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其子在岸旁舟救之。舟子钱,一钱往。子只出五分,断价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小题1】对上面文章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
B.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
C.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
D.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
【小题2】对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觅:寻找B.索:要C.方:方向D.良:很
2019高三上·西藏日喀则·学业考试
知识点:冯梦龙(1574-1646)杂记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富公知青州,岁穰而河朔大饥,民东流。公以为从来拯饥多聚之州县,人既猥多,仓廪不能供,散以粥饭,欺弊百端,由此人多饥死,疫疾随起,居人亦致病毙。是时方春,野有青菜,公出牓要路,令饥民散入村落,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使富民等级出米以待之。民重公令,米谷大积。分遣寄居闲官往主其事。问健吏募民中曾为吏胥、走隶者,皆倍给其食,令供簿书、给纳、守御之役。借民仓以贮,与流民约,三日一支,出纳之详,一如官府。麦熟,人给路粮遣归,饿死者无几,作丛冢葬之。其间强壮堪为禁卒者,募得数千人,奏乞拨充诸军。自是天下流民处多以青州为法。

(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

材料二:

以王者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织纴常岁平敛之荒则蠲救之。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荒歉有端,则计官取赢,先令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议者或讥晏不直赈救而多贱出济民者,则又不然。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赈给少则不足活人,活人多则阙国用,国用阙则复重敛矣!又赈给多侥幸,吏群为奸,强得之多,弱得之少,虽刀锯在前不可禁——以为二害。灾沴之乡,所乏粮耳,他产尚在,贱以出之,易以杂货,官之力,转于丰处,或官自用,则国计不乏;官多贱出菽粟,资之粜运,散入村闾,下户力农亦能自免阻饥——以为二胜

晏常言: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可谓知本之论,其去桑、孔远矣!王荆公但知理财,而实无术以理之;亦自附养民,而反多方以害之。故上不能为刘晏,而下且不逮桑、孔。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富公:富弼,北宋明相。②晏:刘晏,唐朝明相。③桑、孔:汉代政治家桑弘羊、孔仅,善管理国家政财。

【小题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在A赐与B当使之C耕耘D织纴E常岁F平敛之G荒则蠲H救之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等到,与“比及三年,可使有勇”的“比”词义相同。
B.爱,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的“爱”词义不同。
C.以,与“无以,则王乎?”中的“以”词义相同。
D.因,依靠,与“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因”词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认为将灾民聚集在州县的做法十分不可取。公家库存供应不足,很多灾民会饿死,由此引发的疫病又会导致其他居民染病身亡。
B.富弼在赈灾时改变以往集中管理的方式,引导流民分散到村落;灾后又安置流民返乡,将流民中的健壮者招募、充实到军队中。
C.刘晏日常密切关注当地气候和收成情况,在老百姓因歉收而陷入贫困之前,就及时将救灾的措施呈报朝廷,可以称得上善于筹划。
D.冯梦龙赞赏刘晏理财以养民为先的做法,认为刘晏的才能离桑弘羊、孔仅还有距离,但是超过在理财、养民方面表现不佳的王安石。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
(2)善治病者,不使至危惫;善救灾者,不使至赈给。
【小题5】在赈灾过程中,富弼和刘晏分别发挥其善用人与善理财的优势。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穆公大悦,遂与烛武歃血为誓,反使杞子、逢孙、杨孙三将,留卒二千人助郑戍守,不告于晋,秘班师而去。

晋营于函陵,攻围如故。郑伯谓烛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晋兵未退,如之奈何?烛武对曰:闻公子兰有宠于晋侯,若使人迎公子兰归国,以请成于晋,晋必从矣。石申父曰:武劳矣,臣愿代一行。乃携重宝出城,直叩晋营求见。文公曰:若欲我退兵,必迎立公子兰为世子,且献谋臣叔詹出来,方表汝诚心也。

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叔詹对曰:臣闻‘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今晋人索臣,臣不往,兵必不。是臣避死不忠,而遗君以忧辱也。臣请往!郑伯曰:子往必死,孤不忍也!叔詹对曰:君不忍于一詹,而忍于百姓之危困,社稷之陨坠乎?舍一臣以救百姓而安社稷,君何爱焉?郑伯涕泪而遣之。

晋侯见叔詹,喝曰:汝执郑国之柄,使其君失礼于宾客,一罪也;受盟而复怀贰心,二罪也。命左右速具鼎镬,将烹之。叔詹面不改色,拱手谓文公曰:臣见得尽言而死。文公曰:汝有何言?詹对曰:君侯辱临敝邑,臣常言于君曰:‘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返国,必伯诸侯。’及温之盟,臣又劝吾君:‘必终事晋,无得罪,罪且不赦。’天降郑祸,言不见纳。今君侯委罪于执政,寡君明其非辜,坚不肯遣,臣引‘主辱臣死’之义,自请就诛,以救一城之难。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仁智忠勇俱全,有臣如此,在晋国之法,固宜烹矣!乃据鼎耳而号曰:自今已往,事君者以詹为戒!文公悚然,命赦勿杀,曰:寡人聊以试子,子真烈士也!不一日,郑伯立公子兰为世子,晋师方退。

(选自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B.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C.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D.石申父入城/回复郑伯曰/孤未有子/闻子兰昔有梦征/立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子,指古代天子、诸侯的嫡长子或儿子中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是王爷、诸侯法定继承人的封号。
B.“兵必不解”的“解”是“解除”的意思,与“庖丁解牛”的“解”字含义相同。
C.寡人,与“是赛人之过也”中“寡人”同义,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谈称。
D.烈士,文中指刚强不屈、有抱负、志向高远的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公不仅和烛之武歃血盟誓,停止攻打郑困,还派遣自己的将领和士兵守卫郑国,共同对付晋国,衬托出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形象特点。
B.为了让晋军撤退,烛之武又为郑伯出谋划策,让他接受到晋侯宠爱的公子兰到郑国做世子,从而得到晋侯的谅解,以达到最终撤军的目的。
C.晋侯认为叔詹不仅凭借职权让郑伯失礼于宾客,并且接受了盟约后却又怀有二心,要对他处以死刑,没想到叔詹却不惧刑罚,暂死力争。
D.叔詹和烛之武一样,都很讲究谋略。他列举自己在不同时期对郑伯的言行,在晋侯面前树立自己仁智忠勇的形象,最终被晋侯赦免并释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伯谓烛之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晋兵未退,如之奈何?”
(2)乃据鼎耳而号曰:“自今已往,事君者以詹为戒!”
【小题5】叔詹说服郑伯让自己前往晋军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