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父衡,以儒素显,仕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太傅东海王越闻其名,辟为掾,任达不拘,寻坐家僮取官槁除名。越寻更辟之,转参军事。鲲以时方多故,乃谢病去职,避地于豫章。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弢功封成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鲲不徇功名,无砥砺行,居身于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敦有不臣之迹,显于朝野。鲲知不可以道匡弼,乃优游寄遇,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礼之。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及敦将为逆,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敦怒曰:“君庸才,岂达大理。”出鲲为豫章太守,又留不遣,籍其才望,逼与俱下。初,敦谓鲲曰:“吾当以周伯仁为尚书令,戴若思为仆射。”及至都,复曰:“近来人情何如?”鲲对曰:“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实未达高义。周顗、戴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用之,群情帖然矣。”是日敦遣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顗素相亲重,闻之愕然,若丧诸己。参军王峤以敦诛顗,谏之甚切,敦大怒,命斩峤,时人士畏惧,莫敢言者。鲲曰:“明公举大事,不戮一人。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止。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敦既不能用,内亦不悦。军还,使之郡,莅政清肃,百姓爱之。寻卒官,时年四十三。敦死后,追赠太常,谥曰康。子尚嗣,别有传。

(节选自《晋书·谢鲲传》)


【注】①端委:礼服,指穿着礼服。②城狐社鼠:狐狸在城墙上打了一个洞便住在里面,老鼠在土地庙里打了个洞也住在里面。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胡作非为的坏人,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B.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C.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D.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墩其为人/所慕如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酒,本义为大飨宴时立主位面南酹酒祭神长者或尊者,后用为古代官职名称,意为主管,如国子祭酒即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行政长官。
B.豫章,是汉朝设置的郡,治所在南昌,唐初将其改为洪州。王勃《膝王阁序》中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写就是这一地名的演变。
C.服阙,指守丧期满,脱下孝服。古代官员任内遇到父母丧事,守丧期间,一般要辞去官职,守丧期满后方可重新做官。
D.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多指代皇子。文中称明帝在东宫召见谢鲲,可见明帝此时身份还不是皇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鲲随性洒脱,多才多艺。他年少成名,通达简傲,有超人见识,不修饰威严的仪表,喜欢《老子》《易经》,能啸歌,也善弹琴。
B.谢鲲高远畅达,不求功名。他虽然处世好像同流合污,但是行事并不连累他的高洁。因其名望甚高,其颇为时人所仰慕。
C.谢鲲正言作答,犯颜直谏。他认为刘隗不过是依仗他人为非作歹而已,周顗、戴若思应当出任朝廷要职,这些都触怒了王敦。
D.谢鲲清政廉肃,受民爱戴。死在任上,死后追赠为太常,谥号叫康。儿子谢尚继承其爵位并为他另外立传。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
(2)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
19-20高二下·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知识点:房玄龄等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攸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 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

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 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 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 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 邓攸传》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B.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C.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D.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文中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中的“孝廉”意思相同。
B.“宾无贵贱,待之若一”中的“无”和“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中的“无”意思相同,都是无论之意。
C.少牢,古代祭祀时牛、羊、猪齐备的称“少牢”,只有猪、羊的称“太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臣子追封爵位。但《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中的“赠”不属于这种情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攸恪尽孝道,谨承祖荫。他按照礼制居丧九年,以孝著称;太守想推举他为孝廉,也被他委婉谢绝。
B.邓攸志向远大,才华过人。他希望天下没有诉讼,深得镇军厚爱;他修书一封便打动了石勒。
C.邓攸受人赏识,心态平和。石勒委以参军,愍帝授以吴郡太守;但他每遇升迁贬黜,没有喜怒的脸色。
D.邓攸品行高尚,为人钦敬。诬陷过他的胡人,因他承担失火过失不加辩驳而感动,主动向石勒请罪。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
(2)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小题5】离职后的邓攸被吴郡百姓挽留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字巨秀,少有逸群之才。举秀才,除郎中,转南阳王模从事中郎。刘曜将刘聪侵掠关东,以为奋威将军以御之,斩聪将吕逸,又破聪党刘丰。聪将苏铁、刘五斗等劫掠三辅,除冯翊太守。有威恩,华夷向服,贼不敢犯。及怀帝蒙尘,乃赴安定,与安夷护军曲允频破贼党,迁定宗庙。永嘉六年,与阎鼎立秦王为皇太子,进救新平,小大百战,手擒贼帅李羌。七年及即尊位,是为愍帝。以首迎大驾之功,封弋居伯。又迁前将军、右仆射。寻又诏曰:“社稷之不陨,实公是赖。授卫将军,领太尉,军国之事悉以委之。”及刘曜侵逼王城,议为都督征东大将军讨之。寻以破曜功封上洛郡公,食邑万户,拜夫人荀氏为新丰君,子石元为世子。后自长安伐刘聪,聪将赵染杖其累捷,帅精骑数百与战,大败之,染单马而走。以功转骠骑大将军、左仆射。刘曜复率众人攻冯翊,帝累征兵于南阳王保,保左右议曰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已螫头其可截不保以胡崧行前锋都督乃发。曲允欲挟天子趣保,以保必逞私欲,乃止。自长安以西,亦不复奉朝廷。百官饥乏,采稆自存。城中饥窘,人相食不可制。时三秦人尹桓等数千家,盗发汉霸、杜二,多获珍宝。帝问曰:“汉陵中物何乃多邪?” 对曰:“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汉武帝飨年久长,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其树皆已可拱。赤眉取陵中物不能减半,于今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此二陵是俭者耳,亦百世之诫也。”后刘曜又率众围京城,帝使侍中宋敞送笺降于曜。及帝出降,随帝至平阳,刘聪戮之于东市。

(节选自《晋书·索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已螫/头其可截不/
B.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己螫头/其可截不/
C.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己螫头/其可截不/
D.蝮蛇在手/壮士解其腕/且断陇道以观其变/从事中郎裴诜曰/蛇己螫/头其可截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是汉代以后通过院试获得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文中“举秀才”即此意。
B.食邑,即采邑,是卿大夫的封地,古代卿大夫收取封地上的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C.左仆射,晋代指尚书省长官,有纠弹百官之权,与右仆射分管尚书省诸曹,位高权重。
D.陵,即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及禁卫军。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索挺身而出,匡扶晋室。索与曲允带领队伍,连续征战,频频击败敌人,并迎立愍帝登基继位,为国家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B.索作战勇猛,恩威并重。索先后多次成功抵御刘曜及其手下的进攻,又因索向来恩威并施,意图劫掠三辅的贼人不敢行动。
C.索深受信任,荣宠优渥。索前有迎驾之功,愍帝下旨将军国大事委托于他以示信任;后又曾解刘曜之围,他及家人得到了封赏。
D.索鉴察往事,直言进谏。长安城内出现了饥荒,而同时有人盗发汉代陵墓,时任左仆射的索借此劝谏愍帝应以汉武帝为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聪将赵染杖其累捷,帅精骑数百与战,大败之,染单马而走。
(2)曲允欲挟天子趣保,以保必逞私欲,乃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雅,字茂达,东海郯人。雅少知名,州檄主簿,秀才,除郎中,出补永兴令,以干理著称。雅性好接下,敬慎奉公,孝武帝深礼遇,虽在外职,侍见甚数,朝廷大事多参谋议。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觞,其重如此。时王珣儿婚,宾客车骑甚众,会闻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然少傅之任,朝望属珣,珣亦颇以自许。及中诏用雅,众遂赴雅焉。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帝以道子无社稷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危,乃选时望以为籓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先以访雅。雅以恭等无当世之才,不可大任,乃从容曰:“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仲堪虽谨于细行,以文义著称,亦无弘量,且干略不长。若委以连率之重,据形胜之地,今四海无事,足能守职,若道不常隆,必为乱阶矣。”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谓雅疾其胜己,故不从。二人皆被升用,其后竟败,有识之士称其知人。迁领军、尚书、散骑常侍,方大崇进之,将参副相之重,而帝崩,仓卒不获顾命。雅素被优,一旦失权,又以朝廷方乱,内外携离,但慎默而已,无所辩正。虽在孝武世,亦不能犯颜廷争,凡所谋谟,唯唯而已。寻迁左仆射。隆安四年卒,时年六十七。追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
B.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
C.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
D.王恭风神/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是之操/无守节之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加礼遇”的“加”指给予,与“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加”含义相同。
B.“不先举觞”的“举”意思是举起,与“举秀才”的“举”含义不相同。
C.“见重”意思是被器重,“见”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字含义不相同。
D.“雅素被优遇”的“遇”与“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的“遇”意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雅常常参与谋议朝廷大事。皇上想提拔王恭、殷仲堪等人,先去咨询王雅,王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B.晋时士绅没有廉耻。宾客本是去参加王珣儿子的婚礼,听说王雅代王珣拜了少傅,超过半数的人都跑去了王雅那里。
C.王雅年少时便以干练能理事著称,一生曾担任多种职务,将做副相时,皇上突然离世,他便失宠,沉默不争。
D.王雅处事谦让、谨慎。即使在孝武帝时,他也不会犯颜当廷抗争,凡是有所谋划时,他都只是唯唯诺诺而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
(2)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谓雅疾其胜己,故不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