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8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月圆⑴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
B.中间两联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C.尾联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清辉普洒,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D.全诗一直在写月,意境开阔,虽为羁旅思乡之作,却并不孤寂。
【小题2】这首诗描写了月圆之夜的羁旅思乡之情,视角不断变化,请简要分析。
2020·江苏苏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杜甫(712-770)近体诗(律诗和绝句)表达方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此诗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而作。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②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
【小题1】下面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重点写实景,写出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滔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D.尾联“戎马”,采用借代手法,指战争。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痛,意境深远,余韵无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至此,伟大诗人的形象突出了,作品的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小题2】在李诗的颈联、杜诗的首联中任选一联,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