力气,便退了出来。

出到外头,大伯叹了口气,说:不中用了,时好时坏的,净讲些胡话。

冬生鼻子一酸,正想说点儿什么,只听到豆子在一边喊:爷爷,小叔,猫咪快生宝宝了。豆子是堂兄春生家的孩子,刚满六岁。

冬日的阳光懒懒地爬到了北墙根。冬生走过去,看到一只黑猫卧在草堆里,身体有些臃肿,一副似睡非睡的模样。

豆子伸手过去,的一声,猫警觉地缩起身子。

外头冷,进屋去。大伯过来拉起豆子,转头对冬生说,回吧,得空多来瞧你奶。

过了几日,冬生娘炖了鸡汤,叫冬生盛一碗端过去。

祖母精神头儿还是不好,喝了几口汤,自顾讲起胡话来:地震了,要地震了……

冬生说:地震都过去大半年了,咱平原地区,哪里会有地震。

地都裂开了,该有多少人遭罪啊……

是老鼠精,老鼠精又出来害人了……

告诉你爹……多囤点儿粮食……

这样子,多半是难得大好了。冬生轻轻地摩挲着祖母的手背,嘴里念叨着没事没事。脑海里回想起小时候夜半惊梦,她也是这般安抚他的。

祖母慢慢地平静下来,屋子外头传来几声清晰的猫叫声。

天该冷了,祖母说,你去将猫窝挪到屋里头。

怕是要下雪了,猫穿着大毛袄子,不怕冷。

想来是怀上崽了,猫崽子怕冷呢。

那我去了。冬生给祖母掖了掖被角,起身出去找豆子挪猫窝。猫似乎并不领情,叫唤着走开了。

又过了几日,祖母被送到医院,过两日又接了回来。一家人都揪着心,掰着指头数日子,生怕她熬不过这个年。

小年那天,大伯传话过来,说老人家怕是不中了。

三伯、冬生爹和冬生先赶过去。一时半刻,春生和春生媳妇赶了回来,二姑一家也相继到了。堂屋里挤满了人,儿孙们依次过来告别,老人家似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竟比平时清醒许多。

娘,这是你最疼的老憨子(小儿子)。大伯指着冬生爹说。

老人家点了点头。

这是你幺孙冬生,和你最亲近,也最有出息的。

老人家又点了点头……

娘,你还想吃点儿啥?还有啥放心不下的?二姑向前问道。

老人家动动嘴,似乎有话要说。

二姑将耳朵凑过去,听到老人家吐出来三个字——你爹呢,顿时红了眼圈,跪到地上,带着哭腔说:娘呃,你是不是糊涂了?俺爹早没了,都走了四十多年哩!

老人家脸色暗淡下来,一口气始终提着,一时好一时坏的,一时又说想喝水。

冬生忙去倒了一杯半温的水来。

喝了水,老人家突然精神好转,四下看了看,问:怎么没见老四老五?

老幺我就在跟前,咱就四姊妹,哪来的老五?冬生爹哽咽着说。

见娘亲这么问,大伯、二姑、三伯也都抹起泪来。

大伯是家里掌事的,将兄妹几个叫到里屋,一商量,老娘苦了大半辈子,临走还惦记着早逝的男人孩子,可不能叫她走得不舒坦,便叫春生冬生装两个叔伯。

春生和冬生依言过去,大伯说:娘,老四老五回来看你了。

春生和冬生叫了一声,老人家激动起来:一家子总算齐了。顿了顿,又打起精神问,俺娘家没派人来?

二姑忙戳自己儿子后背:娘,这是俺舅家孩子,快叫姑姑。

二姑家的表兄本就机灵,赶紧上前叫了一声姑姑

老人家沉默好一阵,说:你们哄俺,俺娘家人讲的是阜阳话……

二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嗒吧嗒吧往下掉,嘴里像是念着词儿:俺苦命的娘呃……那年闹饥荒,你阜阳的家人都没熬过来,还带走了爹爹和俩弟弟……他们可都在下边等着咱呢……

老人家没再说话,眼睛睁着,一行泪顺着眼角直往下淌。大伯后来说:咱娘快三十年没哭过了,这一行眼泪流完,她这辈子的苦才算是受完了。

一家人正伤感,豆子忽然在外头放声大哭。媳妇们忙过去看,原来是家里的猫在北墙根生了崽,生六只死了俩。豆子看到,又是害怕,又是伤心。

大伯母抱起豆子,唬道:快别哭了,再哭,狼把子来背人了。

我不要小猫咪死……它妈妈会难过的……豆子还是哭着,说不出个囫囵话来。

傻孩子,猫又不会数数,怎么知道难过?春生媳妇也过去帮忙哄。

过了好大一会,外头安静下来,屋里传出二姑一声长长的哀号:我的个苦命的娘呃——哭声很快便淹没了这个黄昏。

窗外,那场憋了一冬天的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

(有删节)


本文有多处伏笔和照应,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