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 ①赤泉侯:汉将杨喜,因击杀项羽有功,后封赤泉侯。②船待:使船靠岸等待。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垓下                         壁:营垒
B.骑能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罪:过错
D.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小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汉军及诸侯兵围数重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B. 于是项王悲歌慷慨     今其智反不能及
C.故汉追及之                 罚所及,则思无怒而滥刑
D.项王瞋目叱之             文武并用,垂拱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里听到四面的楚歌声,感到大势已去,于是在帐中饮酒,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19-20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知识点:《史记》文言文翻译概括中心意思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时为太子洗马,孝景帝,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黯为人性据,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已者善待之,不合已者不能忍见。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公卿皆为黯惧。后黯坐法,会赦免官。于是黯隐于田园。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七岁而卒。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C.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D.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秦汉始置,为太子的侍从官,太子出行时为先导,亦作“先马”。
B.崩,原指山陵坍塌,后特指皇帝之死。《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C.河内,汉代名郡,位于今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因位于黄河凹处北岸以东,且位于殷商畿内,故称河内。
D.黄老,也称黄老学说,为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合称,是华夏道学之渊薮,其思想体系强调修行、仁义、经世、致用四大主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汲黯持节出使,敢于自作主张。他出使东越,行至吴境便折返而归。出使河内,路过河南,凭所持符节,打开官家粮仓赈济河南贫民。
B.汲黯直言敢谏,不得久留朝堂。他敢于向皇上直言劝谏,甚至指责皇帝表面施行仁义而内心欲望繁多,以至于被外放担任东海郡太守。
C.汲黯性格傲慢,待人不循常礼。他与人相处十分傲慢,不讲礼数。甚至在面见丞相田蚡、大将军卫青时,仅向他们拱手作揖,不行跪拜之礼。
D.汲黯推崇黄老,主张无为而治。他崇尚黄老学说,喜好清静无为。治理郡务,只是督查关键,不苛求细枝末节,政绩显著,百姓称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2)上默然,公卿皆为黯惧。后黯坐法,会赦免官。
【小题5】皇帝为什么任命汲黯担任淮阳太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取材于《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将,罪六   王:封王B.主约不   信:相信
C.问父老   存:问候D.项羽击彭越等   数:屡次
【小题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   
A.项羽使人阴弑义帝(于)江南B.(汉王)复如军,军广武
C.(汉王)关中兵益出D.(项羽)军中皆呼万岁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汉王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①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②何苦乃与公挑战
③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④汉王出行军
⑤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⑥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A.①③④B.②③⑥C.②③④D.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五年,高祖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榖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位汜水之阳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死后,于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号。
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汉朝分王、侯二等。
C.汜水之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为“阳”,这里指汜水南面。
D.陛下的“陛”指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了对君主的尊称。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逃走,楚军全线溃败。
B.打败项羽后,汉王便毫不谦让地趁势做了皇帝。
C.天下平定,高祖问群臣项羽不得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认为是项羽的妇人之仁。
D.高祖认为他能得天下的原因是善于用人,而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2)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3)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