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初举进士,得学究出身;再试,中甲科。为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诸生有触忌讳者,教授欲上之,曰:“是间言语,皆臣子所不忍闻。”时即火其书,曰:“臣子不忍闻,而令君父闹乎?”知华州郑县,转运使檄州运米五万输长安,郑独当三万。时贻书使者曰:“会三万之费,以车则千五百乘,以卒则五万夫,县民可役者才二百五十八户耳。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华、雍相去百六十里,一旦欲用,朝发而夕至矣。”使者从其言。召为工部员外郎,礼部,兼辟雍司业。大观兴算学,议以黄帝为先师。时言:“今祠祀圣祖,祝板书臣名,而释奠孔子,但列中祀。数学,六艺之一耳,当以何礼事之?”乃止。迁太仆少卿。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童贯经略北方,每访以边事,辄不答。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内侍何谪监衡州酒,犹领节度使,时奏夺之。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遇其里人赵雍,为言:“取燕必召祸。吾老,得不遭其变,幸矣。”累岁而卒,年七十八。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节选自《宋史·吴时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B.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C.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D.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斛,原是古代量器,后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为一斛。
B.改是指改任官职,徙、调、转都是指调动改任官职,左迁、出、谪都是指降职。
C.六艺,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技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后亦指“六经”。
D.给事中,其主要职能是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隋唐以后,负责审议封驳敕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他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时,华州有的诸生写文章触犯了忌讳,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
B.吴时办事灵活,所提建议利国利民。他进士及第后任职华州郑县,接到运送粮食到长安的指示,他建议“移兵于华”以节省运费,转运使听从了他的建议。
C.吴时狷介耿直,不惧怕跟权势结怨。童贯经略北方时常以边防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节度使之职。
D.吴时坚守信用,反对违背誓言的做法。他上朝时论及攻打燕州的事,认为如果违背盟誓,那么一定会招致祸乱,他坚持自己的看法,离开了朝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
(2)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19-20高一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知识点:《宋史》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擢进士第。隆兴元年,累迁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言者论其超躐,罢。起知处州。处民以争役嚣讼,成大为创义役,随家贫富输金买田,助当役者,甲乙轮第至二十年,民便之。其后入奏,言及此,诏颁其法于诸。处多山田,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隆兴再讲和,失定受书之礼[注],上尝悔之。迁成大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充金祈请国信使。国书专求陵寝。上面谕受书事,成大乞并载书中,不从。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书式,怀之入。初进国书,词气慷慨,金君臣方倾听,成大忽奏曰:“两朝既为叔侄,而受书礼未称,臣有疏。”搢笏出之。金主大骇,曰:“此岂献书处耶?”左右以笏击而欲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既而归馆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纷然,太子欲杀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节而归。知静江府。广西窘匮,专籍盐利,漕臣尽取之,于是属邑有增价抑配之敝,诏复行钞盐,漕司拘钞钱均给所部,而钱不时至。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大出银钱助之。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除四川制置使,凡人才可用者,悉致下,用所长,不拘小节,其杰然者露章荐之,往往显于朝,位至二府。除端明殿学士,寻帅金陵。会岁早,奏移军储米二十万振饥民,减租米五万。绍熙三年,加大学士。四年薨。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自号石湖,有《石湖集》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范成大传》)


【注】继“绍兴和议”(1141)后,隆兴二年(1164年)宋金再订和约,改“君臣之国”为“叔侄之国”,宋递交金国文书改“奉表”为“国书”,却没有改“受书之礼”(宋国起立受金国国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B.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C.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D.梁天监中作通济堰溉田/二十万亩/堰岁久坏/成大访故迹叠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两宋行政区划名。行政区划名在各个朝代一般不尽相同,如汉为州,唐为道。
B.漕司,即“漕运司”,是宋代独有的管理催征税赋、办理漕运等事务的官署或官员。
C.幕,即“幕府”。古代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暑的营帐,后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D.二府,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西府“枢密院”主管军务,东府“中书省”主管政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成大因提拔升迁快,受到指责。绍兴二十四年,范永大登进士第,后来连续升迁至著作佐郎、吏部郎官,谏官指责他越级升职,范成大因而被免。
B.范成大奉诏出使金国,不辱使命。在金国朝廷上,范成大借进献国书之机,呈上要求修改受书之礼的奏疏,面对威逼毫不退缩,最终全节而归。
C.范成大整饬地方盐政,兴利除弊。针对广西盐政弊端,范成大上书朝廷,建议合理分配盐利,活跃两广盐市交易,这获得宰相的认可和资助。
D.范成大选用地方人才,不拘一格。任四川制置使时,范成大重视人才,把可用之才招致幕下;公开向朝廷推荐杰出人才,使之发挥重要作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以笏击而欲起之,成大屹不动,必欲书达。
(2)人多以为非,下有司议,卒不易成大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夏人寇边,方平首乞合枢密之职于中书,以通谋议。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枢密使。时调诸道弓手,刺其壮者为宣毅、保捷,方平连疏争之,弗听。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

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还,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进翰林学士。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郓州。还,为学士承旨。帝不豫,召至福宁殿。帝冯几言,言不可辨。方平进笔请,乃书云:“明日降诏,立皇太子。”方平抗声曰:“必颍王也,嫡长而贤,请书其名。”帝力疾书之,乃退草制。

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遗制固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其见称重如此。契丹泛使萧禧来议疆事,临当辞,卧驿中不起。方平谓枢密使吴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馈勿堕。且使边郡檄其国也。”充启从之,禧即行。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兵、起狱,尤反覆言之。且日曰:“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藉口矣。”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尝荐轼为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以比孔融、诸葛亮。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B.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C.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D.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元加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材原称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为茂材,或作茂才
B.修起居注是宋代官职名称,负责记录皇帝言行,以作为修史材料。
C.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全同学校、科举、外交及官员考核等事宜。
D.山陵本指山岳,此处借指皇帝陵墓。有时也用来比喻帝王或王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方平天资超群。他从小就聪明绝顶,读书过目不忘,每本书只需读一遍即可,因此,被宋绶、蔡齐行作天下奇才。
B.张方平直言敢谏。朝廷筹建宣毅、保捷州军,他接连上疏劝阻;英宗立皇太子,他主张立颍王,并让皇帝写下名字。
C.张方平慷慨有气节。告老还乡之后,他仍评论时政,尤其关心用兵、起狱之书;平常从不趋附他人,对人和蔼可亲。
D.张方平慧眼识人。他十分器重苏轼,排粹苏轼为官;苏轼入狱,他又上疏为苏轼球忙。因此,苏轼终身部很敬重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
(2)但令主者日致馈勿堕。且使边郡檄其国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因留事金,弃疾得,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注】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卦名。下文也是卦名。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为南方。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学管笺奏文书。④青兕():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⑤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B.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C.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D.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小题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蔡伯坚       师:以……为师。
B.弃疾间与之       游:交往。
C.时虞允文       当:主持、掌管。
D.留守叶衡重之       雅:认为……高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义端在耿京的军队中聚集了千余人,劝说他们隶属于自己,并且在一个晚上窃取耿京的大印叛投金国。辛弃疾奉命追捕,不顾义端的求饶,杀了义端,得到了耿京的赞许。
B.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慰劳军队,召见并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等官职,并以节使印和告身征召耿京,但这时耿京已被张安国和邵进杀害了。
C.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问对。孝宗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趁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刚强正直,却未被采纳。
D.辛弃疾在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得到留守叶衡的赏识,叶衡认为他胸有大志、谋略过人,叶衡做丞相后,大力举荐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