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 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有人说,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③ “神瑛侍者”呢? 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⑤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 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小题1】下列几种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是作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
B.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C.书中神话故事里的“神瑛侍者”,“神瑛”即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D.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B.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C.作者认为,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里,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
D.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小题3】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第②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
B.在第③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的一个神话,述说了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证明《红楼梦》开篇的神话故事,是有着一定的现实痕迹的。
C.在第④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写出了其内心的慨叹。
D.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20-21高二上·湖北随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书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九歌》的来源问题历来有四种说法,其一是夏代古乐的名称;其二是就楚地民曲所仿作的;其三是屈原应楚王命所创;其四是周人记载和解释的所谓“九德之功”。
首先谈古《九歌》。《九歌》之名,在古神话书《山海经·大荒西经》里就记述夏代国君夏后启把本属天庭的《九歌》、《九辩》记录下来,改编为《九招》,在人间大穆之野演奏祭天。由此可知,《九歌》之名早于楚辞就已经有了,它是夏代留传下来的祭祀乐章之名。但从《离骚》中记载的夏代《九歌》的语句看,它并不是什么肃穆的乐曲,所谓“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而《屈原赋注》中记录的“夏之失德也,康娱自纵,以致丧乱”更说明夏后启后来甚至因为沉溺于这种享乐的音乐而亡国。
逮至周初,《九歌》的名称仍有出现,但对它的解释,已有了变化。《尚书·大禹谟》有“劝之以九歌”的话,但这里所谓的“九歌”,据说乃是大禹提出的一项为政方针和礼乐教化的措施。这在《左传》中也有相同的说法:“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由此可知,崇尚德政的周代,已将《九歌》变成宗庙所用的颂德之歌。
但值得注意的是,周代还存在另一种“九歌”,汉代成书的《楚辞章句》记载屈原“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作《九歌》之曲”。写《楚辞章句》的王逸是楚人,熟悉楚地流传的习俗,他的说法必有所本,那就是在楚地与周代《九歌》同期,曾流传着与夏《九歌》性质相同的祭祀音乐,我们可以称之为楚《九歌》。
说多元性的楚文化,继承了夏文化的因子,楚《九歌》之名,来源于夏《九歌》,这似已不成问题。但说楚《九歌》就是夏《九歌》的一脉相传,却也缺乏根据,因为楚《九歌》所祀的湘水神湘君等地方神,绝对不可能是夏所祀。至于屈原作《九歌》当然与楚《九歌》有密切关系,但从性质上看,却已有不同,屈原的《九歌》反映的乃是一场特殊的祭礼。这特殊主要体现在第八篇《国殇》一诗中。
《国殇》诗中主要是写战争的惨烈、战士的阵亡和对他们的颂祷,这不是传统民间的《九歌》所应包括的内容,我认为这应是一次朝廷专为“却秦军”而举行的一次国祭,是屈原在楚民间祭歌的基础上,专门为当时秦、楚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爱国将士而写的祭歌,因此通篇悲慨雄壮。我们捡翻《国殇》的末句“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便可得知。所以《礼魂》紧接于《国殇》之后说“长无绝兮终古”,意思是人们会永远纪念他们的。
那么,为什么要祭国殇之魂呢?最简单的理解,是表示哀悼和纪念,但意义恐怕还不仅于此。《国殇》中的战争无疑是一场敌胜我败的战争,“严杀尽兮弃原野”,全军覆没。这其实是战国时期秦楚战争的常态,但屈原笔下他们的魂魄英武刚毅,可以继续战斗,成为鬼中的英雄豪杰。这是因为按照古人的观念,无辜被杀者,凶死者,是要复仇的。如果《九歌》写的是一次祭典的话,那么当然是为了祈福佑,而这福佑的主要内容,是十分现实的、具体的,那就是企图借助天神和国殇的英魂,复国耻,报国仇,使一再兵挫地削的楚国,转危为安。这就是《九歌》的性质和作意。而《汉书·郊祀志(下)》谷永对成帝的一段话“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军”或可为此观点的佐证。(节选自褚斌杰《论<楚辞九歌>的来源、构成和性质》)
【小题1】下列各项对《九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夏代的《九歌》被认为是夏代国君夏后启从天上抄录来并用以祭祀的神曲,但是当时的这个祭乐并非是庄严肃穆的。
B.周代的《九歌》的源头和夏代《九歌》不一样,相传是大禹所创,本义是宣扬政治和礼仪教化的,因此成为宗庙颂歌。
C.周代楚地的《九歌》采用男女祭司共同主持祭祀的形式,是夏代《九歌》的续存,因此楚地《九歌》也是用来祭祀的。
D.屈原的《九歌》虽然也是用以祭祀,这一点和夏代《九歌》相似,但是祭祀的主持者却是朝廷,因此是庄严肃穆的。
【小题2】【小题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历来对屈原《九歌》的来源说法不一,总共有四种见解,作者查阅古代典籍,对这四种见解加以分析,认为第一种说法是对的。
B.《山海经》中关于夏后启的《九歌》记载,说明了在屈原之前,《九歌》这个说法就已经存在了,而《离骚》的句子是又一佐证。
C.因为写《楚辞章句》的王逸是与屈原同期的楚地人,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他对楚地民间祭祀音乐《楚歌》的描写是可信的。
D.《尚书》中记载楚怀王使用屈原所写的《九歌》祭奠战死的楚军将士,获得了他们灵魂的福佑,击退了秦军的进攻。
【小题3】【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推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夏后启沉溺于享乐的音乐,放纵妄为,最后导致亡国的历史,或许成为周代统治者的教训,这也许是周代出现所谓“九功之德”颂歌的原因。
B.夏代《九歌》的名称和战国时期楚地《九歌》相同,但是楚地《九歌》所祭祀的神灵不全是夏代神灵,我们学过的《湘夫人》就是楚地地方神。
C.战国的秦楚之战,楚国经常战败,屈原所写的《国殇》是这种局面的真实写照,因此楚国的祭祀战死者英灵的举动也应该是无奈之举而已。
D.屈原写作的《九歌》不仅是为了祭奠战死者英灵,祈求福佑,战胜秦军,更是为了悼念和纪念为国奋战,抗击秦军,英勇捐躯的忠诚之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驾着船去出海,带回来的却是一副大得不可思议的鱼骨。只有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然而,它却那么清楚而有力地揭示出人性中强悍的一面。

在这场鱼与人的恶战中,老人没有产生过放弃战斗的念头。他把那条鲨鱼当作一个可与之交战的敌手,一次又一次地做着限度之外的战斗,他战胜了。回家的路上,鲨鱼抢劫他的猎物。他用木棍、用桨,甚至用舵和鲨鱼搏斗,直到他要保卫的东西失去了保卫的价值,直到这场搏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他才住手。

有人说老人桑地亚哥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尽管他是条硬汉,但还是失败了。

什么叫失败?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是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没有放下手中武器,还在继续斗争,继续向限度挑战的人并没有失败。如此看来,老人没有失败,老人从未放下武器,只不过是丧失了武器。老人没有失去信心,因此不应当说他是失败了的英雄

那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老人竟是胜利的吗?

我确是这样看的。我认为,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老人总怀着无比的勇气走向莫测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战胜的。

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他们把飞船送上太空,他们也用简陋的渔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马林鱼。这些事情是同样伟大的。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

《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

(王小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小说的内涵也很简单。
B.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个做接近自己限度与命运斗争的必然失败者的典型代表。
C.桑地亚哥虽然用各种工具与鲨鱼搏斗,但他要保卫的东西却没有保卫的价值。
D.小说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最为可贵的,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做着限度之外的战斗。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概述小说的故事梗概,重点在主人公的战斗,然后再加以论证,叙议结合。
B.文章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高下之别和价值意义所在。
C.文章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问自答的方式逐层深入论证,探讨英雄与失败的关系。
D.文章围绕着桑地亚哥身上所揭示出来的人性中强悍的一面作为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即奋斗永远伴随着失败与牺牲的悲剧。
B.人类有着自己的限度,但桑地亚哥的身上却体现了人类敢于向限度之外斗争的精神。
C.失败既指做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更指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这才是真正的失败。
D.桑地亚哥是个强者,有着人性中强悍的一面,但往往为大腹便便的游客弱者所奴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古代白话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称道。最为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罗贯中善于抓住人物基本的性格特征,通过不断的渲染、强调、夸张,并辅之以相互间的对比、衬托,使人物形象异常鲜明生动。例如曹操费尽心机的笼络,一次次渲染出关羽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气节。

不但如此,罗贯中还着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比如对曹操,作者在第一回就借人物之口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谓“奸雄”就是曹操性格最全面的概括,他有奸诈的一面,但又不同于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因为他还有谋取霸业、统一全国的雄才大略。有时他很狭隘,甚至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极端自私的话,但他有时又具有宽容的气度。当刘备、关羽委屈于他手下时,他都曾以礼相待。这种看似矛盾的言行,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典型人物。

诸葛亮可以说是小说的中心人物。诸葛亮被作者赋予了超人的智慧,因此,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也深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却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入到了“复兴汉室”的事业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构成了《三国演义》最为悲壮的故事情节。实际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可以反过来读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意思虽没有大变,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恰恰是人物殚精竭虑、出生入死的“谋事”。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性的故事,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慷慨激昂。“秋风五丈原”将这种反抗命运的悲剧渲染到了极点。孔明强支病体,出寨遍观各营,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无论如何,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应该是《三国演义》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

与作者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反思三国历史相适应,他对三国故事的描写也采取了一种全景式叙事方式。在这种宏大的叙事方式中,芸芸众生只是一种人心向背的象征,重要的是在历史的前台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我们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帝王将相,确实看不到普通人的生活。不过,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下层民众是息息相通的。在他笔下,刘备曾经“贩履织席为业”;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只不过是个受人轻视的“弓手”;诸葛亮也曾被人讥讽为“村夫”,这些描写都使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更接近普通人。更重要的是,作者还赋予了英雄豪杰世俗的精神品格,而这正是《三国演义》有别于传统观念的关键。作者还借人物之口反复表明“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思想,表现了一种进步的历史观、社会观。

《三国演义》最吸引读者的,还有书中数不胜数、精彩纷呈的斗智斗勇。罗贯中有意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较量,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并总结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全书共写大小战争数十次,重点却极为突出,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关乎全局,同时也关乎主要人物性格与命运的战争,写得最为出色。作者对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都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过于惨烈,具有昂扬向上的格调。在表现方式上,则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动中有静,有张有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能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表露鲜明的倾向。例如当阳之战,划备遭到惨败,丢妻撂子,三千军马只剩百余骑。作者没有回避这一事实,却为刘备的失败作解释,又极力描写刘备集团在大败中的小胜,突出了“赵子龙单骑救主”和“张翼德大闹长坂坡”两个精彩片段,给人以刘备集团虽败犹荣的印象。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创造性也值得称道。它采用浅近文言,简洁明快,雅俗共赏,同时又具有历史感。而它的结构则在宏伟壮阔中,不失严密精巧。小说时间跨度之大、人物形象之多、事件头绪之繁,在此之前,还从无先例。罗贯中以刘蜀集团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组织故事情节,笔法千变万化,叙述有条不紊。富于创造性的章回结构使各回既能独立成篇,又能联合若干回构成一个情节单元(如写赤壁之战的数回),并勾连全书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种有主有次、脉络分明、曲折多变、前后连贯的小说形式,为后来的历史演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写曹操费尽心机笼络关羽,是为了渲染关羽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气节。
B.曹操还有统一全国的雄才大略,因此他虽然有奸诈的一面,也和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有很大区别。
C.“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可以反过来,意思虽然没有变化,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大不一样的。
D.《三国演义》写战争最为出色的地方是,既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又具有昂扬向上的格调。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阐述了《三国演义》塑造英雄形象的成功经验,并举出具体例子进行论证。
B.文章第二段以曹操为例,旨在论证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根植于人物基本的性格特征。
C.《三国演义》极力描写刘备集团当阳之战的虽败犹荣,以此表露作者鲜明的倾向。
D.全文采用并列式结构,从人物塑造、叙事方式、艺术上的创造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通过不断的渲染、强调、夸张,并辅之以相互间的对比、衬托,就能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B.因为作者思想感情与下层民众息息相通,所以《三国演义》中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更接近普通人。
C.《三国演义》写战争数十次且重点突出,写得最为出色的战争既关乎全局也关乎人物性格与命运。
D.既能独立成篇,又能联合若干回构成一个情节单元,《三国演义》仅写赤壁之战的数回采用了这种结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