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1
下面这幅图片是2019年10月1日在国庆阅兵式上,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的场景。请为这幅图片拟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点明画面的内涵。(不少于120个字)
   

(图片来源于2019年国庆阅兵电视直播画面截图)

2020·湖南岳阳·模拟预测
知识点:修辞手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人工林海,在发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时,为京津冀筑起了一道的“绿色生态屏障”。

半个多世纪以前,塞罕坝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林场,369名林场创业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一部的奋斗史。一代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宝贵的塞罕坝精神。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建厂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严重沙化、粮食短缺、交通不便,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左右,年平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花面、喝冰雪水、睡地窖子,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种下了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无论是默默坚守的护林员,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造林人,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传承好、弘扬好塞罕坝精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塞罕坝人的使命。

【小题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予修改。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如果你走近故宫午门,会看到这样一张巨幅海报:静静的夜空中,悬挂着一弯明月凝神细看,却是一支毛笔的笔毫,那弓起的身姿,仿佛飞龙走笔、力透纸背,毫光如月,照亮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

展览共三单元:第一单元委怀琴书,出自陶渊明的诗句。书房里不仅有经史子集、文房四宝,               。周代的素面玉琮、商代的青铜鼎、南宋的古琴、五大名窑的瓷器……琳琅满目的陈设,展示传统书房的丰富。最有趣的要数一件清代紫檀木旅行文具箱,翻过来就可以变成一张小书桌,堪称移动的书房                。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里的江南烟雨,云气变幻,缥缈若仙境;倪瓒的《淡室诗》,寄托淡泊心境;唐寅的《双鉴行窝图》,将屋边两个水池喻为两面镜子,鉴心自省……第三单元颇具当代气质。裸眼3D技术还原了紫禁城中的一处特殊书房——香雪。明明是室内,却用白石依墙堆砌出山景,营造出仰观香雪海,坐觉太虚宽的意趣。

书房,                ,也是读书人的心灵栖息地。我们从展览中看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也看到当代艺术家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实践。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B.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C.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D.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小题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意人生,不应该是空有其表的外壳,而要有“腹有诗书气白华”的内在,更要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为什么要读书?一位网友的回答有意思:看到美景时,其他人只会说“厉害了”,然后拍照发朋友圈,你却因为心头闪现的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感动。诚如所言,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书籍不应是任人摆布的装饰品,也不该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而要成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日用品。

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阅读,能够培植心性,让读者潜移默化地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在人群里显得卓尔不凡;阅读,可得良师诤友,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导师,引领我们探求未知领域的奥妙,越发懂得“学然后知不足”的真谛;阅读,让心生安宁,与书相伴是闹中取静和灵魂自我放逐,稍有收获便会心生喜悦,犹若佛号入耳,觉得心安神宁,感恩知足。

【小题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寒地冻之际,这边是多车连环追尾、行人纷纷滑倒、公交车难刹车;那边,洒水车变身制冰车,依然在道路上“辛勤”作业,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C.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D.文化图书科学校是当时中国唯一讲授图书馆学的高等学府,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