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7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道德记忆是人类对其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凭借天生的记忆能力刻写个体道德记忆;家庭、企业、政党、民族、国家等社会集体则具有集体道德记忆能力,但它们刻写集体道德记忆的方式远比个人刻写个体道德记忆的情况复杂。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道德记忆是以何种形式存在,它都具有选择性特征。对此,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解析:

道德记忆的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人类的道德生活经历是复杂的,而我们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加上我们的记忆还会受到“遗忘”的阻挠,因此,要记住过去的所有道德生活经历客观上是不可能的,人类积累的道德记忆在内容上往往少于我们的实际道德生活经历。也就是说,人类过去的道德生活经历只能通过我们的道德记忆得到有限的记录和再现,不可能完全被复制。

道德记忆的选择性还与人类的意志自由有关。个人具有个体意志和个体性意志自由;社会集体则具有集体意志和集体性意志自由。它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偏好、目的、价值观念等来刻写道德记忆。个人的意志自由直接影响个体道德记忆的刻写,社会集体的意志自由则直接影响集体道德记忆的刻写。

这样看来,个人和社会集体都具有刻写道德记忆的意志自由,在自由意志的驱动下,个人和社会集体往往更愿意记住自己向善、求善和行善的道德生活经历,而不愿意记住自己向恶、求恶和行恶的道德生活经历。事实上,个人和社会集体不可能以随心所欲的方式选择道德记忆的对象和内容。意志自由不是意志任性,而是受到人类理性支配的自由。

对于人类来说,过去的一切道德生活经历都具有历史价值。善的道德生活经历能够成为我们的道德生活经验,恶的道德生活经历则能够成为我们的道德生活教训。一旦进入我们的道德记忆,有一种记忆道德,即人类对其自身对待道德记忆的态度而提出的道德规范性要求,限制了道德记忆的选择性。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道德生活史可以被描述为人类趋乐避苦的历史。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对他们过去所作的恶耿耿于怀,甚至愧疚终生或抱恨终身。一个人完全可能因为在小时候有过一次偷窃行为而终身感到耻辱、愧疚。一个人也完全可能因为冤枉了另外一个人而终身感到内疚、懊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记忆道德在对人们的道德记忆活动及其对待道德记忆的态度发挥着严格的稽查和约束作用。一些不光彩的,恶的道德记忆会被认为是不耻而被深深地隐藏起来。

其原因就在于道德记忆的选择性无力否定主体对过去的道德责任。承担道德责任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核心内容。人类道德生活是具有道德价值的生活方式。它的道德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们的道德责任意识和承担道德责任的行为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说:“一个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必须是出于责任”。“道德责任”是“道德”向人类提出的应然性要求,反映人类对道德生活规律的尊重和维护;或者说,它反映人类对普遍伦理原则的坚守和服从。如果说人类道德生活本质上是意志自由和意志自律交融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意指承担道德责任是人类应该普遍遵守的伦理原则,而且意指我们对该伦理原则的遵守应该超越自己的主观偏好。这在道德记忆领域的体现是:无论人类是作为个人还是社会集体而存在,我们张扬道德记忆选择性的意志自由只能在道德责任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体现;否则,它必定与道德的规范性要求相背离。

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企业、民族、国家等社会集体,道德记忆不仅能够记录我们的道德生活经历,还能够推动我们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道德记忆作为道德生活之镜,这是人类应该普遍培养的美德,更是个人和社会集体都应该达到的道德生活境界。

(有删改)

【小题1】本文的论述对象是(     
A.道德B.道德记忆C.记忆道德D.道德记忆的选择性
【小题2】第6段加点字“趋乐避苦”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小题3】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道德记忆经历要有公正性作为前提。
B.人们对道德记忆的选择是无意识的。
C.道德记忆无法摆脱到的责任而存在。
D.“遗忘”道德记忆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小题4】有人认为第6段画线的两个事例属于同一类型,影响了说服力。你是否同意?请简述理由。
【小题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2020·上海浦东新·二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之所以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成为万物之灵,依赖的就是理性的力量。理性是科学事业的第一要素,是科学的灵魂;科学是一种人类面对自然世界的调查形式,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活动,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结果和表达形式。正是理论化和实证调查这两个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了科学事业的核心。正如康德所说:“没有理论的经验是盲目的,而没有经验的理论是空洞的。”

科学是理性的事业。科学家在长期的观察、实验所获得的数据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比、概括、推理、验证等理性方法找寻到解释事物和现象的路径。客观性、确定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合逻辑性等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无不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只有面向科学事实、立足科学事实,借助理性的科学方法,才能逐步接近事实的真相,最终真实地反映事物和现象的客观本质和规律,取得科学的进步。虽然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断进步,科学理论对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揭示越来越全面和深刻,但人类永远都无法穷究浩瀚宇宙的奥秘。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推翻或补充完善前人的理论。

理性思维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无疑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视理性为科学的唯一特征。事实上,科学史上有很多以直觉为代表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案例,例如阿基米德找到浮力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都与直觉思维有着重要关联。

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休谟也认为理性只是人类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但人类行动的真正驱动力总是情感化的,如直觉。直觉思维是人类理解和认知世界的渠道之一,它与理性思维辩证协同工作,能使科学家在理性知识的基础上对疑难问题作出判断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强调直觉思维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要为非理性主义思潮辩护,更不是要用直觉思维来取代理性思维的位置。直觉思维作用的发挥当然不能脱离科学家们历经磨砺刻苦学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对问题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冥思,它是以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对问题的持续研究为基础的。科学家们在潜意识中不断积累相关信息,在受到某种信息刺激时,直觉思维往往能在瞬间直接地、非逻辑性地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当然,直觉并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随时随地出现,它必须建立在科学家们长期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观察实验数据之上。直觉思维虽然有时能够快速地、创造性地为人们提供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研究思路,但这种思路要保证正确性,往往还需要理性思维来重建严密的逻辑关系,并与已有的理论体系和科学事实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洽的系统。

(摘编自张今杰、张峰《理性思维与直觉思维》)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理性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比、概括、推理、验证等方法认识世界的,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B.人类运用理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结论被后人推翻或补充完善,说明只靠理性思维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C.科学家在理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疑难问题时,只能依靠直觉思维作出判断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D.一旦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对问题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冥思这两个条件,科学家的直觉思维就会出现。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爱因斯坦的观点既是第四段的论点,也可以证明直觉思维的作用。
B.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引用科学家的观点来证明论点,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C.文章论证了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肯定了“科学研究要面向科学事实、立足科学事实”的精神。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直觉思维也能发现科学规律的两个最直接的证明。
B.科学是理性的事业,但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也要有直觉思维的参与,毕竟人类行动的真正驱动力总是情感化的。
C.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主要形式,是科学活动过程中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二者不可偏废。
D.虽然直觉思维有时能够快速地为人们提供一种研究思路,但是最终还必须要通过理性的方式去进行验证。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鲤鱼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淡水鱼,体态肥美,品种紫多,分布广泛,而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代,人们就已经有意识地在池塘里养殖鲤鱼,以供食用。

鲤鱼深受劳动大众的喜爱,这与它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一方面,鲤鱼肉质鲜类,是餐桌上常见的一道佳肴,王维的《洛阳女儿行》就有“侍女金盘脍鲤鱼”的诗句;另一方面,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中,鲤鱼具有产量高、成活率高的特点,能为养殖人员创造极为可观的产业价值。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认为:“中国民族的重实利由来已久,一切学问、宗教、思想、艺术等等,都以实用实利为根据。”所以,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价值较高的鲤鱼就脱颖而出,不仅成功吸引了劳动者的视线,还与中国传统的实用主义不谋而合,与民间智慧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人们在养鲤食鲤的生产生活中,逐渐产生了对鲤鱼的多样情感,有了精神层面的追求。鲤鱼成为劳动大众赋予艺术想象的对象,开始具备象征意义。

在民间,鲤鱼是吉祥富足的象征,人们常赠鲤以示尊敬和祝贺。明清以后,运用物象谐音组成吉语,给事物以象征意义,更多地是表达对农事、物产、年运丰足的祈祝,最终让它演化成迎祥纳福的吉祥形象。“鱼”与“余”同音,“有鱼”与“有余”同音,鲤鱼有了富足有余的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题材在民间绘画、剪纸、刺绣、印染、陶瓷中被大量使用,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的期望,继而延伸为对命运、财富、机遇的吉祥祝愿。

鲤鱼,还被视为爱情的信使,寄托了人们最美好的情感。淡水鱼中的鲤鱼与人类最为亲近,又具有繁殖能力强、体态优美、色泽艳丽等特点,人们便将其与男女之爱联系到一起,情人之间传递书信也常常被称作“鱼传尺素”“鱼雁传书”。鲤鱼就这样成了爱情使者,闪烁着浪漫主义光芒。

在鲤鱼的美好寓意中,勇气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鲤鱼跳龙门”是民间的经典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勇敢坚毅的鲤鱼形象成为人们喜爱和追求的对象。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演化为龙。这样的故事在不同地区也存在着大体相似的版本,它们有共同的母题和想要传递的精神:逆流而上,勇敢进取。后人也以“鲤鱼跃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的意外之喜,鼓励寒门学子刻苦读书,积极入仕。现如今,被社会广泛重视的各种升学考试和职位面试就是当代的“龙门”,人们想通过“大红鲤鱼”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从而实现精神慰藉,这正是相同社会心态的继承和延续,体现出民间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鲤鱼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每一个象征意义的背后都蕴藏着一种文化心理,对这些象征意义的研究,正是对其创造者——劳动大众的心理需求与精神文化的探索,进而解释生活中各类相关现象的成因。

(取材于周启慧《鲤鱼的民间象征意义》)

材料二

近来,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媒体上兴起了“转发锦鲤”的热潮。表述形式简单通用:一张锦鲤的图片,并附上文字“转发此锦鲤就会有好事发生”。如此简单的表述却能吸引大批人的点赞转发,尤其是在各类考试前夕,形态各异的锦鲤就会活跃在不同的分享页面上。

希望通过“转发锦鲤”给自己带来好运气,保佑自己顺利渡过眼前的难关。这似乎是文明的“倒退”——迷信,但有趣的是,转发锦鲤的人里面十之八九都是不相信借此可以转运的科学论者,事有不顺的转发者里面又大部分都清楚不顺利的事情另有因由,这样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着。

自古以来,迷信似乎一直深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在科技极度落后的时代,我们因为知识有限,不得不将一切未知的答案推之于鬼神的力量,又因为生活艰辛却人微力薄、难以排解,便将信仰寄托于鬼神,以期获得心理安慰。这是不难理解的。然而现代人的“迷信”又从何而来呢?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竞争的加剧,让我们在疲于奔命的同时,也被周围环境中无数不稳定的可变因素干扰着,我们越来越不确定我们是否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是否可以处理好任何突发状况。正是这种潜在的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使得大多数人纵使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同时也做好了充足准备,却也难免会有转发锦鲤只求心安的一时迷信。

但是,如果只是寻求心理安慰,那么可供选择的途径比比皆是,比如听音乐放松、再次检查一遍准备事项是否充分,为什么还是不断地有人转锦鲤呢?

这一方面在于人们心理上对于正能量事物的无限渴求:无论用来加强信心的方法有多少种,都不妨再试一遍。另一方面在于转锦鲤这一事情的“神奇性”:微博上、空间里到处都有人表示自己一转锦鲤好运就来了,这种渲染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这种途径的信赖程度。人从根本上具有强化因果关系的心理倾向,在一件事情发生后我们会下意识去寻求其原因,而把碰巧发生的事情归之于因果使然,但这两种事物实际上不过是“伪相关”。而看到这些消息的人,又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伪相关。因此,我们对于无法解释的事情的不可知性进一步转嫁到了迷信身上,这点和古代的民众如出一辙。

现代人转锦鲤纵然是迷信的一种表现,但我们的迷信仍然富有“科学”色彩。不难发现,我们迷信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因为锦鲤自古便有着“鲤跃龙门”等好运象征,所以我们认为转发它能得好运是有道理的。并且我们迷信的手段也是具有科学性的,理智仍占据着我们大脑的主导地位。我们当然不会相信那些诸如打人、放火便能转嫁厄运的言论;即使是转发锦鲤这种小事,我们也会懂得适可而止,不会转发几百上千次。这便是我们的所谓“科学”迷信。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当今,“迷信”一词并不再具有绝对的贬义。我们转锦鲤是因为我们有目前正迫切追求的事情,而它能给予我们更多的自信、乐观和希望。这是可以正面引导我们努力生活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因此不失为一种可以排遣我们压力的良性手段。但是,这绝不能成为懒惰的人拖延事情、试图不劳而获的借口,这种渴望小概率事件大概率发生的心理显然是对科学迷信的一种扭曲,丧失了客观理性的思考,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转锦鲤是可以有的,但是努力才是必不可少的成功秘笈,这才是现代“科学”迷信的真谛。

(取材于李琳《从转锦鲤看现代人的“科学”迷信》)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于鲤鱼深受劳动大众喜爱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形象清新高雅脱俗B.产量高,产业价值可观
C.符合中国传统的实用主义D.肉质鲜美,是常见的佳肴
【小题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最早发现关于锦鲤的历史记载为殷商时代。
B.谐音因素是鲤鱼作为吉祥富足象征的原因之一。
C.勇气也成为鲤鱼的寓意说明中国人对勇者的高度嘉许。
D.研究鲤鱼的象征意义可以解释生活中各类现象的成因。
【小题3】下列古诗中的“鱼”和“鱼传尺素”中的“鱼”象征义相同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因田居》)
B.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范仲淹《江上渔者》)
C.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小题4】下列对于材料二中“伪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碰巧发生的事情归之于因果使然B.古代民众和现代人心理上的共通性
C.易被人们不断地渲染、加深、强化D.这是富有科学精神的一种迷信方式
【小题5】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转发锦鲤者在生活中事皆不顺并且不清楚事情不顺利的因由。
B.现代人的迷信来源于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环境中不稳定因素的干扰。
C.人们在转发诸如打人、放火便能转嫁厄运这样的言论时会适可而止。
D.因为迷信一词不再具有绝对的贬义,所以转发锦鲤的行为无可非议。
【小题6】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人们转发锦鲤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咏花诗词的鉴赏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用传为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端,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小题1】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小题2】从文中看,对“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以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为务,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
B.我们欣赏这样的诗词时,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C.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
D.诗人通过“巧构形似”的艺术再造自然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
【小题3】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果。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成大《霜天晓角》“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是舍其形而摹其神。
D.戴叔伦的“诗家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