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35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B.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C.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D.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学士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时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B.熙宁是宋神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自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用年号纪年。
C.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大体就是今广东、广西一带,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
D.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是指具体的官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博闻强识,文采不俗。他小时候读书过目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
B.王安石见解超凡,受到赏识。每当韩维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他就说是王安石说的,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
C.王安石果敢刚毅,消除危机。京城安上门监门官郑侠上奏要求罢免王安石,结果郑侠就被判罪并流放到了岭南。
D.王安石擅长文章,执政不佳。朱熹评论王安石文章节操品行高出世人,为政却导致了崇宁宣和之际的极大祸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
(2)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小题5】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前问过韩琦,韩琦回答说:“处辅弼之地则不可。”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明韩琦的高明之处。
19-20高一下·山东临沂·期末
知识点:《宋史》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断句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楶,字质夫,建州浦城人。楶以叔得象,为孟州司户参军。应举入京,闻父对狱于魏,弃不就试,驰往直其冤。还,试礼部第一,擢知陈留县。元祐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葭芦、安疆等四寨予夏。夏得寨益骄。楶言:夏嗜利畏威,不有惩艾,边不得休息。宜稍取其土疆,如古削地之制,以固吾圉。然后诸路出兵,择据要害,不一再举,势将自蹙矣。遂乘便出讨,以致其师,夏果入围环州。楶先用间知之,遣骁将折可适伏兵洪德城。夏师过之,伏兵识其母梁氏旗帜,鼓噪而出,斩获甚众。又预毒于牛圈潴水,夏人马饮者多死。召户部侍郎。明年,除知同州。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阳缮理他堡壁数十所,自示其怯。或以楶怯,请曰:此夏必争之地,夏方营石门峡,去我三十里,能夺而有之乎?楶又阳谢之,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师筑城于好水河之阴。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寨。方兴役时,夏以其众来乘,楶迎击败之。夏主遂奉其母合将数十万兵围平夏,疾攻十余日,建高车临城,填堑而进,不能克,一夕遁去。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哲宗为御紫宸殿受贺,进阶大中大夫。楶在泾原四年,凡创州一、城寨九,荐拔偏裨,不间厮役,至于夏降人折可适、李忠杰、朱智用,咸受其驭。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徽宗立,请老,徙知河南。入见,留拜同知枢密院事。逾年,力谢事罢,授资政殿学士。未几,卒。赠右银青光禄大夫,曰庄简,赙恤甚厚。

(节选自《宋史·章楶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
B.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
C.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
D.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
B.权,暂时代理官职, 我国古代表暂代官职的词语还有署、假、摄、领、行等。
C.资政殿,北宋皇宫中用于藏书和理政的宫殿建筑,同时也是宴殿和讲习之所。
D.谥,谥号分上谥(表扬)、下谥(批评)、平谥(同情),文中“庄简”属表扬类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楶有才情,孝父母重担当。他入京考进士,听到父亲在魏州被官府审问,就放弃考试,奔赴那里为父亲申冤。他回到京城,在礼部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B.章楶明边事,有战略家的眼光。他认为不断攻取西夏疆土,就会遏制敌势,控制局面;他任渭州知州,一到任就请求在胡芦河川筑城,以险要之地威慑西夏国。
C.章楶长于谋略,善于作战指挥。作战前,预先在牛圈积水中下毒药,西夏人和马匹喝了水死了很多;先用间谍侦知其事,作战时设立伏兵,斩杀俘虏,收获颇丰。
D.章楶会用人,多次荣立边功。他推荐提拔将领,不管身份,奴仆役隶都能任用;他在西部诸将中立功最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发挥降将的作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楶又阳谢之,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师筑城于好水河之阴。
(2)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
【小题5】章楶在对西夏的斗争中为什么要假装修缮其他堡壁以示怯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金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司农寺主簿,出知涂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④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⑤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小题1】下列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B.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C.时虞允文当国/帝锐锐意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D.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弃疾间与之游”中的“游”与《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的“游”意思相同,都是“游玩”的意思。
B.“京益壮之”的“益”与《师说》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中的“益”意思相同,都是“更加”的意思。
C.“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中的“以”是“用”的意思,和《登泰山记》中“余始遁以入”中的“以”意思不同。
D.迁,文中指升迁或调动官职,古代代表升迁的词除了“迁”之外,还有擢、拔、进、陟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年轻时与党怀英同学,二人因占卜的结果不同,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B.辛弃疾在耿京军中时,因追捕并斩杀了叛徒义端,被耿京大加赞赏。
C.在恢复中原问题上,辛弃疾态度坚决,言辞激烈,但因当时宋金和谈已定,最终建议不被采纳,
D.辛弃疾在滁州任职时,能够安抚百姓,轻徭薄赋,加强地方治安,铲平了大盗赖文政,造福一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小题5】范开在《稼轩词序》中称赞辛弃疾是“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本文中哪些事迹可以体现出来?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议,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曰:“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将帅者何?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边奏者何?护塞之臣,固禄守位,老幼杀伤,托言他盗。不救援者何?缘边州县,如辅车唇齿之相依,托称兵少不出,或待奏可乃行。俟辇输者何?敌骑往来,炎驰鸟逝,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此四者,当今急务。”真宗览而嘉之。俄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遴选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徒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死生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上在澶渊,闻之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瘀/邻境不相救援/模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B.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瘀/邻境不相救援/模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C.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瘀/邻境不相救援/模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D.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瘀/邻境不相救援/模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先例或旧的典章制度,该词文中含义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含义相同。
B.权,暂代官职,文中表示古代官职任命或调动的词语还有判、改、出、徙、加等。
C.西京,文中指洛阳,北宋时期实行两京制,首都汴梁称“东京”,洛阳称“西京”。
D.浙右,即浙江西部,中国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右,以西为左,如“淮左”“江右”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何年少多才,闻名于时。他十岁即懂音韵,十五岁能写文章,专心治学,好读古书,在同年贡生中很有声名,深受王禹偁推重。
B.孙何善于献言,深受赏识。真宗初年,他向皇上进献五条奏议:咸平二年冬,他又主动上疏,奏陈边境弊病,都得到真宗的赞赏。
C.孙何简政裁冗,精于吏治。他在出任京东转运副使时,挑选州县守宰,减少三司多余官员,审慎选拔法官,并提高官阶,增加俸禄。
D.孙何抱病就职,看淡生死。被任命为知制诰时,他虽疾病缠身,仍勉强上任:医生劝他保养身体,他淡然面对,认为生死自有注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
(2)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
【小题5】《望海潮》结尾,柳永表达了对孙何的美好祝愿。《望海潮》中体现出柳永祝愿的诗句是什么?请结合上文,说说柳永的祝愿是否成真?为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