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2019年,号称“带货一哥”的李某赚了将近2亿元;网红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也赚了1.6亿元。如果以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看,2123家公司净利润不及李子柒。也就是说,全部A股公司有六成以上盈利能力不及一名网红。2019年可以说是网红经济的元年,这一年,很多网络红人创造出了各种“神话”也刷新了人们对“网红”的认知。

网红经济火爆,其背后的MCN公司也逐步走进大众视野。MCN全称多频道网络,可以理解成网红孵化器或者网红经纪公司。《2019中国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MCN相当于内容生产者和频道之间的中介。MCN不生产内容,只是将众多力量薄弱的内容创作者聚合起来建立频道,帮助他们解决推广和变现的问题,最后再以一定的比例与创作者分成。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96月底,中国MCN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500家。MCN机构萌芽阶段,盈利主要依靠粉丝打赏和广告收入,而2019年直播电商的兴起,则让MCN机构的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加速了流量和内容变现。

材料二:

这两年,无论是顶级带货网红还是处于中尾部阵营中的网红都能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今年“双11”期间某主播在线8小时,吸引4300多万用户观看,直播间共给出78条商品链接。

社交电商每日一淘首席运营官淡焦成认为,网红带货是粉丝经济的产物,粉丝基于对网红的认可或者信任而产生购买行为,网红的人格特质以及专业能力起到信任背书作用,从而减少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时间。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网红直播带货如今已从城市向乡村蔓延。根据淘宝直播数据,从10月21日天猫“双11”预售启动以来,仅用10天,农村网红主播们就卖出3万多吨农货。

“网红带货正在形成新产业链,带动就业创业,同时也推动内需市场,催生出新消费模式。”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说。

而网红不规范的带货行为也在侵犯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网红带货问题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这意味着规范市场秩序、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需要多方合力,建立协同共治机制。”

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高度关注“网红”食品信息,梳理违法犯罪线索。要求电商第三方平台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并对“刷单”“假评论”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中消协律师团成员、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曙光认为,监管部门要多措并举,要求平台建立“网红带货”的资格审查机制及诚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网红带货”黑名单,并严厉打击从事“数据造假”的主体。

“平台自身也要下大力气,严把质量关。比如对网红售出的商品应全程溯源;对于合作的网红与商家,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准入门槛。”淡焦成说。

11月14日,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谈及“直播带货”时说,“任何业态模式的运行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必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一道,推动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发展。”

而一些作为市场主体的电商平台,也已开始“查漏补缺”。比如,快手平台对于售卖过程实行全程监管,对于违规的商家和账号,实施商品下架、快手小店功能限制、账号封禁、保证金扣除等多种处罚。淘宝直播要求主播更专业,引导他们花更多的时间用于挑选、试用商品,保证消费者购物体验。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7日)

材料三:

表1:我国网红经济发展阶段

阶段
表现
网红经济1.0网红经济2.0网红经济3.0网红经济4.0
信息时代PC互联网
1G-2G时代)
前移动互联网
2G-3G时代)
移动互联网
3G-4G时代)
智能互联网
4G-5G时代)
传播特点信息单向
多点传播
信息开始出现双向多点传播,开启人-网络-人连接信息实现多向、多点传播,开启人-平台-人连接信息多向、多点、实时传播,开启万物互联、跨界融合
信息载体文字图文图文+视频全媒体
传播途径BBS、文学网站等BBS、博客等微博、微信等微博、微信、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
网红群体网络写手
网络作家
有话题性的各类草根红人微博大V电商类网红、直播类网红、生活类等垂直领域出现多种类型、多元化的网红
典型代表安妮宝贝芙蓉姐姐、凤姐天才小熊猫
罗振宇
Papi酱、带货主播李某、李子柒
主要特点以网络文学创作为主,变现途径单一且较弱红人效应周期短且存在较大争议,变现途径增多,但商业模式不稳定内容生产和商品渠道逐渐打通,变现能力增强影响力凸显,变现渠道多元化,变现能力大大提升,商业模式日渐完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代表
变现方式作品连载
出售版权
商演
演艺通告
红人电商、广告、出版广告、内容电商、直播带货、打赏、IP运作、付费阅读等

(摘自2020年赛博研究院发布的《网红经济产业全景与发展报告》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美食博主李子柒赚了1.6亿元,相比之下,六成以上A股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及她一人。
B.网红经济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MCN公司的经管和助推。
C.顶级带货网红和中尾部阵营中的网红整体销售业绩不容小觑,农村网红的销售业绩则不太理想。
D.2019年可谓是网红经济的元年,网红带货正在形成新的产业链,消费者也有了新的消费模式。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网红自文坛而起,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几经迭代,已经形成较成熟的商业模式。
B.目前,网红经济已经迈入4.0时代,从最初的PC网络文学红人、2.0的博客草根红人、3.0的微博大V,到现在的全媒体多元化网红,网红经济随着信息技术变革、产业资本流动等,展现出了各段时期的发展特征。
C.微博大V对于关注度的积累主要借助内容完成,变现渠道囊括了之前几代网红所有的模式,包括直接付费、广告宣传收益、打赏、大IP版权收益以及直播带货等。
D.在4.0时代,网红经济告别了单打独斗模式,专业化、职业化成为一大趋势。
【小题3】请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规范网红带货行为,从而推动这一业态良性发展?
19-20高二下·广东梅州·期末
知识点:概括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个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文段二: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你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
些须认得几个字                  些须:
②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        忖度:
【小题2】请用简洁的文字分条概括文段(二)的主要内容。每条不超10个字。
【小题3】结合文段(一)贾母对女子读书的态度,分析文段(二)中黛玉对宝玉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的原因,以及黛玉表现出的性格。
【小题4】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宝玉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外疫情暴发,多国限制或者暂停粮食出口,国内百姓的心态多少受到影响。在真假信息难辨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怕没有怕涨价”成为一些人无奈的选择。特别是抢购人群中有不少是经历过缺衣少食岁月的人,挨饿的记忆让他们对这类信息比较敏感,容易跟风抢购。

然而,盲目囤粮有害无益。在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用更高的价格把经销商的库存变成自家的库存,如果不具备储存条件,粮食还会变质,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疫情尚未结束,虽然多地连日零新增,但不能放松警惕,扎堆抢购仍有聚集性风险。更重要的是,疯狂抢购如同银行遭遇挤兑,会扰乱正常供给安排,本来充裕的物资供给也可能出现暂时性供给紧张、价格短暂上涨的现象。这种对正常市场秩序的冲击,通过价格传导,最终伤害的还是终端消费者,影响种粮农户的积极性。

制止不理智的囤粮行为,需要缓解对粮食安全的焦虑。面对重大疫情,“囤货”和“从众”都是正常的社会心理反应。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人们平复情绪、获取力量,有利于增强定力。

面对不理智的囤粮行为,有关部门更需加强市场监测、统筹调配。还要坚决打击造谣生事、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向社会释放对造谣传谣严惩的明确信号。物资足,价格稳,则民心安。

(摘编自《盲目屯粮,有害无益》)

材料二: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如果单论三大主要粮食小麦、玉米、大米,我国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2019年,中国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够全国人民吃一年以上。按照国际标准,粮食的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在17%至18%之间就属于安全区域,目前我国库存量远高于这一标准。但事实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如大米类,泰国香米等进口产品旨在丰富产品种类和个体的差异化需求。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结构的发展却不平衡。目前国内大批量生产的粮食是小麦、水稻等高产量粮食,种类比较单一。这就导致了小麦、水稻生产过剩,而大豆等其他粮食却不够吃的现象。其实除开少部分口粮外,我国的大部分进口粮食是被用于“饲料用粮”与“工业用粮”的,以大豆为例,进口大豆当中,用于生产豆粕的比重占总量的75%到80%。而伴随着国内工业的高速发展,淀粉、糖浆、酿酒、燃料乙醇等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尽管我国粮食年产量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亿多吨提高到2019年的6.64亿吨水平,但消费水平却也达到了7.5亿吨,缺口仍高达15%,所以进口粮食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是非常必要的。

(摘编自《作为产粮大国,为什么我国每年还要进口粮食?》)

材料四:

确保粮食安全要藏粮于“地”。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用只占世界9%的可耕地面积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但并不能因此就忽略了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等现状。因此,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更要在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上下功夫,让粮食安全在田间地头得以“安放”。确保粮食安全要藏粮于“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从地瘠“望天收”到丰产“吨粮田”,从古老的“汗滴禾下土”到如今的“无接触式春耕”,这背后是我国不断将藏粮于“技”纳入粮食生产的建设成果。

(摘编自《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人抢购并囤积粮食是因为其曾经有过挨饿的刻骨铭心的历史,对这类信息敏感。
B.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因为我国存在人均耕地和优质耕地都少的现状。
C.2013~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增长率有升有降,其中2015年的增长率最高。
D.疯狂抢购粮食等物资就会导致暂时性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冲击正常的市场秩序。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粮食年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但目前大批量生产的是小麦、水稻等高产量粮食,种类还比较单一。
B.重大疫情时人们不理智的囤粮行为是正常的社会心理反应,政府只需要对人们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增强定力就可以了。
C.按照国际标准,粮食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重应该在17%至18%之间,目前我国库存量远高于这一标准,我国粮食安全很有保证。
D.我国只用了占世界9%的可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和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努力分不开。
【小题3】请结合材料,概括作为产粮大国的中国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
这几篇文章文体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并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
【链接1】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明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难。大恩未,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嚣,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有删改)


【注】①西铭先生:张溥,字天如,别号西铭。无子,死后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等人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②若敖:春秋时楚国的同姓氏族,因为越椒叛楚而被灭族。
【链接2】

《温疫论》原序

吴又可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正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正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正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正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正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究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有删改)


【链接3】

喜似赠黄生序

曾巩

五年时,某送别介卿于洪州。黄生年十四五,在舟中出入吾二人之间,与众童子无异。其时,从介卿于淮南,至者独言黄生敏且勤,自此,黄生之能浸浸闻。至介卿之门者,归,莫不爱其为人,而异其业之进。介卿以书抵黄生之亲,亦称之。于是,黄生之里人皆叹其善自致,而且慕之。其大父虽已老,其母虽久寡居,闻黄生之进如此,虽在千里之外,犹朝夕侍其旁也;虽书信岁不过三四至,犹朝夕与之上下语也。非特如是也,其喜甚于朝夕侍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也。何则?黄生在其家,无以异于众童子,一出而得大贤为之依归,遂以能闻于人,为其大父与母者,其独能勿喜乎?其不愈于朝夕侍其旁,朝夕与之上下语乎?予闻之亦喜甚。

而予自洪州归,虽其身介卿之侧,其心焦然,食息坐作,无顷焉不在介卿也。至于今且三年。然日孜孜念之,凡询介卿之事于人,虽奴隶贱人加详焉。于奴隶贱人犹然,况衣冠降登,絜然为士者乎?况吾介卿朝夕所与居,教诲而称之者乎?故闻黄生之归也,日企而望之,乎其来视我也。

居一日,黄生来。望其表,其步趋之,揖让之容,固有似乎介卿者。入而视其色,听其言,立气愉愉而其音淳淳,不似乎介卿者少矣;其学其归,得之乎介卿何多也。间而省其书,则又如出诸介卿之手。问介卿之事,皆能道其远者、大者焉。甚矣!黄生之似吾介卿也。吾得之,废食与寝而从之。吾喜也,惟恐其去我,而尚其来之不早也。嗟乎黄生,岂特一时慰我也!于是知介卿之德,入人之深,化人之速也如此,使得其志于天下,何如哉?

以从介卿于淮南者数人较之,不人人皆然,而黄生独然,则又知黄生之所自致者亦荦荦绝众,使坚且久,其所至如何哉?介卿之教诲、黄生之自致而思乎人莫不欲有立,然而有贤父兄之渐泽,而卒不入于善者,其自反于心如何也?亦思介卿之道德,于今为大备,而黄生为日进,独予断然不一二备而不尺寸进,比其少之时缺且忘者众矣,其自愧于心如何也?以心之愧也,则欲重警戒自修。是介卿之教不独裕于黄生,黄生之自致不独裕于己,而皆有以及予也,其喜不又多乎?

(有删改)


【链接4】

青岩山居记

【明】王祎

青岩义乌县南十里,其山由东阳两岘峰西来,三十里至于龙门,势益穹隆,由龙门而西,又二十里,是为青岩。至是山支为二,南支则重峦叠嶂,北支则崇岭峻峤,皆迤逦西行。方二支之分也,有山从中出,峰阜圆粹,累累若联珠,曰齐山。而其势遂卑,南北两山,势相环护,左昂右伏,当其前如龙虎,齐山俨然而中居。齐山之阳,坦为平壤,广袤可一里。民居庐杂处其间者,皆傅氏。其外绕以双涧,涧源出于二支之所分,夹齐山而出,至是乃合而为一。行二三里,与群水汇为大陂,曰新塘,而塘适当西山昂伏之会。塘外复有一小山,岿特起,若遏水之冲者。大抵双涧之外,两山之间,陵谷幽邃,川原夷旷,而草树甚繁茂,雅宜为隐者之居。

初,傅氏有才学显闻,仕为侯官主簿曰光龙者,与予祖母为同产,故傅氏予外家也。至正乙未之春,予始至焉,爱其双涧内属,两山外拱,清淑之气,若有所钟,乃即傅氏居旁,买隙地数亩,结屋居之。为屋仅三数楹间,屋外植以竹木,右偏别为小轩,庋书其内。读书之余,其缘涧行。南涧水稍深,菖蒲生石山,与异草青翠相错,绝可爱。北涧水浅,稍雨,水激石面,声潺湲辄不休。有老梅数株,偃蹇横岸侧。由双涧所合,直两山之间而西望,金华芙蓉峰,近在目睫,可揽也。予于是居而乐之,若将终身焉。

或谓予曰:仕与隐,其不同也。古之君子,未尝不欲仕,特恶不由其道耳。君子学先王之道,且将为世用,胡为而遽言隐耶?予告之曰:仕隐二趋,吾无固必也。十年以来,吾南走越,北走燕,而惟利禄之是干,其劳心苦思,殆亦甚矣,是岂志于隐者乎?今天下用兵,南北离乱,吾之所学,非世所宜用,其将何求以为仕籍?使世终不吾用,吾可以枉道而徇人?则吾终老于斯,益研穷六艺百家,而考求圣贤之故,然后托诸言语,著成一家之书,藏之名山,以后世,何不可哉?君子之行止,视时之可否,以为道之诎伸。是故得其时则行守穷山密林而长往不返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汲汲于干世取宠勇功智名之徒尚入而不知出者亦非也。一山之隈,一水之涯,特吾寄意于斯焉耳。吾之行止,安敢固必乎哉?

或者无以诘,因疏其言,揭诸壁间,为《青岩山居记》。

(选自《王忠文公集》,有删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