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5 组卷57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日:“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日:“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日:“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土,最早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后,指以高超的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
B.四夷,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中原周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成的合称。
C.左迁,降低官职,犹“下迁”。汉以右为尊以左为贱,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帛” 指丝织品。后也以布衣称没做官的平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适逢保州有兵变,欧阳修出发之际告别皇帝,皇帝勉励他可以随时越职给自己进言。
C.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
D.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小题5】选文中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四人不可罢用?请简要说明。
20-21高三上·广东广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脱脱等《宋史》文言文翻译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初举进士,得学究出身;再试,中甲科。为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诸生有触忌讳者,教授欲上之,曰:“是间言语,皆臣子所不忍闻。”时即火其书,曰:“臣子不忍闻,而令君父闹乎?”知华州郑县,转运使檄州运米五万输长安,郑独当三万。时贻书使者曰:“会三万之费,以车则千五百乘,以卒则五万夫,县民可役者才二百五十八户耳。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华、雍相去百六十里,一旦欲用,朝发而夕至矣。”使者从其言。召为工部员外郎,礼部,兼辟雍司业。大观兴算学,议以黄帝为先师。时言:“今祠祀圣祖,祝板书臣名,而释奠孔子,但列中祀。数学,六艺之一耳,当以何礼事之?”乃止。迁太仆少卿。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童贯经略北方,每访以边事,辄不答。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内侍何谪监衡州酒,犹领节度使,时奏夺之。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遇其里人赵雍,为言:“取燕必召祸。吾老,得不遭其变,幸矣。”累岁而卒,年七十八。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节选自《宋史·吴时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B.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C.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D.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斛,原是古代量器,后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为一斛。
B.改是指改任官职,徙、调、转都是指调动改任官职,左迁、出、谪都是指降职。
C.六艺,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技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后亦指“六经”。
D.给事中,其主要职能是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隋唐以后,负责审议封驳敕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他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时,华州有的诸生写文章触犯了忌讳,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
B.吴时办事灵活,所提建议利国利民。他进士及第后任职华州郑县,接到运送粮食到长安的指示,他建议“移兵于华”以节省运费,转运使听从了他的建议。
C.吴时狷介耿直,不惧怕跟权势结怨。童贯经略北方时常以边防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节度使之职。
D.吴时坚守信用,反对违背誓言的做法。他上朝时论及攻打燕州的事,认为如果违背盟誓,那么一定会招致祸乱,他坚持自己的看法,离开了朝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
(2)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酸枣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历汝州推官,并州通判。高若讷荐为殿中侍御史。张贵妃有司请依荆王故事,极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听上裁,乃增至七日。景初言:“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时兵冗,用度乏,景初奏疏曰:“圣人在上,不能无灾,而有救灾之术。今百姓困穷,国用虚竭,利源已尽,惟有减用度尔。用度之广,无如养兵。比年招置太多,未加拣汰。若兵皆勇健能捍寇敌竭民膏血以啖之犹为不可况羸疾老怯者又常过半徒费粟帛战则先奔致勇者亦相牵以败望诏中书、枢密院,议罢招补,而汰冗滥。”嘉祐初,大雨水,景初曰;“此阴盛阳微之诚也。”乃上疏称:“商、周之盛,并建同姓;两汉皇子,多封大国;有唐宗室,出为刺史;国朝二宗,相继尹京。是欲本支盛强,有磐石之安,则奸雄不敢内窥,而天下有所倚望矣。愿择宗子之贤者,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以消奸萌,或尹京典郡,为央辅之势。”时狄青为枢密使,得士卒心,议者忧其为变。景初数诣中书白执政,请出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景初曰:“青虽忠,如众心何?盖为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虑,毋牵闾里恩也。”知制诰刘敞亦论之甚力,卒出青知陈州。李仲昌以河事败,内遣中人置狱。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还,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田七百余顷,因请均其徭役,著限田令,擢天章阁待制,以病,未入谢而卒。

(节选自《宋史·吕景初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兵皆勇健/能捍寇敌竭民膏血/以啖之/犹为不可/况羸疾老怯者/又常过半徒费粟帛/战则先奔/致勇者亦相牵以败/
B.若兵皆勇健/能捍寇敌竭民膏血/以啖之/犹为不可/况羸疾老怯者/又常过半/徒费粟帛/战则先奔致勇者/亦相牵以败/
C.若兵皆勇健/能捍寇敌/竭民膏血以啖之/犹为不可/况羸疾老怯者/又常过半/徒费粟帛/战则先奔/致勇者亦相牵以败/
D.若兵皆勇健/能捍寇敌/竭民膏血以啖之/犹为不可/况羸疾老怯者/又常过半徒费粟帛/战则先奔致勇者/亦相牵以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荫,“荫”为庇荫之意,父荫则指凭借父辈的官爵而获得一定的官职。
B.薨,古代称大夫或者封王的贵族之死,也可指贵妃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之死。
C.有司,古时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也指有关部门。
D.奏疏,又称奏议、奏折,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进言时所使用文书的统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景初仗义执言,遇事挺身而出。朝廷在置办张贵妃的葬礼时,其规格远远超过她的身份理应享受的级别,对这种不合礼制之事,吕景初不顾个人安危,据理力争。
B.吕景初关心国事,为国建言献策。对于国库空虚、百姓贫穷的现状,吕景初深感忧虑,他向皇帝进言,指出其根源在于军队过于庞大,开支过多,建议合理裁军。
C.吕景初忠心耿耿,虑及国家安危。鉴于历朝历代为了巩固皇族的地位,都注重皇室宗亲的培养和重用,他建议皇帝仿效古法,合理任用皇室后代,防止祸患发生。
D.吕景初不惧权贵,做事公正无私。枢密使狄青位高权重且深得人心,有发动政变之迹,吕景初顾全大局,力请外调狄青。后来,他又秉公处理了郑平田产之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
(2)愿择宗子之贤者,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以消奸萌,或尹京典郡,为夹辅之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通判睦州。夏人寇边,时调诸道弓手,选其壮者为宣毅、保捷二军,方平连疏争之,弗听。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者,如方平言。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所乘马。还,权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帝以丰财省费访群臣,方平既条对,以为:“国用既窘,则政出多门;大商豪民隙射利,而茶盐香矾之法乱。此治忽盛衰之本,不可以不急。”帝览对甚悦。徙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民大惊扰,日夜不得息。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得始造此语者,枭首境上,而流其余党,蜀人遂安。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耶州。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遣制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御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见称重如此。王师征安南,方平言:“举西北壮士健马,弃之炎荒,其忠有不可胜言者。师老费财,无功而还,社稷之福也。”后皆如其言。哲宗立,加太子太保。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之。尝荐轼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商豪民随射利                                                         乘:冒着、顶着
②遗制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                              固:本来
③得眉山苏洵与其二二子轼、辙,深器                       异:与众不同
④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为婚姻                 约:约定
⑤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焉?                       患:担心
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贫穷
A.①⑤③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且赠所乘马
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至此
B.①见称重如此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C.①师老费财,无功而还
②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
D.①尝荐轼谏官
②王子睇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小题3】下列各句与“皆市人不可用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得始造此语者B.选其壮者为宜毅、保捷二军
C.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中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B.上元,在文中指的是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
C.乞骸骨,古代官员请求回到故乡任官职,是归于故乡,安度晚年的意思,也称“乞身”。
D.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重点考察在孝顺父母、品行廉洁两方面情况。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
(2)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
(3)今者薄幕,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