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 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 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听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过:经过 |
B.文侯怒,任座趋出趋:驱赶 |
C.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进:举荐 |
D.子恶得与魏成比也比:并列 |
A.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B.文侯问于群臣曰/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C.富贵者骄人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D.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抱明月而长终 |
A.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
B.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
C.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
D.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
(1)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①虮虱:虱及其卵,比喻卑贱或徼小。②枝梧:同“支吾”,抗拒。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
B.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
C.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
D.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
A.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位次于上卿,职掌为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 |
B.菽,豆类的总称。中国古代有“五谷”的说法,其中一种便是稻、黍、稷、麦、菽。 |
C.釜甑古代炊煮器名。“釜”是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代的锅;“甑”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 |
D.辕门,古代官员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车辕仰起为门,称“辕门”。后指军营之门或官方衙署。 |
A.宋义只顾自己,不体恤士卒,在军粮短缺的情况下,还置备宴席,最终落得被项羽斩杀的下场。 |
B.项羽杀死了宋义后,将领们都因畏惧而服从项羽,没有谁敢抗拒,大家一起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
C.项羽能从全局出发,善于分析战争的形势,沉船破釜甑,勇武而有胆识,在和秦军对抗的过程中大获全胜,楚怀王欣赏他的才干,拜他为上将军。 |
D.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各诸侯将领,将领们在入辕门时,都跪着向前走。自此,项羽真正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 |
(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2)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会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危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危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节选自《鸿门宴》)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日 |
B.范增数 |
C.常以身 |
D.范增 |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
B.起,立 |
C. |
D.我为鱼肉,何辞 |
A.古人称谓比较复杂,有封号加名字的,如留侯张良;“沛公”文中用以称刘邦,是因为公元209年,刘邦响应陈涉起义于沛,被立为“沛公”;有称名的,如“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的名:有称官职加姓名的,如“左司马曹无伤”。 |
B.“沛公欲王关中”“先入关破秦”中的“关”特指函谷关,后文“故遣将守关者”中的“关”与此同义;“沛公居山东时”“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山东”“河北”“河南”与现在的山东、河北、河南的位置大抵相当。 |
C.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是坐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上的,因而古人常把称帝称王叫做“南面”。宾主座次中:座位最尊的是东向,其次是南向,再其次是北向,最卑是西向。《鸿门宴》里边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
D.“按剑而跽”跽就是跪坐,也叫做长跪,臀部离开双足称为跽,以两膝着地。由坐而跽,多是表示敬意或被对方所震动,或表示警惕。 |
A.曹无伤告密是项羽和刘邦产生矛盾的导火索。项羽的谋士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刘邦有野心,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勿失,这是“火上浇油”,使刘、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
B.宴席上樊哙与刘邦的言语内容一致,但侧重点不一样: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自己“不敢倍德”,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属于“以守为攻”。 |
C.鸿门宴上气氛一开始就很紧张,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其对刘邦欲王关中还是很不满的,他设宴招待刘邦也是想做进一步打算。后范增命项庄舞剑,气氛则更为紧张。 |
D.选段在矛盾斗争中,通过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具体表现,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政治集团里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如文中较为集中地表现了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 |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以父崧卿荫,补番禺县尉。韩侂胄举恢复之谋,诸将偾军,边衅不已。朝廷寻悔,金人亦厌兵,乃遣韩元靓来使,而都督府亦再遣壮士遗敌书,然皆莫能得其要领。近臣荐信孺可使,自萧山丞召赴都,命以使事。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侂胄矍然。至濠州,金帅纥石烈子仁止于狱中,露刃环守之,绝其薪水,要以五事。
(节选自《宋史·方信孺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
B.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
C.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
D.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
A.未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未冠”。 |
B.荫:古代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 |
C.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作国家的代称。 |
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三秩,即三级或三等。 |
A.方信孺才能出众。曾得到周必大和杨万里的赞赏。与金国交涉时,都督府派去的人不能领会敌方要领,而方信孺出使时能从容地与金国周旋。 |
B.方信孺临危不乱。他首次出使金国,遭到囚禁,被断绝柴火、饮用水,还受到威胁,但仍沉着冷静,坚决不答应金国提出的五个停战条件。 |
C.方信孺坚守气节。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同意金国提出的交出主谋的无理要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朝廷尊严。 |
D.方信孺勇于维护朝廷利益。他三次出使金国,先后拒绝了金国提出的增加岁币等有损国家利益的要求,使敌方的贪欲无法轻易得逞。 |
(1)信孺曰:“开衅自我,金人设问首谋,当何以答之?”
(2)信孺自春至秋,使金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议用弗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