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的100亿元有较大幅度增长。

2018年,仅前六个月中国科幻产业产值已经接近100亿元,且原创科幻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这其中,科幻阅读市场2017年产值总和9.7亿元,与上年相比有所回落。2018年迅速反弹,半年总量已经接近9亿元。在传统出版物方面,2017年全年新出版和重版的科幻图书共232种,与上年基本持平,销售总额为8.3亿元。其中新书占比约23.6%。期刊销售总额2100万元,比上年稳中有升。2018年上半年,纸质书刊的销量不断增长。图书销售总额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读客、《科幻世界》等机构出版的科幻系列销售已经追平甚至超过了2017年全年总额。

2017年国内院线科幻电影市场总票房为129.59亿元,较上年增长61.6%,其中国产科幻电影票房为13.17亿元,其余为引进外国科幻电影票房。2018年上半年,国内科幻电影整体票房为95.06亿元,其中国产影片为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有20%左右的增长。

过去18个月共有32部国产科幻网剧上线,其中单集平均播放量在500万以上的有9部,出现了一批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作品,整体产值约为16亿元。同期网络大电影共上线47部,总播放量2.7亿,用户付费约11亿元。

2017年,中国科幻小说发表平台继续增加,作品发表数量平稳上升,质量逐渐提高。一是对当前发展的高度关注。如郝景芳的《你在哪里》,深入关注大数据和云计算。二是经典科幻题材继续作为热点被广泛书写。如刘洋《蜂巢》中的石墨烯飞船和以电子为载体的人类社会,王晋康《天图》中的框架化物理学体系。三是展现出中国科幻的一种昂扬姿态。如刘慈欣在《黄金原野》提出了“人类文明只有走出地球才能彻底解决发展的困境”。新媒体科幻产业悄然兴起。杂志社、文化公司创办微博、微信公众号,通过“科幻春晚”等吸引读者。科幻音频作品也吸引了不少听众。网络综艺开始涉足科幻题材。科幻活动在当前流行的学习、工作和休闲三项人的主要活动交叉点上,形成了一种具有新内容的社会活动类型。中国科幻大会、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等,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普通的学习、工作和休闲的另类体验。2017年12月,中国第一家“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宣布成立。

(摘编自《2018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

材料二:

电影《流浪地球》大热,从正面挑战了“中国现在还不能拍摄重工业科幻大片”的断言,并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科幻话题的讨论中,中国科幻似乎终于迎来了它渴望已久的认可。但是大多数中国科幻界人士没有过于乐观,他们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科幻攀登“高峰”的方法。

陈楸帆在“星云奖”获奖发言中,明确提出要与本土联结,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2018年中国科幻大会,还专门举办了一场关于赛博朋克本土化尝试的论坛。这些不是作家们一拍脑袋冒出来的点子,而是中国科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因为我们要在国内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然要和中国读者建立足够的心理联结。

我们需要关注科技的动向,思考人与科技的关系。40年来,中国经过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升。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虽然不能说领先,但在实际应用层面,我们的创造性和活力已是不同凡响。如果说欧美塑造了工业时代的人类社会,那么信息时代,中国很可能是人类社会的新塑造者之一。我们身处其中,每天目睹着各种变化与可能性,这是科幻作家梦寐以求的好机遇。

从世界科幻的现状来看,西方本位的科幻已经陷入发展困境,难以获得突破。一些欧美的科幻出版人、活动家开始满世界寻找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幻,希望能通过多元文化融合来进行创新。中华文化是人类重要的文化之一,应当参与到这一创新进程中。

此外,我们还应当通过多种形式、与多种媒体的合作,向社会进行科幻观念的普及。

(摘编自《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光明日报》2019年2月20日)

材料三:

科幻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质使其不仅是传统的科学教育,而且也是塑造创造力的新兴的跨学科教育。科幻作品不仅是普通的文学作品,更是包含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及人文素养、道德关怀等多方面内容的科幻教育的有效载体。

科幻教育展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哈伊·哈桑曾评价科幻小说“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科幻作品构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但存在可能的幻想世界,这个世界里潜藏着作家自身的命运观、世界观、宇宙观,人们可以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视野,生发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与关怀。

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很引人深思的比喻:科幻小说仿佛是一门科学的“征兵广告”,使青少年对这门科学产生浓烈的兴趣,就可以把他们招募为这门科学的“新兵”,将来他们就会成为攻克这些科学堡垒的勇士和猛将。这在古今中外的科学史上,已为许多事例所证明。

(摘编自《让未来插上科幻的翅膀》《科学幻想小说和科学家》)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较2016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主要增长点仍然来自引进外国电影的票房,整体发展结构并不理想。
B.2017年到2018年,科幻阅读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持续增长。纸质书刊销量不断增长,2018年上半年,增幅较去年同期超过50%。
C.2018年上半年我国科幻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无论是阅读市场还是国产科幻电影,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D.从材料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迅速,在未来几年增长的势头已经基本明确。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流浪地球》大热,打破了中国目前还不能拍摄该类影片的断言,中国科幻终于迎来了它期盼已久的春天。
B.中国经过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升,创造性和活力已是不同凡响,很可能成为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新塑造者之一。
C.通过多元文化融合来进行创新,或许可以解决西方本位的科幻面临的发展问题,中华文化应参与到这一创新进程中来。
D.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科幻作品,是科幻教育的有效载体,具有普通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促使人类关注自身未来命运的作用。
【小题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以来中国科幻文学发表平台不断增加,优质作品数量也在提高,创作作品的质量不断提升。
B.杂志社、文化公司创办微博、微信等公众号,综艺涉及科幻题材等,标志着新媒体科幻业悄然兴起。
C.为谋求科幻文学与国民的心理联结,中国科幻人在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尝试本土化。
D.西方本位的科幻尚未陷入困境,他们在积极寻找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幻,中国科幻应该慎重参与其中。
【小题4】怎样才能推进中国科幻进一步发展?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小题5】材料三中说有人把科幻小说比喻为征兵广告,青少年因其兴趣而成为新兵,甚至猛将,并肯定“这在古今中外的科学史上,已为许多事例所证明”。你是否同意这一判断,请补充事例加以证明。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究内容,提出见解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8月17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千乘二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捷龙一号运载火箭总长19.5米,箭体直径1.2米,起飞重量约23.1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200公斤。首飞成功的捷龙一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家族最年轻的新成员,是目前我国固体火箭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火箭,但运载效率却很高。捷龙一号缩短发射服务履约周期,与用户签约后6个月即可履约发射,比其他火箭履约时间短很多;优化发射准备流程,运抵发射场后能够实现24小时内快速发射。根据规划,捷龙一号将按照“三步走”来开展运营:第一步是从2018年研制启动到2019年8月完成首飞任务,创新商业、研发、运营三种模式;第二步是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完成研制批任务5发,完成1.4.米卫星舱方案设计和飞行验证,具备在国内各主要发射场实施发射的能力;第三步从2021年起,进入成熟批任务阶段,为每10发一批,实现较高的国内发射占有率,打造“捷龙”国际品牌。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8月18日,有删改)

材料二: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唐亚刚介绍,“捷龙一号”700千米高度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50千克,单发价格不超过2500万元,可以满足用户一箭一星或一箭多星的发射需求,为微小卫星技术验证、星座组网和补网提供更加安全、灵活、经济、迅速的服务。在技术方面,“国家队”的基因是其金牌保障。作为和长征火箭一脉相承的“亲兄弟”,捷龙亦是源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60多年的技术积淀和发展,因此拥有技术成熟度、飞行可靠性方面的天然优势。同时,捷龙具有“两高两快”的特点,即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快履约、快发射。在性价比上,捷龙更是做到了极致。唐亚刚介绍:“从单次专属发射的角度,捷龙一号的单位入轨成本是世界上最低的。”他还透露,捷龙一号的经费投入用的不是国家经费,而是面向社会资本融资的资金。另外,捷龙一号的研制过程打破了原有的配套关系,重新通过竞争选择性价比最优的配套单位,有利于全箭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选自“人民网”2019年08月17日,有删改)

材料三:唐亚刚坦言,目前我国每次执行发射任务的费用价格不菲,对不少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我国现有的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发射场,发射工位数量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十分有限,尚无法满足巨大的发射需求;而此次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在海上发射,便为我国发射场区位选择打开了“新大陆”,为中国角逐国际商业航天市场注入了新动力。长征十一号副总指挥金鑫表示,未来10年国内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约1700颗,国外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约6200颗,且不同倾角卫星并存。他说:“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既能降低发射成本、提高运载能力,还可有效解决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问题,避免大规模人员疏散,提供更广闻的区域、更低的纬度给海上发射进行选择。”此外,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还有了专属于自己的别名--CZ-11WEY号。这代表着中国航天的商业合作模式,“推开了一扇窗”。WEY是来自国内自主汽车厂商长城汽车旗下的豪华SUV品牌。记者了解到,中国航天与国内企业开展商业合作不乏先例,但此次企业获得冠名权,开创了中国航天与企业品牌联合命名火箭的先河。

(选自《经济参考报》2019年07月16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有关“捷龙一号”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捷龙一号在我国运载火箭家族里,重量最轻、年龄最小、但运载效率却很高。
B.捷龙一号能在签约后六个月内履约发射,在设备运抵发射场后24小时内发射。
C.捷龙一号因为有“国家队”的基因保障,所以具有高可靠性、 快发射等特点。
D.在海上的成功发射表明,捷龙一号将为中国角逐国际商业航天市场注入新动力。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运营计划,可载多星的捷龙一号已完成商业、研发、运营等三种模式的创新。
B.单位入轨成本世界最低而技术成熟,飞行可靠的捷龙一号在性价比上做到了极致。
C.未来十年内,国内外商用卫星市场广阔,这为火箭的研发和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动力。
D.随着火箭的研发应用,位数不多的火箭发射场将成为捷龙与长征争夺的最重要核心。
【小题3】这三则有关运载火箭的新闻在内容方面分别侧重报道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略萨(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文豪)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

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它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
②略萨与马尔克斯可以说是一生的朋友和敌人。早年略萨与马尔克斯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两人开始决裂,决裂的原因也一直被认为很诡异。1976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打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2007年,两人和好。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B.马尔克斯的作品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是作品的形式被关注,后是作品的精神本质被关注。
C.流亡巴黎时,马尔克斯穷困潦倒,房东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30年后,马尔克斯回去报恩,房东太太没有接受,但大为感动。
D.在中国,除了主流作家或年纪较大的读者外,年轻读者对《百年孤独》不感兴趣,更有甚者认为此书是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
E.马尔克斯去世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后继乏人,他留下的作品也乏人问津,在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经典往往被忽略。
【小题2】材料说“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除作品外,他留下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材料写了马尔克斯请略萨写序、补交房租、探访嘉宝三件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作者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78.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

材料二:

“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为了防疫需要,很多地区采取了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进行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摘自《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

材料三:

2019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国家治理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定作用。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一个中国人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某些地区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

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摘自《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快进”键》)

【小题1】下列不属于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做法的一项是( )
A.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积极主动参与社区防控,通过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
B.在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情况下,人们要不断重视和提高安全、健康、智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C.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疫情的相关知识,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主动辟谣。
D.用行动取代情绪性破坏,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面对抗“疫”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多些包容,不盲目指责。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疫灾流行频率受气候冷暖变化影响,同时,有些类型的疫灾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
B.古代祭祀神灵、行巫道术等防疫措施带有迷信色彩,这是违背科学的做法,无法控制疫情、对抗疫灾。
C.集体意愿是防控疫情策略得以奏效的重要因素,但有些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欠缺,影响了战“疫”效率。
D.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理念。
【小题3】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请结合材料概括政府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