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6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实主义,即身临其境地描摹现实生活,也可以称之为冷静的写实派。比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贾府,“刘姥姥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此处,甲戌本侧批:“蹭字有神理。”而次日对刘姥姥的“陪笑”“屏声侧耳默候”、“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等描写,把一个求人施舍的穷婆子仰人鼻息、极尽讨好又战战兢兢的心态和举止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又如,贾芸向舅舅卜世仁赊东西,舅舅搪塞、质疑他之后又虚情假意地留吃饭,舅母却说道:“你又糊涂了!说着没有米,这里买了半斤面来下给你吃,这会了还装胖呢,留下外甥挨饿不成? ”舅舅和舅母的虚伪、吝啬也立刻形神毕肖。

我们相信曹雪芹经历过“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华岁月,也经历过“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窘迫和屈辱。《红楼梦》中所写的兴衰荣辱如果没有亲身体验,仅凭听来的追忆是写不出来的。

宝玉眼中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太虚幻境的景色是“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警幻仙子的外貌是“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薛蘅芜曾偶填柳絮词,林潇湘也曾魁夺菊花诗;黛玉填写过《桃花行》《秋窗风雨夕》《葬花吟》《五美吟》《题帕三绝》等等。真是“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红楼梦》的诗词成了小说里的另一种美。

曹雪芹小说中的诗词是其琐碎日常的另一境,是其“迥别红尘”的另一种表现,《红楼梦》中,情被转化成了能够感化人心的意象。比如《葬花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林黛玉不能离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但是在自己创造的艺术王国里,可以实现“坐忘”。诗词歌赋,成了红楼梦超越无常人生、产生艺术美感的方式。曹雪芹以独特的审美眼光从悲欢离合中提炼出艺术,留给后人体味和感受,使他自己的《红楼梦》成了所有人的《红楼梦》。我们把这种诗词歌赋的形式理解为浪漫主义手法。

超验主义艺术手法在书中亦有所体现。《红楼梦》是曹雪芹历经沧桑之后,痛定思痛,为经历的种种寻找脉络而写成的作品。曹雪芹借无才补天的顽石揭示写书的初衷:“自欲将已往……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他在人世间没有读书中举,没有承担起让世俗社会艳羡的“光宗耀祖”的“补天”重任。所以他为自己设计的仙界出身是“先天不足”——“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也就是说,只有他自己是“无材不堪入选”。又如宝黛如此相爱、相配却不能终成眷属,所以在他们的前身中,绛珠仙草曾受神瑛侍者甘露之惠,却并无水来还他,于是想“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将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还得够了”。换言之,转世为人的宝玉和黛玉本来就是为还泪的一段缘分,泪尽缘止,本来就无姻缘之分。篇首的神话不是迷信,不是俗套,而是曹雪芹为人生中遇到的最感不合理和不甘心的经历做出的一种解释和安慰。

(选自成中英、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蹭”字把求人施舍的刘姥姥仰人鼻息、极尽讨好又战战兢兢的心态和举止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B.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难有艺术的真实,对卜世仁夫妇虚伪、吝啬形神毕肖的刻画体现了这一点。
C.曹雪芹用诗词歌赋的形式摹写人物,宝玉在太虚幻境中见到的黛玉的形象是“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D.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自己设计的形象是“无材不堪入选”的顽石,所以他在人世间没有读书中举。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整体上使用了“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介绍了《红楼梦》的创作缘起。
B.文章在说到《红楼梦》使用的超验主义艺术手法时,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C.文章在谈到《红楼梦》中出现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时,将林黛玉的现实处境和在诗词中实现“坐忘”进行了比照。
D.结合超验主义手法,作者阐明宝玉即是曹雪芹,宝玉所经历的一切,就是曹雪芹种种不合理,不甘心的过往。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将“情”这一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意象化,体现了《红楼梦》高超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
B.《红楼梦》中的诗词是另一种美,黛玉填写过《桃花行》等多首诗作,并曾凭借菊花诗在诗会中夺魁。
C.绛珠仙草“下世为人”,以泪报答神瑛侍者甘露之惠,宝黛二人本来就无姻缘之分,泪尽缘止。
D.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红楼梦》在艺术上的特色,分别介绍了书中出现的三种艺术手法。
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创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时代。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已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做,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编自《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的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有的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有的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感。
C.文中举王昌龄的《出塞》为例,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阐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C.文章第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贤们诗词中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忧民”体现的是国与民在战争中的苦难。
B.唐代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共同开创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时代,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
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薪火相传的民族血脉,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
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这里有一座歪房子

     

我们只见过因年久失修而歪斜的老房子,哪有人专门去建一座倾斜欲倒的新房子呢? 但还真有这样的事。婺源严田村就建了一座精心设计、结构复杂、外斜内平的徽式新房。

婺源向以山清水秀的风景和白墙黛瓦的民居闻名。近年来,婺源除吸引了走马观花的游客外,还有一批艺术家、作家、学者长期住在那里。他们将身心融入山水田园,同时,他们又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解读生活。文化,从来都是在传统与变异中前行的。于是,这座歪房子就成了老树上的一朵新花,忽放奇彩,蜚声四野。而每当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出现,总会有无穷个不同的解读,斯为艺术。

世界万物没有一个绝对的平衡,总是在倾斜与校正中来回摆动。这座歪房子不过是将这种意识具象化,让人可看、可摸、可住、可思,去理解人生。其实,以“斜”警世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有一种叫“款”的器皿,在一根横木上挂一陶罐,空着时,罐身半斜;加水一半,罐身正;加满水,罐子立刻倾翻。孔子见而感叹道:“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这是警惕人不要自满。“欹”,名“宥坐之器”,“宥”同“右”,意为座右铭,是在以斜警正。国宝山西永乐宫壁画里有众多人物故事,但是没忘了画一个细节:一个童子,正在用一块斜木片去垫支一个桌腿。别小看这块斜木片,明代学者李渔的《闲情偶寄》曾记录它。宋代学者刘子翚曾有一首咏物诗专说它:“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倾。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这也是以斜示正。清代诗人龚自珍有一名篇《病梅馆记》,他说梅花本来长得好好的,有人偏要把它们绑得东扭西歪,以曲为美,这是病态。他同情被扭曲之梅,就买了300盆梅花为它们松绑,发豪言要将天下病梅全部解放。这也是以斜说正。佛说“一物一世界”,看来无论是一个小陶罐、一块小斜木片还是一枝梅,都含有辩证法,都可解物警世。

以上所举三件,都是可于手中把玩之小物件,现忽有庞然如一所房子者矗立眼前,人可绕其外,入其内,效果又当如何? 这正是现代艺术与传统之别吧。遂有感而作《歪房子铭》:

人居地球而不知头朝下行走,居平常之屋而不知反常之事,正所谓习以为常,歪以为正,非以为是。

居都市者,吸汽车尾气而不觉;吃农药残留之粮菜而不觉;夜不见星光之灿烂而不觉;日不闻鸟语之欢鸣而不觉;身处喧闹纷扰之市而不觉;心陷案牍之劳、商利之争、职场之累而不觉。疲于奔命,忙如蜂蚁,自以为得意。

有某君一日行至婺源严田古村,见山青水绿,天朗气清,惊为桃源。遂造屋数间以引知音,又筑歪房一座以警人心。房外观之,为将倾欲倒之状,入内则敞亮平稳,目跳远山天际绿,耳听鸣泉心上流。坐饮清茶一杯,顿悟今是而昨非,尽洗半生红尘。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以房为镜,可明居世之道。陡然一倾,震悟人生。

(摘编自《解放日报》2022年1月20日)

文本二:

文章传统的传承与进阶

—论梁衡的《树梢上的中国》兼及其散文创作史

高明勇

王梦奎曾说:“考察近代中国文学史,散文发展的主流始终是同社会政治和思想进步的潮流相呼应的,有成就的作家很多都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因此而提升。梁衡的散文继承着这种优良的传统。”他所说的“传统”,更多偏重于“文以载道”的传统。

关于文章写作,梁衡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本,谈“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由此,他提出了“文章五诀”的写作主张: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其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种内容,又是描写、叙述、抒发、议论四个基本手段。四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

他进一步阐释:“(创作)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作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 ,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反串互换之法。”

这个写作主张,其实就是对“文章传统”在方法论层面的重新理解与高度提炼,来自梁衡散文创作的经历与认知,又反过来影响甚至统摄其散文创作。在宏观层面,“文章传统”可与“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相衔接;在微观层面,又与梁启超、叶圣陶、唐弢、夏丐尊以降的文章修养相沿袭,进而言之,对话题选择的重视、对写作目的的反思、对语言推敲的专注、对修辞锤炼的讲究、对思想表达的思索,都是“文章传统”所在意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梁衡谈“为文之道”,大多是通过“文章”——当然,从诗歌、散文、小说的分类来看,散文的创作逻辑也是最符合文章传统的。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运用设问修辞,作者自问自答,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歪房子”,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将歪房子比作“老树上的一朵新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歪房子是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新理念的产物。
C.作者赋《歪房子铭》赞美歪房子,列举了生活中的一系列反常之事证明“歪以为正,非以为是”的观点。
D.文章以物明理,文末又运用类比手法,劝诫人们要像古人以铜、人为镜一样,以歪房子为镜,感悟人生。
【小题2】文本一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
【小题3】文本二中梁衡指出,一篇好文章要有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请问文本一是如何落实这一点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2017年初次出版,2019年以最高票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出版之初和获奖之际,这部沉甸甸的厚重之作都曾得到过读者、文坛和图书市场的特别关注。但其强度和普遍程度,远比不上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期间,由它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央视黄金时段首播后引发的这波收视热浪。这似乎表明,在社会传播和大众接受的环节上,直接诉诸视听体验的影视剧改编,对文本形态的原著,还可以一如既往地加持赋能、增光添彩。借此,从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和评估文学创作得失的角度,对经由电视剧的改编而发生了形态或功能上的强弱显隐变化的原著成分,重新做些省察,或许能有镜中观像、他山攻错式的启益。这方面,容易在印象鉴赏式的评论中被忽略,而在实际的创作和作品意蕴生成的环节上却必须首先面对的第一要素就是叙述者。

在电视剧里,叙述者只是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旁白。不过,著名演员陈道明的担当,让旁白的画外音带上了几分不出镜的特殊角色的意味。小说原著中的叙述者,则结结实实贯串了三卷文本的始终。他也是故事的局外人和旁观者,但他用周翔(小说中人物)坦率地诉说和描摹,为整个故事开了头、煞了尾,为故事里每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配置了细致入微的心思神情,更时不时地站到俯瞰故事全局的“第三只眼”的高度,对故事中各色人物的遭逢际遇发表感慨和议论,最终使得他的声音和气息弥漫进了作品所有的缝隙和角落。按惯常的说法,这属于典型的全知全能型的上帝式叙述者。

相形之下,电视剧里的旁白显得节制、低调、收敛。第一集片头过后,旁白先声夺人地压着角色亮相的画面响了起来,像是要给全剧确定某种基调。但短促的时长和音色、腔调处理的局限,使得后续剧集中越来越零散的旁白在点明年代背景、解说画面细节和补叙人物内心感触之外,无法更多更自然地介入剧情,与配乐、台词和角色表演若合一契、相得益彰,达成渲染气氛和深化主题的组合效应。当然,这可能是从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习惯中延伸出的一个过于苛刻的奢求。影视剧作为视听艺术和娱乐产业的结晶样式,原本也没必要像广播剧或有声读物那样倚重或者放大单纯的语言表现效能。

这里真正值得留意和琢磨的是:小说艺术的灵魂体现在叙述形态的构筑,追求现实主义史诗风格的长篇小说通常又把自身风格的构筑重点置于叙述者及其叙述方式的设定,可一旦要从小说改编到影视剧,首当其冲最先被剥壳似地大幅删减甚至彻底舍弃的,偏就是叙述者和叙述话语,嵌在叙述话语里原本被叙述者调遣摆布的人物和情节,往往倒能享受整体保留的待遇。

为了弥补这种损失,不少脱胎于现实主义史诗风格小说的影视剧,都精心保留并尽力凸显了在小说原著中起着统率作用的叙述者的声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茅盾文学奖得奖作品中,《钟鼓楼》和《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同样都曾约请田春奎、张家声等资深的话剧演员和播音艺术家,配了极具表现力的叙述者旁白。近年重拍的《平凡的世界》在保留旁白的同时,还在片头加入了作家路遥本人诵读小说开篇语句的录音,流露出对小说原著深切的礼重之意。

(摘编自李林荣《<人世间>的叙事雄心和史诗传统的再兴》)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人世间》以最高票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也因此引发了多方关注。
B.改编电视剧会使文学原著发生形态或功能上的强弱显隐变化,这种变化富有启益。
C.电视剧中的叙述者只闻其声却不见其人,他是始终存在的故事的局外人和旁观者。
D.相比于有声读物,影视剧自身特点决定其不必倚重或者放大单纯的语言表现效能。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似乎表明”“按惯常的说法”“真正值得”等语言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
B.第一段将《人世间》文学原著和改编的电视剧进行对比,强调了影视剧改编的积极意义。
C.最后一段列举《钟鼓楼》《平凡的世界》等例子,旨在凸显对小说原著中叙述者的重视。
D.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明确,开篇首先引出了论述对象“叙述者”,然后逐层深入展开论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所要面临的第一环节要素就是叙述者,而这一点常常在印象鉴赏式的评论中被忽略。
B.影视剧中一些叙述者旁白虽然很有表现力,但其艺术效果难以真正超越文学作品中上帝式叙述者的表现力。
C.传统的纸质书阅读体验和阅读习惯无形中对影视剧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视剧创作不必完全受此限制。
D.叙述者及其叙述方式影响了文艺作品叙述形态的构筑,这是小说在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中最先受到冲击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