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5 组卷27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诞生于五四时期的新诗,关于“大和小”的争论一再出现:新诗应该介入历史现实的“大”呢,还是独抒性灵的“小”?

诗歌有宏大之美,也有细小之美。杜甫《登高》《望岳》可谓宏大,《客至》《见萤火》当属细小。诗可以微小,细小,但不能狭小,渺小;诗可以重大,宏大,但不能空大,疏大。诗无论大小,都要植根于诗人自我的生命体验之上。

正大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特点。他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与天下兴亡密切相关。写社稷安危的,天下大事的,皇帝大臣的,边关战事的,这些叙述不可谓不大,但又绝不超出他个人的生命体验。“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大,但“泪”“心”“家书”“白头发”“不胜簪”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的小。杜诗不管走多远,看多广,探多深,最后都能回落到灵与肉。他那些隐逸的、非介入的抒写,萤火、蚂蚁、桃树、古柏、新松,不可谓不小,但它们会与诗人的生命密切联系在一起,物中有人,融入自己的感情,这是他能以小见大的秘密。因此,诗的大小并不以题材论。并非写国家、写社会、写世界就大,也并非写个人、写身体、写日常生活就小。诗的大小关键还在思想境界。

(摘编自师力斌《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诗歌对新诗的启示》)

材料二:

“风骨”在刘勰的阐释中,主要指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气质和文辞气韵。此后,“风骨”既含有道德修养、人格气质方面的内涵,亦成为诗歌辞章的一种审美标准,被盛唐诗人所崇尚与延续。在历史的变迁中,“风骨”不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界充斥着低俗、粗俗、媚俗之作,这样的诗作缺乏“风骨”。因此,新诗急需反躬自省,重新建构“风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诗歌气韵。

继承与发扬风骨的关键在于诗人要有风骨,具体而言则是指诗人应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诗人应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应有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应有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正气。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华诗魂”的艾青一生心系大堰河那样的劳苦大众,曾写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忧国忧民的诗作,这正是使命感与责任心的体现,是中国风骨在现代诗人身上的延续。然而当下许多诗人沉溺于写“小我”的日常琐碎、鸡毛蒜皮,缺乏时代风骨,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作为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其次,诗歌在内涵上需要建构中国风骨。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虽然不少诗歌在内容上所呈现的是自恋与矫情的“小我”情绪,成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记录,轻浅琐碎,没有思想、内涵和意义,但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中浓厚的家国情怀,曾卓《悬崖边的树》一诗中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食指《相信未来》一诗中蕴含的坚定信念,吉狄马加《我,雪豹……》中对人类生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忧虑,正是现代风骨的典型特征。新时代的新诗需要延续中国风骨的血脉,创作出充满正气、具有崇高感的佳作,建构新时代的诗歌风骨。

此外,新诗在语言文辞方面亦需要有“风骨”。刘勰认为:“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这句话清楚地阐释了“风骨”与“辞采”之间的密切关联。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诗作不讲究文辞,直白浅近,“风骨”荡然无存。跳跃性、非逻辑性、写意性、含蓄、凝练、雅致等作为诗歌语言的特质,需要新诗语言在不断的锤炼和打磨中形成。唯其如此,新诗才能传达出内在的精神风骨和新时代气韵。

(摘编自罗小风《新时代诗歌需要中国风骨》)

材料三: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变”是新诗的根本。一些论者认为,新诗的新,就在于它对旧诗的瓦解,新诗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变化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新诗的“变”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永远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重新尊重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拯衰起弊的前提。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以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纯净内向的李商隐,哀婉悲痛的李煜,愁思满怀的纳兰性德,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常常是和对家国兴衰的关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忧国恤民的诗作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在现代社会,尽管现实多变,艺术多姿,但这个“常”是难以违反的,是优秀的新诗作品必须尊重的“常”。诗之为诗,在审美标准上也有一些必须尊重的“常”。以为新诗没有艺术标准,无限自由,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说法。凡艺术皆有限制,皆有法则。歌德在《自由和艺术》说:“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审美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从古朴典雅的《诗经》和汪洋恣肆的《离骚》开始,乐府诗、绝句、律诗、词曲都离不开和音乐的联姻。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徐志摩在他的《翡冷翠的一夜》加强了形式感和音乐性,闻一多认为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形式感和音乐感,这是评判优秀的新诗作品的基本标准。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摘编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诗歌之所以能以小见大,是由于他能将小的题材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
B.新诗重新建构“风骨”,要讲究文辞,重视“辞采”,在锤炼和打磨中形成诗歌语言应有的特质。
C.古代诗人虽然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创作时总把咏叹个人命运和关注家国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认为新诗创作不能脱离传统,而应继承古典诗歌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小题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诗歌创作实践给新诗创作以启示,诗歌的大小关键在于思想境界,不在于诗歌题材的大小。
B.如果诗人本身没有秉持使命感与责任心,其诗歌作品就会低俗、粗俗、媚俗,缺乏时代“风骨”。
C.现代社会现实多变,艺术多姿,诗人要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传承古典诗歌中以家国为上的诗歌精神。
D.新诗创作不能无限自由,应有一定的限制和法则,要把注重格律,讲求形式感和音乐感作为基本标准。
【小题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任何继承都是批判性继承,继承都是为了发展,都是为了改变当今世界的诗歌格局和面貌。”
B.“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责任在肩,道义在胸,他的作品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与家国唇齿相依。”
C.“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立的,诗歌思维的跳跃性往往正是靠节奏的跳跃顿挫这个外在形式来凸现的。”
D.“汉语之有平仄,是现实,也是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使我们的诗歌更加接近于音乐。”
【小题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小题5】新诗创作对当代诗人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
2020·山东日照·模拟预测
知识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恒定不变的价值,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地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D.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小题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小题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小题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毫无疑问,从乡村生活到城市生活,从乡村秩序到城市秩序,本身确实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你看《清明上河图》那幅长长的画卷,好像就是一个从疏落的乡村,渐渐地往繁华城市过来,这是一个连续过程。可以肯定地说,当传统的乡村向现代的城市发展,现代城市越来越大,改变了人们政治、文化和生活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国家逐渐现代化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乡村秩序是传统中国占主流的意识。费孝通《乡土中国》曾经讲中国本质上是“乡土中国”,中国的乡村秩序比如差序格局、家族、系统、男女有别的礼制就是中国的“社会秩序”。可是,这一切在逐渐发展的近代城市里面都变了。

大家可以看到近代城市里面,不再仅仅是地主和农民,各种行业、各种身份、各种角色的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面。原来乡村秩序里家庭、家族、宗族的密切关系,在城市里面被打破了。过去父子主轴的家族里面那种礼制是不能够建立城市里的生活秩序的,城市里面生活的秩序不可能再靠以前“上下有序、男女有别”的礼仪制度管理,只能改用“人人平等”的法律制度来治理。

在时间分配的关系上,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黑夜白天非常分明的时间观念,在城市里面也被打破了。当照明条件改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这种日夜分明的简单乡村秩序也被破坏了。

城市商业也一样,从最初的商店到大百货公司,再到现在的超级市场,已经改变了过去农村里面贸易和交换的形式,人们越来越不需要自己生产生活必需品了,一切都可以在商店里面买到。

现代城市对传统乡村的中国人带来很大震撼。大家看一些文学作品就知道,茅盾《子夜》里吴荪甫的老太爷一进城,看到五光十色、光怪陆离,马上就晕倒了。这种震撼在古代也有,唐诗里面就有“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但是,这并不是批判现代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代表了新方向。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城市的文化史研究》)

材料二:

在现阶段,我国城市更新往往是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宏观层面的城市改造运动,且具有强烈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功利性色彩,其典型特点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过于强调城市更新中的物质化、技术化过程,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化、现代化过程。城市更新的根本目的是在为城市居民生活创造更好、更有效的生存环境,因此,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作为主体的“人”上了。我们不是为了城市而进行城市更新,“城市”只是我们城市更新的客观对象,而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才是行动的根本目的。所以,作为主体的“人”应该是城市更新中的“核心”。城市更新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完善自我的过程,是“人化”的过程。

二是过于强调物质层面上的城市更新,忽视了文化层面上的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本身应该包括物质与技术层面、文化与制度层面两个维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并不是按照城市更新的两个维度平衡发展的要求同步进行的,其结果在宏观层面上造成了物质与技术层面的城市更新快速发展与文化层面的城市更新相对不足的严重失衡,或者干脆只有物质与技术层面的城市更新而没有文化层面的城市更新。

三是过于强调城市更新中的表面特征,忽视了城市更新的本质与内涵。比如,过于追求土地、资金、建筑、道路等“数量”上的扩张,而对城市更新中的“质量”重视不够;比较重视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等物质方面的“硬件”改造,而在城市精神文明、人文素质等“软件”方面的配套改造严重不足。城市从本质上看到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更新应该体现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服务精神。

四是过于强调城市更新中政府部门及其领导的推动作用,忽视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其表现主要体现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指定多,自下而上的城市居民、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和建设少。有些为加快城市更新而进行的“土地运动”,却损害郊区农民的利益。一些城市旧城区的改造,客观地造成了许多社会文化空间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结构的破坏。

城市更新可以改变居民原有的客观生活环境,但却无法还原已有的生活结构。如果城市的更新,给居民在物质或是精神上带来负担,我们就需要做出改变。

(摘编自文军《城市更新的社会文化基础及其张力》)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不断走向现代化,因此带来了城市规模的增大,人们政治、生活、文化等全方面的改变,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B.诗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反映了城市的进步改变了商品经济社会原有的商品交换方式,对人产生重大影响。
C.现代化的城市更新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在做好宏观规划、强调物质提升的同时,也要兼顾微观设计、人文环境的营造。
D.不少原有的乡村轶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打破,但注重“人”这一主体始终应该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重点的关照。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在物质与技术层面的不断进步,是打破传统乡村时间轶序的前提,城市的生产方式就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
B.因为文学可以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我们想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描写城市生活的文学作品来获得。
C.近年来不少城市在更新过程中,都更加注重收集普通百姓的意见,尊重老百姓的主体体验,这体现城市发展的初心。
D.城市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人居环境改善,让人们更幸福地生活,政府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城市更新”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繁华城市的风貌。
B.久居乡下的老人来到城市后感到极度的不适。
C.某城区在建设时增加了公众使用的文化场所。
D.脱离土地的居民搬入了为他们建设的安居房。
【小题4】你认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接受哪些观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小题5】吉庆街,位于武汉的老城区,古老却破旧。政府通过一系列微改造,不但保留了原有古建筑,更增添了休闲、娱乐、商业、文化等元素,华丽变身为网红打卡点,同时获得国家4A级景区挂牌。请你结合材料,说说其改造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环境史研究在初起之时都曾遭到过质疑:历史学家应该关心生态、给环境写史吗?

首先需要指出,历史并不只是人的历史,至少不只是社会人的历史。历史学家应当关心自然变化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即使只书写人的历史,也应该注意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无法摆脱的自然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最终的依赖关系,否则就不能全面认识人类、社会和文明。中国传统史学原本博综天人,正史多设天文、地理、灾异等志,而地学著作多归史部庋藏,卷帙浩大的地方史志更是综括天、地、生、人。及至近代,因受西学影响,正统史学才一边倒地偏向了人类社会历史。其实,在中国近代史学创立者们心中,也并不单指人的历史,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人类社会,他们明确指出,史学具有合众科而自为一科的特殊性质,的范围极其广泛,且与各种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互不可缺。梁启超最早把史的范围圈定为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天象、地形之类自然现象皆非史的范围,但其新史学构想体系庞大,涵盖极其广泛的领域。他非常清楚史学与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众多学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关系,批评旧史家徒知有史学,而不知与他学之关系,认为众多学科包括天然范围的自然科学公则公例都可供史家参考利用,这些与当时许多学者的认识是一致的。然而非常遗憾,在所谓史学社会科学化的进程中,受日益强国的分科治学体制影响,历史学被划到文科,从此教学和研究同自然科学分道扬镳,渐行渐远,终致两相悬隔,导致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在主流史学中经常性地缺席或者被虚体概念化。这不仅背离了中国史学传统,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建构历史唯物论时反复强调人的自然属性、高度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作用,亦发生了明显偏离。

另一方面,当今各种环境生态问题都不仅仅是自然问题,它们也是(甚至主要是)人的问题。因为环境首先是人的环境,是以人为中心来界定的,生态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众多事物和因素之间的关系状态。环境生态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它们影响人类生存发展、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否则人们怎会关心挂怀呢?追溯问题成因可以发现自古至今,我们这个星球已然发生沧海桑田式的巨大改变,自然环境愈来愈被人工化,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实为人类活动所致。观察现实亦可看到,环境生态问题是有史以来人类遭遇到的最具广域性和复杂性的难题,如今环境保护的最大短板和制约,并非科技能力低下,而是人的工作难做,单靠自然科学家并不能认清问题本质,更无法拔除危机根源,以探研人事为主要职责的社会科学和历史人文学者亦须参与并且贡献智慧。

(摘编自王利华《历史学家为何关心生态问题——关于中国特色环境史学理论的思考》)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环境史研究在初起之时都曾遭到过质疑,但中国传统史学本身包含有环境史的因素。
B.不论是包含地学著作的中国正史,还是卷帙浩大的地方史志都不是单纯的人类社会历史。
C.史学所具有的“合众科而自为一科”的特殊性质造成了史学研究对象广泛,牵涉学科众多。
D.社会科学与历史人文学者在认清问题本质和拔除危机根源上贡献的智慧比自然科学家多。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先提出了历史学家是否有必要给环境写史的问题,后两段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B.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无法摆脱的自然属性,这是文章论述环境史研究的前提。
C.文章从史学研究本身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两个角度论述环境史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D.文章引用梁启超批评旧史家的话,是为了论证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并不是两相悬隔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西学影响,正统史学不一定一边倒地偏向人类社会历史。
B.相比较中国古代正史而言,那些地方史志的内容要更加丰富一些。
C.史学“社会科学化”和中国史学传统、历史唯物论是互相冲突的。
D.环境史的研究除了历史学家之外还应该有其他学科专家的参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