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少不事羁检,以文学称乡里。举进士起家,迁秘书丞。数上书论事,建言班固《汉书》舛谬,命与王洙并校司马迁、范晔二史。书奏,擢集贤校理。范仲淹贬饶州,谏官御史莫敢言。靖言:“仲淹以刺讥大臣重加谴谪倘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不可”疏入,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亦以仲淹故,相继贬逐,靖繇是益知名。庆历中,仁宗锐意欲更天下敝事,增谏官员,使论得失,以靖为右正言。靖在职数言事,尝论夏竦奸邪,不可为枢密使;王举正不才,不宜在政府;狄青武人,使之独守渭州,恐败边事。其说多见纳用。会西鄙厌兵,元昊请和,议增岁赐。靖言:“景德中,契丹举国兴师,直抵澶渊,先帝北征渡河,止捐金缯三十万与之。夫以景德之患,近在封域之内,而岁赐如彼;今日之警,远在边鄙之外,而岁赐如此。若元昊使还,益有所许,契丹闻之,宁不生心?无厌之求,自此始矣。傥移西而备北,为祸更深。但思和与不和,皆有后患,则不必曲意俯徇,以贻国羞。”擢知制诰。侬智高反邕州,乘胜掠九郡,以兵围广州。朝廷方顾南事,诏以广南西委靖经制。智高西走邕州,靖策其必结援交趾,而胁诸峒以自固,乃约交趾李德政会兵击贼于邕州,备万人粮以待之;又募侬、黄诸姓酋长,皆縻以职,使不与智高合。既而朝廷遣狄青、孙沔将兵共讨贼,贼平。迁尚书工部侍郎。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卒。特赠刑部尚书,谥曰襄。

(节选自《宋史·余靖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淹以刺讥大臣重加谴谪/倘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不可/
B.仲淹以刺讥大臣重加谴谪/倘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不可/
C.仲淹以刺讥大臣重加谴谪/倘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不可/
D.仲淹以刺讥大臣重加谴谪/倘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不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出现的相关文化常识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府是政事堂和“二府”的合称,前者是宰相议事之地,后者指中书省与枢密院。
B.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时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时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C.交趾,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包括今越南中北部。唐时设县,王勃父亲就曾做过交趾县令。
D.工部是我国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刑狱、田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靖颇有学养,参与校勘史书。他称《汉书》有谬误,皇帝命令他和王洙一起校勘司马迁的《史记》和范晔的《后汉书》,校勘完成后被提拔。
B.余靖恪尽职守,敢于直言政事。他在担任右正言时,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夏竦奸邪,王举正不才,狄青不宜独守渭州,他的建议多被皇上采纳。
C.余靖审时度势,进言为国争利。他认为跟景德之患相比,西夏之危在边境之外,满足西夏“增岁赐”的要求将导致更深的祸患,不应答应。
D.余靖临危受命,平叛安边有功。侬智高叛军包围广州,余靖受命节制广南西路,他与交趾王李德政相约合兵,大败贼军,后与狄青等一起平定了这场叛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不事羁检,以文学称乡里。举进士起家,迁秘书丞。
(2)无厌之求,自此始矣。傥移西而备北,为祸更深。
17-18高二下·福建福州·期末
知识点:《宋史》文言文断句概括中心意思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陕西用兵,天子以仲淹士望所属,拔用之。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无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会边陲有警,因与枢密副使富弼请行边。于是,以仲淹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赐黄金百两,悉分遗边将。麟州新罹大寇,言者多请弃之,仲淹为修故砦,招还流亡三千余户,蠲其税,罢榷酤予民。又奏免府州商税,河外遂安。比去,攻者益急,仲淹亦自请罢政事,迺以为资政殿学士、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其在中书所施为,亦稍稍沮罢。以疾请邓州,进给事中。徙荆南,邓人遮使者请留,仲淹亦愿留邓,许之。寻徙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B.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C.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D.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自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幸者不便/于是谤毁稍行/而朋党之论浸闻上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朋党,封建社会中官员们为压制、打击政敌,利用同门、同乡、同年等多种关系结成的利益集团。
B.论,评论。一般指史传文后面的评论性文字,主要是传记作者对传主一生功业和优秀品格的评价和总结。
C.卒,死。《礼记》中对死的称谓等级有崩、薨、卒、不禄、死等,其中,“卒”指士大夫之死。唐代之后“卒”泛指死。
D.榷酤,汉以后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文中意指前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麟州遭到敌寇侵扰,范仲淹整修旧要塞,招回流亡百姓,免除他们的赋税,允许百姓卖酒,又上奏朝廷免除府州的商税,黄河以外的地区于是得以安定。
B.范仲淹以治理天下为己任,致力改革,削减冗滥,考核审查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但是他的改革涉及面太大,评论的人认为无法实行。
C.传记作者认为,北宋是一个不乏明君和贤臣的朝代,范仲淹就是贤臣中的代表,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可与古人媲美。
D.范仲淹曾有多次调动,先后任邠州、邓州知州和给事中等职。调任荆南时,邓州百姓拦住使者请求留任范仲淹,范仲淹也愿意留邓州,朝廷答应了这一要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2)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小题5】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百姓给范仲淹画像立生祠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板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注】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②孤寡。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B.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C.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D.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图阁学士,宋代官名。龙图阁是纪念宋太宗并收藏其御书、文集、图画等物的宫殿。龙图阁学士为加官,是一种赐给文官以示尊宠的虚衔。
B.手板,又称笏板、玉板或朝板。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之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于其上,以防止遗忘。
C.周茂叔,周敦颐字茂叔。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一般而言,古人对长辈自称称名,以示谦恭;而称平辈或长辈的字,则表达对对方的礼貌及尊重。
D.黄庭坚,北宋著名文人,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洵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敦颐能力突出。担任分宁主簿时,面对一件疑案,他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这使当地人大为钦佩。
B.周敦颐深受百姓信赖。担任合州判官时,如果案件不由他亲自经手办理,百姓根本不会接受。
C.周敦颐受到黄庭坚高度赞誉。黄庭坚认为,周敦颐在名誉、利益与立志、利民的选择中颇有古代君子之风。
D.周敦颐老而思乡。在掌管南康军时,他在庐山莲花峰下安家,并用一条故乡溪水的名字来为自己的住宅命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2)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小题5】黄庭坚对周敦颐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之评。周敦颐的哪些事迹能体现这个评价?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庶,字子尚,庆阳人。崇宁五年,举进士第。改秩,知泾州。契丹为金人所破,举燕云地求援,诏师道受降。庶谓师道曰:“国家与契丹百年之好,今坐视其败亡不能救,乃利其土地,无乃基金人之祸乎?”不听。宣和七年,金果入寇。太宰李邦彦夜召庶问计,庶曰:“宿将无如师道,且夷虏畏服,宜付以西兵,使入援。”以庶为陕西运判。累立战功,升龙图阁待制,节制陕西六路军马。先是,东京留守宗泽承制以庶陕西制置使。会宣谕使谢亮入关,庶移书曰:“夏人之患小而缓,金人之患大而迫,秋高必大举,盍杖节率兵举义,驱逐渡河,徐图恢复?”亮不从。金人大入,庶据险以守。金人先已乘冰渡河犯晋宁,侵丹州,破潼关。庶传檄诸,会期讨贼。泾原统制曲端雅不欲属庶,以未受命辞。金人知端与庶不协,并兵寇鄜、延。庶闻之,夜趋鄜、延以遏其冲。时端尽统泾原劲兵,庶屡督其进,端讫不行,遂陷延安。初,庶闻围急,自收散亡往援,庶至甘泉而延安已不守,遂自将百骑驰至襄乐劳军。庶至,端厉声问庶延安失守状,曰:“节制固知爱身,不知为天子爱城乎?”庶曰:“吾数令不从,谁其爱身者!”端怒,夺庶印。会诏庶守京兆,庶先以失律自劾得罢。丁内艰。绍兴七年十月,以兵部侍郎召。明年春,入对,上曰:“召卿,此朕亲,非有左右之助。”庶顿首谢,因奏:“恢复之功十年未立其失在偏听在欲速在轻爵赏是非邪正混淆诚能赏功罚罪其谁不服   昔汉光武以兵取天下,不以不急夺其费,不知兵者不可使言兵。”即日迁本部尚书。议者乞遣重臣行边,遂命庶措置江、淮边防。庶还朝,论金人变诈,自渝海上之盟之语。当是时,秦桧再相,以和戎为事,庶力诋和议,乞诛金使,其言甚切。

(选自《宋史·卷三百七十二》,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恢复之功十年/ 未立其失/ 在偏听/ 在欲速/ 在轻爵赏/ 是非邪正混淆/ 诚能赏功罚罪/ 其谁不服
B.恢复之功十年/ 未立其失/ 在偏听/ 在欲速/ 在轻爵/ 赏是非/ 邪正混淆/ 诚能赏功/罚罪其谁不服
C.恢复之功十年未立/ 其失在偏听/ 在欲速/ 在轻爵赏/ 是非邪正混淆/ 诚能赏功罚罪/ 其谁不服
D.恢复之功十年未立/ 其失在偏听/ 在欲速/ 在轻爵/ 赏是非/ 邪正混淆/ 诚能赏功/ 罚罪其谁不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秩,指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与下文的“权”“擢”用法相同。
B.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相当于明清的省,是最高行政区划。
C.丁内艰,即丁母忧,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都可称“丁内艰”。
D.顿首,指磕头,古时一种跪拜礼。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敬礼,或书信中的敬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庶见识长远,劝谏防金。契丹被金侵犯,以燕云土地为代价向宋朝求援,王庶力劝应该加以救援,不要助金人为祸大宋。
B.王庶心系时局,全力抗金。金军入侵时他据险守御并约定日期共同抗敌,接连失地后他又率军迎敌,终因势单力薄丢失了延安。
C.王庶直面军中矛盾,勇担责任。面对曲端的不服从和延安失守后的责难,他能审时度势,勇敢面对,并主动向朝廷做检讨。
D.王庶不畏强权,力抵和议。王庶勇敢揭露金人诡诈毁约的真面目,面对主和的秦桧,他极力抵制和议,请求杀掉金的使者。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宿将无如师道,且夷虏畏服,宜付以西兵,使入援。
(2)盍杖节率兵举义,驱逐渡河,徐图恢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