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之妙

朱良志

元代画家商琦的《春山图卷》局部是一幅青绿山水,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2米多长的长卷,画的是春山缅邈。虽然画的是山,但却给人一种飘起来的感觉。早春之时,乍暖还寒,绵延起伏的群山,在岚气中摇荡,云气氤氲,在微光的照耀下,山体似乎是透明一般。山下,画丛树、溪流、小桥、茅舍,一切都在似有似无间。溪涧潺潺地流淌,读此画似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平地上以淡墨渲染,茸茸的草意隐然跃现。溪流中似乎有冷气溢出,汇入缥缈的云烟。虽然作者传世的作品只有这一件,但这一件作品即可奠定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他属于北宋山水画大师李成的一脉画法。画中的一切都在云烟中飘动。这哪里是一幅山水,简直就是一幅“云烟”。

其实,中国的山水画就是在做一种“云烟”游戏。董其昌曾说过:“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所以,中国画家又自称“耕烟人”,绘画的功能又被说成是“烟霞痼疾”,好作烟霞伴,化为心中闲,甚至以“云烟”来指代山水画。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中记载:“古人以‘云烟’二字称山水,原以一钩一点中自有烟云。”画山水就是画云烟。将相对静止的世界画得动起来,将固定的形象画得飘起来。北宋韩拙是一位出色的山水画理论家,他说:“凡云霞烟雾霭之气,为岚光山色,遥岑远树之彩也。善绘于此,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云烟雾霭,是山水之彩。就是说,云烟是山水的精华、山水的灵气,没有云烟,山水就失去了灵魂。画出云烟缥缈之态,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云烟是造化之真气的最好表现形式。如明浙派画家戴进有《烟水生涯》长卷(今藏美国佛瑞尔博物馆),此画极力塑造了一种烟水迷离之态。

为什么说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呢?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所造成的。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一气派生,人也是一样,人也是由气而生,所以庄子的妻子死了,他并不伤心。因为在庄子心里,他的妻子本来没有生命,因为有了气的凝聚,才使她有了生命。现在她死了,是又回到气化的世界中去了。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浮沉于一气之中。所以,山水画家要画这个世界,不是要画出它的外在表象,而是要画出隐藏在山水背后的气化氤氲的精神来。画家画山水是要深入到这气化的世界中去,与这个气化的世界相浮沉,卷舒苍翠,吞吐大荒,其画面就是宣导天地之气。画山水画,是于心灵中打太极。

这样的思路实在很独特,却是中国山水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像商琦的这幅《春山图卷》,云烟、雾霭、山岚这些“软体”的东西成了中国画家的宝贝。中国山水画中云烟蒸腾,山水在云烟之中腾挪缥缈,使其出落得更加灵动;山水在云烟笼罩中,俨然而成一个整体,云烟也成为串联细碎山川的隐在之线;又因云烟的遮挡、氤氲而显示出特殊的气势,使内在世界激荡起来。中国画家所强调的“浮空流行之气”,就是针对此而言的。

因此,中国山水画家与其说是在画画,倒不如说通过画气使自己加入到大化流衍的节奏中去。绘画就是要揣摩这种节奏。在画家的笔下,一切都动了,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联系的。画的是一点,但却是千万个点;画的是一个固定于画幅上的景物,却是流动的世界中的影像。画家将自己置于气化世界的漩涡里,所以画出的只是一个引子,而未画的永远是个世界。

陶弘景有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据说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对此诗非常着迷,他说他的云烟图就是受此诗影响的。画山水,要画出云气来,画的就是心里的这种感觉。

(有删改)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商琦虽只有一幅《春山图卷》传世,但仅这一件即可奠定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
B.中国的山水就是在做一种“云烟”游戏。所以,中国画家又自称“耕烟人”。
C.中国画者领悟到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由此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
D.山水画家画气化的世界,不是要画出外在表象,而是要画出隐在山水背后的精神来。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元代画家商琦的《春山图卷》引出关于中国山水画中“云烟”的论述。
B.文章引用北宋韩拙的理论论证云烟是山水的精华与灵气,是造化之真气的最好表现形式。
C.文章举庄子例证了人是由气而生的观点,庄子并不因妻子之死而伤心,因为人终有一死。
D.文章认为绘画就是通过画气使自己加入到大化流衍的节奏中去,这种节奏仍要仔细揣摩。
【小题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之妙”妙在何处?
2020·江苏·模拟预测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攸关技术的刺激下,一个问题赫然逼显出来:人是什么?所谓攸关技术是指那些关乎人的存在与本质、从而导致人伦忧患的技术。汉语攸关通常与性命联系在一起,故有成语性命攸关。那么,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面对攸关技术,他会怎样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

孔子对作为类存在的人是非常关切的。《论语》载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朱熹解释: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这是说,比起动物来,孔子当然更关心人。在孔子看来,个人的肉体生命具有崇高的价值,因此,他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之所以重视肉体生命,是因为肉体乃是父母给予的,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但是,如果肉体生命可以不由父母给予呢?这正是攸关技术所提出的严峻问题。攸关技术不仅能够部分地制造出人的肉体,例如部分地由人造的肢体、器官等义体构成所谓义体人类;而且甚至能够整体地制造出人的肉体。这就是攸关技术在肉体硬件方面造人。这就表明,肉体的存在并不足以保证人之为人的独特存在,即不能界定人的本质,因为:动物也有肉体的存在;不仅如此,基因技术使得人造的肉体生命存在成为可能,如克隆人。

过去的观点认为,技术纵然能造出人的肉体,却不能造出人的心灵。与本文的话题密切相关,儒学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论题,即人禽之辨。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所谓人禽之辨其实也就是类别,即人类与非人类的辨别。孔子是从三个方面来综合地阐明人之,进而揭示人禽之辨的。其一,人虽然并不能生而知之,但是先天地具有能知的智能。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但是,认知能力并不足以保证人之为人的特有本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储存、记忆知识,甚至还能够温故而知新。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不仅远超动物,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远超人类。其二,对情感的强调,是孔子及儒家的一大特色。著名哲学家蒙培元先生甚至将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界定为情感哲学,指出人是情感的存在,以揭示人的本质。然而,人工智能不仅具有了认知能力,而且可以具有情感能力。目前,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情感机器乃至于情感机器人,意在通过感性工学”“情感计算等技术来创造人工情感。其三,有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意志。孔子无疑具有自由意志的观念,因为孔子认为:人可以选择,也可以选择不欲。选择,例如从心所欲、不逾矩;而选择不欲,例如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然而,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也可以具有意志能力。因此,学者指出:自由意志乃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棘手难题之中的硬核,人类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考验最终都会还原或归结为对其自由意志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出现人造人的时候,意向性的智能存在者并不足以成为的定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孔子对的上述种种本质规定就站不住脚呢?其实不然,上述一切均非孔子的最终回答,因为在孔子那里,人之为人的上述种种规定背后还有其更为根本的根据,那就是。为此,必须纠正长久以来对孔子的一种误解。自从西方的人本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孔子的思想就被视为一种人本主义。其实,孔子所继承和发展的中国前轴心期的古老传统,并非人本主义,而是天本主义。所谓天本主义是说,一切皆出于天而归于天,此即孔子所说的唯天为大。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孔子的最终回答乃是:人是天然的存在者,而不是什么人造的东西。所谓天然是说天使之然,即天令其如此这般。诚然,儒家十三经及《荀子》均无天然这个词语,《老子》《庄子》亦无;但两家实际上都有天然的观念。孔子无疑亦有天然,即天令其如此的观念。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这里的天生显然就是天然观念。对于天而言,人只是被创造者、被给予者,即是天生的、天然的。这也就是《诗经》所说的天生烝民,其命匪谌,孔颖达解释道,民生自有此性自有此性即人性自然天生即人性天然。孔子讲天生德于予,《中庸》讲天命之谓性,都是这个意思:人性或人的本质乃是天之所予。后来孟子讲人心的来源,也说此天之所与我者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人是什么?以上讨论已经表明,人是天的创造物,即天然的存在者。如果要给下一个足以应对攸关技术挑战的定义,可以这样说:人是天然的意向性的智能存在者。因此,必须敬畏天命,即敬畏人的天然性与自然性。

(摘编自黄玉顺《人是什么?——孔子面对攸关技术的回答》)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攸关技术能在“硬件”方面造人,说明对于确定人的本质,身体并非决定性因素。
B.人工智能能够储存和记忆知识,还有学习能力,所以它的认知能力远超人类。
C.“情感机器人”的出现,证明了可以通过“情感计算”等技术来创造“人工情感”。
D.孔子开创了天本主义的儒家传统,但因为西方人本主义传入中国而遭到误解。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问人不问马,并非完全不关心动物,但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爱有等差”的观念。
B.马斯克公布“脑机接口”技术,意味着攸关技术有可能打破人与机器在心灵上的界限。
C.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体现主体有自主选择的自由,是一种自由意志的观念。
D.《老子》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其中的“自然”就是孔子说的人性“自然”。
【小题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孔子对人的本质的最终回答的一项是(     
A.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B.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C.人之有形有色,无不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
D.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小题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小题5】霍金曾警告:“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时不宜混为一谈。我们常说的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部分。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多种多样。我倾向认为,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这是广义的用法;狭义的用法,可以指人类的精神生产及其成果的结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有的文化现象只不过是一时的时尚,它不能传之久远,当然不可能成为传统。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观点,传统的涵义应该指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从过去传衍至今的东西。文化传统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之中,但它更多的是指这些文化现象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能够集中地体现具有同一性的规则、理念、秩序和信仰的文化现象,就是“文化典范”。我们面对一尊青铜器、一组编钟、一座古建筑或一个古村落,人们有时也说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这样说并不准确,实际上看到的是传统的遗存物,这些遗存物所涵蕴的规则、理念、秩序和信仰,才是传统。但能够留存至今的遗存物本身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典范,里面藏有该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系列密码。

传统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但新增入的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于边缘状态,而且会遭到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对。除非已经进入传统变异的另一情境,即固有传统和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人们已经无法分清楚传统构成的新与旧,传统就成为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了。

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就和大胆吸收西域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主体就具备这种条件。而到了晚清,国家处于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完全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这种情况,不可能有中国文化传统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必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

(摘编自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传统文化从广义角度讲是在传统社会中,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背后体现的价值系统。
B.留存至今的青铜器是一种文化传统,因为内部蕴含着代表中华民族文化规则、理念和信仰的一系列密码。
C.文化传统会不断更新,但新增成分很多情况下处于边缘态,也可能成为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
D.晚清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是因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全盘弱化,无法与外来异质文化进行平等对话。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逐层深入,先解释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传统文化”后,进一步阐释了“传统”的两个特点。
B.文章第三段写到了文化传统在传承中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而新增入的成分可能呈现边缘和融合两种状态。
C.文章列举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是为了证明文化传统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D.文章逻辑严密,作者运用道理论证进行概念辨析,同时适当加入举例论证使文章深入浅出,更具说服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是文化现象,而文化传统则是隐含的具有传承性的精神连接链,二者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
B.当固有传统与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人们已无法分清传统构成的新与旧时,就有可能将新成分当作固有传统。
C.如果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那么它对异质文化传统进行吸收和融合,就不会引发剧烈冲突。
D.汉唐时期的国家没被东西列强瓜分,所以在旧传统融入异质成分的濡化过程中,既存的文化秩序才不会被破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蒋慧明
①最近重读朱自清先生写于1947年的文章《论雅俗共赏》,颇有感触。文中提到:“中唐的时候,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这其实讲的就是曲艺史中的古代说唱形式——俗讲。文章的主旨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雅俗共赏”体现的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②回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则。而雅俗共赏也早已成为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而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辩证统一。”即内容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
③作为通俗文艺(又叫大众文艺)的代表形式之一,传统的曲艺艺术,无疑是被列入俗文化阵营中的。一方面,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部分自我标榜为雅文化之代表人士的偏见、歧视与冷落。事实上,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譬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便毕生致力于此,他令相声艺术的整体品格得以不断提升。再如,被誉为“一代滑稽戏宗师”的周柏春先生,也曾说过“有文化的滑稽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是滑稽”,他同样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为观众奉献了众多高质量的笑声。
④所谓“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真正优秀的经典的曲艺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正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曲艺之“俗”,当取其通俗、民俗、俚俗之意,而绝非为人所不耻的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文艺的雅俗之间,似乎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一旦越界,则很容易滑入无视艺术品格、匮乏审美价值的泥沼。这一点,从中国曲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实不难找到例证。可惜的是,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
⑤笔者认为,作为曲艺的从业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本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曲艺创演的实践中去,力争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小题1】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雅俗共赏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而能够流行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
B.雅俗共赏讲究的是内容与形式的兼顾,内容上要生动活泼、大雅若俗,形式上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C.真正优秀的经典曲艺作品,给人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观众的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D.雅俗共赏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交融,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被列入俗文化阵营的传统曲艺属于大众文艺的代表,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B.当前曲艺创演中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一些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这一点需要认真反思。
C.文艺的雅俗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绝非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而是通俗、民俗和俚俗。
D.传统曲艺都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所有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小题3】【小题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雅俗共赏”的曲艺作品总是能给各类观众带来“高质量的笑声”的,它不应受到偏见、歧视与冷落。
B.一些曲艺作品的媚俗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观众素质低下,趣味低俗,因而提高观众审美情趣乃拯救通俗艺术的根本出路。
C.曲艺工作者应该向侯宝林、周柏春等老艺术家们学习,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D.曲艺的从业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