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37
阅读下画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普,字则平,曲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两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俱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九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日。及次日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财《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联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B.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C.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D.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小题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组数微行过功臣家       微服私访。
B.普帝不出                    料想。
C.读之                       整,终。
D.及次日                    面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招,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普拥立有功。在陈桥驿和太宗(晋王)及诸将一起拥戴宋太祖做了皇帝,因此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等官职。
B.赵普为臣谨慎。退朝后在家时,也不敢穿便服,害怕皇上一旦到自己家来而失礼,而宋太祖对他们夫妇也很亲近随和。
C.赵普思虑深远。在是否先攻打太原一事上,太祖认为应先攻打太原,而赵普则认为应先平定诸国则取太原易如反掌。
D.赵普敢于直谏。太祖执意不同意升迁本应升迁但被自己厌恶之人,赵普在太祖发怒之后依旧直言劝谏,最终得到太祖应允。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
(2)“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
20-21高二上·四川眉山·开学考试
知识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概括中心意思文言实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

(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越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
【小题2】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历史悠久,一共出现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
B.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官职的合称,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
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又因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就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
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弊端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
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很大而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
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
(2)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乃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 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王制》:‘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缔于庄公’,《公羊传》曰: “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九十四》,有删改)


[注释]①胡安国:北宋著名学者。②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③明堂:古代举行朝会、祭祀等大典的场所。④越绋:指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祀天地和社稷的典礼。⑤缔:一种祭祀大典。⑥祠:祠禄官或主管祭祀的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
B.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
C.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
D.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丞,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国子监为清朝最高学府,而监丞为该机构掌管校规的官员。
B.陛下,对皇帝的尊称。群臣与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因呼在陛下者而告之,所以“陛下”成为了对天子的尊称。
C.河南,元朝才开始设立“行省”,文中的“河南”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不同。
D.《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震学识渊博,为官清正廉洁,著名学者胡安国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高宗。后朱震入朝,皇上用《易》《春秋》 的意旨来问他,朱震都用自己的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很高兴。
B.朱震说郭千里侵占强夺百姓的田地,曾经受到追究惩处,建议皇上停止对郭千里的新的任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C.虔州很多百姓做盗贼,皇上对这件事感到担忧,于是让朱震挑选优秀的太守前往虔州以安抚当地百姓。朱震向皇帝建议,新太守到任后,让当地百姓自行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替代本郡及属县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
D.徽宗去世后还没有举行祭祀祖庙的典礼,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
(2)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令狐楚,字壳士,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裔。祖崇亮,绵州昌明县令。父承简,太原府功曹。家世儒素。楚儿童时已学属文,弱冠进士,贞元七年登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才,欲以礼辟召,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聘。楚以父掾太原,有庭闱之恋,又感拱厚意,登第后径往桂林谢拱。不预宴游,乞归奉养,即还太原,人皆义之。李说、严绶、郑儋相继镇太原,高其行义,皆辟为从事。自掌书记至节度判官,历殿中侍御史。

楚才思俊丽。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为,颇称之。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自是声名益重。丁父忧,以孝闻。免丧,征右拾遗,改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母忧去官。服阕,以刑部员外郎征,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

楚与皇甫镈、萧俛同年登进士第。元和九年,镈初以财赋得幸,荐俛、楚俱入翰林,充学士,迁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皆居内职。时用兵淮西,言事者以师久无功,宜宥贼罢兵,唯裴度与宪宗志在殄寇。宰相李逢吉与度不协,与楚相善。楚草度淮西招抚使制,不合度旨,度请改制内三数句语。宪宗方责度用兵,乃罢逢吉相任,亦罢楚内职,守中书舍人。

楚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然宽厚有礼,门无杂宾。尝与从事宴语方酣,有非类偶至,立命撤席,毅然色变。累居重任,贞操如初。未终前三日,犹吟咏自若。疾甚,诸子进药,未尝入口,曰:“修短之期,分以定矣,何须此物?”前一日召从事李商隐曰吾气魄已殚情思俱尽然所怀未已强欲自写闻天恐辞语乖舛子当助我成之

(节选自《旧唐书·令狐楚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一日召从事/李商隐曰/吾气魄已殚/情思俱尽然/所怀未已/强欲自写闻天恐辞语乖舛/子当助我成之/
B.前一日召从事/李商隐曰/吾气魄已/殚情思俱尽/然所怀未已/强欲自写闻天/恐辞语乖舛/子当助我成之/
C.前一日/召从事李商隐曰/吾气魄已殚/情思俱尽/然所怀未已/强欲自写闻天/恐辞语乖舛/子当助我成之/
D.前一日/召从事/李商隐曰/吾气魄已殚情思俱尽然/所怀未已/强欲自写闻天/恐辞语乖舛/子当助我成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曹,汉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为“功曹”。北齐后称曹将军,唐时,在府的称功曹将军,在州的称司功参将军。
B.弱冠,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C.进士,是我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D.拜,即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改”“移”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狐楚出生官宦。其祖父令狐崇亮曾任绵州昌明县令,父亲令狐承简曾任太原府功曹。
B.令狐楚为人孝顺。他没有参加王拱举行的宴饮活动,请求返回太原奉养双亲。
C.令狐楚处变不惊。当他父亲在军镇去世,军中混乱时他能迅速安定局势。
D.令狐楚有宿命观。病情危重,从不服药,认为寿命长短,命中注定,不须服用药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2)尝与从事宴语方酣,有非类偶至,立命撤席,毅然色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