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更有效

盛洪

①当人们谈论生命起源时,总会惊叹于其实现的概率极低,于是有人就借此证明,如果没有一个有超级智慧的有意设计,怎么会这样呢?

②然而,实际情形可能正好相反。生命形态的成功概率非常之小,比如只有一百万亿分之一。这个超级智慧怎么发现这么小概率的知识呢?一是随机地试验,直到碰到那个对的知识。二是先构想一个生命形态的结构,然后依此设计一种筛选程序筛选,在这一百万亿种可能性中筛选,先筛掉9999/10000,于是就剩下一百亿种,再在这里边随机选择。哪种更有效率?

③初看起来,后一种方法似乎更有效。若真知识就藏在经程序筛选过的一百亿种可能性中,即使对选中的可能性再做随机或顺序的选择,也是对一百万亿可能性进行完全随机选择效率的一万倍。然而,如果真知识并不隐藏其中,人们就永远失去了找到真知识的机会了。而如果人们再设计一个筛选程序,在上一次筛选过的可能性之外进行选择,这就与全面的随机选择没有区别了,而这也许会比上一种方法幸运时要慢一万倍。

④若要使筛选程序有效,最好要知道被寻找的潜在知识是什么,但这是个悖论,因为这正是要找的对象。所以,人们认为是刻意的筛选,在大自然看来只是一种随机选择。我们把全面随机地选择称为“中性的选择”,那么所有人为设计筛选程序的选择都是“非中性的”。这意味着,一种筛选程序是远离还是靠近真知识,也只是一种随机概率。所以平均而言,刻意的筛选不会比随机选择更有效率。

⑤既然找到真知识如此之难,近代以来的科学探索难道不是刻意寻找吗?不是取得了很大成就吗?但是,已取得成功的科学只是在简单系统领域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一是因为简单系统的可能性规则的数量较少;二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可直接观察到现象的知识。实际上,科学家们也是经过多次失败和曲折后,才找到真知识。这一过程,在大自然看来,其实是随机的。

⑥而某些复杂系统的基础规则数量则是个天文数字,是无法计量的,按顺序逐个实验显然行不通。沃尔夫拉姆设计过一个自动搜寻巨大数量的移动元胞自动机可能规则的程序,加入他期望的各种参数,很快搜索了一百万个可能规则,接着是一千万,最终“一无所获”。而去掉参数后不久,他就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结论。这证实了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要好。

⑦即使在极简的行为规则方面,只要不能直接观察到,人们也不能通过理性设计比随机选择更快地在大量可能规则中寻找到真知识。比如在人类社会这种有机体中,迄今没有一样规则或制度是人造的。反过来,即使依据这些规则形成了某些有机体或自组织,如市场、村社或社会秩序等,由于人们没有看到它们的起源,也是无法知道当初的基本规则是如何被发现的,其中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和把握的。这已经足以令人相信,人类社会绝大多数规则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人为设计的。

⑧任何一种生命类型的形成都像是中了万亿大奖,概率极低。人类如果按顺序去找,要耗费上亿年时间;而“理性地”设计一种筛选程序,结果会比随机的选择还要差。然而,这样费时恒久的工作可以让大自然去做,大自然有的是时间。在宇宙这个巨大的实验场上,在万亿个不同地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随机的选择,由于是随机的,就相当于同时进行万亿个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接近全部的实验都失败了。但经过相当长时间,一个随机选择成功了。成功的行为从时间角度看就会呈现出有序的结构。

⑨生命有机体的演化,同样遵循这最简单的元规则。比起没有生命的个体,生命体在选择时行为规则的复杂度增加,行为规则的可能性也急剧增加。从最简单个体到最复杂的生命之间,有很多层级,而每一层次的随机选择中,也只有偶然的一两个行为是有效的,从而被肯定和持续下去。采用此行为规则的有机体就会发展起来。

⑩如果理性选择不如随机选择,理性还有什么用呢?首先最重要的是,恰是理性让人知道“理性选择不如随机选择”,在人类的文化传统中,这是最重要的知识。除此之外,理性还能做什么?第一,对简单系统的行为规则进行探讨;第二,对简单系统本身进行模仿;第三,对有机体已经显现的行为规则进行探索。

⑪那么,证明了随机选择可以生成人类,那些潜藏在亿万可能性之中的真的行为规则又是谁安排的呢?这仍是一个更大的谜。那藏在后面的自然法也许人类永远不能知道。因而,证明了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更有效后,人们仍应保持敬畏。

【小题1】第④段中的“悖论”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属于本文所说“随机选择”的一项是(       )。
A.证券市场的结构及时间的波动序列的整体形成过程。
B.某位科学家提出假说后进行求证或证伪,发现知识。
C.农民种植树木,通过嫁接技术改变植物本来的性状。
D.人们从各种媒介的旅游信息中选出自己满意的产品。
【小题3】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人类社会这个有机体比动植物形成的规则系统更复杂。
B.随机选择是从无数规则中挑选出最优的一种行为规则。
C.若生成规则数量非常巨大,真知识被发现的概率会很低。
D.在逐层演化中,未采用有效行为规则的有机体就会死亡。
【小题4】第⑥段中用沃尔夫拉姆设计程序的这个例子来证明“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要好”,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
【小题5】文章是如何紧扣标题中的“更”字展开层层论证的,请加以分析。
2020·上海松江·二模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在分析乡村社会文化时,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两个概念,作为分析框架,以此来说明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传统。他认为,大传统是指上层人士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是指在乡村中农民所代表的文化。“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芽出来的。”

近代之前,以儒家道德文化为核心的大传统伦理与乡村社会的小传统伦理一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在与西方列强对抗中的一次次失败,国人对自身道德文化传统的评价越来越低,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也从自信逐渐转变为自卑。然而,乡村的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的韧性,即便遭受“革命式”的大规模摧毁,它的生命力依然强盛。

作为小传统的中国乡村道德文化,为什么能够起死回生,在今天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这是因为自然生发于民间的小传统伦理已然成为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渗透于乡村社会的日常习俗和仪式之中。而以习俗和仪式文化为代表的小传统伦理之所以能够世代相传,缘于小传统伦理“活”在民间、“活”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即便在当今社会受到市场经济机制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些“活着”的小传统伦理依然还在发挥着应有的行为规范作用。某些习俗和习惯一旦确立起来,就会成为稳定的、不易改变的乡村社会共同体成员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中国的乡村社会有着不同的、多样的小传统伦理,这也使得大传统伦理与小传统伦理的融合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路径,而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实施方案,这就为各地方乡村社会充分挖掘自身小传统伦理文化的独特性,与当代社会的大传统伦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强调对乡村小传统伦理的尊重和认同,并不是刻意突出它的特殊性,更不是否定普遍性道德知识这样的大传统伦理,而是要表达这样一种观点:大传统伦理中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价值观念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实现,不可能脱离地方性的道德文化小传统,它们的实现方式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必然带有各自民族或乡村文化的特色。以习俗、仪式等乡村道德文化为代表的小传统伦理,并不排斥自由、平等和公正等普遍性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因为传统虽然“是现存的过去,但它又与任何新事物一样,是现在的一部分”。当代中国社会的大传统伦理和小传统伦理不可能固定不变和抱残守缺,而是不断生成、创新和发展的。

(选自《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有删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认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存在着大传统和小传统两种不同层次的传统,大传统是刻意培育的,小传统是自然萌发的。
B.大传统是上层人士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是乡村中农民所代表的文化。大传统文化的层次高于小传统文化层次。
C.因为国人对自身道德文化传统的评价越来越低,所以以儒家道德文化为核心的大传统伦理与乡村社会的小传统伦理无法再有机融合。
D.生发于民间的小传统伦理已然成为乡村社会的文化基因,渗透于乡村社会的日常习俗和仪式之中,所以乡村文化传统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大传统”与“小传统”进行对比论述。
B.文章第二段从近代之前写到鸦片战争以后论述了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C.文章第三段论述了小传统能够起死回生,在今天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原因。
D.文章第四段紧承第三段,说明了小传统伦理与大传统伦理相互之间的关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传统伦理包含习俗和仪式文化等,“活”在民间、“活”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当今社会依然发挥着应有的行为规范作用。
B.只有对乡村小传统伦理有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同,才能挖掘出乡村小传统伦理文化的独特性,使其与当代社会的大传统伦理进行有效的结合。
C.中国的乡村社会有着不同的、多样的小传统伦理,所以大传统伦理与地方性小传统的结合方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普遍适用的实施方案。
D.传统是现存的过去,与任何新事物一样也是现在的一部分,小传统伦理并不排斥普遍性道德知识和价值观,与大传统并不矛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诗文崇尚雅正,风格唯美,但在雅正唯美之境下,却涌现出了以戏谑谐趣为表征的俳谐诗,于北宋时期绽放异彩,蔚为大观,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映射出宋代文化的新面貌、新格局。俳谐诗何以于北宋时期兴盛而广为传播,这与以下四大要素紧密关联。

一为诗人作为“舆论领袖”,影响广泛。正统诗学以诗言志,以诗缘情,以诗感物,其风格与文体一向居于主流。相比之下,俳谐诗虽属小众,却也改变了正统诗文单一的审美形态,体现了人类情感具有的多元性表达的特征,为文化共生所需求。俳谐诗之所以能在宋代大放异彩,诗词名家于其间引领凤骚,当属关键性因素。得宋人喜爱的俳谐诗出自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大家之手,于庄与谐、雅与俗之间拉伸出一种张力之美,自然会有一种常人作品中所罕见之气象、境界与格局,令俳谐诗更具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其中。二为俳谐诗流传形式多样,为民众乐见。宋代城市繁荣,宋煕宁之后,都城夜市不绝,派繁华,杂剧、诸宫调、傀儡戏、杂耍等艺术众多而为市民乐见。面对喧闹的大众文化,俳谐诗没有采取拒斥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会通。众多戏剧因素如内容、插科打诨手法与形态融入俳谐诗文创作。如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上阕:“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上阕最后一句“破帽多情却恋头”让人觉得调皮打俏,忍俊不禁。

三为俳谐诗于诙谐中蕴含人生哲理。宋代俳谐诗文本以“戏谑”风格为特征,结构相通于杂剧,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黄庭坚的《演雅》是一首动物讽喻诗:“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该诗前面描写了几十种虫鸟,写得宏伟万象,如天马行空,最后两句却峰回路转,让人恍然明白,确有醍醐灌顶之意,给人以跳跃感,颇具丰富深邃之审美趣味。可见,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而是有所归旨。

四为俳谐诗符合心理需求,民众乐于接受。谐趣产生之第一要义为心理期待解构所致。俳谐打诨并非纯粹为追求语言有趣让人发笑,开心愉悦。诗人善用各种言辞引起读者期待心理,预设情境,对读者期待心理进行解构,随之产生心理落差,谐趣亦因之而生。谐趣产生之第二要义为语言逻辑跳跃引致。逻辑颠倒错位,化悲为喜,无情之物化有情,安排一个不甚相关或非一致性逻辑,呈现出乎意料关系,峰回路转,妙语连珠。

俳谐诗兴盛于两宋,是文人审美情趣多样化的呈现,亦受民间文化诙谐审美影响,负载了文人对生活及其谐趣之追求,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雅好谐谑的幽默性格,折射出两宋文化在雅正严肃之余生趣活泼的另一面。出自民间,雅俗共致,俳谐诗顺应时代,为民众与雅客所接受与传播,亦是一个时代诗文呈现时代生活之典型。

(摘编自徐雅琴《俳谐诗在宋代的传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作家、民众、俳谐诗中的哲理和符合民众心理需求等方面阐释了俳谐诗兴盛的原因。
B.作者举苏轼《南乡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人们对俳谐诗不但没有拒斥而且选择了会通。
C.作者举黄庭坚的《演雅》一例证明了俳谐诗除了追求打诨效果外往往还包含哲理意味。
D.作者从心理期待与语言逻辑两个角度论证了俳谐诗的产生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悲喜转化、因果倒置、逻辑错位等恰恰是俳谐诗创作者借用语言逻辑制造谐趣的方法。
B.因为俳谐诗与杂剧有相通之处,所以俳谐诗在创作中也先冷后热,先说冷语后说笑话。
C.“大家”诗于庄与谐、雅与俗中的张力使得俳谐诗中的气象、境界与格局比较罕见。
D.俳谐诗能很好地体现两宋时期的时代生活,是因为它出自民间,写的是底层的生活场景。
【小题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民间文化影响的俳谐诗能体现出对生活及其谐趣有所追求的宋代士大夫的幽默性格。
B.城市繁荣促进了大众文化发展,戏剧因素融入俳谐诗文的创作中,使其不受排斥。
C.俳谐诗并非纯粹追求语言风趣,其中不乏对民众心理需求的考虑,民众乐于接受。
D.作为俳谐诗的创作领袖,苏轼、黄庭坚等具有引领作用,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

詹石窗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当然,《太玄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未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

《吕氏春秋》上述记载的是先秦以前的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对农耕的高度重视。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退化,而“岁旦”之日的礼仪则不断增加新内容。尤其是从汉代开始,岁旦节庆逐渐体现出道教的文化色彩。南北朝时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提到了正月一日,要有“爆竹”“桃符”“门神”等。其中所谓“爆竹”,首见于《神异经》,该书旧题东方朔撰,此人被道教列入仙谱,故其书所言“爆竹”当出自道教。道教的桃符也逐渐演变为书写祝语的楹联,成为先民们过年时避凶迎祥的象征。在桃符、爆竹流行的过程中,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以及体现“天地水”崇拜的“三官信仰”也在民间社会扎根。

如何看待春节礼俗?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我们回溯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古老的春节礼俗不仅经过了漫长历程,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完善、国家治理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在上古时代,天子为什么要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因为天地生养万物,万物就是衣食父母,人通过汲取万物滋养而生存,这是根本所在。《吕氏春秋·本生》说:“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意思是讲,天子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保全天生的各种存在物。从这个角度看,上古时期的岁旦郊祭,即是天子为天下作出表率,像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那样报答天地的恩情,实际上也是保护生态的一种宣示,更是一种符号象征。

从生存角度讲,平安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我们的先民对此不仅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付诸行动。《吕氏春秋》所讲的“无失经纪,以初为常”,就是要通过观察,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四季变化的节奏,以便有所遵循,从而平安而健康地生活。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贴春联等习俗,也是人们对平安健康、幸福生活渴望的继续。

古人在祭祀的时候,要检讨以往的行为,若有过失,就得纠正,上自天子,下至百姓,都是如此。例如《太上灵宝补谢灶王经》说,司命灶君“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意思是说:灶王时刻监察一家命口的善恶举动,故而祭灶就是要懂得忏悔,明白是非功过,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之所以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是因为他们认为它是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对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B.《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的天子率领大臣举行迎春、躬耕等春节礼俗,根本原因是万物是衣食父母,人汲取万物滋养而生存。
C.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信仰、天地水信仰”的“三官信仰”,随着桃符、爆竹的流行,在民间扎下了根。
D.春节礼俗在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深邃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依旧有利于当代社会的人格完善、国家治理。
【小题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经据典、脉络分明,论述了春节礼俗的变迁及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并指出其对当下具有现实意义。
B.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岁旦”之日的礼仪内容不断增加,是古老的“籍田”仪式逐渐退化的主要原因。
C.人们在春节时燃爆竹、置桃符、画门神等习俗表现,主要是表达人们避凶迎祥,延续幸福生活的渴望。
D.在如何看待春节礼俗这一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礼俗所蕴含的深邃的文化精神却是客观存在的。
【小题3】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春节礼俗蕴含的文化精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