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矩,字弘大,绛州闻喜人。隋高祖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以母忧去职。高祖已受禅,迁给事郎,奏舍人事,累迁吏部侍郎,名称职。

帝在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踵至,讽帝悉召天下奇倡怪伎,大陈端门前,百官都人列缯楼幔阁夹道,被服光丽。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晨帝所”。天子以为诚,谓宇文述、牛弘曰:“矩所建白,皆朕之志,未发,矩辄先闻,非悉心奉国,焉能是邪?

从帝巡塞北,幸启民帐。时高丽遣使先在突厥,启民引见帝。矩因奏言:“高丽本孤竹国,周以封箕子,汉分三郡,今乃不臣,先帝疾之,欲讨久矣。方陛下时,安得不事?请面诏其使,令归语王,有如旅拒,方率突厥诛之。”帝纳焉。高丽不听命,征辽自此始。王师再临辽,皆从,以劳加右光禄大夫。

矩性勤谨,未尝忤物。化及僭位,矩尚书右仆射。后为窦建德所获,建德以矩隋旧臣,遇之厚。建德败,来朝,擢殿中侍御史,爵安邑县公。时突厥数盗边,唐高祖遣使约西突厥连和,突厥因请婚。帝曰:“彼势与我绝,缓急不为用,奈何?”矩曰:“然北虏方炽,岁苦边,若权顺许,以示嘉慰,须我完实更议之。”帝然其计。

太宗即位,疾贪吏,欲痛惩之,乃间遣人遗诸曹,一史受馈缣,帝怒,诏杀之。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帝悦,为群臣言之,曰:“矩遂能廷争,不面从,物物若此,天下有不治哉?”

年八十,精明不忘,多识故事,见重于时。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曰敬。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B.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C.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D.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母忧,亦称丁母忧。古代官员由于父母亡故必须暂时辞官回乡守制称作丁忧,但朝廷因特殊情况亦可要求其留在朝廷或提前将其召回。
B.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与“登极”“践祚”“即位”等都指旧帝死后新帝登上皇位。
C.署,古代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与文中“迁”“擢”“爵”“赠”等都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D.谥,指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文中“敬”是裴矩的谥号,“太宗”是李世民的谥号,都有褒扬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身经乱世,处事谨慎。他前后侍奉多位帝王,都受到皇帝的倚重和厚待,这与他精通朝典礼仪规矩、为政勤勉、善于谋划是分不开的。
B.裴矩敢于讽谏,能够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外国使节纷纷入朝进贡,隋炀帝大搞排场,铺张奢靡,裴矩曾极力劝阻,虽未被采纳,但后来皇帝也肯定了他全心为国的忠诚。
C.裴矩熟知历史,精于谋略。他引述史实先帝遗志,向隋炀帝提出收服高丽的策略,从此开启了征伐辽东的战争。
D.裴矩富于智慧,懂得妥协。当时突厥多次到边境抢掠,唐高祖派遣使者邀请西突厥订立和约,突厥乘机要求联姻,皇帝为之忧心,裴矩给出一计,得到皇帝认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矩所建白,皆朕之志,未发,矩辄先闻,非悉心奉国,焉能是邪?
(2)然北虏方炽,岁苦边,若权顺许,以示嘉慰,须我完实更议之。
2018高二上·山东日照·竞赛
知识点:《新唐书》古代文化常识概括中心意思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分兵讨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时华原尉侯莫陈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赠吏部尚书,曰文献。

(选自《新唐书·李栖筠传》,有删改)


【注】①侯莫陈怤:人名。侯莫陈是三字复姓。②台:御史台,官署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
B.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
C.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
D.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文中指幼年丧父。“鳏寡孤独”中的“孤”也是这个意思。“孤”还可以作为古代帝王的自称,如“孤家” “孤王”。
B.关中,即“四关之内”,这四个关口分别是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自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了物产丰饶的沃野之地。
C.出,指京官外调。文中指把李栖筠调到常州任刺史。《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两句中的“出”都是此意。
D.谥,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栖筠心系百姓,不畏豪族。豪门大族拦截郑、白二渠上游的水修建水磨,大量占有农业用水,李栖筠请求朝廷拆毁这些水磨,为老百姓谋取福利。
B.李栖筠重视教育,关心后学。他曾大力修建学校,使学生知道自我勉励,并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吸引了远近不同地方的读书人来求学。
C.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他为百姓修整水利,从而战胜了旱灾饥荒;在对付许杲时,既加强军备,又施以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
D.李栖筠方正刚直,处事公正。兼任御史大夫时,虽然元载把持国政,但李栖筠仍弹劾并使皇帝重罚了受元载重用的徐浩、杜济、薛邕、侯莫陈怤等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良嗣,京兆武功人。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帝异之,选荆州长史。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上抑己爱人之道。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言甚切直。疏奏,高宗下诏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雍州,时韦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良嗣器之。关内饥,人相食,良嗣政上严,每盗发,三日内必擒,号称神明。垂拱初,迁工部尚书,拜纳言,封温国公,留守西京,赏遇尤渥。尚方监裴匪躬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良嗣曰:“公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遂止。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武后闻之,戒曰:“第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犯之。”永昌元年,安石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载初元年,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后辨其非,良嗣悸,谢不能兴,舆还第,卒,年八十五。诏百官往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妻妹往,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在荆州时,州有河东寺,本萧詧为兄河东王所建,良嗣曰:“江、汉间何与河东乎?”奏易之,而当世恨其少学云。

(选自《新唐书·苏良嗣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B.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C.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D.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法绳府官不职者”与“以精铜铸成”(《张衡传》)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
B.“徙雍州”与“人众徙去”(《苏武传》)两句中的“徙”字含义不相同。
C.“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与“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案”字含义相同。
D.“妻妹往谢”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苏武传》)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良嗣不惧权势,执法严明。任周王府司马时,周王年少不守法度,苏良嗣多次劝谏周王,并把那些不称职的官员绳之以法。
B.苏良嗣善于识人,重视贤才。当时韦安石因明经被举荐,调任雍州乾封县县尉,苏良嗣非常器重他。
C.苏良嗣正直勇毅,直言切谏。尚方监裴匪要卖掉园中的水果、蔬菜以补贴王公大臣。苏良嗣反对,这类事就被制止了。
D.苏良嗣心胸宽容,不计得失。他曾因女婿犯错而受连累被贬官,其亲人表达歉意而他不以为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
(2)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

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

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在。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还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朱泚为臣而背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

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得罪,滉势振朝廷。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以兵部尚书为东都留守。

会宣武李万荣病且死,诏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晋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驺傔从之,即日上道。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及郊,惟恭始出迎谒。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


[注]①排笮:排挤。②宣武:今开封。此时李万荣担任宣武节度使。③驺傔: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C.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
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召见群臣时,都面向南而坐,因此南面指帝王之位。后泛指居尊位或官位。
C.祭酒,古代祭祀礼仪有一种叫浇奠祭祀,就是举起酒杯、向天祝祷、洒酒于地;执行这个礼仪的人叫祭酒。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和官府名,传授儒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礼仪就是祭祀,所以国子监的主管被命名为国子监祭酒。
D.宰相,指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中宰是辅助、相是主宰的意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董晋跟随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时,回纥依仗功劳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李涵很害怕,而董晋驳斥了回纥,让回纥人理屈词穷。
B.董晋处事得法,于国有功。德宗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李怀光没有帮助谋反的朱泚;邓惟恭图谋造反,董晋发觉后,杀了其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城。
C.董晋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德宗时,韩滉权倾朝野,董晋没有因他权势大而畏惧,而是在他面前陈述右丞相元琇没有罪过;也是在董晋的主动揭发下另一位宰相窦参被罢免。
D.董晋胆大沉稳,细心善察。董晋接受宣武节度副大使任命后,没有召集军队,只带领侍从差役赴任。到达宣武军后,他以静制动,当他察觉邓惟恭勾结他人图谋作乱时,制服了邓惟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
(2)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