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

宋生贵

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1],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

为此,我们特别标举“诗意”,及美学。人类是否可以“诗意”地生存于世,追问到底,则要看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与人以及人自己的身心之间,是否具有自由和谐的空间,以至是否能够建立起富有审美特质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环境间审美关系的建立,则又是形成“诗意”之质的重要前提或根源。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生成,事实上是从一个重要的角度与层面确证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存关系。把自然环境当作人类的异己的、对立的存在是无益的;而反过来,将自然环境视作纯粹外在于人的被支配对象,甚至以张扬“人的独立性”为由,而去无所顾忌地剥夺自然环境自在的生态机制,同样是不可取的。因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必然造成的共同结果都是人与环境之间失去和谐关系;同时,就人的生存境况而言,无论是受困于自然环境,还是以霸主的身份占有自然环境,都无法进入自由之境(特别是精神世界的自由)。与之相关,生存的危机与美感的失落往往会随之而来。可以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审美关系的确立,能够更内在地反映出人们在特定时空的生存态度、生存处境、生存状态及生存品质。譬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种浪漫的、宏阔的,同时也是富有诗意的情景,是在对于自然风物的描状之中传达出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感。若再深究一步,则可以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于蓝天白云与茫茫绿野间的牧人们那种自在而浪漫的生存状态——让自然“自在”,自然亦即向人而在,人们可以拥有自由而和谐的空间。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
B.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些共有体验,往往源自自然而然、生趣盎然这些元素。
C.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也必须“诗意”地创造。
D.人们拥有自由而和谐的空间的前提是,让自然“自在”,自然亦即向人而在。
【小题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虽然存在着一种天缘的根本的关系,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二者的关系是有变化的。
B.自然界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由人类无限强大的对立面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
C.因为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所以自然界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人类能否“诗意地栖息“关键在于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人自己的身心之间,是否具有自由和谐的空间。
【小题3】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审美关系,需要摒弃哪些错误的做法?请简要概括。
2020·江苏盐城·三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社会价值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对吏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法、道各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理论和方案。 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并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对权力行使者寄予“自我良善”的期待。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儒家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希望通过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其“庶人之礼”与“士人之礼”的区别,同样意在给权力执掌者提出更高的道德性要求。在儒家的社 会等级理论中,统治者阶层优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要与其重大的伦理责任相对应:士者为仕,不仅要自己修身以成仁,还要为“一国兴仁”,为“天下兴仁”,要“泽加于民”。儒家的吏治思想内涵存在于其博大的“仁学”理论体系中。这一理论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其反复强调和敦促统治者以德修己、立身惟正的理念,也对现实政治和吏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臣下。法家批判儒家喻君臣为父子的“亲情谎言”,而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在“君臣利异”及“坏人”假设的前提下,主张对臣下全面防范、制约。韩非子认为人君若要等待臣下“忠其心、诚其意、不我叛”,必将陷于被动。对待臣子,君主唯有主动出击,科之以法、驭之以术,方可立于不败。因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法家吏治思想的核心:严明赏罚,奖功罚过——广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处罚官吏的违法行为,督促官吏尽职守法。在以法治吏的同时,为君主者还必须懂得和善于运用权术驾驭臣下:暗中试探、观察、发现、控制、打击臣下的种种不轨行为,以“非常”手段实现权力控制。“法”与“术”相互配合,构成法家吏治主张的主体框架。

在吏治问题上,道家对现实中的政府权力及制度的合法性心存质疑:“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道家看来,现实中的圣人及其礼法制度都是失道的产物,它们的存在和正当性于天道无据,甚至是违反天道的结果。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才能矫治天下乱象。在现实的吏治问题上,道家的主张和理论贡献如下:主张“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的权力价值取向,为吏治的开展提供前提和方向;以“守道”“无为”为权力运行法则,借此批判现实政府的扰民之政,主张废止“损 不足以奉有余”的“恶法”;以效法天道、抱朴守真、崇俭寡欲等修身理论告诫天下人秉持中和,克服贪欲和自我膨胀,对执掌权力的官员来说,以上告诫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摘自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认为士者为仕,自己要修身成仁,也要为“一国兴仁”,其博大的仁学体系成为后来选择权力执掌者的标准和依据。
B.孔子认为执政者应该具备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并希望以此引导改造社会,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
C.法家的吏治理论否定了儒家的君臣“亲情谎言”,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主张使用“法”“术”实现权力控制。
D.法家和道家的吏治思想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恶”,明显有别于儒家“人性善” 的思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论证儒、法、道三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吏治进行的有意义的探索。
B.本文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理透彻,明确地指出了三种吏治思想各自的特点。
C.作者对儒、道思想持有明显的褒扬态度,但在对法家的介绍中却暗含一种批评态度。
D.主体部分对三种吏治思想的阐述,对比色彩明显。法家和道家思想都对儒家思想存疑。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但在本文中却难以找到“君权神授”观点的理论支撑。
B.法家思想从“人性自利”出发,统治者在此思想下来治理百官,不能被动等待百官的忠诚,而要“法” 与“术”并用。
C.因为认识到政治实为“恶之源”,所以道家的吏治思想主张“守道”“无为”,即现实政府不能有所作为,否则即为扰民。
D.道家思想明显不同于儒家、法家思想,但它有很多积极合理的主张,其中一些主张对封建统治者来说,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

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
B.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
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活动,与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
D.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
B.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
C.文章列举了王安石和杜牧的诗歌,旨在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的“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B.传统节日得以保存,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学艺术的功劳。
C.文章论证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同时在工业化背景下,作者表现出了深深的焦虑。
D.文章论证了文学和传统节日的关系,肯定了文学在传统节日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为什么要睡觉

①吃饭、睡觉,这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有谁想过,人为什么要睡觉?

②在睡眠原因的推测中,比较著名的有能量保持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睡眠只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1975年,美国神经科学家伯格提出睡眠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基础代谢率,使获得的能量得以保存,并且恢复白天丢失的能量。动物是从慢波睡眠中开始进入冬眠状态的,其慢波睡眠的特点与人类睡眠高度相似,提示睡眠可能和冬眠现象有着共同的目的——保存能量。

③但目前,反对这种观点的呼声非常高,一个相反的观点认为睡眠大约可以节省5%-10%的能量,最多不超过15%,节约的能量非常有限,恢复和保养可能过于粗糙和简单。甚至有人说睡一晚只能帮人类节省约110卡路里,仅相当于一个热狗面包的热量。这说明,除了帮助节约能量,睡眠对人类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意义。

④与能量保持理论不同,还有人提出了睡眠的功能论。这一派学说认为,睡眠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比如“记忆巩固”,不少睡眠剥夺实验显示,睡眠会影响长期记忆的巩固。

⑤睡眠对记忆具有保护和巩固的作用,良好的睡眠对于第二天的再学习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神经成像等技术手役,人们发现了记忆在睡眠中得到保护的更多细节。在睡眠过程中,白天编码的记忆信息会进行重激活,重新播放一遍。这些记忆信息的重激活与睡眠过程中特有的脑电波密切相关,包括纺锤波、慢波等。

⑥这几年来,“突触稳态说”异军突起。“突触稳态说”认为,突触作为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通道,在人清醒的时候,新信息不断输入大脑,为了适应信息传递的需求,突触活动不断增强。但是突触不能无限活跃,否则将再没有空间来形成新的记忆。而睡眠期间由于和外界刺激的相对隔绝,突触在这段时间得到充分休息,突触的相对回缩为新一天接受信息的输入、学习新事物做准备。为了解释睡眠和记忆巩固之间的关系,也有学者提出了“系统巩固假说”。该假说认为,记忆的巩固,主要依靠前额叶和海马区的配合来完成。海马区负责临时储存白天形成的新记忆,而睡眠过程中,前额叶则把临时储存的记忆分配到全脑去。

⑦此外,关于人类为什么要睡觉,还有恢复与修整功能论、身体免疫论等推测。上述理论分别从代谢、免疫等角度来阐述睡眠的功能。恢复与修整功能论认为睡眠使得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整和恢复;而身体免疫论发现,睡眠可以提高血液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水平,认为健康的睡眠可以帮助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和再生免疫功能等。

⑧关于睡眠的原因,每个理论都有一些合理的地方,但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小题1】下列关于“人为什么要睡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睡眠的能量保持理论认为睡眠和动物的冬眠现象一样,都是用来保存能量的方式。
B.睡眠的功能论认为睡眠不仅能保护和巩固记忆,良好的睡眠对第二天的再学习也有重要作用。
C.睡眠的“突触稳态说”认为睡眠能让神经元信息的传递通道“突触”休息,为新一天做准备。
D.睡眠的系统巩固假说认为,睡眠时前额叶会把海马区白天临时储存的记忆分配到全脑。
【小题2】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章题目既点明对象和说明内容,也能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高度”是程度很高的意思,准确地说明睡眠和冬眠的相似程度。
C.第③段运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睡眠节约的能量有限。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通过对不同理论和学说的介绍说明了“人为什么要睡觉”。
【小题3】下列各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是(     
A.美国神经科学家伯格认为睡眠能够降低基础代谢率,保存能量,恢复白天丢失的能量。
B.白天编码的记忆信息的重激活与人类大脑中特有的纺锤波、慢波等脑电波有密切关系。
C.恢复与修整功能论认为睡眠能让白天工作疲倦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修整,并恢复记忆。
D.睡眠能提高血液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水平,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功能。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