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多年以前,中国诗人艾青写过几句诗: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出现,当然是因为有了蚕丝,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人的追求、人的实践。所以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在北京的舞台上出现了一部影响巨大的舞剧——《丝路花雨》。最初这部舞剧在北京好评如潮,一票难求,后来这部舞剧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累计演出了1800多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观众通过这部舞剧,了解丝绸之路,欣赏中国的艺术,加深对中国的理解。现在看来,这部舞剧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依然在当今社会发生着,所塑造的人物依然活在我们周围。如舞剧所塑造的美好艺术形象“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敦煌壁画,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创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妙飘逸的审美观。随着舞剧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演出,这个艺术形象也深入来自欧洲、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的观众脑海里,成为关于中国、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性记忆。这部作品唤醒了大家对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激活了历史想象,再现了历史上的辉煌。好的艺术作品的力量很大,因为它深入人心,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给人以教育、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启迪,所以它产生的作用是超出文化、超出艺术的。

福建省歌舞剧院排演的大型舞剧《丝海梦寻》表现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表现了当时的泉州这个中国海港城市繁荣、繁华的生活景象,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航海者的英雄精神和对大海的敬畏与亲近。当参观泉州的历史建筑时,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地方确实是一个文化交融之地,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多种文化的综合。在那个时代里,泉州出现了多种文化的共荣、共存,也出现了各国人民的交流、合作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创造。

由此可以说,凡是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凡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留下了痕迹的东西,文学和艺术都不会忘记,多年以后会重新用艺术的形式再现那段历史。凡是精心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必定给现代的人以很多的启迪,除了让我们通过这样一种艺术欣赏回顾历史之外,也会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面对现实,创造新的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世界长期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善的、真的、光明的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通过艺术的创造和艺术的欣赏,我们的思维不应再局限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而应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丝绸之路,是政治合作之路,也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艺术融汇之路。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留下了诸如敦煌莫高窟这样伟大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现在面对新的丝绸之路,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新的故事,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不应该仅仅观照历史、回忆历史,更应该把眼光放到现在,甚至要放到未来。我们要了解新的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新的故事,发现新的文化的雏形。

在以往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艺术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沙漠、骆驼、大帆船、滔天巨浪、敦煌壁画等,而在未来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艺术创作当中出现的很可能是高铁、飞机、巨大的货轮,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的生活。时代发展了,生活变化了,有关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政治之路,也不仅仅是贸易之路,而是人类的文化的共融之路,是人的情感的理解沟通之路,是人类新的文明的创造之路。所以,丝绸之路是人的道路!

(摘编自莫言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观众要了解丝绸之路,欣赏中国的艺术,就要观看舞剧《丝路花雨》。
B.《丝海梦寻》表现了泉州的繁华,让人感觉到泉州确实是一个文化交融之地。
C.既深入人心给人以美的感受,又给人以教育、启迪的艺术作品产生的作用是超出艺术的。
D.虽然世界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善的、真的、光明的总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对比物与人的活动,得出丝绸之路既是时间和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的结论。
B.文章以两部舞剧为例,论证了文学和艺术会再现曾经辉煌的历史,并给人以启迪。
C.文章以关于“一带一路”的艺术创作为例,论证了艺术表现的内容应随时代而变化
D.文章从历史谈到未来,将真实的丝绸之路与艺术的丝绸之路联系起来,逐层递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取自敦煌壁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B.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要求艺术表现的内容与时俱进,既要观照历史,又要放眼未来。
C.古、新丝绸之路都是文化交流、艺术融汇之路,可见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D.正如敦煌莫高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新丝绸之路势必也会带来新的创作素材
19-20高一下·陕西榆林·阶段练习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世家”一词,较早见于《孟子》:“仲子,齐之世家也。”赵岐注“世家”为“世卿大夫之家”。司马迁著《史记》,有“世家”一体,主要叙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后世言“世家”或“世族”者,大多据《孟子》和《史记》引申,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②在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世家大族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如或因军功封候拜相、子孙袭其封爵禄位而成, 或以经商致富跻身官僚而成为一方望门,但是最普遍的还是由读书进入仕途而遗泽后代以成者。在封建社 会,广为流传的“满朝赤紫贵,尽是读书人”,极扼要地道出了文化在封建世家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封建世家在形成之后,为保持长盛不衰,一方面是兼并土地,广积田产,但是,仅有田产,并不足以保住富责与名望。如果政治上衰落,财产随时都有被夺去的危险,所以,比财产更重要的是要使后代子孙具有跻身官场、谋取显官要职的能力。为此,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督子读书,尤其是那些由科场起家的世家大族,对文化尤为看重。

④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里家庭是社会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那么,世家大族在这方面显然有着比一般家庭更大的作用,即在相当程度上发挥着传递文化的职能,并形成这样的运行轨迹:文化—仕宦—世家(官僚兼文化)—文化。这就是封建世家与文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相互作用。

⑤中国封建时代的家族制极其强固。历代统治者为鼓励孝悌友爱等人伦道德,对世代同居之家常有褒 奖,使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制度得到强化。那种三世同堂、九代同居、珍重门第与世系的特点使家族由居住地域的稳定性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稳定的人际团体,从而导致文化也像家族的延续一样,在一个稳定的群体内传递与延伸。

⑥这样,在前面所说的文化运行轨迹中的后一个“文化”,也就具有了某种“家学”的特点。譬如东汉时期统治者力倡经学,不少世家大族靠经学起家,竞相以经学传授后辈,于是,某一门经学便成了某个世家大族的“家学”。当时著名的世家有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宋代,理学称盛。金溪陆象山(陆九渊),其八世祖陆希声是唐昭宗时的宰相,至陆象山辈历二百年,家道已衰。但陆象山一辈兄弟六人中,象山、梭山(陆九韶)、 复斋(陆九龄)三人皆精研理学,演为一代家学之盛,家世也带赖此得以复兴。

⑦封建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在四书、五经和诗赋方面,农医百工之学很少问津。所以,世家大族器重和传播的文化,主要是一种以经学和文学为主的人文文化。

⑧经学在敲开仕途之门后往往被束之高阁,而文学由于具有交谊、记事、言志、抒情、咏物、唱和等多种功能,自然就成了士大夫及其眷属、子弟们日常文化活动的主体,因此,士大夫之流大多也是文学天地里的骄子。代有才人的现象更是屡见诸史籍。三曹、三苏自不必说,金庸引以为豪的“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家族史,更是近代以来世家文化兴盛的美谈。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是指世代做官、门第高贵的人家,世家的官爵通过军功、经商、世袭、读书入仕等获得。
B.重视教育,督子读书,使他们跻身官场,是世家保持长盛不衰的唯一途径。
C.世家是文化传递的媒介,文化是世家产生的根源,同时又是世家发展的目标。
D.家学兴盛与统治者的倡导密不可分,统治阶级又利用世家的影响力加强自己对百姓的统治。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世家说到文化,再说到文化世家,逐层深入,引经据典,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讲得十分透彻。
B.第①段引用司马迁《史记》中关于“世家”的内容,是为了介绍“世家”一词的来源。
C.文章第②③段阐述了在世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读书入仕的重要性。
D.第⑤段从统治者对恪守人伦道德的世家大族的褒奖方面,指出了这些世家兴盛的外部原因。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世家子弟要跻身官场,谋取禄位,使得世家文化往往依附皇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B.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很少涉及农医百工之学,这导致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C.东汉时期统治者力倡经学,不少世家大族竞相以经学传授后辈,因而某一门经学便成了“家学”。
D.世家子弟学经学是为了应考,学诗赋则可以言志交友,后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更为广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地方性语言是阻碍多民族间信息交流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会加剧区域性贫困的生产与再生产。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支撑,语言扶贫也就因此得以落地实践。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多元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语言政策、语言演变、语言规划等。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扶贫更为关注宏观的语言政策设计、语言发展的长期规划,以及语言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关系角色,这种视角将语言的扶贫效用投射到更为广阔的地域范围,以制定更长期的语言发展规划参与贫困治理过程。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切入,语言扶贫的格局和立意就既不同于语言经济学视角倾向于个体化的扶贫方式,也不同于文化资本论视角服务于特定区域的自身发展,而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因此,在宏观层面,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扶贫关注语言政策设计和规划制定,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政策;在微观层面,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扶贫关注语言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构建,比如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社区融入问题。语言是一种便于相互理解的符号系统,多民族之间、异文化之间、多语言之间的群体互动必然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和偏差,由此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和冲突的升级,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阻碍性因素。因此,需要建构一种平等沟通的方式、一套达成共识的话语、一个包容多样性的空间,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贫困群众来说,这种语言符号并非自然的获得,而是需要通过语言扶贫来完成语言符号传导的全过程,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教育,也就是通过由外而内的力量引入,使其具备日常的话语沟通能力,降低矛盾发生的可能性,以促进形成融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从内而外地改变贫困群众的精神气质,增强其自主发展的精神力量,树立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摘编自向德平、张坤《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与治理效用》》

材料二:

提升贫困地区国家通用语的普及率,打破贫困地区与外界开展信息沟通、要素流通和产品交易的“语言屏障”。以推普促脱贫,不仅需要提高个体的普通话能力,还需提升地区总体的普通话普及率。下成林等人的研究显示,普通话普及率提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先抑后扬”的,存在一个“最低有效规模”,当普及率大于60%时,提高普通话普及率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普通话普及率极不平衡,贫困地区的普及率还非常低,离“最低有效规模”还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普通话对话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释放出来。提升普通话普及率,逐渐使普通话成为贫困地区的主要交流语言,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与外界进行信息、资源和产品等的交换,克服因语言障碍导致的“市场分割”,促进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人口流动,以及制度和技术的移植与扩散,为贫困地区真正融入国家发展、借力国家发展提供好的“语言装备”。

利用和开发当地语言资源,使各种语言资源通过不同方式和路径进入生产系统,参与社会大生产,形成生产力,激发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经济活力。语言资源天生是一种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同时具备成为经济资源的“潜质”,在一定的知识条件、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下可以参与到社会大生产中,转换为生产力。语言扶贫,就是要将各种语言资源,包括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方言资源通过产品化、技术化、人力资本化和国际化等多种途径,使其以生产要素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当中,促进语言资源向语言经济的转化。例如,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的互译技术,促进生产要素、信息流通,节省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易成本等。总之,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等多种路径激发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经济活力。

(摘编自王海兰《深化语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材料三:

贫困往往具有恶性循环的特性,要打破过去长期所处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其难度可想而知。要阻断贫困代际延续,就需要在解决现实贫困的同时,花大力气阻断贫困代际延续。

在基础教育方面,尤其需要在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理念更新、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建设等环节不断改善。与此同时,注重开发学前语言教育,有效抓住语言学习关键期。目前贫困地区幼儿师资严重匮乏,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学前教育保障力不足,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阻断贫困代际延续的大问题。在落实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并组织社会力量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学前教育需要的学习资源,提供满足学前教育需求的社会服务。

对家庭语言教育的重视也十分必要。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要引导贫困家庭家长重视孩子的语言教育,切实做好语言规划、做足语言教育投入。要注重女性语言教育。母亲对子女语言能力的培养影响较大,应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妇女语言能力的提升,以增强其对子女开展语言教育的能力,从而通过语言的“母婴传播”助力消除贫困代际传播。

(摘编自赫琳《着眼能力开发探索语言扶贫新途径》)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语言学视角将语言的扶贫效应投射到更广阔的地域范围,显然优于语言经济学视角和文化资本论视角
B.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普通话,不仅能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还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C.提升普通话普及率,就能帮助贫困地区避免因语言障碍导致的“市场分割”的问题,使其真正融入国家发展。
D.开发学前语言教育,抓住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重视女性语言教育,就可以消除贫困的代际传播。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方性语言是阻碍多民族间信息交流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因而有必要鼓励当地百姓放弃地方性语言。
B.国家推普就是引入由外而内的力量,使贫困群众具备日常的话语沟通能力,增强其自主发展的精神力量。
C.要考察某地区推普促脱贫的情况,不能只考察该地区某些个体的普通话能力,还需要考察整个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
D.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方言资源,通过产品化、技术化、人力资本化和国际化等途径,可成为参与社会生产的生产要素。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属于语言扶贫的一项是(       
A.山东省申请教师资格证要求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B.科技工作者于洪志率团研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机器翻译。
C.自香港回归以来,普通话课程成为香港中小学核心课程之一。
D.黄诗燕扎根基层,发展黄桃产业,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
【小题4】怎样实施语言扶贫?请结合所给材料简要概括。
【小题5】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论证结构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不与当下抗争。

④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切勿“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

⑤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心”(“意识”)处在此时此地。王阳明多次告诫弟子思虑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故而,要通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

⑥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持警觉,活在当下,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7号11版,作者谢青松)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告诫弟子说,思虑过去未来事徒劳无益,所以要放下心来,安住当下。
B.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只须牢牢把握现在,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
C.儒、道、佛都注重“当下”,但用意不尽一致:儒家重治世,道家重修身,佛家重修心。
D.佛教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显然比儒家、道家的当下观更精微更有意义。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指出要关注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B.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儒、道、佛经典文本中“注重当下”的精神品格。
C.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
D.文章尾段补充阐释了“安住当下”的精神内涵,告诫我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不能堕入新的蒙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的“曾点之志”强调因时因地制宜,随缘而安,自得其乐,任意逍遥,内心没有纠葛,显然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B.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状态,就是内心突破重重藩篱障碍,全然地安住当下,从而达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C.采菊东篱的陶潜、幽居汴京的李煜、筑庐东坡的苏轼都有着率真、素朴、清洁的灵魂,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D.佛教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学会安住当下,不能百种需索、千般计较,不能食不甘味、辗转难眠,以免饱受焦虑忧郁的困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