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乡太久以致儿童不识的情景寄寓着人生易老的深刻感触,这正是多少人老来还乡的共同体会;“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勉励友人的高唱,又成为后代留别题赠的格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成语。

这类诗歌多数是绝句,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民歌本来大多就是人民的集体创作,表现的是当时个人还没有脱离民族生活及其旨趣的思想情感,因而“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盛唐绝句取法于民歌的这一创作原理,同时又比民歌更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提炼出共同的民族情感,其语言之纯净,情韵之天然,体现了最高的诗应是最单纯、最概括并最富于示的艺术本质。因而易记易诵,广布人口,历千百年之久仍能触动人心,又如才脱笔砚一般新鲜。

与这类表现人生共同感悟的作品同样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其高峰也出现在盛唐。山水田园诗不仅以高雅的艺术品格成为后世绘画、园林等各种艺术的审美典范,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是全人类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唐代山水田园诗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因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于晋宋之际,因而自诞生之初,就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内蕴。在老庄自然观的影响下,文人们认为宇宙万物的运转有自己的规律,自然之道蕴含在天地山水草木的变化之中而要观察自然之道,必须使心胸澄明,在清虚静默的观照中“坐忘”,遗落一切,心灵与万化冥合。这就使山水田园诗形成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基本旨趣。因此表现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是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题。

从南朝到唐代,与其他题材相比,山水田园诗的表现艺术发展得最为充分,而且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虚实、形神、意境、兴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中国诗歌确立了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尤其盛唐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气势壮阔,反映了繁荣开明的盛世气象,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给人以生活哲理的积极启示,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其成就更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继的巅峰。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或多或少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不受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并且保持一成不变。
B.盛唐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原因是诗人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的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概括为普遍的体验。
C.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描述的因离乡太久、以至于儿童不识、将他误认为客的归乡情景,写出了不少老来还乡者的共同体会。
D.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更以高雅的艺术品格成为后世绘画、园林等各种艺术的审美典范。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了大量的诗歌名句充当论据,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与说服力,同时,使文章意蕴内涵更为丰富。
B.文章第二段阐述了盛唐绝句与民歌的关系,揭示了其历千百年之久仍能触动人心、又如才脱笔砚一般新鲜的深刻原因。
C.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证了盛唐诗歌,特别是表现人生共同感悟的盛唐绝句与山水田园诗的重要价值与成就,有理有据。
D.文章通过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与其他题材诗歌的具体比较,论证了山水田园诗在古代表现艺术领域发展得最为充分。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李白的绝句《静夜思》广为传诵,家喻户晓,也是因为诗歌所描绘的望月思乡的情景道出了天下游子共有的情感体验。
B.唐代山水田园诗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思考了全人类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
C.山水田园诗表现出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的基本主题,与它受到老庄自然观的影响有关。
D.盛唐山水田园诗成就极高,因为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虚实、形神、意境等重要问题,从而为中国诗歌确立了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
2020·湖南邵阳·三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是时候关闭你的上帝视角了

王梦影

⑴和颐酒店遇袭女性,衣着得体,遇事冷静,还是遭遇了质疑:怎么这么晚回房间?上个月,一位母亲在电梯里阻止男子吸烟,被拳脚相加,却遭微博红人怒斥:“怎么做母亲的?不能忍气吞声么?”本月初,一位中国旅日女留学生在家中遇害,嫌疑犯是她友人的同居男友。据被害者母亲陈述,凶手有家暴倾向,友人不得不向遇害女生寻求庇护,借住家中。这位姑娘仿佛已经无可指摘了。可她似乎仍有“不足”之处:怎能如此善良?警惕心呢?

⑵在每一起事件中,不幸已经发生,公众讨论无法弭平伤害或挽救生命。它的意义在于警示:未来避免悲剧重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⑶可是焦点往往偏移了。“键盘侠”常常分成几派,争论受害者是不是还有改进的地方。更糟的是,对受害者的审视会变成某种暗示,从键盘上蔓延到人心里,内化成为整个社会心理的一部分——成为受害者是羞耻的。受害者有罪论并不新鲜。自1965年威廉·莱恩提出这个名词开始,不公正的社会文化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围观者的头脑,让他们下意识地认为受害者有罪。

⑷我更愿意相信,如今很多评论者并不想给谁冠上罪名。他们只是迫切地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不幸找上这个人?肯定有哪些值得警惕的地方——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⑸当事件已经发生,过程已经了解,这种找寻似乎非常容易得到答案。身在其中的人总是显得漏洞百出。就像我躺在柔软的沙发里抱着爆米花,对着恐怖片里的傻白甜不断痛心疾首:门口就是怪兽啊,半夜三更听到响动,出去看个啥!我看到那个人进地下室了,你就别跟着下去了!如果是我的话,一定能活到片尾。这个逻辑似乎是通顺的,因为我们开着上帝的视角。

⑹当我们俯视受害者,他们似乎总有可以提高的地方:犯傻、心软、莽撞……但当自己置身真实世界,没有上帝视角,无法看到事态发展的进度条,不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再也不能够辨认每一个路人的忠奸,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太复杂了。简单的逻辑尽管方便,却通常并不可靠。我们站在当事人的位置,不一定能做得更好。

⑺其实,我们的安全感或许根本就找错了方向——约束受害者再严厉也是没用的。

⑻用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量,完全可以用来追问和督促——被诈骗者利用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公共场所的监控和警察的及时反应如何到位?遭遇家暴的妇女有没有更安全的求助机构?

⑼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数十名高矮胖瘦的性侵受害者和歌星Lady Gaga一起走上舞台,共同演唱“直到它发生在你身上,否则你不知道我的感受如何”。当时的副总统拜登介绍他们时这样说:“他们不断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事实上,他们什么都没做错。”

⑽不幸永远在发生,之所以没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许绝不是某种优越,只是幸运而已。下一次,关闭上帝视角,像凡人那样去参与公共事务,会是更积极的态度。

【小题1】简要概括具有“上帝视角”的人有哪些表现。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列举“关闭上帝视角,像凡人那样去参与公共事务”的正确做法。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韩国民族文化
周国平
韩国民族文化缤纷优美,摇曳多姿。它与中国古代唐朝及之前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渊源甚深,在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根系上与中国的儒道佛文化一脉相承。这种传承与积淀是不可否认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一种被命名为“唐乐”中国化的韩国音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丰富多彩而又流露出个性化的气质。
民间社会的世俗生活不仅在礼仪、节日的安排上体现一致性,而且民间化的儒家文化传统在两国都是如影随形。从韩国最常见的传统图案龙、凤和太极图便可见一斑。龙、凤同是中韩两国历史文化中频繁出现的彩绘符号,也同是令人景仰的高贵的文化图腾。从中国古代易经学说八卦图源生而出的太极图,是韩国国旗的基本图案。它是朝鲜王朝后期制定的国旗,太极图均分为二,十分对称。上面红色部分代表阳,下面蓝色部分代表阴,阴阳是古代宇宙的象征,是相互对立而又臻于完美、和谐与平衡,也是两种伟大宇宙力量的象征: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等。
同为东亚地理版图一员的韩国,处在儒家文化圈中。辐射而生的韩国儒家伦理是对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继承与发展。这种儒家工商资本主义对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亲情关系、地缘关系等儒家伦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家庭生活、企业管理,大到选举活动、政府体制。
而在中国唐朝之后的韩国历史发展中,其民族文化也吸收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精华,中西文化熔为一炉、交相辉映。这样,韩国民族文化既有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又有西方文化神本思想的融合;既与华夏炎黄民族文化有着系出同缘的类似,而又有着高丽民族自成一家的韩风韩韵。
一衣带水,明月相随梦魂归。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丽大藏经》,到世代相传的“玄鹤琴”;从高丽王朝期间取代了“乡歌”的“长歌”,到简单、凝重、优美的响亮瓷器;从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的韩国书法,到新罗时代用音乐伴奏的由舞蹈动作演绎成的叫“处容”的戏剧。从上短下长的传统韩服,到韩国建筑彩绘的“丹青”;从味道香辣的韩国泡菜,到独具特色的高丽参;从正月十五吃核桃,到立春吃春天的野菜;从夸张怪诞的韩国面具和纵情歌舞的面具舞剧,到韩国知名的佛教寺庙浮石寺、海印寺、华严寺;从精美悠久的风景名胜石窟庵,到绿意盎然的雪岳山;从音调柔和、富有韵味的韩语,到结构组合科学而且简单易学的韩文。浸透着韩国民族文化的丝丝点点,无不令人心动。
一花一国度,一景一世界。无穷花是韩国的国花,“无穷花三千里华丽江山,大韩人民走大韩的路,保全我们的江山”,韩国国歌《爱国歌》中的歌词正是一个民族弘毅进取的精神写照。而无穷花坚韧的性情也告诉我们:韩国与朝鲜隔着三八线的分离,也是如同我们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苦痛与等待。
(选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11日,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韩国民族文化渊源及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民族文化源出东方文化根系,并深受东方文化人本思想的熏陶。
B.唐代文明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很大,之后华夏文化与韩国文化逐渐脱钩。
C.在韩国民族文化中可以看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文化的影子。
D.融合东西文化精华的韩国民族文化又自有其独特的风采和韵味。
【小题2】【小题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文书写形式与汉字完全相同,但又有结构组合科学、简单易学的特点。
B.龙、凤图案在中韩两国历史文化中同是高贵的文化图腾。
C.韩国民族文化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长歌”“处容”“丹青”等都是代表。
D.韩服、泡菜等日常生活物品也体现出了鲜明的韩国民族文化特色。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浸润与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B.“唐乐”是一种经韩国人之手进行个性化改造了的,但仍具有大唐遗风的传统音乐形式。
C.《高丽大藏经》和浮石寺在韩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说明了佛教在韩国是最普遍的宗教信仰。
D.韩国国花无穷花,不仅美丽,更体现了韩国民族坚贞弘毅的民族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用描写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想象的虚拟世界,其意在表现与抒发个人的性情,以求表达其“善”,表现其“美”。因而,文学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蕴往往有很大差距,需要读者利用自己已有的先在经验,在作者创造的艺术空间里去想象和生发,以突出理解和体验的个性色彩。

接受理论研究指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那么,文本意义的未定性是怎样形成的呢?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创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读者在阅读时,与作者没有共享的现实语境,作者不能当面回答读者的询问和质疑,交流不能构成反馈,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是否恰当正确。这种不对称的交流就决定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特征,也造成了文本意义的未定性。因此,有研究者指出,在文学意义的生成中,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艺术抵达意味世界的重要范畴,深刻地反映了文学从创作到接受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多层次多维面的蕴涵。一方面它是艺术形式自身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是一种含蓄的笔法,隐喻的技巧,是无法之法的暗示,是无表达的表达;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审美感觉历史生成的中介机制和重大成果,具有心理学的充分依据,在审美知觉的活动中展示了立体的召唤与调节功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意识到,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需要从两个切口入手:一是文本的创作空白,一是读者生成意义的中介——对话策略。

什么是创作空白?在创作中,作家和艺术家按照事物运动及思维的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经常给读者和观赏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因此,空白就是一切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有意无意地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休止、无言、无声、无形的部分,即“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也是留给欣赏者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的艺术空间。因而,发现创作空白,就成为读者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文本的意义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作者的创作意识向读者的接受意识转换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意义的空白召唤着读者的期待,诱发了读者的想象。文本所描写的实体形象又会触发读者已有的经验世界,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联想的内容又使想象得到进一步加工,逐渐填补了空白,生成了新的意义。因此,了解空白如何触发联想等动态机制,将有助于我们与文本进行畅通的对话。

(摘编自韩雪屏《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

材料二:

当代阅读学非常强调读者的主体性,流行的阅读方法强调对话。但是,效果仍然不彰,原因是此等对话只限于读者与现成的、固定的文本对话。拘于读者身份,只能顺着文本的程序驯服地追随,阅读必然陷于被动,而被动则自卑,对文本仰视(甚至“跪着”阅读)。救助之道乃是改仰视为平视,站起来和作者对话,必要时甚至俯视,不但要看到作品这么写了,而且看到作品为什么避免那么写,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这个原则,是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提出来的: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奥列塞耶夫的《果戈里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经典文本的修改实例,在中国古典诗话词话以及小说和戏曲评点中比比皆是。“推敲”已经进入口语,“春风又‘过’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脍炙人口。范仲淹写《严先生祠堂记》,最后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李泰伯读之者三,建议把“先生之德”改为“先生之风”。钱穆先生认为:“范仲淹以‘德’指其人之操守与人格,但此只属于私人。”“风”则是可感的,还能引起“风貌”“风神”的联想。一字之易,比出了不应该那样写,读者就有可能和作者一起从被动接受上升到主动创造的境界。

朱光潜先生说:“读诗就是再作诗。”和作者一起想象写作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才有可能洞察文本意蕴生成的奥秘。作者的意图是隐秘的,一般只把应该这样写显示出来,读者自发的欣赏,往往囿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洞察了不应该那样写的提炼过程,才可能知其所以然,共享作者的匠心,向作者的水准攀登。

(摘编自孙绍振《以作者身份与文本对话》)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与表层意无法一致,读者在理解时需借助已有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B.与文本的不对称交流,使得读者不能与作者对话,其理解的文本意义难以趋向确定。
C.作家借助一定的艺术技巧创设意义空白,符合创作规律,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D.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充分发挥个体能动作用,自由地对意义空白处进行加工。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的意义在于阅读,读者不参与,文本意义就无从产生,读者是文本的对话主体。
B.读者不能与文本有效对话,是因为读者受限于阅读视角,对作者及其作品驯服地追随。
C.若不对照《严先生祠堂记》原稿,读者可能领会不到李泰伯一字之易带来的意蕴变化。
D.在朱光潜看来,会读书的人能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出发,去洞察文本意蕴生成的奥秘。
【小题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作者关于“读者主体性”论述的是(       
A.读《天净沙·秋思》,通过几组名词性词组,还原诗歌场景,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B.读郁达夫《故都的秋》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描述其画面,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C.小说家毛姆认为,“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D.关注到《复活》定稿中丰富了玛斯洛娃出庭受审前的外貌描写,在比较中体会修改意图。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是如何论述“以作者身份与文本对话”?
【小题5】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请以《雷雨》第二幕选段(下表)为例,就读者如何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提出阅读建议。
原稿定稿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你是谁?

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